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重建「國門」恢復漢字牌匾

2021-01-13 騰訊網

8月15日,韓國首爾,韓國政府在光化門廣場舉行「光復65周年慶祝儀式」。

光化門的牌匾恢復了朝鮮王朝時期使用的漢字。

韓國總統李明博以及4500多名來賓參加8月15日的慶祝活動。

  8月15日,日本二戰投降65周年紀念日。韓國光化門在首都首爾揭牌,由此掀開了韓國光復65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

  光化門是韓國人心目中的「國門」,經歷了多次戰亂,一次遷移,兩度被毀,三度重建。時隔84年,這道被稱為「韓國人心頭傷口」的大門重見天日,令老一輩的韓國民眾唏噓不已。

  那麼,光化門背後究竟有哪些故事,又背負了什麼樣的韓國歷史?

  總統帶領民眾高呼「萬歲」

  15日上午,韓國「故宮」——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完成為期45個月的修復工程,正式向普通市民開放。15萬慕名而來的韓國市民把光化門擠得水洩不通。

  上午9時20分開始,身著白色傳統服飾的韓國總統李明博主持了光化門的揭牌儀式。根據主持人的示意,李明博按下控制按鈕。這時,覆蓋在光化門匾額上的遮蓋物被氣球吊著升空,遒勁有力的三個黑色中文書寫大字——「光化門」正式面世。

  「我們如今看見光化門又一次佇立在這裡,」李明博當天在光化門廣場發表講話時說,「光化門曾經被封鎖,被忽略,我們的民族精神也一度幾近窒息,但我們從未停止為民族獨立而努力的步伐。」

  「我的內心裡各種情感交織湧入,充滿了深深的感動,」李明博表示。

  包括愛國人士、主要政府官員、駐韓外交使團、各界代表和市民在內的4500多名來賓參加了慶祝儀式。慶祝活動以國民儀式開始,首先播放慶祝視頻,隨後致紀念詞,並向338位獨立功臣頒獎。最後,所有與會人士齊唱光復節之歌,並高喊三聲萬歲。

  在光化門的開門儀式結束後,光化門正式向韓國民眾開放。

  重建工程共耗資300億韓元

  在慶祝儀式上,一個大屏幕不停地播放光化門在各個階段的歷史圖片,一些經歷過日本統治時期的老人們駐足觀看這些圖片,許多人淚盈雙目,唏噓不已。

  「作為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的重建意味著韓國一個歷史地標的重新恢復。這將提振我們民族的自尊心。現在,光化門被安排在原址,使用原來的構造,這也將成為一種歷史記憶。」韓國文化遺產管理委員會的負責人尹坤穆表示。

  新建成的光化門恢弘大氣,無論是彩繪的門樓牌匾、寬達8米的月臺前階,還是屋簷的獸雕、栱包都復原得惟妙惟肖。3個虹霓門,中間的虹霓門供皇帝通行,其頂棚畫有一對象徵著皇帝和王妃的鳳凰,左側的虹霓門畫有北部守護神玄武,而右側的虹霓門則畫有一對麒麟。

  據悉,整個光化門的重建共耗資300億韓元,費時4年之久。

  據韓國媒體報導,現場參與的韓國民眾感慨萬千。「我感到很自豪,」一大早從清州趕赴首爾參加儀式的74歲老人樸根水說,「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們生活在他們(日本)的高壓下,每當日本軍人走過,就沒有人敢出門。那時候,提到『日本人』連小孩子都不敢哭了。」

