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中常見的崑崙山,古人並不知道它在哪

2020-10-20 地緣谷
    編輯

    NO.267Humanitas/文

    已經六十七歲高齡的周天子命造父駕著八駿從洛陽出發,一路西徵至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於瑤池,終日飲酒作歌以為樂 

    校/傲慢的上校 畫/聽風者 圖/地緣谷

    崑崙山,是我國古代文化中的神山,是萬山之祖。其最早的記載來自於《山海經》:「西海之中,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崑崙之丘。」但真正的崑崙山位於新疆和西藏的交界處,一條遠在西域的山脈為什麼會被中原的歷朝歷代所銘記呢?

    編輯

    崑崙山

    編輯

    圖源.shutterstock

    濃厚的神話色彩

    《山海經》不僅記載了重要的地理知識,還記載了眾多光怪陸離的神話傳說,這裡只提及幾個最為有影響力的。相傳崑崙山是「百神之所在」,裡面住著一位被稱作西王母的神明,她人身豹尾、虎齒而善嘯,執掌天罰與災禍。與西王母最早建立聯繫的傳說人物是我們都熟悉的后羿,后羿射日之後曾登上崑崙山向西王母求取不死藥,但其妻嫦娥偷吃飛升而成仙,后羿聞訊痛不欲生,不死藥也隨之失傳,這便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豹尾、虎齒而善嘯,執掌天罰與災禍的西王母

    編輯

    原始社會後期,也是華夏文明逐漸形成的時期,崑崙山與西王母再次進入中原的傳說。為了爭奪黃河下遊地區的統治權,黃帝與蚩尤在涿鹿展開大戰。起初,戰局對黃帝相當不利,九戰皆墨的他帶著愁容入睡。轉折點發生在夢中,他夢見西王母遣使者授以兵符,隨後,西王母再命人首鳥身的九天玄女教授兵法韜略、奇門遁甲之術。正是在西王母的幫助下黃帝成功擊敗了蚩尤,黃帝被後代尊為「五帝之首」,而堯舜禹這些聖明的部落聯盟首領相傳也都見過西王母。

    得到兵法韜略、奇門遁甲之術的黃帝大破蚩尤軍

    編輯

    即使進入了文明社會,神話傳說仍然發揮著影響力。西周第五代天子周穆王雖然即位時已年過半百,但歲月攔不住遠徵冒險的喜好,他手下有位親信名為造父,此人擅長駕車,向穆王進獻了傳說能夠日行萬裡的八匹駿馬,由此深受穆王的信任與賞識。在位第十七年,已經六十七歲高齡的周天子命造父駕著八駿從洛陽出發,一路西徵至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於瑤池,終日飲酒作歌以為樂。

    編輯

    在崑崙山頂,穆王還參觀了黃帝的宮殿,為雷公豐隆的墓葬封土。但是國內因為無君而守備空虛,東南方的徐國趁機反叛,穆王只得匆匆離開崑崙山,造父再度為他駕車幫助他迅速回京平定叛亂,因勤王大功受封於趙城,是為趙姓的祖先。另一方面,周天子與犬戎等少數民族的關係也從穆王開始惡化,首領們都不來朝見,為西周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造父載著穆王飛馳

    編輯

    實際上,隨著神話色彩逐漸褪去,西王母的地位悄然發生了變化,不再是那個中原人依靠她的指點才能成就帝業的女神,倒像是一位願意臣屬於周朝的番邦女王,《穆天子傳》提到西王母先是拜受穆王的禮物,在酒宴上又為穆王歌唱「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希望他有生之年能再訪崑崙山,完全不是過去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所以就有學者認為,西王母可能以西域某個古羌族部落為原型,而穆王西徵則能說明在絲綢之路開闢以前,中原和西域就曾有朝貢關係,穆王也可能真的到達過崑崙山脈。

    道教文化的聖山

    神話傳說能為人們世代銘記,最好的方式就是民間宗教,而渴望長生久視的帝王們更是為其推波助瀾,西王母掌管不死藥的傳說可能就來自這種想法。西漢時,民間對西王母的崇拜已經具備相當的社會影響力,文學家揚雄在《甘泉賦》中讚美道:「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壽兮」,古人的平均壽命遠遠不如現代,長壽無疑是現實的渴望。

