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故宮正門恢復漢字牌匾引爭議 稱「侮辱韓文」

2020-12-20 環球網

環球網記者宋偉鋼報導 近日,韓國政府宣布古代朝鮮王宮—景福宮正門光化門復原工程已經基本結束,為了紀念「庚戌國恥」(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100周年,光化門主要建築將於8月15日對外開放。但光化門的匾額由韓文換成最初的漢字在韓國引起了爭議。

據韓國《中央日報》8月1日報導,部分韓國市民團體主張「應該把將在8月15日光復節時公開的光化門牌匾改成韓文」。韓文學會和韓國字文化協會等團體的20多名會員7月31日在首爾世宗路政府綜合大樓正門召開記者招待會,他們表示:「在光化門廣場矗立的世宗大王銅像後懸掛漢字牌匾,這是對韓文的侮辱。」他們強調:「起『光化門』這個名字的也是世宗大王,光化門所在的大街也是世宗路」,「韓文牌匾是21世紀的時代精神」。世宗大王是韓國歷史上著名的君主,在他統治時期,朝鮮發明了現在的韓文。

「正確認識樸正熙國民團體」等也在同一天在文化觀光部前舉行記者招待會,稱:「掛在光化門近40年的前樸正熙總統親筆題字的牌匾是珍貴歷史的一部分。」他們稱:「寫有樸前總統題字的韓文牌匾在2006年被撤下來,這是盧武鉉政府時期進行的『抹去樸正熙總統痕跡』的一環。」

光化門是韓國的名門。作為始建於1395年朝鮮李氏王朝太祖時期的王宮—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最初被命名為四正門,世宗七年(1425年)更名「光化門」,取「光照四方,教化四方」的寓意。光化門原本是石築基壇上的木結構建築,因其精巧的工藝、巧妙的結構及壯麗的外觀被認為是韓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門樓建築之一,位居韓國五大宮門之首。日本殖民時期光化門被拆除,日本在光化門原址上修建了日本總督府。韓國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後,重新修建了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光化門,當時正值韓國「去漢字化」盛行之際,於是將原來的漢字匾額改為了當時的韓國總統樸正熙用韓文題寫的「光化門」匾額。2006年,經過數年的調查論證,韓國政府正式啟動了光化門的重建工程——拆除鋼筋水泥結構的光化門,並在其以南14.5米、以西10.9米的位置上用木材復原光化門。

之前,韓國文物廳在今年2月通過文物委員會會議決定復原古代朝鮮時期製造的漢字牌匾。此牌匾是古代朝鮮高宗時期負責重建景福宮的武官任泰瑛所寫。文物廳以古光化門的照片為基礎,在7月27日完成了牌匾的雕刻。預定在本月初用保護布包著掛在光化門,之後在8月15日向市民們公開。

