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誦讀此經,惡鬼不近,無有病苦,無有橫死!

2020-12-24 七葉講堂

七葉君數次聽到這樣的問題:「眾生未度,佛先入涅槃,是何道理?」

佛菩薩們口口聲聲「眾生度盡」,可究竟度了幾人呢?佛住世時,有十大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阿羅漢,可他們代表「眾生」嗎?佛入滅「撂挑子」,難道他放棄了眾生?

關於「眾生未度,佛入涅槃」的問題,只能說是「佛緣未至」。

不過,佛從未「棄眾生」,他深知「佛滅度後,一切眾生當為惡魔惡鬼嬈擾」,遂留下一部《護身命經》。

佛說:「誦讀此經一句一偈,眾邪惡鬼不得忌近,令惡世中一切眾生無有病苦,無有橫死!

經書記載,佛在娑羅雙生樹間將取涅槃前,四部眾弟子聞訊雲集。爾時,佛身體已至極限,然為利益眾生故。他強打起精神,正襟危坐為阿難等尊者說最後一部佛經,正是此《佛說護身命經》。

佛言:「我滅度後五濁惡世中,一切眾生當為惡魔惡鬼嬈擾,吸人精氣者求人長短者橫來殺人者。阿難,汝好勤流布此經,令惡世中一切眾生無有病苦,無有橫死,眾邪蠱毒悉皆消滅!」

佛認為,佛滅度後,眾生福薄。惡魔惡鬼必蠢蠢欲動,嬈擾眾生,給人帶來莫名的病苦、橫死種種不幸。眾生不論男女,能誦讀此經一句一偈者,「眾邪惡鬼不得忌近」。

既然此經有如是無上佛威,到底講了什麼呢?

一者,念七佛。

第一維衛佛,第二式佛,第三隨葉佛,第四拘樓秦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葉佛,第七釋迦牟尼佛。佛言:「若有苦厄病痛者,便當讀誦此七佛名字,諸惡蠱毒悉皆消滅無能侵近。

二者,說六神。

一名波奈羅,二名迦奈羅,三名禪吒迦,四名勤迦,五名摩頭,六名摩祁。佛說:「阿難,若有眾生,無男無女無貴無賤,有苦厄者,皆當稱說六神名字,所患消除,眾惡役氣不得來近,一切滅盡無有遺餘。

為了保障此經威效,佛告無量無邊諸大菩薩摩訶薩及天神王一切天人等:「我滅度後,若有受持我囑法者,汝等常當晝夜擁護令得安隱。」

爾時,文殊菩薩率二十五大菩薩,四大天王,以及護法八部眾一一在佛前立誓:「有誦此經一句一偈者,我等晝夜在其左右擁護是人,眾邪魍魎不得來近,常使是人臥覺俱安,修行善法。」

時,尊者阿難「一心合掌,身毛皆豎,戰戰兢兢,不敢妄失一句一偈。」佛乃說是偈:

「修福受樂報,所欲皆自然;

超然生死流,上言至涅槃。

若人好為福,天神自然護;

所願皆自然,眾魔不得壞。

薄福多諸惱,福能消眾患;

福德既牢強,速成堅固定。

生天受快樂,人中亦自在;

斯由功德故,所往皆自然。

因此福方便,永離生死苦;

