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有各自值得驕傲的地方。他們會對自己本民族創造的文明成果,無限地推崇。我們上下五千年,泱泱大中國是這樣,韓國也一樣。
韓國YTN電視臺,是韓國重要的新聞報導機構,是韓國重要的思想文化基地,是當今韓國最具競爭力的主流媒體之一,主要對韓國各類新聞加以報導,推廣韓國各類電視節目和頻道等。其官方網站主要報導各類新聞,介紹電視臺頻道和節目等。網站上曾發表題為《韓文是知識革命》的文章。文章稱「韓文是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但韓國人往往說不出韓文真正的優秀性」。
於是,《朝鮮日報》,作為韓國影響力最大的新聞媒體,也是韓國歷史最悠久、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曾借著外國學者之口,報導過很多關於韓字的贊語:
美國著名女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曾說:「韓文是世界上最簡單而又最偉大的文字,並讚揚世宗大王就是韓國的『達·文西』。」
在美國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科學雜誌「發現」1994年6月刊登載了Jed Diamond學者的一篇題為「正確的書寫」的文章,文中高度評價說「韓國使用的韓文以其獨創性和組合字母的靈活性,堪稱世界上最科學的文字」。他還說「韓字書寫起來既簡潔又美觀,所以韓國的文盲是世界上最少的」。
KBS(韓國廣播公司電視臺),是韓國最大的國營電視臺,地位等同於中國的央視,也是韓國三大主流電視臺之一。在其欄目中,也介紹了韓字值得驕傲的地方:
環球時報刊登過的文章內容
美國馬裡蘭大學教授羅伯特.拉姆塞,在韓國駐美大使館舉行的第563屆韓文節大會上稱:「韓文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字,世界上沒有比韓文更優秀的文字。韓文是世界的字母!」
身為著名語言學家的拉姆塞教授認為,韓文是發音和文字具有相互連貫性的科學化文字。「韓文是在任何一種文字也無法找到的偉大成就,是裡程碑意義的事件。」他還說,韓文是表現出韓國高度文化水平的象徵,也是給予全世界的禮物。
幾年前世界各國的語言學家們在法國舉行了一次學術會議,雖然韓國的學者沒有參加這次會議,但是在會議上曾提議將韓文作為世界共同語。這著實令人吃驚不已。
1986年5月,漢城大學的李炫馥教授到英國的Russ大學(暫不知大學中文翻譯,有知道的可留言評論)的語言系進行訪問。當時大學裡的傑弗裡·桑普森(Geoffrey Sampson)教授高度評價韓字,稱韓字是根據人的發音器官創造而成,這已經令人嘆為觀止,但更令人折服的是其從聲學角度出發,在基本字體上添加筆畫來形成統一體系的字母,這種文字的派生方法有著嚴密的體系,出色至極。
韓字雖然是表音文字,桑普森教授卻將其歸為新型文字一類,他的這種歸類方法再次證明了韓文字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字。
1997年10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韓國的「訓民正音」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記入史冊。 「訓民正音」就是朝鮮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李祹與其子第五代國王文宗大王李珦主導創製的韓國語與朝鮮語文字,又稱諺文。
了解到這裡,我們一定會先否定,但我們可以試著了解了解韓文的一些特點,再下結論:
