韓國景福宮光化門復原 牌匾用韓文還是漢字引爭議

2020-12-20 鳳凰網讀書

工期提前引發質量擔憂 匾額遭「去漢字化」團體反對

1968年修建的光化門。(圖片來源:中國文化報)

正在製作中的漢字「光化門」匾額。(圖片來源:中國文化報)

韓國前總統樸正熙用韓文題寫的「光化門」匾額。(圖片來源:中國文化報)

本報記者 宋佳烜

近日,韓國政府宣布景福宮正門光化門復原工程的工期將再次被提前,並首次對外公布了光化門匾額復原後的效果圖。工程工期的一再提前以及匾額上原來的韓文被換成漢字讓一些韓國人感到不滿,在韓國國內引起了不少爭執與討論。

見證屈辱殖民歷史的名門

光化門是韓國的名門。作為始建於1395年朝鮮李氏王朝太祖時期的宮殿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最初被命名為四正門,世宗七年(1425年)更名「光化門」,取「光照四方,教化四方」的寓意。光化門原本是石築基壇上的木結構建築,因其精巧的工藝、巧妙的結構及壯麗的外觀被認為是韓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門樓建築之一,位居韓國五大宮門之首。然而,它的命運卻極為坎坷,它之於韓國人不僅僅是一個歷史建築,更是民族心中的一個傷口,記載了韓國近代的辛酸血淚史。

1592年,日本前關白(日本古代職官,相當於中國古代的丞相)豐臣秀吉以朝鮮王朝拒絕幫助日本攻打明朝為由向其發動戰爭,韓國稱之為「壬辰倭亂」。戰亂中,光化門被毀,直到高宗五年(1864年),光化門才在高宗的父親——興宣大院君的主持下得以重建。到了1910年,日本攻佔朝鮮半島,將其吞併為日本的殖民地,並於1926年在其政治中心的象徵景福宮門前建造了朝鮮總督府。光化門難逃劫難,被日本人拆除後移至景福宮東門建春門的北面。1968年,在原來位置後退10米多的地方,光化門又一次被建立起來,然而,原本精湛的木結構工藝已然不再,人們看到的只是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門樓,門樓上是韓國前總統樸正熙用韓文題寫的「光化門」匾額。

韓國取得抗爭勝利後,景福宮門外的總督府被拆除。2006年,經過數年的調查論證,韓國政府正式啟動了光化門的重建工程——拆除鋼筋水泥結構的光化門,並在其以南14.5米、以西10.9米的位置上用木材復原光化門,希望能以此抹平韓國人心頭的傷痕。

工期一再提前引發質量擔憂

6月30日,韓國文化財廳對外宣布,為了紀念「庚戌國恥」(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100周年,光化門主要建築將於8月15日完工開放。原定於今年12月竣工的光化門復原工程早先為迎合G20峰會已經被提前到了9月,這回工期又一次被強行提前,使得韓國國內出現了越來越多對工程表示擔憂的聲音。韓國文物專家認為,政府對待古建築復原工程的態度有些輕率,「把復原工程當成橡皮筋一樣說松就松、說緊就緊,這樣的態度怎麼能復原好光化門呢?」

專家認為,在緊張工期的壓迫下,本應慎重對待的復原工程最終很可能會以敷衍和蠻幹告終。一直以來,韓國國內都有傳言,稱復原工程存在由於時間不足而強行趕工的情況。光化門復原工程現場的一位負責人證實了這一傳言:「為了使復原工程中的磚瓦足夠堅固,在加蓋磚瓦時需要一至兩周的晾曬凝固時間,然而現在由於工期吃緊,存在只間隔幾天就強行向上加蓋的情況。」此外,還有人指出,該工程相關負責機構的管理人員經常出入工程現場進行催促,使得施工現場充滿緊張情緒。