得至大涅槃,不滅復不生。」

相關焦點

  • 佛雖然涅槃,但留下一部經,常誦此經不被惡鬼侵擾,沒有病苦折磨
    佛雖然涅槃,但留下一部經,常誦此經不被惡鬼侵擾,沒有病苦折磨。佛陀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說法49年,渡了很多眾生。有很多人證到了阿羅漢,佛雖說普度眾生,但是還有很多眾生未得解脫。佛陀知道後世修行禪定證果難,特意留下了念佛法門。
  • 佛說:奉持此經,諸天庇佑,惡鬼不近,不遇魔事,現世安樂!
    南傳長部《阿吒曩胝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如是聞,佛住王舍城靈鷲山時,以四大天王為首,夜叉軍團、乾達婆軍團、鳩盤荼厲鬼軍團、那伽惡龍軍團在靈山護佑,防禦。它們平日裡負責靈鷲山的安全,有機會就去佛前聽如來講法論道。有一天,四天王之首,護佑聯軍最高統帥毗沙門天,來到佛前。他有一部重要的經典欲獻給佛,希望如來接受並廣轉法淪。這部經典就是《阿吒曩胝經》。
  • 咒語是佛言,與佛菩薩無二無別
    那如此這樣,如末學仁羽不懂藏文也讀了藏文的,想發心修持好密法解脫的,不是被拒之門外?那這豈不是有分別嗎?請師兄一定為末學仁羽求得開示!感恩師兄慈悲!末學仁羽合十!李健:師兄誦讀過大悲咒吧?!仁羽:讀過。李健:也誦讀過楞嚴咒吧?!仁羽:讀過。李健:師兄也知道 般若 是無法用中文 智慧 翻譯的。有些是中文無法翻譯。
  • 佛教中所說的「橫死」是什麼意思?
    由命盡謂此生命盡,仍要隨其他成熟的業報在六道中受生,轉為下一段之輪迴。二、死亡十二品《十二品生死經》把人的死亡分為十二品。「佛言:人死有十二品,何等十二?一曰無餘死者,謂羅漢,無所著也。二曰度於死者,謂阿那含,不復還也。三曰有餘死者,謂斯陀含,往而還也。四曰學度死者,謂須陀洹,見道跡也。五曰無欺死者,謂八等人也。
  • 至誠稱念藥師佛可除病苦免橫死
    【經典介紹】藥師經全稱為《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為釋迦佛為弟子講述東方藥師佛居住教化的琉璃世界,那裡的地面由、藥師佛的身軀,都如同琉璃一樣內外光潔。
  • 讓我們與藥師佛同頻~佛贊讀經班歡迎您 附《藥師經》(注音版)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yīn)啞.攣(l uán)躄(bì)、背僂(lóu).白癩(lài)、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xiá)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
  • 【節日讀經】《吉祥經》拼注音誦讀版,快一起誦讀吧!
    時shí已yǐ深夜shēnyè,有一天yǒuyītiān神shén,殊shū勝shèng光明guāngmíng,遍biàn照zhào園yuán中zhōng。憂yōu無wú汙染wūrǎn,寧靜níngjìng無wú煩惱fánnǎo,是shì為wéi最zuì吉祥jíxiáng;依yī此行cǐxíng持chí者zhě,無wú往wǎng而ér不bú勝shèng,一yí切qiè處chù得dé福fú,是shì為wéi最zuì吉jí祥xiáng。
  • 新年伊始,感恩各位師兄隨喜助印《地藏經》誦讀本,行善開運,超度...
    此次本平臺聯合千年古剎——岱山古寺特發起倡印《地藏經》誦讀本!   我們懇請大家轉發法訊,再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慷慨解囊,爭取儘快圓滿助印 ,共同發心完成此殊勝善舉!   新年伊始,行善開運!歡迎十方信眾隨喜參與印經。本次您助印的《地藏經》誦讀本,經書印好後將由本平臺統一安排,結緣給有緣的信士、檀越、寺院,廣為流通,讓十方眾生有機緣讀誦此經,與諸佛菩薩結緣。
  • 藥師經(注音版)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yīn)啞.攣(luán)躄(bì).背僂(lóu).白癩(lài).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xiá)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 《楞嚴經》:誦讀楞嚴經有何功效?這幾點學佛的人千萬牢記