  對許多眼含熱淚的韓國民眾來說,能重新見到光化門,已經是他們人生的一大幸事。

  許多人扶老攜幼,一家人慢慢地排隊從光化門走進景福宮,如同走進歷史悠長的迴廊。

相關焦點

  • 韓國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 恢復漢字牌匾
    8月15日,在韓國首爾,韓國民眾參加光化門重建揭牌儀式。資料圖片:2006年12月4日,在韓國首都首爾,一名工人拆除為光化門移動工程開工儀式搭建的臺子。  韓國政府15日在首爾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韓國總統李明博等各界要人和代表出席了當天在光化門廣場舉行的盛大慶祝活動。  李明博在慶祝活動現場發表講話說:「百年前,我們失去了國家;65年前,我們迎來了光復。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將成為打開新的歷史的大門。」
  • 韓放棄韓文使用漢字書寫「國門」名稱
    韓國最終選擇了沿用漢字「光化門」的書寫方法。【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小飛】據韓國《中央日報》12月28日消息,在韓國「國門」光化門牌匾上究竟是用漢字還是用韓文書寫的爭議聲中,韓國最終選擇了沿用漢字「光化門」的書寫方法。 韓國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們一致認為,韓文牌匾不符合復原文化遺產的精神。
  • 韓故宮正門恢復漢字牌匾引爭議 稱「侮辱韓文」
    環球網記者宋偉鋼報導 近日,韓國政府宣布古代朝鮮王宮—景福宮正門光化門復原工程已經基本結束,為了紀念「庚戌國恥」(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100周年,光化門主要建築將於8月15日對外開放。但光化門的匾額由韓文換成最初的漢字在韓國引起了爭議。
  • 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
    《景福宮營建日記》(《韓國日報》)《景福宮營建日記》(韓聯社)海外網6月13日電據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曆時一年,首次將漢字版的《景福宮營建日記》翻譯成韓文,相關內容將於17日發布。這將讓韓國的民眾,可以得知朝鮮王朝高宗時期景福宮重建的諸多細節。與此同時,韓國「國門」光化門的「身世之謎」也被披露,引發關注。景福宮,始建於1395年,是朝鮮王朝的正宮。其名稱,取自中國《詩經》:「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目前是遊客到訪韓國必去的景點之一。
  • 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
    (原標題: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景福宮營建日記》(《韓國日報》)《景福宮營建日記》(韓聯社)海外網6月13日電 據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曆時一年,首次將漢字版的《景福宮營建日記》翻譯成韓文,相關內容將於17日發布。
  • 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
    《景福宮營建日記》(韓聯社)海外網6月13日電 據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曆時一年,首次將漢字版的《景福宮營建日記》翻譯成韓文,相關內容將於17日發布。這將讓韓國的民眾,可以得知朝鮮王朝高宗時期景福宮重建的諸多細節。與此同時,韓國「國門」光化門的「身世之謎」也被披露,引發關注。景福宮,始建於1395年,是朝鮮王朝的正宮。其名稱,取自中國《詩經》:「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目前是遊客到訪韓國必去的景點之一。
  • 韓「國門」光化門牌匾再現裂痕 此前曾兩次修補
    圖註:韓國「國門」光化門牌匾再現裂痕【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先驅經濟》5月26日報導,光化門作為韓國人心目中的「國門」,地位舉足輕重。但近年來,圍繞光化門牌匾上究竟是用漢字還是用韓文書寫以及牌匾出現裂痕等問題,韓國政府機構飽受指責,而本次引發爭議的是牌匾再次出現裂痕問題。
  • 韓國翻譯完這本漢字古書後 發現了「國門」的秘密!
    《景福宮營建日記》(《韓國日報》)《景福宮營建日記》(韓聯社)海外網6月13日電據韓聯社13日報導,韓國曆時一年,首次將漢字版的《景福宮營建日記》翻譯成韓文,相關內容將於17日發布這將讓韓國的民眾,可以得知朝鮮王朝高宗時期景福宮重建的諸多細節。與此同時,韓國「國門」光化門的「身世之謎」也被披露,引發關注。景福宮,始建於1395年,是朝鮮王朝的正宮。其名稱,取自中國《詩經》:「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目前是遊客到訪韓國必去的景點之一。
  • 韓國欲更換「光化門」牌匾 多數專家堅持用漢字
    韓國光化門點擊查看更多新聞圖片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  據韓國《朝鮮日報》1月12日報導,位於首爾的韓國光化門牌匾去年8月份被更換,但僅僅過了三個月之後就出現了龜裂。韓國文化遺產廳決定在今年1月末成立「牌匾製作委員會」,擬重新更換光化門牌匾,並商討有關牌匾應使用的字體問題。
  • 韓國人要對這塊漢字匾額「下手」:字體換土豪金!