    編輯

    地緣谷(用於複製)

    「瓊華之闕,光碧之堂,九層元室,

    紫翠丹房,左帶瑤池,右環翠水」

    編輯

    現代國人信奉道教者雖寥寥,但崑崙山卻隨著道教文化的發展深深刻入了我們的價值觀中,時至當代,它與西王母居住的天墉城仍然是玄幻類文學一大素材。

    黃河源頭與崑山玉

    在神話傳說的影響下,古人還發展出了獨特的地理觀點,認為崑崙山是黃河的源頭,即「河出崑崙」。黃河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母親河,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幾乎都會去參加祭祀,因此這一觀點關係到文化認同的問題。首先持此說的還是《山海經》,認為「河水出其東北隅」,黃河水是從崑崙山的東北部流向中原。

    編輯

    舊時出行不便,交通閉塞的百姓,

    為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

    自然而然的給崇山峻岭背後的黃河源帶上了一份神聖性

    編輯

    圖源.shutterstock

    漢武帝在位時,朝廷聽說西邊有一個月氏國與匈奴有著國讎家恨,便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希望能夠聯合起來攻打匈奴。十三年後,儘管張騫沒能拉攏到月氏國,但他在向武帝的匯報中提到了這麼一個國家——于闐。他發現于闐的水向東流入鹽澤(羅布泊),鹽澤的水在地下潛行,南邊就是黃河的源頭。

    于闐另外一個吸引武帝的地方是玉石。崑崙山盛產美玉人所共知,李斯在《諫逐客令》中首次用「崑山之玉」這個成語,指出嬴政喜好的寶物都不是秦國出產,暗指傑出的人才也多數不來自秦國,希望嬴政收回成命禮賢下士。神山腳下出產的美玉,自然深受帝王的喜愛,崑山玉在周朝時就已經進入中原,只是它和崑崙山一樣神秘。

    自古玉之"貴重者盡出于闐",于闐(和田)玉石更是馳名中外

    編輯

    圖源.shutterstock

    張騫之後,漢朝的使者們打著「博望侯」的名號在西域四處活動,其中一些人承擔了繼續尋找黃河源頭的任務,回朝後他們向武帝匯報于闐「確實」如張騫所說是黃河的源頭,並且將當地盛產的玉石運到了長安。武帝查考古代的圖書,發現這與《山海經》中的記載相匹配,於是他認定于闐南山就是傳說中的崑崙山。而于闐就是今天新疆的和田,恰好位於崑崙山脈的北麓

    編輯

    儘管司馬遷將張騫及其他漢朝使節的旅程寫入《大宛列傳》中,但他本人卻對漢武帝欽定的「崑崙山」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崑崙山持謹慎態度,也對「河出崑崙」說提出質疑,認為還是《尚書》的記載更為可靠。隨著交通條件的進步,「河出崑崙」最終被證偽,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7月14日,乾隆帝遣侍衛阿彌達前往青海尋找真正的源頭,阿彌達認為星宿海西南有一條名為阿勒坦郭勒的河就是答案,經現代勘察,它得到了證實。

    乾隆派出的官員阿彌達認為星宿海西南有一條名為

    阿勒坦郭勒的河就是答案,經現代勘察,它得到了證實

    編輯

    圖源.shutterstock

    眾說紛紜「崑崙山」

    中原人雖然知道崑崙山位於西域,但對於它的具體位置,人們卻莫衷一是。清朝學者張穆在《崑崙虛異同考》總結出五種主要觀點:于闐南山說、肅州說、大荒說、青海說、西藏岡底斯山脈說。

    在漢武帝之前,古人對崑崙山的認識很寬泛,認為西方綿延不絕的高山都可稱為「崑崙」。漢武帝欽定于闐南山為「崑崙」後,首先質疑的就是司馬遷。

    肅州說同樣是站不住腳的。唐朝地理著作《括地誌》殘篇中記載前涼酒泉太守馬岌認為崑崙山位於肅州酒泉縣南八十裡,他的依據來自《漢書·地理志》,裡面提到了西王母石室和崑崙山祠。但崑崙山必須和黃河的源頭掛鈎,故而《括地誌》只承認肅州南山是「小崑崙」。

    編輯

    肅州南山是「小崑崙」,那「大崑崙」呢?

