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欲挑戰漢字的權威

2020-12-11 騰飛說史

長期以來,在韓國一直流行「韓文優越論」的觀點,韓國人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甚至還在全世界推廣韓文,想要挑戰漢字和拉丁字母在世界上的地位。

在當今世界有一些地方的少數族群,至今沒有自己的文字,韓國人一直想在這些地方推廣韓文。比如韓國人曾經在印度尼西亞的吉阿吉阿族和東南亞的拉祜族當中推廣自己的文字,但是效果並不是十分的理想,原因就是韓文在語音和字體上都存在著很多的缺陷,比如韓文不能表現聲調、不能表現濁音。

韓語中大約有70%的詞彙來自於漢字,漢字有大量的同音字,但是由於韓文是拼音文字,並且不能表現聲調,所以大部分的漢字詞在韓語裡的拼法是一樣的,這部分詞必須通過上下文才能理解。

韓國人不僅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美的文字,而且還認為韓國人自己獨立發明創造了韓文,但是無可否認的事實是,韓文的創製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

首先,韓文的字形完全仿造漢字的字形,韓文為方塊字,筆畫順序也是上下左右,但是韓國人一直認為韓文的創製是世宗大王受到「窗櫺」(窗戶的框架)的啟發而創製出來的。

《訓民正音》

其次,韓文作為一種拼音文字,字體受到了八思巴蒙文的影響,八思巴蒙文是中國元朝時期的一種拼音文字,是用來拼寫蒙古語的。

韓文的創製還受到中國音韻學的影響,中國的漢字是表意文字,但是中國人至遲在魏晉南北朝之際,就已經懂得了拼音文字的創製原理,為什麼在魏晉南北朝之際,中國人就懂得了拼音文字的創製原理呢?因為在這一時期,有大量的佛經傳入到了中國,佛經是用梵文書寫的,梵文是拼音文字。在中國人懂得了拼音文字的原理以後,至遲在唐朝的時候,朝鮮人也開始知道了拼音文字的拼寫原理。

