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景福宮光化門復原 牌匾用韓文還是漢字引爭議
(圖片來源:中國文化報)本報記者 宋佳烜近日,韓國政府宣布景福宮正門光化門復原工程的工期將再次被提前,並首次對外公布了光化門匾額復原後的效果圖。工程工期的一再提前以及匾額上原來的韓文被換成漢字讓一些韓國人感到不滿,在韓國國內引起了不少爭執與討論。
-
韓國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 恢復漢字牌匾
8月15日,在韓國首爾,韓國民眾參加光化門重建揭牌儀式。資料圖片:2006年12月4日,在韓國首都首爾,一名工人拆除為光化門移動工程開工儀式搭建的臺子。 韓國政府15日在首爾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韓國總統李明博等各界要人和代表出席了當天在光化門廣場舉行的盛大慶祝活動。 李明博在慶祝活動現場發表講話說:「百年前,我們失去了國家;65年前,我們迎來了光復。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將成為打開新的歷史的大門。」
-
韓皇宮牌匾用漢字引爭議 有團體稱侮辱韓文(圖)
正在製作中的漢字「光化門」匾額。據8月4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8月15日是韓國「光復節」,屆時,已經完成復原工程的韓國朝鮮李氏王朝時期皇室正宮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將懸掛起新的牌匾。然而,圍繞牌匾上「光化門」三字是用漢字還是韓文來書寫,韓國國內出現廣泛爭議。
-
韓國重建「國門」恢復漢字牌匾
光化門的牌匾恢復了朝鮮王朝時期使用的漢字。 光化門是韓國人心目中的「國門」,經歷了多次戰亂,一次遷移,兩度被毀,三度重建。時隔84年,這道被稱為「韓國人心頭傷口」的大門重見天日,令老一輩的韓國民眾唏噓不已。 那麼,光化門背後究竟有哪些故事,又背負了什麼樣的韓國歷史?
-
韓「國門」光化門牌匾再現裂痕 此前曾兩次修補
圖註:韓國「國門」光化門牌匾再現裂痕【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先驅經濟》5月26日報導,光化門作為韓國人心目中的「國門」,地位舉足輕重。但近年來,圍繞光化門牌匾上究竟是用漢字還是用韓文書寫以及牌匾出現裂痕等問題,韓國政府機構飽受指責,而本次引發爭議的是牌匾再次出現裂痕問題。
-
韓故宮正門恢復漢字牌匾引爭議 稱「侮辱韓文」
環球網記者宋偉鋼報導 近日,韓國政府宣布古代朝鮮王宮—景福宮正門光化門復原工程已經基本結束,為了紀念「庚戌國恥」(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100周年,光化門主要建築將於8月15日對外開放。但光化門的匾額由韓文換成最初的漢字在韓國引起了爭議。
-
韓國開啟光化門寄寓韓日新歷史
在當天活動中,韓國總統李明博呼籲韓日共同尋求「實際行動」發展新關係,共同跨越日本殖民統治給韓國人民留下的痛苦歷史。 1 憶昔幾成灰 在持續4年閉門修復之後,光化門於15日這天正式與韓國民眾見面。 光化門是被稱為「韓國故宮」的景福宮正門,初為木質建築,落成於1395年。16世紀末,日本侵略朝鮮半島,光化門被焚毀。
-
是什麼原因讓景福宮的牌匾重新由韓文回歸漢字
景福宮是韓國的「故宮」,其名字源於中國《詩經·大雅·既醉》中的「君子萬年,介爾景福」。而光化門是韓國景福宮的正門,因韓國曾為明、清兩朝藩屬國,故景福宮按明朝郡王府規制修建。穿過光化門後是興禮門,但無論是哪個門,上面的牌匾都是用漢字書寫的。
-
韓國人要對這塊漢字匾額「下手」:字體換土豪金!