    編輯

    圖源.shutterstock

    大荒,意指邊遠荒涼的地方。《水經注》認為崑崙山遠在春秋時晉國正西方七萬裡,但這不過是後人求崑崙而不得就以萬裡之遙來搪塞,根本經不起推敲。

    吐蕃國也加入了崑崙山的「爭奪戰」,他們認為崑崙山在吐蕃的西南部,也是黃河的源頭,不過這一觀點被唐朝使節用行動駁斥。唐穆宗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唐朝與吐蕃終於實現和平,朝廷委派劉元鼎前往邏些(今拉薩)與赤祖德贊會盟,劉元鼎路經黃河上遊,將青海境內的紫山認作崑崙山與黃河的源頭所在。但紫山其實是今天的巴顏喀拉山,劉元鼎的旅途最多也只能說猜對了謎題的一半——黃河源頭的大概位置。

    編輯

    朝廷委派劉元鼎前往邏些(今拉薩)與赤祖德贊會盟

    編輯

    圖源.shutterstock

    崑崙山作為道教的神山竟也受到了佛教的青睞,《釋氏西域記》說:「阿耨(nou)達大山,其上有大淵水,宮殿樓觀甚大焉,即崑崙山也。」古代的佛教徒認為崑崙山與佛教的須彌山非常相似,都是神佛居住的仙境。由於佛教在我國的盛傳,該觀點還很有市場,《括地誌》同時承認肅州與阿耨達的「崑崙」地位,阿耨達為「大崑崙」。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軍入藏驅逐了準噶爾部,皇帝將阿耨達山命名為岡仁波齊峰,屬岡底斯山脈。

    而岡底斯山意為「眾山之主」,與崑崙山「萬山之祖」的地位倒也暗合。後來,乾隆皇帝重拾起了漢武帝的觀點,欽定崑崙山就在新疆于闐南山,意在彰顯自己的十全武功可與漢武帝相媲美。他的詔令與現代崑崙山脈的位置有多大關係我們無從得知,只是岡底斯山脈是否就是傳說中的崑崙山,卻落得個不了了之的結局。

    真正的崑崙山口,仍然被尊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

    因而有「國山之母」的美稱,藏語稱「阿瑪尼木佔木松」,即祖山

    編輯

    圖源.shutterstock

    綜上,每一種說法都有其依據,也各自有著支持者,但也都有其硬傷。所以,傳說中的崑崙山到底在哪兒一直沒有爭論出個結果。但客觀上講,爭論會極大地提升其知名度,人們總願意對充滿神秘的事物抱有興趣,若是早早確定位置,崑崙山的超自然屬性就不復存在了,不僅會失去人們的敬畏,甚至還可能動搖古華夏文化的根基。

    參考資料 l 山海經 . 佚名;穆天子傳 . 佚名;史記 . 司馬遷;漢書 . 班固;清人文集地理類彙編 . 譚其驤;崑崙地名與崑崙文化 . 牛汝辰;西王母神話傳說研究 . 張勤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編輯

