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買賣到底有無價值?收藏除了金錢還有感情投入產生化學反應?

2020-12-17 陸新之財經新知

前不久,天貓發布的首份《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中顯示,天貓上一年有近20萬「硬核玩家」在盲盒上年花費超過2萬元!

對此,你怎麼看?

「盲盒,除了一些大IP衍生出來的盲盒外,市場上大部分的盲盒,一沒設計感,二沒品牌賦能,三沒使用價值。你說它有收藏價值,我也找不出收藏的點,是材料值得收藏?還是人物角色值得收藏?一個工業化可批量生產的玩意兒,我真的不知道它怎麼就被炒起來的?!」

這是一位大咖網友的真實想法。

盲盒是什麼?

盲盒,源於日本,指沒有任何樣式提醒的裝有不同玩偶手辦的紙盒,需購買者打開後才能知道其內容。

事實上,盲盒並非像上述的網友說的那樣「三沒」。關於設計感,盲盒內的玩具都是由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角色,不凡業界小有名氣的設計師出手設計,除了設計動漫、影視作品周邊等成系列的玩具外,其它的盲盒裡面裝的也都是當下最具潮流的,且廣受歡迎的設計角色。比如,目前最火的盲盒設計有索尼天使、樂高小人、泡泡瑪特、獨角獸、畢奇、little amber、吾皇萬睡、actoys貓鈴鐺、lego迷你人仔、sml盲盒等。

而品牌方面,以上列舉的這些最火的盲盒品牌,它們已經從小眾圈層擴張到大眾人群裡面了,就連不炒盲盒的人都知道樂高小人、泡泡瑪特、吾皇萬睡這些品牌。或許你還沒有接觸到具體的玩具,但是相關品牌的海報、表情包已經開始廣為傳播了。所以,上面網友說的「盲盒沒有品牌賦能」恐怕也不是很準確的。

至於盲盒的使用價值,或許就是仁者說仁,智者說智了。比如,網上有一位待產媽媽把自己收集的盲盒組成了一面「盲盒牆」,打算把這面「牆」當作禮物送給即將出生的孩子。還有人做起盲盒鑑定人士,專門給別人看盲盒的真假和價格。

那麼,盲盒是否有收藏價值呢?

有一網友認為盲盒是有收藏價值的,因為盲盒有很大的隱形成本。

這位網友表示:「不喜歡盲盒的人可以批評盲盒的品質低,設計粗糙,但是質疑盲盒本身的存在就沒有道理了。盲盒十幾塊的生產成本之外,包含了很多隱形成本,比如,設計的智慧服務成本,門店的經營成本等。」

比如,他舉例說明,說自己在裝修精緻的盲盒店裡消費可以獲得愉悅感,同時也給他提供交換盲盒徽章的服務和同好交流的渠道。所以,或許盲盒材料不值錢,角色人物不值錢,但是盲盒中的隱形成本,尤其是盲盒相應的服務是值錢的,甚至為盲盒產生與發酵的感情也是有價值的,這也是他收藏盲盒的情懷所在。

事實上,盲盒的材料和角色,角色也可以稱之為IP影響力,盲盒在這兩方面上並不能發揮長遠的價值,確實是談不上有傳統的收藏價值。但是,對於好此道的人來說,又有什麼關係呢?在你眼裡像蜜糖一樣的東西,在他眼裡卻是砒霜。不同的人看同一個東西想法是不一樣的,每個人有錢為自己愛好買單,完全合理。至於炒作者,也是風險自擔,只要不牽涉詐騙,不是金融加槓桿,就沒有必要太替他們擔心了。