世宗大王在創製韓文之前,還派了很多學者來中國明朝學習音韻學,很明顯,韓文的創製受到了中國音韻學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不是純韓文的, 還會有漢字存在呢?
    ,對於中國來說,漢字的發展經歷了多個時代,甚至當初每個民族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因此使用的文字並不相同,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的形成統一的字體。,韓國人說話一直都是說韓語,而且日常生活中也都是使用韓文,為什麼身份證這麼重要的證件上會出現漢字呢?
  • 韓媒贊韓文為「最優秀文字」 日網民稱韓國人自導自演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  韓國媒體近日發表文章稱,「韓文是最優秀的文字」,並有日本學者稱讚「韓文的誕生是奇蹟」,引起了日本網民的熱議。有網民直言韓國人又開始「自導自演」。韓國YTN電視臺網站10月9日發表題為《韓文是知識革命》的文章。文章稱「韓文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但韓國人往往說不出韓文真正的優秀性」。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會有漢字?你是怎麼看的?
    歷史上韓國有一個叫世宗大王的,大王哥體諒人民不認識漢字,報告給朱元璋說我們發明了個表音文字,人民怎麼說話,我們就怎麼寫字,於是就有了現在蝌蚪文,而當年的朝鮮士大夫對於他們的文字是嗤之以鼻的,認為只有賤民個低等人才用那玩意……朝鮮人性格狹隘,要面子,加上這幾年經濟好點,當然就得找回民族自尊心了,又把他們嗤之以鼻的蝌蚪文給搬了出來,而且禁止學習漢字,結果就可以想像了,我們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哈:滿大街的漢語拼音
  • 漢字要不要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韓國人正在呼籲恢復使用漢字
    漢字是我們的文字,是目前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目前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文字是拉丁字母,其次是漢字。但拉丁字母的歷史並不悠久,是羅馬時代的產物,而羅馬時代是中國的秦漢時期,漢字確切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
  • 韓國人說:「韓字」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
    韓國YTN電視臺,是韓國重要的新聞報導機構,是韓國重要的思想文化基地,是當今韓國最具競爭力的主流媒體之一,主要對韓國各類新聞加以報導,推廣韓國各類電視節目和頻道等。其官方網站主要報導各類新聞,介紹電視臺頻道和節目等。網站上曾發表題為《韓文是知識革命》的文章。文章稱「韓文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但韓國人往往說不出韓文真正的優秀性」。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會有漢字?
    即便現在韓國的文字採用了韓文,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些字的具體意義,於是就要加上漢字,用於解釋。韓國的文化離不開中國,在古代中國的文化深深的影響著韓國,韓國的文字當然也是受影響最大的,韓文中有70%的詞彙來自漢字,即使是到了現在,我們看韓國到書寫的都是韓文,但事實上韓文也是離不開漢字,很多人不知道,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的名字是帶中文的,他們在韓文的後面加個括號,然后里面用漢字寫自己的名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要從韓國文字的特點說起。
  • 美國語言學家認為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字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沈松報導,據韓國KBS電視臺網站10月7日報導,美國馬裡蘭大學教授羅伯特.拉姆塞(Robert Ramsey)6日稱:「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字。」他說:「世界上沒有比韓文更優秀的文字。」
  • 韓國在這個地方必須用漢字,說:韓文重音太多,不得不用漢字標註
    以日本為例,日本的文字是學習中國漢字而來的,所以很多日本的文字,中國人可以達到「望文生義」的地步,這自然也是日本在創造本民族的文字時,大量借用了中國漢字的偏旁所造成的結果。除此之外,日本人還非常喜歡書寫漢字書法,以彰顯自己的文化素養。而且在他們的護照上,赫然存在著漢字的小篆字體。
  • 韓媒稱韓文是最優秀文字 日學者贊韓文誕生是奇蹟(圖)
    訓民正音環球網記者張哲報導,韓國YTN電視臺網站10月9日發表題為《韓文是知識革命》的文章。文章稱「韓文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但韓國人往往說不出韓文真正的優秀性」,但日本的一名學者就韓文的優秀性進行了分析。
  • 韓國人身份證上為什麼有漢字?
    大韓民族很早以前就有著與漢語不一樣的語言,但是他們沒有固有的文字。因此,韓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得不借用中國的文字漢字表達和記錄。這也是很多韓國出土的古書籍,都是由漢字抄寫的原因。一直以來韓國人都用漢字。到了16世紀才創造出韓國自己的文字韓國語。
  • 恢復使用漢字?韓國人又爭起來了,日本網友也呆了
    比如,韓國韓文協會就發表聲明,表示「韓文專用是文字生活的表現和理解自由,是我們固有的」。而且該協會還指責,「韓漢混用將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這樣的觀點,自然是不值得一駁。按這個說法,中國全部用漢字,那乾脆就等於放棄信息化、科學化。韓國人有時的盲目程度,完全是超乎想像。
  • 韓國憲法法院宣布將徽章上漢字換為韓文:慶祝「韓文節」
    據韓媒披露,韓國最高司法機關憲法法院9日宣布,為迎接「韓文節」,從當天起,其徽章上的漢字「憲(憲的繁體字)」將換為用韓文書寫的「憲法」二字。據悉,韓國憲法法院自1988年創立後一直在徽章上使用「憲」字,至今已有30年。韓國憲法法院徽章上不再使用漢字「憲」。韓國憲法法院徽章上不再使用漢字「憲」。
  • 憲法法院「廢」漢字「換」韓文?韓國排斥漢字竟鬧出這麼多笑話!
    早前,漢字出現在韓國最高司法機關的標誌上,曾引發很多韓國人的不滿,他們提議憲法法院將漢字換成韓文。9日,韓國憲法法院舉辦了新徽章揭幕儀式。憲法法院負責人表示,新徽章以後會用在憲法法院旗幟、審判庭以及裁判文書等各種象徵憲法法院的標誌物上。韓國憲法法院新舊徽章對比據報導,韓國憲法法院在9日舉辦新徽章揭幕儀式。
  • 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大家還記得在前幾年,韓國搶先中國一步,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祭」為世界上遺產的事情嗎?在我國引起了不同凡響,我國人認為「端午祭」最先起源於中華文化,不應該由韓國來申請!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還有漢字備註?
    韓國一直就是中國的屬國,文化上,根本上就是中華文化,使用文字是漢字。後來發明的訓音,與中國的拼音一樣目的:只是為了認字方便!唯一不同的是,它的訓音是按他們的讀音來做的,而中國的拼音是按通行語來做的。再後來,為了「自尊」,完全拋棄漢字,直接提升了「訓音」地位,使其成為(地方)通用文字。韓國人在說名字的時候(海)和(慧)經常會分不清,這叫一個亂啊!還是讓他們說漢語比較清楚。漢字的每一個字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韓國的諺文是拼音文字,所以在寫同音字的時候很容易搞混淆。
  • 用不用漢字,為何讓韓國人糾結幾十年?
    自然,國會議員的提議招致了韓國韓文協會旗幟鮮明的反對,該協會給出的理由是,「韓文書寫的教科書對學生正確理解內容沒有問題,韓文不是學生提高思考和語言能力的障礙」,在他們看來,「韓漢混用」將導致原本平等的文字不平等,並且「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
  • 重新使用漢字?韓國人又吵起來了,日本:要不你們「脫亞入西」?
    漢字又稱中文、中國字、方塊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了。因為漢語言的方便實用,所以,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總的來說,就是在中小學教科書中可以使用漢字,也就韓文和中文混用。但是,此消息一出,在韓國引起軒然大波,畢竟在韓國,韓文專用是文字生活的表現和理解自由,是我們固有的。如果將韓文和漢文同時混用的話,就會將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對於韓國人的想法,這也實在是太可笑了,中國全國使用漢語,信息化。科學化依舊發展的很好。
  • 韓國人的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既然是用中文表達給中國人聽,最簡方案就是把地名翻譯成中文、直接讀漢字的拼音,把「江南」讀作「Jiāngnán」,自然又合理。可韓國偏偏不這麼做。上面說的是韓國人說漢語時用韓語發音讀韓國人名地名。當他們說韓語時,又是怎麼念中國的人名和地名呢?
  • 韓國人糾結:漢字人名地名該怎麼念
    既然是用中文表達給中國人聽,最簡方案就是把地名翻譯成中文、直接讀漢字的拼音,把「江南」讀作「Jiāngnán」,自然又合理。可韓國偏偏不這麼做。上面說的是韓國人說漢語時用韓語發音讀韓國人名地名。當他們說韓語時,又是怎麼念中國的人名和地名呢?
  • 韓學者稱中國古貨上文字疑為韓文 復旦教授批駁
    [提要] 韓國學者表示發現3000年前使用韓文的依據,稱中國古幣尖首刀上有兩個疑似韓文的字,其中一個字意為「錢」,中國古代貨幣研究專家李佐賢三本著作都收錄了刻有韓文的尖首刀拓本,而學者們並沒有認出這兩個字,將其歸為「未知文字」,若這不是漢字,應將其視為韓文…[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