    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換為燙金(圖片中間)字體海外網1月30日電 明年上半年,素有韓國「國門」之稱的景福宮光化門的漢字匾額將迎來再一次的「換裝」。不過,這一次可不是廢掉漢字換回韓文,而是要將匾額從白底黑字升級為黑底燙金字體。2010年,光化門匾額經修復後亮相目前懸掛在光化門上的匾額,是在經歷長達4年的修復後,於2010年8月15日正式亮相的。
  • 鮮為人知的韓國故宮,韓國規模最大的宮殿,為何裡面牌匾都是漢字
    其實不只是中國有故宮,在其他的國家也有故宮,但是名氣都不大,例如韓國。韓國的故宮又名景福宮,是朝鮮半島最後王朝的皇宮,建立於,公元1395年,說起來的話比故宮還要早十一年,可是他們的故宮卻在國際上沒有任何的名氣。景福宮佔地41萬平方米,雖然只有故宮的一半,但是這已經是整個韓國最大的規模的宮殿。
  • 韓國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 跨越「庚戌國恥」
    韓國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  韓國聯合通訊社發表評論說,光化門見證了國家多災多難的歷史,應以它的重建為契機,「跨越屈辱的歷史,走向光榮的未來」。  8月15日是朝鮮半島光復紀念日,由於今年適逢被稱為「庚戌國恥」的日本強行吞併朝鮮半島100周年,「815」慶祝活動格外隆重。光化門重建揭匾儀式是今年慶祝活動的一項特別安排,引起了韓國全社會的關注。
  • 韓國光化門時隔84年重回原址 跨越「庚戌國恥」(組圖)
    韓國舉行重建光化門揭匾儀式  8月15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的「光復65周年慶祝儀式」上講話。  韓國聯合通訊社發表評論說,光化門見證了國家多災多難的歷史,應以它的重建為契機,「跨越屈辱的歷史,走向光榮的未來」。  8月15日是朝鮮半島光復紀念日,由於今年適逢被稱為「庚戌國恥」的日本強行吞併朝鮮半島100周年,「8·15」慶祝活動格外隆重。光化門重建揭匾儀式是今年慶祝活動的一項特別安排,引起了韓國全社會的關注。
  • 韓國當初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在韓國是否有可能恢復?
    那麼韓國還有沒有可能恢復漢字呢?應該不會,上世界末,韓國曾經掀起一股恢復漢文使用的熱潮,特別是韓國的「 漢字派」領袖南廣佑先生,長期致力於推動恢復漢字合法地位,1999年韓國爆發金融危機,韓國社會無論從政治層面還是文化層面都開始反思之前的政策,南廣佑在致前國務總理高建的公開信中指出:「 國家現在陷人困境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錯誤的國民教育。
  • 韓國的「天下無敵」,只有在漢字中才能實現
    1969年,韓國修訂教育課程,廢止漢文教學——也就是說,從1969年到1972年,韓國學生在上大學以前是學習不到漢字的。1970年,廢除了教科書中的漢字表記。另外一件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樸正熙本人的漢字書法水平很高,但是在1968年重建韓國的「國門」光化門之際,依然用韓文題匾。
  • 韓國景福宮光化門復原 牌匾用韓文還是漢字引爭議
    (圖片來源:中國文化報)本報記者 宋佳烜近日,韓國政府宣布景福宮正門光化門復原工程的工期將再次被提前,並首次對外公布了光化門匾額復原後的效果圖。工程工期的一再提前以及匾額上原來的韓文被換成漢字讓一些韓國人感到不滿,在韓國國內引起了不少爭執與討論。
  • 韓國為什麼「恢復」漢字?
    2005年2月9日,韓國政府宣布:在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世界化的時代潮流。並且提出了《推動漢字並用方案》,為了發展韓國的傳統文化,促進與東亞漢字文化圈國家的積極交流和推動韓國觀光事業的大力發展,將目前完全使用韓國文字的公務文件改為韓、漢兩種文字並用,以解決韓文難以清楚的表明漢字含義的歷史難題。
  • 韓皇宮牌匾用漢字引爭議 有團體稱侮辱韓文(圖)
    正在製作中的漢字「光化門」匾額。據8月4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8月15日是韓國「光復節」,屆時,已經完成復原工程的韓國朝鮮李氏王朝時期皇室正宮景福宮的正門———光化門將懸掛起新的牌匾。然而,圍繞牌匾上「光化門」三字是用漢字還是韓文來書寫,韓國國內出現廣泛爭議。
  • 韓國要恢復漢字了?
    1.驚——韓國提議漢字進教科書最近,韓國關於漢字的使用掀起熱議。原來,韓國有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要求在學生教科書中使用韓文,但是為了更加清晰表達意思,提議在教科書中使用漢字。據韓國《朝鮮日報》報導,韓國國內對此建議抱有很大的反對意見。韓國韓文協會表示,韓文是韓國固有文字和傳統文化,如果使用韓文和漢字混用,會使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會阻礙韓國的信息化和科學化。這種觀點當然非常偏頗。按照他的說法,中國使用了幾千年的漢字,那麼中國現在的信息化和科學化是怎麼來的?
  • 是什麼原因讓景福宮的牌匾重新由韓文回歸漢字
    景福宮是韓國的「故宮」,其名字源於中國《詩經·大雅·既醉》中的「君子萬年,介爾景福」。而光化門是韓國景福宮的正門,因韓國曾為明、清兩朝藩屬國,故景福宮按明朝郡王府規制修建。穿過光化門後是興禮門,但無論是哪個門,上面的牌匾都是用漢字書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