韓國文物廳宮陵文物課長金元基(音)解釋說:「首爾市5處宮闕中沒有一處掛的是韓文牌匾」,「雖然我們尊重韓文的優秀性,但原則是尊重文物的原型」。

相關焦點

  • 韓皇宮牌匾用漢字引爭議 有團體稱侮辱韓文(圖)
    正在製作中的漢字「光化門」匾額。據8月4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8月15日是韓國「光復節」,屆時,已經完成復原工程的韓國朝鮮李氏王朝時期皇室正宮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將懸掛起新的牌匾。然而,圍繞牌匾上「光化門」三字是用漢字還是韓文來書寫,韓國國內出現廣泛爭議。
  • 韓國景福宮光化門復原 牌匾用韓文還是漢字引爭議
    (圖片來源:中國文化報)本報記者 宋佳烜近日,韓國政府宣布景福宮正門光化門復原工程的工期將再次被提前,並首次對外公布了光化門匾額復原後的效果圖。工程工期的一再提前以及匾額上原來的韓文被換成漢字讓一些韓國人感到不滿,在韓國國內引起了不少爭執與討論。
  • 是什麼原因讓景福宮的牌匾重新由韓文回歸漢字
    而光化門是韓國景福宮的正門,因韓國曾為明、清兩朝藩屬國,故景福宮按明朝郡王府規制修建。穿過光化門後是興禮門,但無論是哪個門,上面的牌匾都是用漢字書寫的。建在高大基座上的景福宮的勤政殿,相當於故宮的太和大殿。根本無法與我天朝的金瓦金鑾殿相提並論。甚至和偏殿相比,它都顯得寒酸。
  • 韓國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 恢復漢字牌匾
    光化門是朝鮮時代王宮景福宮的正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國門」。光化門經歷了多次戰亂,一次遷移,兩度被毀,三度重建。新完工的光化門不但回到了原先的地理位置,恢復了原先的木石結構,就連牌匾也撤下了前總統樸正熙書寫的韓文、恢復了原先的漢字「光化門」。
  • 韓國重建「國門」恢復漢字牌匾
    光化門的牌匾恢復了朝鮮王朝時期使用的漢字。  總統帶領民眾高呼「萬歲」  15日上午,韓國「故宮」——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完成為期45個月的修復工程,正式向普通市民開放。15萬慕名而來的韓國市民把光化門擠得水洩不通。  上午9時20分開始,身著白色傳統服飾的韓國總統李明博主持了光化門的揭牌儀式。根據主持人的示意,李明博按下控制按鈕。
  • 韓放棄韓文使用漢字書寫「國門」名稱
    韓國最終選擇了沿用漢字「光化門」的書寫方法。【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小飛】據韓國《中央日報》12月28日消息,在韓國「國門」光化門牌匾上究竟是用漢字還是用韓文書寫的爭議聲中,韓國最終選擇了沿用漢字「光化門」的書寫方法。 韓國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們一致認為,韓文牌匾不符合復原文化遺產的精神。
  • 韓國人要對這塊漢字匾額「下手」:字體換土豪金!
    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換為燙金(圖片中間)字體海外網1月30日電 明年上半年,素有韓國「國門」之稱的景福宮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迎來再一次的「換裝」。不過,這一次可不是廢掉漢字換回韓文,而是要將匾額從白底黑字升級為黑底燙金字體。2010年,光化門匾額經修復後亮相目前懸掛在光化門上的匾額,是在經歷長達4年的修復後,於2010年8月15日正式亮相的。
  • 韓一家網站可將韓文轉換為漢字 民間團體表反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ohmynews網站6月1日報導,韓國一家名叫「漢字路」的文字轉換網站最近在韓國民間引發了爭議。該網站可將韓文轉換為漢字,但遭到部分民間團體的反對。據報導,該網站可將韓國《朝鮮日報》、《東亞日報》和《文化日報》等網站上的韓文轉換成漢字或者韓漢並存的形式。
  • 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韓國排斥漢字竟鬧出這麼多笑話!
    【編輯/劉姝蓉 統籌/紀欣】今年10月9日是韓文誕生571周年紀念日,韓國各地舉辦活動歡慶「韓文節」。據悉,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將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換為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大白新聞注意到,因韓國自古以來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此前韓國社會漢字元素十分豐富。而在韓國,「漢字」的存廢始終是韓國的爭議話題。
  • 漢字文化在韓國再起爭議,韓國到底要不要用漢字?
    導讀:韓國文化源自中國,因此漢字文化在韓國一直非常多的支持者,然而韓國卻一直在使用漢字文化方面起爭議,韓國到底要不要用漢字呢?韓國人一直有一個解決不了的矛盾爭議,那就是到底要不要教他們的學生學習漢字,這成為韓國社會揮之不去的爭議問題,這麼多年過去了,韓國也沒有一個最終結論,近日關於漢字文化在韓國再次起了爭議。
  • 韓「國門」光化門牌匾再現裂痕 此前曾兩次修補
    圖註:韓國「國門」光化門牌匾再現裂痕【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先驅經濟》5月26日報導,光化門作為韓國人心目中的「國門」,地位舉足輕重。但近年來,圍繞光化門牌匾上究竟是用漢字還是用韓文書寫以及牌匾出現裂痕等問題,韓國政府機構飽受指責,而本次引發爭議的是牌匾再次出現裂痕問題。
  • 韓國為什麼「恢復」漢字?
    2005年2月9日,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世界化的時代潮流。並且提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題。
  • 韓國欲更換「光化門」牌匾 多數專家堅持用漢字
    韓國光化門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  據韓國《朝鮮日報》1月12日報導,位於首爾的韓國光化門牌匾去年8月份被更換,但僅僅過了三個月之後就出現了龜裂。韓國文化遺產廳決定在今年1月末成立「牌匾製作委員會」,擬重新更換光化門牌匾,並商討有關牌匾應使用的字體問題。
  • 韓國要恢復漢字了?
    1.驚——韓國提議漢字進教科書最近,韓國關於漢字的使用掀起熱議。原來,韓國有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要求在學生教科書中使用韓文,但是為了更加清晰表達意思,提議在教科書中使用漢字。韓國韓文協會表示,韓文是韓國固有文字和傳統文化,如果使用韓文和漢字混用,會使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會阻礙韓國的信息化和科學化。這種觀點當然非常偏頗。按照他的說法,中國使用了幾千年的漢字,那麼中國現在的信息化和科學化是怎麼來的?不就是一直使用漢字而來嗎?
  • 韓媒稱韓文是最優秀文字 日學者贊韓文誕生是奇蹟(圖)
    訓民正音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韓國YTN電視臺網站10月9日發表題為《韓文是知識革命》的文章。文章稱「韓文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但韓國人往往說不出韓文真正的優秀性」,但日本的一名學者就韓文的優秀性進行了分析。
  • 韓國當初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在韓國是否有可能恢復?
    那麼韓國還有沒有可能恢復漢字呢?應該不會,上世界末,韓國曾經掀起一股恢復漢文使用的熱潮,特別是韓國的「 漢字派」領袖南廣佑先生,長期致力於推動恢復漢字合法地位,1999年韓國爆發金融危機,韓國社會無論從政治層面還是文化層面都開始反思之前的政策,南廣佑在致前國務總理高建的公開信中指出:「 國家現在陷人困境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錯誤的國民教育。
  • 韓國為何突然要恢復使用漢字?
    而所謂韓國恢復使用漢字的消息,又被拿來調侃為了韓國是不是要拿「漢字」申遺了?當然不是如此了,韓國拿漢字申遺,肯定也無法申遺成功。實際情況是,韓國一直都沒有中斷對漢字的使用,所以,談不上恢復使用漢字。畢竟語言文字是以實用為主,韓國只是有一段時間停止了漢字教育,而近兩年韓國政府決定將全面恢復漢字教育而已。
  • 韓國人為什麼要拋棄了他們使用了兩千年的漢字?
    這種情形,就像日語中稱漢字為「真名」,稱和字為「假名」。而在諺文與漢字之間,還有「吏讀」,這就是文字用漢字,語法依照韓語的書寫方式。明顯,在當時漢字最高級,「吏讀」次之,「諺文」更次。這反映出當時朝鮮半島對漢字的尊崇態度。
  • 越南為何要恢復漢字教育?70歲以下的人看不懂家譜 歷史嚴重斷層
    這些國家認同中華文化,採用中國漢字,並向中原王朝納貢。但是二戰過後,很多國家為了顯示自己民族的獨立性,開始廢除漢字,並推行新型文字,比如韓文、朝鮮文以及越南文。今天就給大家重點講講越南,在古代,越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