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換為燙金(圖片中間)字體海外網1月30日電 明年上半年,素有韓國「國門」之稱的景福宮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迎來再一次的「換裝」。不過,這一次可不是廢掉漢字換回韓文,而是要將匾額從白底黑字升級為黑底燙金字體。2010年,光化門匾額經修復後亮相目前懸掛在光化門上的匾額,是在經歷長達4年的修復後,於2010年8月15日正式亮相的。
-
韓國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 跨越「庚戌國恥」
韓國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新華社發(宋慶碩攝) 新華網首爾8月15日電 (記者 姬新龍)韓國政府15日在首爾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韓國總統李明博等各界要人和代表出席了當天在光化門廣場舉行的盛大慶祝活動。 李明博在慶祝活動現場發表講話說:「百年前,我們失去了國家;65年前,我們迎來了光復。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將成為打開新的歷史的大門。」
-
韓國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 跨越「庚戌國恥」(組圖)
韓國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 8月15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的「光復65周年慶祝儀式」上講話。新華社發(宋慶碩攝) 新華網首爾8月15日電(記者 姬新龍)韓國政府15日在首爾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韓國總統李明博等各界要人和代表出席了當天在光化門廣場舉行的盛大慶祝活動。 李明博在慶祝活動現場發表講話說:「百年前,我們失去了國家;65年前,我們迎來了光復。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將成為打開新的歷史的大門。」
-
韓國3件國寶級文物,內容均為漢字,其中1件曾被多次破壞
因歷史原因, 韓國古代書籍幾乎由漢字書寫,國寶級文物上也多為漢字。1948年韓國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後,開始實施了去漢化運動。 1970年開始,韓國教科書以韓文取代漢語,並禁止漢語教學。到80年代初,漢字出版物在韓國幾乎消失。古朝鮮是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歷朝歷代留存有不少文物。
-
韓放棄韓文使用漢字書寫「國門」名稱
韓國最終選擇了沿用漢字「光化門」的書寫方法。【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小飛】據韓國《中央日報》12月28日消息,在韓國「國門」光化門牌匾上究竟是用漢字還是用韓文書寫的爭議聲中,韓國最終選擇了沿用漢字「光化門」的書寫方法。 韓國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們一致認為,韓文牌匾不符合復原文化遺產的精神。
-
換掉漢字!韓國最高司法機關做這事慶祝「韓文節」
韓國最高司法機關做這事慶祝"韓文節"海外網10月10日電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據悉,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
-
為慶祝「韓文節」, 韓國最高司法機徹底「廢掉」1個漢字
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
-
換掉漢字!韓國最高司法機關做這事慶祝"韓文節"
摘要: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
-
韓國憲法法院宣布將徽章上漢字換為韓文:慶祝「韓文節」
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據悉,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韓國憲法法院徽章上不再使用漢字「憲」。韓國憲法法院徽章上不再使用漢字「憲」。
-
韓國當初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在韓國是否有可能恢復?
崔的改革方案分成三階段,第一步是廢除漢字,以韓文字母代替,第二步是將韓文字分解為單一字母,第三步是用西文字母取代韓文字母,徹底實現託亞入歐,融入歐美文化圈。但崔的第一步設想還是被繼承了下來,1945年12月,「朝鮮教育審議會」發布通告:韓國中小學課本全面廢除漢字,改用韓文。這一做法在高調的民族情緒支撐下,很快付諸實施,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後,審議通過了「韓文專用法」,以法律的形式將韓文的使用和推廣固化下來:大韓民國的公用文書必須用韓文完成!
-
為慶祝「韓文節」 韓國憲法法院換掉徽章上的漢字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據悉,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
-
鮮為人知的韓國故宮,韓國規模最大的宮殿,為何裡面牌匾都是漢字
其實不只是中國有故宮,在其他的國家也有故宮,但是名氣都不大,例如韓國。韓國的故宮又名景福宮,是朝鮮半島最後王朝的皇宮,建立於,公元1395年,說起來的話比故宮還要早十一年,可是他們的故宮卻在國際上沒有任何的名氣。景福宮佔地41萬平方米,雖然只有故宮的一半,但是這已經是整個韓國最大的規模的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