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你以為認識日文裡的漢字,去日本旅行就很簡單?那可未必

2020-12-11 劉小順

這裡是劉小順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最近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在日本大阪旅行,幾乎在全世界近百個國家旅行過的我,這其實算是第一次來到日本。原以為日本對於我來說,應該是一個沒什麼難度的國家,然而誰知道,我的想法原來錯了!

日文裡有很多漢字,意思跟中文差不多,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就算你完全不懂日文,猜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另外,日本的文化大家也都算不會感到陌生。所以好像在日本旅行對中國人來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問題在於,日文裡很多單詞跟中文之間是非常特殊的「形譯」,而不是「音譯」,就算你認識日文裡的漢字,也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讀。

比如「大阪」,讀音就是「Osaka」,「東京」,讀音就是「Tokyo」,這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單詞就還好,遇到其他的詞,你就完全摸不著頭緒了。

昨天我在大阪街頭閒逛拍照,本來以為自己帶了充電寶,就沒在意手機有沒有電,後來當我不知道逛去了什麼地方時,突然發現手機沒電關機了,我立刻就懵了!

因為平時太依賴手機,我身上沒有帶任何其他地圖或者相關的導遊書,一個人站在街頭,又完全不認識路,方向也不知道,這時候才發現,自己一下子就變成了一個「瞎子」、「文盲」和「啞巴」。

比如我知道我住在大阪地標性建築物「通天閣」附近一家叫作「逸彩」的酒店,地鐵站名叫作「惠美須町」,但是當我攔下一個路人,卻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問路,我英語水平還算不錯,但誰會去記這些名詞的英文發音呢?再說,日本人的英語水平,你也知道的,不光你聽不懂,連他們自己都聽不懂。

除非你有紙和筆,把這些地名寫給他們看,否則你攔住路人,也只能對他們毫無意義地咿咿呀呀一番,他們還覺得你這人特奇怪,不知道你要幹嘛,後來我折騰了好久才找到地鐵站,天黑了才自己坐地鐵回到酒店,短短一段路花了一兩個小時。

後來,類似這樣的情況還曾經多次出現,我和日本人雙方看著都認識,卻完全無法用語言交流。自認為英語水平不錯,走遍全世界無數國家的我,想不到卻在本來以為最「簡單」的日本被難住了。

所以,後來,我出門再也不敢忘帶充電寶,另外,身邊紙和筆也得必備,因為你只能靠寫字去跟陌生的日本人進行交流,否則,你跟他們就是大眼瞪小眼。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劉小順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態度的旅行家。

