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本網友也呆了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漢字在國外的命運,就是中國國運的寫照。

正解局出品

韓國人最近又爭吵起來。

連日本網友都在網上圍觀。

原因就是,韓國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要求「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

簡單來說,就是要在小學教科書裡也用漢字(韓漢混用)。

著名的韓國《朝鮮日報》相關報導

不過,韓國國內反對的聲音也很大。

比如,韓國韓文協會就發表聲明,表示「韓文專用是文字生活的表現和理解自由,是我們固有的」。

而且該協會還指責,「韓漢混用將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

這樣的觀點,自然是不值得一駁。

按這個說法,中國全部用漢字,那乾脆就等於放棄信息化、科學化。

韓國人有時的盲目程度,完全是超乎想像。

支持使用漢字的韓國國會議員金睿智

這個新聞還傳到了日本。

有日本網友就留言:

能讀懂漢字,才能知道真實的歷史。

比起日本,韓國在廢除漢字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更絕。

但背後其實是中國國運的起伏。

先看兩張圖片。

你猜猜地點是哪兒?

不是大陸,也不是我國的香港、臺灣。

說出來,可能出乎大部分人意料:這是1948年-1949年左右的韓國漢城(如今的首爾)。

再比較下,下面是現在的首爾街頭。

除了更加現代、繁華,最明顯的不同就是:

街頭遍布的漢字招牌,全部變成了韓文。

韓國人對待漢字態度變化的背後,是中國國運沉浮的一個標註。

世界進入近代史以前,在東亞地區,中國是文明的中心。

所以,像日本、越南等區域,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但起初卻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順理成章地就借用漢字。

韓國也不例外。

漢字很早就傳播到朝鮮半島,並且成為書寫文字。

而且,那時他們也十分仰慕中華文化,在外交上也堅持「事大主義」(小國侍奉大國以保存自身),說白了就是尊崇中國。

那時,韓國(當然準確說那時還沒有韓國)的歷史、法律等等,都是拿漢字寫的。

但用漢字書寫,也有問題,韓文是表音文字,而漢字是表意文字,簡單來說就類似於英語和漢字,你想想在這兩種語言中切換會有多少麻煩。

而且,漢字還很難寫。

所以,到了15世紀,朝鮮王朝世宗大王與其子文宗大王主導創製了韓國人特有的文字——《訓民正音》,也就是現代韓語的前身。

但韓國一直以「小中華」自居,凡事尊崇漢制。

所以,這種文字,在當時貴族、讀書人看來很low。

甚至他們都不敢讓中國人知道,怕中國人笑話。

這種文字也被看作是二流文字,還有個說法叫「諺文」,主要是平民、婦女用。

韓國著名的光化門,匾額也是漢字

不過,隨著近代中國的衰落,尤其是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後,韓國逐漸和中國脫離藩屬關係,日本開始殖民。

韓國開始認為,靠中國是不行了。

也就是,韓國人說的「割斷依附清國慮念,確建獨立自主基礎」。

自主的開始,就是文字。

韓漢混用開始,也就是韓語、漢字結合起來用。

下面是1945年8月14日的《每日新報》,很明顯就是這種。

但二戰後,更進一步。

尤其是韓戰以後,韓國要仰仗美國,美國的一切都被認為是文明的、先進的。

這時候,韓國的知識分子們也開始宣揚「表音文字優越論」「漢字落後論」。

1945年,美軍臨時管制政府的學務部,規定小學和初中教科書不能使用漢字,政府文書也要用純韓文書寫。

韓國開始從官方層面廢除漢字。

1948年,韓國製憲會議制定韓文專用的法律。

後來,通過軍事政變上臺的樸正熙(樸槿惠她爸)更是要求,在韓國所有出版物中全面取消漢字。

之後,韓國經濟騰飛,中國整體還落後。

漢字,也時不時成為韓國政壇爭鬥的工具。

甚至有人提出,最終要韓文西文化,讓韓國在整個文化和價值上都擺脫東亞漢字文化圈,加入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文化圈。

韓國也要「脫亞入西」。

但問題是,韓語本身就有問題。

而且,韓國受中華文化浸染兩千多年。

想甩開漢字哪有那麼容易?

僅僅從技術上來說,韓語是表音文字,可以簡單想像成漢語拼音。

所以,如果只是用韓語寫,就會出現很多實際上不同詞語,但寫法一樣的情況。

這在最重要的社會信息——人名上十分突出。

比如,鄭和丁的韓文都是정。

這樣不就亂套了嗎?

