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昆明市「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社會民生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五年來昆明市醫療衛生體系趨於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總數5068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64081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9.22張。「十四五」期間,將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逐步建立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體系。
昆明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濤介紹,五年來,優質醫療資源加速擴容。通過二、三及醫院等級評審覆審,新增3家三級甲等醫院,2家二級醫院升級為三級醫院;與解放軍總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近30家優質醫療機構在辦醫、技術攻關、人才引進和人員培訓等領域展開合作。
開創愛國衛生「昆明模式」。2011年昆明市摘得「國家衛生城市」桂冠,並於2015年、2018年順利通過覆審,連續三年蟬聯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自2012年實現國家衛生城市縣城全覆蓋以來,至今昆明仍是西南地區唯一國家衛生城市縣城全覆蓋的省會城市;2019年安寧市實現國家衛生鄉鎮全覆蓋,石林縣、嵩明縣實現省級衛生鄉鎮全覆蓋。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嚴格落實「四有」「七到位」要求,全力做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工作。對感染患者實行「一人一策」的救治方案,在全國範圍內較早實現本土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雙清零」,並做到確診病例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昆明市先後派出2批次共133名醫務工作者馳援湖北,並組建34人的應急隊對口支援臨滄市鎮康縣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均圓滿完成任務。
目前,昆明市醫療衛生機構總數5068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64081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9.22張,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4.57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6.02人,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進一步擴大。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有序推進,2019年昆明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6%,東川區和晉寧區成功晉級為國家健康促進縣(區)。
「十四五」時期,昆明市衛生健康委將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完善平臺功能、建立基本標準、健全激勵機制、構建家庭醫生制度」為目標,深化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原則,強化政府投入,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進一步深化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改革,加強藥品供應保障。
不斷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以實施「雙提升」工程為契機,通過改革完善疾病防控治理體系、全面提高防控治理能力,大力提升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完善緊急醫療救援體系,強化醫療機構承擔疾病防控的工作職能,提高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疾病防控工作的能力。
大力推動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除了關注短缺領域隊伍建設、傳統醫學人才培養和高端醫學人才引進外,要強化公共衛生人才、複合型衛生健康人才、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的措施,同時,對優化醫務人員職業發展環境做出引導。
促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優化中醫藥服務體系,推進中西醫臨床融合發展,發揮中醫藥在健康服務中的獨特作用,深化中醫藥傳承工作,加強中醫藥科技創新。發揮中醫在養老和安寧療護中的優勢,探索建立中醫醫養結合新模式。
著力提升婦幼健康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婦幼保健和生育公共服務能力,考慮人口老齡化趨勢,實施積極的生育政策,調整完善利益導向政策。推進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逐步建立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體系。
不斷健全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下力氣補齊老齡健康、職業健康、網際網路醫療等方面短板,使醫療體系更加完善;持續推進基層醫療機構能力提升,不斷提供患者就醫可及性;繼續鼓勵社會辦醫,推動社會辦醫機構能力建設,形成「政府辦醫」與「社會辦醫」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
大力推進「健康創建」工作。推進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健康社區和「健康細胞」建設,深入開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按照「持久創衛」的理念,著力改善環境衛生狀況,加強衛生創建工作力度,通過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戰果的不斷擴大,使疫情防控成果不斷鞏固。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 楊質高 實習生 聶亞 張芳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