對於此次工期再次提前,首爾市民大多表示反對。來自首爾的韓國留學生李某對記者說:「施工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提前工期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是光化門是承載著韓國幾百年歷史的文物,其復原工程意義重大,因為紀念活動或是國際會議而強行提前工期肯定會對工程質量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政府的這種做法很不理智。」還有一位韓國網友指出,屬於一個民族的文物、古建的復原並不是為了解眼饞,草率行事會為以後的保護工作埋下隱患。

對此,韓國文化財廳的事務長李在燮表示:「光化門最初定於12月完工,這個工期是將其周圍全部設施的完工期包含在內的,把光化門的工期提前到7月末絕對不會影響復原工程的質量。」他對有關傳言也進行了澄清:「沒有等到磚瓦凝固好是不可能推進工程的,所以絕對不會出現不遵守強化間隔期施工的事情。」

漢字匾額遭韓字團體反對

在近日對外公布的光化門復原效果圖中,門樓二層的匾額沒有繼續使用1968年重建時樸正熙題寫的韓文匾額,而是本著恢復高宗時代風格的精神,採用了朝鮮王朝著名將軍任泰瑛題寫的漢字匾額。此舉觸怒了高舉「去漢字化」大旗的某些韓字團體,7月6日,韓字學會和韓字文化團體全會等團體聯合向韓國文化財廳遞交了請命書,希望光化門繼續使用韓文匾額。他們認為:「韓國文字是世宗大王在景福宮內創造的,光化門的名字也是世宗大王命名的。韓字匾額是景福宮和光化門的象徵,也是紀念偉大的世宗大王的韓字創製最為貼切的標誌。在宣傳韓字創製精神的效果上,一塊小小的匾額比上千句話語還要有分量。」

事實上,這些韓字團體早在今年2月初就因光化門匾額問題同韓國文化財廳進行了交涉,希望其使用韓文匾額。當時,文化財廳以高宗時代的匾額基本都是用漢字書寫為由拒絕了他們的請求。韓國有關專家也向執著的韓字團體們做出了解釋,光化門復原研究委員會的崔恩哲教授說:「高宗時期使用漢字,我們以此為基礎尋找到了任泰瑛將軍寫的這3個字,字跡中帶有大將風骨,很符合光化門的風格。」

有關人士指出,韓字團體為推廣自己的「韓文精神」,硬讓高宗時期的建築物戴上一頂不屬於那個時代的「帽子」是十分荒謬的。推崇和保護自己的文化、宣揚和倡導民族精神無可厚非,但前提是要能夠坦然地面對歷史、接受歷史、尊重歷史,不分場合地堅持「去漢字化」是非常不合適的。