    ,同時楞嚴經被佛教的人譽為」經中之王「,是因為此經關係到佛教的興衰,相傳楞嚴經是支持著天地沒有毀滅的靈書,所以深受佛教及學佛者的追捧與親睞,但提及楞嚴經有何功效,所有學佛者的答案都各有不同,為了讓學佛者能明白楞嚴經的功效,我特意查閱了功德人生APP中有關楞嚴經的相關知識,總結出以下這幾點,學佛者千萬牢記。
  • 學處 | 誦讀《華嚴經》 功德不思議
    《華嚴經》是大乘佛教主要經典,華嚴宗的立宗之經。誦讀《華嚴經》,初學者雖感困難,但《華嚴經》是誦讀佛經中功德最大的菩薩修學的經典。誦讀《華嚴經》大致有五種功德利益。第一、滅五無間罪經云:「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
  • 「佛功德」此音無國界
    佛言祖語:佛如好華樹,無不愛樂者。處處人民聞,一切皆歡喜。——《佛說屍迦羅越六方禮經》學誠法師開示:佛有語功德,人們才會去翻譯;有功德,才會去流通;有功德才會去弘揚。因為你聽到佛的音聲,聽到佛法,能夠得利,能夠解脫,這是不一樣的。文章:此音無國界語功德呢?「謂隨世界,所有有情,同於一時,各各申一異類請問,能由剎那心相應慧,悉皆攝持。
  • 收圓結束再無船,改天換地有時限
    >以法喻船渡女男,法船法船言是法以法喻船是佛言,法船即是天傳經天傳新經是法船,這個法船無限大裝盡九州萬國賢,有緣佛子學新經讀學新經上法船,不學新經痴迷子,離法無處再找船新經新法即是船,船到身邊你不上實難度的死冥頑,所謂開船收圓了收圓結束再無船,改天換地有時限收圓法盤有時間,不是天佛不普度全因修子太冥頑,法船身邊你不上
  • 智慧法語:佛說阿羅漢也會生病 但和凡人大有不同
    【佛經介紹】《佛說處處經》,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為佛教傳入中國早期翻譯的一部經典,裡面敘述多種事項,蕅益法師認為:「似律中雜雜因緣。」體裁類似於《佛說四十二章經》,每段之間互相之間沒有明確的關聯。
  • 做人要柔 心柔則無是非 身柔則無病苦 李雙林
    有土來克水,則喜木來制土為吉,則最喜甲木,但原局不見木,就連暗藏的木都不顯,則為身旺無財之格。雖時支辰中暗藏乙木,但不透不顯,故不與其餘幹支有生克關係,則視作為無。用神:木,水。忌神:土,金。命局缺木,則土多無制,時幹見壬水,也易受損。而火在原局並不是最喜,因為火會去生旺戊土,反而損害壬水傷官星。年幹庚為劫財,是不喜見之,為忌神,不過庚金被丙火與午火夾克,則庚金有制。官殺去制劫財,則官殺也不喜受損,如果見壬癸水,也會去損官殺,則有吉有兇。
  • 南懷瑾老師:一般人都是橫死,正命死很難!
    人道中有許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屬於橫死。人的橫死按照佛學的道理,是他的因果報應;正常死的,也是個人的因果報應。《藥師經》上講人有九種橫死,有些人生了病沒有錢醫治的,或者醫生醫錯了的,都叫橫死。求神問卜,不好好醫病,靠畫符念咒,或者殺生拜神,算命看相啦!這些都不是正信,因此把病拖死了,也叫橫死。迷信死的,求神拜拜啦!殺豬宰羊或畫符念咒,吃香灰等等,這些都是橫死。迷信邪見、倒見把病人拖死了。
  • 道德經開篇的有無思維:此處無聲勝有聲
    被譽為萬經之王的《道德經》一共有八十一章,通行有五千字左右,篇幅不大,但因都是文言文,理解起來,頗費功夫。但總體看來,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理解《道德經》的兩扇門。讀懂了這兩章,也算上推開了這本萬經之王的門,算是登堂入室了。
  • 海濤法師:修「準提咒」有這6功德利益,福報無量!
    如果有信心的話你會有感應,然後再來念會好一點。他只有這個想法,所以當然可能他不會下三惡道,但是感應就不大,因為他這個念法比較、比較自私一點。所以,如果,念咒要有一個悲心菩提心做前提,為了眾生,我要成就準提菩薩的果位,這個功德來利益眾生,所以我念準提咒的時候,觀想自己是準提菩薩,能夠滿眾生的各種的願,消除眾生各種的病苦,我想,如此的當作一種修行會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