公元15世紀以前,朝鮮王朝的士大夫階層通行漢文,並有輔助閱讀、記錄朝韓語發音或語法的吏讀和鄉札等基於漢字之書寫手段,但並沒有獨立記錄朝鮮語的文字。由於朝鮮語與漢語是完全不同的語系,使用漢字記錄朝鮮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加之一般百姓不懂得漢文,非常不利於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為了解決韓民族書寫文字的問題,1443年朝鮮王朝世宗大王組織一批學者創造了適合標記朝鮮語語音的文字體系——諺文。諺文,即非正式文字,和日語的「假名」意義近似(日本稱漢字為「真名」),韓國稱其為「韓字」,朝鮮稱其為「朝鮮字」。其俗稱「朝鮮字母」、「音文」、「訓民正音」等,是朝鮮語所使用的表音文字。
諺文有10個元音和14個輔音,由「、、、、、、、、、、、」等字母拼合組成,共有11514個字符。既簡單又具系統性,能全面地記錄朝鮮語的語音。諺文易於學習和印刷,亦易於儲存於計算機中,因而諺文的出現對於減少文盲、促進出版事業發達貢獻甚巨。「諺文」這些文字當時被稱作「訓民正音」,意為「教老百姓以正確的字音」。然而由於朝鮮文人和貴族的抵制,諺文直到20世紀才被廣泛使用。
《訓民正音解例本制字解》韓字字母的來歷
20世紀初期朝鮮被日本吞併後,民族主義的覺醒讓當時的朝鮮人開始排斥在朝鮮半島流行了許久的漢字。1940年他們發現了《訓民正音解例本制字解》(發行於朝鮮世宗28年,1446年),宣稱諺文的子音與母音是根據人的口腔構造、中國古來的天地人思想以及陰陽學說而創製出來的。諺文也成為主要書寫文字之一,這時候諺文與漢字混用。
韓國第3任總統樸正熙
直到1948年以後,朝韓兩國相繼廢用漢字。最著名的是20世紀70年代前期,即韓國總統樸正熙(樸槿惠的父親)時期下令全國統一以純諺文書寫的方式為主,漢字變成只有消除歧異時才會出現,漢諺混寫目前只局限在醫學、法學和宗教書籍上。
因為諺文同音詞多而容易混淆語義,如「故事」、「古寺」、「古辭」、「告辭」、「告祀」及「枯死」等都寫作「」,因此必須根據上下文,才能判斷詞義。所以,從筆者看來,「韓字」的實際展現效果,其實可能就是我們小學時候學的漢字拼音。只是它的高級之處在於,「韓字」組字的時候以音節為單位,一個音節組成一個「韓字」,每個字的部件排列遵循「從左到右,自上而下」這兩個基本規則。「韓字」現有11172個音節可用,也就是11172個「韓字」,實際上這些「韓字」並沒有被全部使用。
相比之下,漢字確實比韓字多出了數倍,如《康熙字典》收集了47035個漢字,1994年出版的《中華字海》收集87019個漢字(其中重複字320個);北京國安資訊設備公司漢字庫公布,共收集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漢字。
也就是可以這樣理解,一個漢字對應的可能是佔用多個字符的拼音,而韓字可以將它們的字母按照漢字上下,前後,左右結構,聚成一個類似單個漢字的表音字,在計算機上也就只需要佔用一個漢字的字符數。
這或許就是他們一直強調的,韓字既能很好的表音,也具有書法性,更能夠快速適應計算機輸入的原因。他們使用的輸入法,其實就是將他們韓國創造的元音、輔音等符合,對應上英文鍵盤上的字母。韓文字最複雜的字也就按四個鍵盤完成。 一般兩個或三個,而且在鍵盤上分布的很合理。只要學會了,也就能達到他們所說的:一分鐘可以打字500多個韓字,普通人200~300韓字。
然而筆者認為,或許是因為韓字只是表音文字,拼音文字,才讓它省去了漢字輸入拼音以後再選字的鍵盤操作。
而且看韓字的文章,就像我們看無漢字的純漢語拼音字母寫成的文章一樣,要讀出來才能猜其意思,這就是韓文的不方便處。不像漢字寫的文章,能夠一目了然。
雖然漢字似乎在退出韓國人的日常生活,但漢字留下的影響沒法消退。因為現在的韓國詞彙中,70%來源於漢字詞。連韓國人身份證上仍不得不保留漢字,以免同音字引起誤會。 2016年年底,韓國教育部表示,從2019年起,韓國全國小學五到六年級教材將標註漢字及其讀音和釋義。而一些韓國父母已經在教孩子漢字。
以上是筆者的一些收集整理的資料,如有差謬,歡迎評論區留言指正。也歡迎懂韓語的朋友們,發表專業的看法。你覺得「韓字」能稱得上「人類創造的文字中最優秀的文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