相關焦點

  • 崑崙山在哪 崑崙山在哪兒
    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崑崙山有關,被認為是炎黃子孫的發源地。然而,崑崙山並非許多神話裡所提到的那座「崑崙山」,而是崑崙山脈。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 你是不是以為崑崙山只是個神話?
    >但其實,不管它處在哪個境內綿延五千年的崑崙精神和崑崙信仰它存在於中國各地綜上所述,我們得知中國神話中的崑崙山和現實中的崑崙山是兩個概念先讓我們暫時拋卻固有的崑崙神話思維>它是名副其實的「萬山之祖」在中國古代神話中認為崑崙山上住著「西王母」她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是一名道教正神崑崙山跨越新疆
  • 神秘莫測,崑崙山到底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可是崑崙山為什麼那麼神秘呢?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崑崙山有關,被認為是炎黃子孫的發源地。然而,崑崙山並非許多神話裡所提到的那座「崑崙山」,而是崑崙山脈。神話中的崑崙山乃是存在於現實的「崑崙仙山」。崑崙山,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崑崙丘或玉山。據說崑崙山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 1983年崑崙山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崑崙山常年重兵把守?
    這崑崙山常年有重兵把守,說到這裡很多朋友應該很好奇吧,為何要重兵把守?其實,在1983年,在崑崙山發生了一些事情,才導致了崑崙山常年被重兵把守。大家想不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想知道的話,就跟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我們先來介紹崑崙山一下,也就是崑崙山。他被人民稱為萬祖之山、玉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或是崑崙虛。它位於亞洲中部,也是我國西部山系的主幹。
  • 崑崙山背後隱藏的秘密是什麼?來自坊間的「秘聞」帶你看龍的真假
    說起崑崙山,它是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崑崙山由於其高聳挺拔,成為古代中國和西部之間的天然屏障,被古代中國人認為是世界的邊緣。最早記載崑崙山的書籍就是《山海經》,裡面說崑崙山位於遙遠的西方,是天帝在人間的都城,方圓八百裡,高萬仞,山上有各種奇珍異本。
  • 崑崙山真的有神仙在渡劫?科學家不相信,但有遊客拍到了一張照片
    事實上,這些詞並非小說作者杜撰,而是我國道教中的一種本土宗教術語,其中,元嬰是指修煉元神後身體內會產生一個酷似嬰兒的靈體,金丹是指修真或煉丹術中的一種境界,金仙是道教仙人較高的境界,渡劫是以人化神靈必須經歷的劫難。當然,這只是宗教典籍或神話傳說而已,按照現代科學的理論,天空上是一片廣闊而無生命的宇宙,沒有任何天宮天庭,天山自然也不存在神仙。
  • 崑崙山被遊客神話,小說「死亡谷」原型就是它,裡面到底有什麼?
    #90後旅行#崑崙山被遊客神話,小說「死亡谷」原型就是它,裡面到底有什麼?崑崙山它本身賦予了很多的神秘色彩,所以每年來玩的遊客很多。每每地談到這座山,很多人會下意識地將它當成神山,而且也因為電視劇的描述,這座山,確實給我們留下了無比神秘的色彩。崑崙山坐標位於西部山脈,其海拔高達6000米,崑崙山是一座常年被大雪覆蓋著的皚皚雪山。
  • 多年前崑崙山到底出現什麼異象?為何常年戒備森嚴,至今仍是禁地
    唐末著名詩人李賀的《崑崙使者》,讓無數中國人看到了崑崙山的蒼涼與寂寞。作為平均海拔近6000米的山脈,崑崙山對古人來說無疑意味著一道難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同時,荒涼的崑崙山也給了古人無數遐想,許多著名的童話故事就發生在崑崙山的這一地區。而中國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 《山海經西山經》中的西王母、窮奇、崑崙山、畢方、天狗、帝江
    二、《山海經》中的窮奇:形狀像牛,身上的毛如刺蝟身上的刺一般,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吠聲,能吃人。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惡神,專門獎惡懲善,(注意不是懲惡揚善!)包庇奸人,它能聽懂人話,聽到有人打架就過去,並將有理一方的鼻子咬掉;聽說誰忠信誠實,就吃掉誰;如果有人犯下惡行,窮奇就會捕抓野獸送給他,以鼓勵他多做壞事。
  • 長文分析,山海經中記載的崑崙山在哪裡?
    假設遠古時代全球只有一塊大陸、一座山,猶太聖經稱它為伊甸園,那麼伊甸園的特徵,將有相當多地方跟崑崙山吻合:1)中國《河圖括地象》曰:「崑崙山為柱,氣上通天,崑崙者,地之中也,下有八柱,柱廣十萬裡,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