相關焦點

  • 日本的漢字:不要以為認識漢字就可以去日本混生活
    在新星出版社的「巖波新書」系列中,《日本的漢字》的作者笹原宏之曾把這種關係稱之為「學恩」,也就是說,從文化方面,中國有恩於日本。那麼,日本文字和漢字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漢字進入日本的文化體系後,又經歷了哪些變化和發展?讀過笹原宏之的這本書,便可一目了然。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常立軍日本為何引入漢字?
  • 這些日文漢字意思跟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你曉得幾個?
    日本也是個使用漢字的國家,對於從小學習漢字的我們來說是一大優勢,不管是學習日文或在日本旅行都非常有幫助,看了漢字就大概能略知一二其意,就算完全不懂日文,寫出漢字對方也能了解我們的意思。但是,其實日文漢字意思不是每一個都跟中文漢字意思相通一樣喔!本次小編搜集了幾個有趣的日文漢字,它們的意思保證讓你跌破眼鏡,千萬不要亂用哦!初級漢字一些簡單的日文漢字,日文初學者在課本裡應該都學過的日文單字。
  • 別讓文化差異成為你的笑話!中國人到日本容易誤會的11個日文
    這次,我收集了一些中國人去日本旅遊時可能會誤解的日文話,讓我們看看他們是否誤解了。饅頭(,滿江紅)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下日文,你會發現日文這個詞聽起來很像「饅頭」,而漢字和中文饅頭一樣,但基本上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日本「」是一種日風味的豆沙餡,皮薄味甜,適合搭配茶點。此外,除非你專程去找,否則在日本一般不會有中國人想像中的沒有餡料、口味簡單的「饅頭」。
  • 中國人到日本容易誤會的11個日文單字
    ◇饅頭(まんじゅう,manjyu)◆日式包餡和菓子會一點日文的話可以發現這個單字的日文唸起來和「饅頭」頗為相似,漢字也和中文的饅頭一樣,但是基本上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日本的「まんじゅう」是一種包著豆沙餡的日式和菓子,外皮薄味道甜,適合配茶當點心吃。此外除非專程去找,不然日本一般是沒有中國人想像中不含內餡、味道單純的「饅頭」這種食物的哦。
  • 第一次「真正」去日本旅行,那個最終讓我流連忘返的「神奇」大阪
    但如果你不去旅行,你要怎麼了解呢?永遠道聽途說嗎?這次的大阪之行,同樣改變了很多我本來對日本的印象,也有了更多自己的判斷,這恐怕就是旅行的意義吧?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總結我心目中的大阪,那可能就只能用「神奇」兩個字了。
  • 日本為什麼還在用漢字
    我們已獲得微信公眾號雙認證(原創聲明認證和媒體認證)另一篇可點擊:漢語中,為什麼日語外來詞越來越多(附B~Z日語外來詞表)中央電視臺記者手持話筒,採訪奈良縣知事荒井正吾先生,請他談中日友誼。荒井正吾指著話筒上的「中央電視臺」這五個漢字,即興發揮說:「每一個日本人都認識『中央電視臺』這五個字——我想,這一點就生動地表明日中兩國的友誼源遠流長。」
  • 一日本書法家展示,日文起源於漢字的演變過程,讓人目瞪口呆
    這和醫生寫的字有的一比,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很慚愧,我的漢字,沒有一個日本人寫得好,不行,我去哭會兒。其實,這不是我字寫得太難看,只是我寫的是日版漢字,小眾化,不好看懂而已。怪不得老看自己的草書寫得像日文,日語教科書上有寫,平假名是由我大中華的草書演變過去的,片假名是漢字的偏旁部首,所以小夥伴們覺得字一寫得草就像日語是理所當然的啦,漢字是日語的祖先沒錯的。
  • 日文中的漢字:這些漢字在日文中的意思讓人大跌眼鏡
    日文中有大量的漢字,從日本街頭的各種招牌就可見一斑。畢竟從隋唐時期開始,日本就是中國的腦殘粉,文字也吸收了大量的漢字。簡單來說,現在的日文是由中國古漢字和演變出「假名」的組成的。現在的日文中的漢字,一部分是古代漢字的意思,另一部分則是日本人對漢字的腦洞大開。小編有一在日本留學的高中同學表示,剛到日本時,她也因為日文中的漢字鬧過不少笑話。嗯……有那麼誇張嗎?
  • 在日本到處都是漢字,為什麼中國人都看不懂?
    在日本到處都是漢字,為什麼中國人都看不懂?文|關關說史在世界上推廣最多的語言,肯定就是英語了,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其殖民地區,甚至達到了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這也就使得在那些地方的人民在被殖民的那段時間裡都需要學習英語。但是你知道嗎?其實在我國周圍的其他一些國家裡,他們是至今都還保留著漢字,但是她們卻是自願保留著漢字和學習的,就比如韓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