文/

相關焦點

  • 你待盲盒如熱戀,盲盒只想賺點錢?
    玩家抽的不再是盲盒,而是那份抑制不住的多巴胺。「限購」、「新品」、「收藏」……每一個字眼,都給盲盒增添了一份無形的價值暗示,讓抽到盲盒的玩家產生心理優越感。能讓盲盒買買買停不住手的,除了上面所說的那些策略,盲盒商家還有一手:稀缺效應。1979年,美國幾個研究人員做了一個實驗。他們將兩個相同的玻璃罐放在人們面前,A裝了十塊餅乾,B裝了兩塊一模一樣的餅乾。
  • 購買前不知曉產品價值 警惕盲盒「潘多拉」誘惑
    有媒體報導稱,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4個月花了20萬元在盲盒潮玩上;還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費70多萬元購買盲盒。有些受到追捧的盲盒價格甚至在短暫的時間內上漲了數十倍。盲盒到底是什麼?它有什麼樣的「魔力」?購買盲盒是否存在相關的法律風險?《法制日報》記者近日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採訪。
  • 盲盒當道,韭菜橫行
    但是真的有人靠倒賣盲盒賺了錢的,閒魚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一30歲的上海男子通過轉賣盲盒賺了10萬。泡泡瑪特靠盲盒賺了16億。盲盒的生意有多好?泡泡瑪特今年雙十一的銷量為1.42億,這樣你大概能明白,盲盒到底有多受人追捧。
  • 盲盒的金錢遊戲:設計製作周期3-6個月,成本超百萬,產品卻銷售無門?
    它的價格比手辦、樂高等玩具更低,又有收藏屬性和「消費未知」的體驗感,故而吸引了一批年輕人投入到「拆盲盒」的快感和成就感上。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稱,公司註冊會員的整體復購率達58%。王寧也曾希望,像迪士尼一樣擁有大量有價值的超級IP,去孵化以及挖掘出更多國際化IP並將其商業化。據了解,目前泡泡瑪特共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Molly是人氣最高也最暢銷的IP,2019年基於Molly的產品銷售額達到4.56億元。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也就兩杯奶茶的價錢,不如買個盲盒? 而且,商家已經360度完美鋪好了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只要你有夠得到的錢,沒有你夠不到的盲盒。我試了一下,在京東上買盲盒,上午10點前下單,下午就能送到你手裡。 你看,無論是在時間、體力還是金錢上,盲盒商家都把門檻降低到了最簡單的地步,讓買家往裡湧。
  • 讓年輕人剁手不止的盲盒到底有多暴利?
    一個超過3萬億體量的「孤獨市場」已經形成,盲盒順利成為暢遊其中的一員,是因為盲盒其實不是剛需,解憂才是剛需。   俗話說,氪金狂徒千千萬,收藏怪癖佔一半。露絲·馬爾福克在她的社會學論文中表示,收集東西對建立與他人的聯繫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收藏這一看起來非常「私人」的行為可以將人們與擁有共同愛好的人聯繫起來,從而產生社交行為。
  • 盲盒經濟還是盲盒營銷,撬動了多大市場?
    無論如何,這種對未知的不可確定性產生的營銷誘導,確實讓一部分用戶感興趣了。 考古盲盒的文創產品熱銷,其實就是迎合了盲盒營銷的一種策略。而除了河南博物院外,國內最近玩盲盒營銷的博物院還有很多,比如陝西省博物館聯名推出的「青銅小分隊」系列、三星堆博物館聯合推出的「祈福神官」系列等,都頗受熱捧。
  • 盲盒經濟盛行,買盲盒的是一種賭博心理嗎?
    有網友應用物理判斷是不是賭博心理很簡單,如果東西不在盲盒裡,而是擺在外面賣,你還會買嗎?會熱衷嗎?會上癮嗎?如果你覺得吸引力下降了,那支撐你購買的就是你的賭博心理。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但盲盒經濟盛行,表明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人對這類產品有興趣,且具有相應的購買能力。因為盲盒裡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這讓某些人動了心思,吸引那些原本不太注意或是只是偶爾買的人過來買。和普通商品相比,盲盒這種售賣方式完全抓住了眾人的心理。新穎是一方面,它滿足了人的好奇心和某些人的賭博心理。再配上一些成功的營銷策劃,把人氣搞起來,從而提升購買力。
  • 異性之間,一旦越過這些界限,大多會在感情上產生化學反應
    最美麗的故事沒有結局,最浪漫的感情沒有歸宿。」很多少年時的喜歡都是從朋友開始的,異性之間有時候喜歡往往就是一瞬間的事情。異性之間,一旦越過這些界限,大多會在感情上產生化學反應。單獨相處如果是很多人一起學習、一起旅遊,那麼他們之間很難產生愛情,即使是相互有好感的兩個人,但是礙於很多人在一起也不好意思表達感情。每一對情侶在一起之前都會進行只有兩個人的約會,這種單獨相處可以讓雙方更好的溝通、更好地表達感情。
  • 「盲盒」在閒魚上漲價39倍 有玩家為購盒投入幾十萬
    你知道「盲盒」嗎?最高可賺39倍,有人已投入幾十萬每經記者 張鍾尹 每經編輯 陳星 盧祥勇 杜恆峰 肖勇 「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有報導稱,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4個月花了20萬在盲盒潮玩上;還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費70多萬購買盲盒。據閒魚數據統計,過去一年有30萬的盲盒愛好者在閒魚上進行了交易,其中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更是狂漲39倍。盲盒已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玩偶,光是在閒魚上,盲盒交易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千萬級的市場。