相關焦點

  • 韓皇宮牌匾用漢字引爭議 有團體稱侮辱韓文(圖)
    正在製作中的漢字「光化門」匾額。據8月4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8月15日是韓國「光復節」,屆時,已經完成復原工程的韓國朝鮮李氏王朝時期皇室正宮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將懸掛起新的牌匾。然而,圍繞牌匾上「光化門」三字是用漢字還是韓文來書寫,韓國國內出現廣泛爭議。
  • 韓故宮正門恢復漢字牌匾引爭議 稱「侮辱韓文」
    環球網記者宋偉鋼報導 近日,韓國政府宣布古代朝鮮王宮—景福宮正門光化門復原工程已經基本結束,為了紀念「庚戌國恥」(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100周年,光化門主要建築將於8月15日對外開放。但光化門的匾額由韓文換成最初的漢字在韓國引起了爭議。
  • 是什麼原因讓景福宮的牌匾重新由韓文回歸漢字
    景福宮是韓國的「故宮」,其名字源於中國《詩經·大雅·既醉》中的「君子萬年,介爾景福」。而光化門是韓國景福宮的正門,因韓國曾為明、清兩朝藩屬國,故景福宮按明朝郡王府規制修建。穿過光化門後是興禮門,但無論是哪個門,上面的牌匾都是用漢字書寫的。
  • 韓放棄韓文使用漢字書寫「國門」名稱
    韓國最終選擇了沿用漢字「光化門」的書寫方法。【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小飛】據韓國《中央日報》12月28日消息,在韓國「國門」光化門牌匾上究竟是用漢字還是用韓文書寫的爭議聲中,韓國最終選擇了沿用漢字「光化門」的書寫方法。 韓國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們一致認為,韓文牌匾不符合復原文化遺產的精神。
  • 韓國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 恢復漢字牌匾
    8月15日,在韓國首爾,韓國民眾參加光化門重建揭牌儀式。資料圖片:2006年12月4日,在韓國首都首爾,一名工人拆除為光化門移動工程開工儀式搭建的臺子。  韓國政府15日在首爾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韓國總統李明博等各界要人和代表出席了當天在光化門廣場舉行的盛大慶祝活動。  李明博在慶祝活動現場發表講話說:「百年前,我們失去了國家;65年前,我們迎來了光復。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將成為打開新的歷史的大門。」
  • 韓國欲更換「光化門」牌匾 多數專家堅持用漢字
    韓國光化門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  據韓國《朝鮮日報》1月12日報導,位於首爾的韓國光化門牌匾去年8月份被更換,但僅僅過了三個月之後就出現了龜裂。韓國文化遺產廳決定在今年1月末成立「牌匾製作委員會」,擬重新更換光化門牌匾,並商討有關牌匾應使用的字體問題。
  • 韓國重建「國門」恢復漢字牌匾
    光化門的牌匾恢復了朝鮮王朝時期使用的漢字。  總統帶領民眾高呼「萬歲」  15日上午,韓國「故宮」——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完成為期45個月的修復工程,正式向普通市民開放。15萬慕名而來的韓國市民把光化門擠得水洩不通。  上午9時20分開始,身著白色傳統服飾的韓國總統李明博主持了光化門的揭牌儀式。根據主持人的示意,李明博按下控制按鈕。
  • 韓國3件國寶級文物,內容均為漢字,其中1件曾被多次破壞
    因歷史原因, 韓國古代書籍幾乎由漢字書寫,國寶級文物上也多為漢字。1948年韓國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後,開始實施了去漢化運動。 1970年開始,韓國教科書以韓文取代漢語,並禁止漢語教學。到80年代初,漢字出版物在韓國幾乎消失。古朝鮮是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歷朝歷代留存有不少文物。
  • 韓「國門」光化門牌匾再現裂痕 此前曾兩次修補
    圖註:韓國「國門」光化門牌匾再現裂痕【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先驅經濟》5月26日報導,光化門作為韓國人心目中的「國門」,地位舉足輕重。但近年來,圍繞光化門牌匾上究竟是用漢字還是用韓文書寫以及牌匾出現裂痕等問題,韓國政府機構飽受指責,而本次引發爭議的是牌匾再次出現裂痕問題。
  • 韓國正式啟動首爾景福宮光化門「搬家」工程
    新華網首爾12月4日電 (記者幹玉蘭) 韓國文化觀光部下屬文化遺產廳4日在首爾景福宮內舉行隆重儀式,宣告景福宮的光化門遷建工程正式啟動。  光化門是朝鮮王朝王宮——景福宮的正門,最初為木質建築,歷史上因戰亂被焚毀後,於1867年重建。20世紀初,日本吞併朝鮮半島後,為修建朝鮮總督府而拆除了光化門。
  • 韓國開啟光化門寄寓韓日新歷史
    在當天活動中,韓國總統李明博呼籲韓日共同尋求「實際行動」發展新關係,共同跨越日本殖民統治給韓國人民留下的痛苦歷史。  1 憶昔幾成灰  在持續4年閉門修復之後,光化門於15日這天正式與韓國民眾見面。  光化門是被稱為「韓國故宮」的景福宮正門,初為木質建築,落成於1395年。16世紀末,日本侵略朝鮮半島,光化門被焚毀。
  • 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