  • 日語 這些日文漢字,你認識嗎?
    和製漢字,又稱日製漢字,指誕生於日本的原創漢字。日語中稱其為「國字」。
  • 寫日文時可不能濫用漢字哦, 不然……
    「平假名源於漢字的草書,片假名源於漢字楷書的偏旁部首,片假名多用於書寫外來詞,漢字一般有訓讀與音讀兩種讀音以上」,相信稍懂日語的同學都會知道這些知識,但是,很多人未必真的知道這三者的具體使用場合。而「安娜」的這種,就更好理解了相當於中文裡的「劉安迪」這種名字【我才不會告訴你「安娜」和那啥諧音咧嘿嘿嘿】直至明治初年,漢字一直為公家官方用來記事的正式文字。
  • 喜歡日文的朋友,這些字你們認識多少?原來漢字那麼有趣!
    日文中經常用到漢字,哪怕不懂日文,只看其中的漢字,也能猜到整句話的意思。但你真的認識所有日文中的漢字嗎?最近,日本漢字迷JUMANJIKYO在推特上分享了一些艱深的日本古漢字,看看你能認出多少。▼JUMANJIKYO分享的日本古漢字,大多來自平安時代至戰國時代。其中有些複雜的漢字,就像多個簡單漢字的組合,拆分開來就能懂其中的意思。比如「不坐不立」,是「蹲」的意思。▼「欲死不死」,則是「臨死之時」的意思。▼還有「幾+雪」,就是「暴風雪」。
  • 為何日本很多字和漢字很像,難道是漢字演變的?網友:肯定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中國人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選擇去很多地方去旅行,在國內旅遊很方便,我們走到那也不會迷路,也不會因為文化或者文字不同對我們的旅遊生活產生什麼影響,可是近年來許多遊客選擇去國外旅遊,他們不懂什麼外國語言,也不懂當地的文化,但是他們還是很樂意去,他們就不會感覺不方便嗎
  • 日本人為什麼能看懂漢字?專家:日語是在漢字基礎上改的文字!
    咱不是搞文字工作的,也不是搞日本這個古文研究的,甚至說日文字都不認識,我只知道幾個發音,啊這幾個發音中國人都知道是不是!所以你就單純憑這一點日語的這個基礎,這個基礎都談不上,皮毛都談不上!可是正因為我不是這個專業的,我還有一點優勢,那就是我作為一個外行的人,我看這段歷史的時候,我感興趣的地方興許就是很多和我一樣並不是這個專業的朋友們在歷史在日本文字上感興趣而又看不懂的那一部分。他們要去借鑑一下別的國家的文字,這個聽起來似乎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一個事,但是也未必就那麼簡單。因為我們可以做一個未必恰當的比喻。
  • 為什麼日文裡有那個多漢字?
    ,明明也是起源於中國的文字,但不承認,把所有有漢字的文字強行去掉,以至於很多年輕人不認識自己老祖宗的墓碑。鑑真和尚以此可見,大多日本的漢字語中文的意思是一致的,但也有一些詞彙意思差別很大,比如:假名 日文
  • 這些日本街上常見的漢字,它們認識你,你卻不一定認得它
    而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其實都與漢字有著脫離不開的關係,而日本人還會經常性的使用漢字,所以當我們第一次到日本去旅遊時,看著著滿街異國風情的日文字中間又經常性的夾雜著一些漢字,是不是在陌生感中有著一絲熟悉?
  • 日本街上文字能看懂一半,但合一起就不認識呢?
    日本街頭到處都是「山寨漢字」。中國人聽懂了一半,但合在一起聽不懂。不過,不知道大家去日本旅遊時,有沒有發現一些「山寨漢字」經常出現在日本街頭。這些「假漢字」大概是很多中國人即使沒學過日語也能看懂的一半。比如在東京秋葉原等地,經常會出現一些「料」字。
  • 看懂這幾個日文漢字,不說話都能走遍日本
    近年來日本旅行熱門,不過也有不少人因為擔心語言問題而踟躕不前。這樣的擔心也不無道理,眾所周知,霓虹國人民的英語口語是真的一言難盡,相比之下中國人的chinglish簡直太動聽了。當然這其實也不是難題,現在的翻譯軟體功能強大,完全能hold住。
  • 為什麼日文車票叫做「切符」?學會9組實用漢字,日本車站不迷路
    日本自由行時,除了景色豐美、購物環境佳之外,覺得最方便的莫過於日本也使用「漢字」了!有些字用猜的也能懂,但有些字像是「切符」、「片道」、「両替」則是讓人摸不著頭緒。這次小編為大家選出9組在車站裡常會使用的漢字單字。記住了,就不擔心搭車、轉車會迷路啦!馬上往下看日本旅遊車站必學漢字!
  • 日本街頭交通廣告牌的「日文漢字」是這些意思
    無論是哪國旅人只要到達日本、走出機場,一定都能在路上發現寫有各種日文片假名及漢字的交通指示廣告牌,這些廣告牌上不外乎就是寫路名、往哪個方向之類的,一般中國人將這些漢字照念雖然也是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大家有仔細想過其中的漢字意思是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