所以,哪怕是韓國要廢除漢字,但在韓國人身份證上,還是要用漢字來標註。

就像下面這張。

而實際上,因為韓國廢除漢字,不重視漢字教育,負面效果現在已經顯現出來。

韓國詞彙分為漢字詞、固有詞,其中漢字詞佔70%以上,這些韓國年輕人很難理解。

最基本的就是,韓國的古代典籍,韓國年輕人看不懂,但中國人一般都能看懂個八九不離十。

這個就尷尬了。

現在,中國已經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

韓國在中國的留學生超過5萬人,是中國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

要不要恢復漢字,現在在韓國社會上越來越頻繁地冒出來討論。

這也可以看作是中國在區域影響力擴大的象徵。

相關焦點

  • 重新使用漢字?韓國人又吵起來了,日本:要不你們「脫亞入西」?
    現如今的韓國雖禁止在正式場合下使用漢字,並停止了在中小學中教授漢字,不過,從2011年開始,韓國的李明博政府已經決定將漢字重新納入中小學的課程裡。最近,韓國又因為漢字的事情爭吵起來。原因就是,韓國的10名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要求「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是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文字」。
  • 重新使用漢字?韓國人又吵起來了,日本民眾:要不你們「脫亞入西」?
    因為漢語言的方便實用,所以,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現如今的韓國雖禁止在正式場合下使用漢字,並停止了在中小學中教授漢字,不過,從2011年開始,韓國的李明博政府已經決定將漢字重新納入中小學的課程裡。最近,韓國又因為漢字的事情爭吵起來。
  • 韓學者稱韓國人發明漢字 提出為漢字申遺(圖)
    中韓傳統文化之爭1 漢字之爭  開篇語  近年來,韓國開展了一連串爭奪中華文化的舉措:向聯合國申報「活字印刷術」是韓國發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明就裡,竟同意了;搶註江陵端午祭為韓國文化遺產,也成功了;論證孔子是韓國人,美女西施,神醫李時珍也早被劃入「韓國籍
  • 漢字要不要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韓國人正在呼籲恢復使用漢字
    韓國有諺文、日本有假名,韓國和日本的「廢除漢字運動」就是提倡多使用諺文和假名,少使用漢字。而中國和越南的「廢除漢字運動」就是使用拉丁字母拼寫本國的語言。為什麼提倡了幾十年,最終還是沒有廢除漢字呢?因此語言和文字是相互影響、相互發展的,漢字的單個字複雜,就不需要在詞尾添加曲折變化來表示語法,句子是越簡練越好,而不是越長越好。由於漢語不需要曲折變化,所以造就了大量的同音字。
  • 韓國為何突然要恢復使用漢字?
    ,除了韓國人對歷史地圖造假和越南人說江南地區是他們的故土之外,其他的都是中日韓越四國網友之間的互相惡搞,都不是真實的。韓國所申請的也並非是跟中國完全相同的文化遺產,中日網友也只是抱著娛樂精神,拿來惡搞一下,不必當真。只是,這說明了一個問題,中國在東亞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其中日、韓、越三國就是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三個國家。而所謂韓國恢復使用漢字的消息,又被拿來調侃為了韓國是不是要拿「漢字」申遺了?當然不是如此了,韓國拿漢字申遺,肯定也無法申遺成功。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到底要不要繼續使用沿用了一千七八百年的漢字?」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就讓韓國人糾結一番。最近,疫情肆虐下的韓國,再次因為使用漢字問題吵翻了。
  • 韓國專家提議恢復漢字,遭大部分民眾反對,日本網友的話亮了
    我國憑藉著強勁的經濟實力和文化渲染能力,將中國文化傳到亞洲各國,很多外國遊客也喜歡來中國學習漢字,甚至有些外國人說的中文都比中國人標準。現如今國際交流日益密切,各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我國的貿易夥伴大多都會認識一些漢字。
  • 韓國2019年恢復漢字教育!中國網友調侃:準備去申遺了嗎
    韓國2019年恢復漢字教育!中國網友調侃:準備去申遺了嗎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源遠流長的歷史,而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也一直影響著周邊國家,其中日本越南韓國就深受我們國家文化的薰陶,其中韓國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 已經廢除了漢字的韓國人,為什麼又在身份證上保留漢字呢
    這事兒說起來有點搞笑。韓國的小朋友們的確不太靠譜,常常自詡為文明古國,各路專家還論證出許多中國的歷史名人以及重要發明和活動都出自於韓國,有些居然還申遺成功。所以,文字,當然再也不能使用別人家的了,那不是有失臉面嗎!