  • 第十一篇——崑崙山
    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萬山之祖」之稱,古人崇信風水學說,因此崑崙山被尊為中華「龍脈之祖」。古代神話認為崑崙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所以,崑崙山也是修道人士心中的神山。是得道後去往的神仙府邸。
  • 萬山之祖是崑崙:風吹石頭跑的崑崙山到底在哪裡?還需重兵把守?
    在古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是眾神的居住之所。中國上古神話中,也有這樣的一座山:崑崙山。上古的崑崙山到底在哪裡?上古崑崙一直被蒙上神秘色彩,位置更是千古之謎。傳說崑崙山有一至九重天,能上至九重天者,是大佛,是大聖。傳說崑崙山是黃河源頭,那兒盛產玉石,山上有很多奇珍異獸。嫦娥奔月,西遊記,白蛇傳等許多神話故事都與古崑崙山有關。崑崙山的記載最早現於《山海經》、《淮南子》中。
  • 36年前崑崙山究竟出現什麼異象?為何終年重兵把守,至今仍是禁地
    同時,荒無人煙的崑崙山還給了古人無數遐想,不少著名的神話故事都發生在崑崙山這一地區。 而中國的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不僅地大物博更是有著許多的未解之謎。每個地方都有著人們解釋不通的神奇之事,其中的淵源很多,不是一兩件事就足以證明的。或是跟皇室有關,或是跟神話有關。崑崙山作為神話裡經常出現的山脈,自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 崑崙山真有「神仙」?1983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至今重兵把守
    在我國的一些史書典籍和古老的傳說中,一直流傳著關於神仙的故事,從女媧造人、夸父追日,到封神榜、西遊記,這些故事都圍繞著神與人展開。然而,在這些神和人的故事中,永遠繞不開一個地方,也就是崑崙山。
  • 《煙雨江湖》崑崙山資源點在哪 崑崙山資源點分享
    導 讀 《煙雨江湖》手遊中崑崙山資源點分別在哪呢?
  • 解密被神化崑崙山的真實面目
    聽聞崑崙山多半都是來自於各種神話被稱為「萬山之祖、」萬神之鄉「多麼的大氣《山海經》中多次提到崑崙山真實的崑崙山與神話小說中的有什麼關係嗎?崑崙山位於中國西部東西向分布在新疆與西藏之間向東一直綿延至青海範圍內全長約2500千米古時的人們雖把崑崙山看的如此神聖可卻不知道其具體位置
  • 10種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動物,你最喜歡哪一個?
    【1.帝江】帝江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鳥,渾身發紅,長有3對足和2對翅膀,沒有眼睛、耳朵和鼻子,但是卻很擅長歌舞。不過,就帝江這副奇怪模樣,它的歌舞你能欣賞得來嗎?【2.陸吾】陸吾是傳說中崑崙山的神獸,長有人面,身子是虎身子,爪子是虎爪子,和九尾狐一樣長有9條尾巴。陸吾身材魁梧,目光銳利,據說是天帝的大管家,很有地位。【3.鹿蜀】鹿蜀是傳說中山裡的神獸,長得像馬,身上有老虎似的斑紋,頭是白色的,尾巴是紅色的,吼叫的聲音類似人唱歌的聲音。傳說中,人只要穿上它的皮毛就可以多子多孫。
  • 崑崙山為什麼常年重兵把守 1983年事件解析
    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我們誕生了許多傳說中的傳奇篇章和神秘的傳說。接下來的世界未解之謎是,看看為什麼我們的西北地區常年對中國的崑崙山進行嚴密的保護?1983年崑崙山事件分析。為什麼全年都對崑崙山進行嚴密的監視? 1983年崑崙山發生了什麼事?
  • 崑崙山為什麼被稱為萬山之祖?常年有重兵把守,到底有什麼神秘?
    在古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是眾神居住的場所。中國上古神話中也有這樣一座山:崑崙山。崑崙山崑崙山脈(崑崙山),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山之祖、崑崙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龍脈這個詞,或多或少帶有一點神秘的「玄學」色彩,其實在古代,風水學和地理知識是息息相關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之所以用龍脈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
  • 神秘崑崙山所隱藏的神秘事件
    其他史料中也記載有西王母國,但直到現今也未發現西王母國的遺蹟或確切地點。   一說到崑崙山,我們聯想到時是皚皚白雪,聖境悠悠,崑崙山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神秘。下面就和小編一起探訪崑崙吧!   神秘的西王母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