    《景福宮營建日記》(韓聯社)海外網6月13日電據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曆時一年,首次將漢字版的《景福宮營建日記》翻譯成韓文,相關內容將於17日發布。這將讓韓國的民眾,可以得知朝鮮王朝高宗時期景福宮重建的諸多細節。與此同時,韓國「國門」光化門的「身世之謎」也被披露,引發關注。景福宮,始建於1395年,是朝鮮王朝的正宮。其名稱,取自中國《詩經》:「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目前是遊客到訪韓國必去的景點之一。
  • 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
    (原標題: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景福宮營建日記》(《韓國日報》)《景福宮營建日記》(韓聯社)海外網6月13日電 據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曆時一年,首次將漢字版的《景福宮營建日記》翻譯成韓文,相關內容將於17日發布。
  • 韓國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 跨越「庚戌國恥」
    韓國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新華社發(宋慶碩攝)  新華網首爾8月15日電 (記者 姬新龍)韓國政府15日在首爾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韓國總統李明博等各界要人和代表出席了當天在光化門廣場舉行的盛大慶祝活動。  李明博在慶祝活動現場發表講話說:「百年前,我們失去了國家;65年前,我們迎來了光復。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將成為打開新的歷史的大門。」
  • 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
    《景福宮營建日記》(韓聯社)海外網6月13日電 據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曆時一年,首次將漢字版的《景福宮營建日記》翻譯成韓文,相關內容將於17日發布。這將讓韓國的民眾,可以得知朝鮮王朝高宗時期景福宮重建的諸多細節。與此同時,韓國「國門」光化門的「身世之謎」也被披露,引發關注。景福宮,始建於1395年,是朝鮮王朝的正宮。其名稱,取自中國《詩經》:「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目前是遊客到訪韓國必去的景點之一。
  • 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
    《景福宮營建日記》(《韓國日報》)《景福宮營建日記》(韓聯社)海外網6月13日電據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曆時一年,首次將漢字版的《景福宮營建日記》翻譯成韓文,相關內容將於17日發布這將讓韓國的民眾,可以得知朝鮮王朝高宗時期景福宮重建的諸多細節。與此同時,韓國「國門」光化門的「身世之謎」也被披露,引發關注。景福宮,始建於1395年,是朝鮮王朝的正宮。其名稱,取自中國《詩經》:「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目前是遊客到訪韓國必去的景點之一。
  • 韓國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 跨越「庚戌國恥」(組圖)
    韓國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  8月15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的「光復65周年慶祝儀式」上講話。新華社發(宋慶碩攝)  新華網首爾8月15日電(記者 姬新龍)韓國政府15日在首爾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韓國總統李明博等各界要人和代表出席了當天在光化門廣場舉行的盛大慶祝活動。  李明博在慶祝活動現場發表講話說:「百年前,我們失去了國家;65年前,我們迎來了光復。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將成為打開新的歷史的大門。」
  • 韓國人要對這塊漢字匾額「下手」:字體換土豪金!
    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換為燙金(圖片中間)字體海外網1月30日電 明年上半年,素有韓國「國門」之稱的景福宮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迎來再一次的「換裝」。不過,這一次可不是廢掉漢字換回韓文,而是要將匾額從白底黑字升級為黑底燙金字體。2010年,光化門匾額經修復後亮相目前懸掛在光化門上的匾額,是在經歷長達4年的修復後,於2010年8月15日正式亮相的。
  • 打卡:韓國景福宮
    韓國景福宮是李朝(公元1392~1910年)時期首爾的五大宮之一,號稱韓國的「故宮」。是李氏王朝的正宮,也是韓國封建社會後期的政治中心。景福宮擁有莊嚴華麗的大門、雕梁畫棟的內宮、琳琅滿目的陳設。此宮共有四門,南門叫光化門,韓國動亂時期曾遭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