  • 韓國又一次申遺成功,這下日本人坐不住了
    對於韓國申遺成功,中國網友也只是一笑而過的調侃:難道佛祖釋迦摩尼也是韓國人?可是這事傳到日本,日本網友們坐不住了。兩國網友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推特下面「撕」了起來。日本網友認為,韓國燃燈會抄襲了他們的青森燈籠節。
  • 韓國人是怎麼看待漢字的?會在什麼場景下使用漢字?
    眾所周知,漢語不是韓國的官方語言,大部分韓國人並不認識漢字。但是喜歡韓國流行文化的朋友,都知道韓國的影視劇裡有時會冒出一些漢字。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韓國還有哪些情境會使用漢字?,並在演講中展示了兩幅中文書法作品,一個是韓國第一位總統李承晚寫的【天下無敵】,另一個是韓國第二位總統樸正熙寫的【常勝五師團】04 政府機關由於韓文在短語表達方面有巨大的缺陷,於是韓國政府機關都必須使用漢字。
  • 韓國人在外網稱漢字不是中國的文字,中國網友:宇宙都是韓國的!
    當然,中韓兩國網友都各執己見,互不相讓,誰都沒有說服對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更多熱點事件的出現,這場中韓漢服起源之爭也就逐漸不了了之了。這個陳大教授是韓國仁濟大學的客座教授,曾於1998年在韓國成立了一個所謂的全國漢字教育促進總聯合會,到2011年更是公開聲稱漢字並非中國文字,而是韓國人的祖先東夷人所創造的文字,順嘴提一句,說孔子乃韓國人後裔的也是他。
  •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現在世界上的通用語言是英語,這是因為當年大英帝國在世界上神一般的影響力而得來的。就拿中國周邊的鄰居來說,第一個,日本那不用說了,現在日本語中還參雜了大量的漢字,在幕府時代的日本,上流社會的人都競相學習中國的文化著作,三島由紀夫的小說中就提到大正時期天皇的愛臣以精通宋學為榮。越南更不用提,人家曾經就用了上千年的漢字,甚至越南還有科舉制度。
  • 韓國為啥會恢復漢字?因為他們的歷史是使用中文記載的!
    大家都知道韓國還有朝鮮在古代的時候,是一直向我們國家學習文化,還有禮儀並且還把這些東西帶到他們的國家,並且在韓國還有朝鮮的歷史上,一直到李朝世宗之前,他們使用的文字還是漢字,並且他們的歷史還是使用中文記載的!
  • 漢字是韓國人發明的嗎?有什麼歷史依據?韓國人真的說過這樣的話嗎?
    某些韓國學者經常把韓國以外的一些偉大人物和偉大發明,與韓民族自身聯繫在一起,這種現象在韓國國內是有的,但是,同時我們也必須指出,中國網友在轉載韓國人的這些言論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出現了訛誤。為什麼會出現訛誤?這裡面有一個翻譯的問題,從韓文到中文的翻譯過程中,出現了以偏概全,斷章取義的現象。也就是說韓國人確實說過類似的話,但是呢?
  • 韓國人身份證上為什麼有漢字?
    如果韓國人的名字不加入漢字,只用他們的字母表示名字,那就要造成重名太多,分不清你我 。不像漢一樣,例如名字叫王軍,漢字可以寫成王軍,王俊,王君等等。所以為了便於區別他們就在名字了加入了漢字,因為漢字也曾經是他們使用的語言之一。他們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雖然這幾年韓國一直在推進去漢字化,但是他們國的語言表達確實太有限,所以好多地方和日本一樣,還保留著漢字,這也是我們在韓國旅遊時見到漢字也就見怪不怪了。
  • 韓國人熱議:韓國人後悔拋棄漢字嗎?
    如果韓國人現在還用漢字的話,我和韓國朋友交流起來會更方便。有時只需要寫一些漢字,你就可以得到不那麼準確的意思。雖然用英語是一個更好的主意。以樸正熙為首的軍事統治者在1961年掌權,開始弱化並有效地將漢字從韓國的教育系統中去除是一種文化破壞行為,它有效地降低了語言的水平,創造了一個批判和分析思維能力受到限制的功能性文盲國家。此外,今天的韓國不再是一個對讀者友好的國家。諺文閱讀似乎是一種完全功利的練習,而不是休閒活動。一個很好的例子是韓國人的平均閱讀量比日本和西方國家的人要少。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會有漢字?你是怎麼看的?
    不用漢字標註一下,韓國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寫的什麼意思!!!網友b:很多人告訴你,韓文是表音文字,和我們用的拼音一樣,容易有歧義,所以用中文。這裡說的沒錯,但是千萬別誤會成表音文字不好,其實不是的,表音文字並沒有問題,全世界大部分文字都是表音文字,就像英語,法語,但韓文的水平太低,只是拼音,英語音標的水平,這種水準的文字,非常好學習,但是你只能看懂,不能理解意思。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韓國要恢復漢字了?
    韓國韓文協會表示,韓文是韓國固有文字和傳統文化,如果使用韓文和漢字混用,會使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會阻礙韓國的信息化和科學化。這種觀點當然非常偏頗。按照他的說法,中國使用了幾千年的漢字,那麼中國現在的信息化和科學化是怎麼來的?不就是一直使用漢字而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