  • 感情不是買賣,也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是要靠愛來維繫的
    感情是兩個有愛的人相互吸引,相互依賴之後形成的,本就是兩條平行線,在有了愛之後才有了交叉點。有些人卻不是這樣認為的,認為所有事物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更是可以買賣的.其實,這樣都是不可取的,不但傷害了對方,更是損害了彼此的感情。小劉和溫軍談戀愛的時候,一切都是甜蜜美好的。
  • 盲盒「散貨」兇猛
    更有不少「散貨」玩家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撿漏」攻略,介紹如何利用更低的價錢,購買以及收藏盲盒手辦,如何能夠大概率「爆出」隱藏款的公仔,一些展示出購買「散貨」獲得隱藏款公仔的照片羨煞手頭吃緊的工薪族、學生黨等。
  • 賺39倍的「盲盒」來了
    據國泰君安證券的老師分析,盲盒背後的營銷邏輯與40年前日本誕生的扭蛋機類似,玩家投入100 日元硬幣 後就能獲得裝有玩具的扭蛋,而扭蛋中裝著的玩具樣式也需要打開扭蛋後才能知曉,這種裝置如今仍可在日本藥妝店、便利店等處見到。
  • 小盒子中的大學問,讓年輕人著迷的盲盒到底有什麼魅力?
    所謂盲盒,顧名思義是裡面的商品讓我們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對於好奇心極為旺盛的年輕人來說,一隻盲盒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樣,一旦開啟了潘多拉就很難止住悸動的心。那麼包含著大學問的小小盒子中,到底有什麼讓年輕人著迷的魅力呢?
  • 將時間和金錢花在情感消費中 Z世代捧紅了「盲盒」
    盲盒除了是精緻的消費品以外,還成為了年輕人忙碌且孤獨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樂子」。「開盲盒時那種不可預知的感覺讓我覺得很興奮,會有那種刺激和驚喜的感覺。」華仔在談及盲盒消費的感受時說道,雖然買過上千款盲盒產品,但是自己一直堅持單抽。「有些人喜歡整套整套的買盲盒(即一次性購買某一系列盲盒的所有款式),但是我覺得那樣就失去了抽盲盒的樂趣了,對我來說,最吸引我的還是這種不確定的感覺。」
  • 「一入盲盒深似海」,讓人上癮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但是,一鳴驚人的背後卻暗藏隱憂——一些買家目前也正在走向動漫收藏界裡流傳甚廣的這句話「少年一面牆,北京一套房」,更有買家的無奈「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那麼,讓年輕人「買不停」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 盲盒「散貨」,按斤批發
    可以說,相比泡泡瑪特59元的官方盲盒售價,「散貨」便宜了好幾倍,但這些零件、殘品究竟是否為正品呢?「你放心,都是正品散貨,有的單獨只有手辦,有的還有盒子以及配套的卡片。」一位銷售盲盒「散貨」的商家告訴懂懂筆記,如果買家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可論斤購買未經篩選、清洗的手辦「散貨」。到貨之後,自行清洗、修復瑕疵後,也可讓「散貨」恢復到普通的收藏級別。
  • 數百萬年輕人迷「盲盒」,I Do推出「愛情盲盒」新玩法
    究竟什麼是盲盒,盲盒生意有多好,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迷它……一堆問題也像打開巧克力盒,隨之滾滾而來。  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有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2019年「雙十一」當天,泡泡瑪特銷售額8212萬元,超過迪士尼登頂玩具類榜首,55,000個LABUBU1代盲盒僅用9秒就被搶空。  閒魚數據顯示,盲盒交易已經是一個千萬級的市場,2018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
  • 30歲的我買盲盒花20萬:誰說盲盒就是割韭菜?
    這個從盲盒入坑,到「瘋狂追逐」的過程,也就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圖片來自ZZ小紅書2017年開始,大陸陸續有了自己的潮玩展會,我幾乎沒有落下(除了今年兒子出生)。到現在三年多時間,我收藏的盲盒公仔數量已經數不過來了,前前後後有買也有賣,我只知道目前花出去的錢超過20萬(已經賣掉回本的不算在內)。
  • 抓娃娃機、盲盒、口紅機...真的「低投入、高回報」麼?
    可天底下真有這麼好的買賣?這一次,記者實地探訪了北京多家熱火朝天的商場和門店,採訪了多位業內主流品牌和從業者,為你還原一個真實的「低投入、高回報、能躺賺」的創業項目——真相殘酷又現實。三、到底為什麼盲盒會火?品牌方在盲盒的設計上,就開始考慮怎麼吸引更多的人,是盲盒火爆的第一大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