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詩《在昌平的孤獨》是寫孤獨的,孤獨無形無狀,很抽象,海子在此詩中試圖通過一系列的比喻,營構情景,將孤獨可感可狀。
海子的詩《在昌平的孤獨》寫出了海子陷入孤獨中的兩種來源。一是海子以詩歌為信仰,在詩歌信仰裡跋涉的孤獨;二是在愛情失敗後剩下的孤獨。
《在昌平的孤獨》
孤獨是一隻魚筐/是魚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
孤獨是泉水中睡著的鹿王/夢風的獵鹿人/就是那用魚筐提水的人
以及其他的孤獨/是柏木之舟中的兩個兒子/和所有女兒,圍著詩經桑麻沅湘木葉/在愛情中失敗/他們是魚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
拉到岸上還是一隻魚筐/孤獨不可言說 1986
孤獨的「獵鹿人」的形象
海子的詩《在昌平的孤獨》構造了一個「獵鹿人」的形象,他是獵鹿的人,他是用魚筐提水的人,而孤獨是泉水中睡著的鹿王,孤獨是一隻魚筐,孤獨是魚筐中的泉水。因此,這個「獵鹿人」是一個完全的孤獨者的形象,他似乎主動追逐著孤獨,自願以孤獨為水,在孤獨中生活。這實際上反映了海子一生對待孤獨的態度:他既在孤獨中感到痛苦,又在孤獨有一種享受的情趣,海子對孤獨又愛又厭倦。海子的這種自相矛盾的情感導致了海子在孤獨感裡痛苦地掙扎。
「鹿王」的形象
「鹿王」這一形象,結合海子的另一首詩《感動》中所寫「早晨是一隻花鹿」,可知「鹿王」這一形象應該含有「清晨」的意思。因此,推想此詩是海子在清晨時分輾轉難眠,倍感孤獨的寫照。
詩歌信仰裡的孤獨、愛情失敗中的孤獨
「以及其他的孤獨/是柏木之舟中的兩個兒子/和所有女兒,圍著詩經桑麻沅湘木葉/在愛情中失敗/他們是魚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這裡寫了海子陷入孤獨的兩種來源:
一種是「圍著詩經桑麻沅湘木葉」而來的孤獨。此處映照海子的詩歌信仰、詩歌創作,也就是海子在另外詩歌裡說的以夢為馬的詩人是走向遠方的人,而遠方是除了遠,一無所有,是遙遠的孤寂。一種是「在愛情中失敗」而來的孤獨。此詩寫於1986年,當時海子和初戀已然分手,隨著「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的初戀幸福感、火一樣的熱烈感的逝去,代替而來的是分手的痛苦感和孤獨感。上述兩種的孤獨如影隨形地伴隨著海子的後面的人生,一直到生命的終點。
海子的詩《在昌平的孤獨》通過情景構造寫出了海子對孤獨獨特的體驗,在孤獨中承受痛苦,又在孤獨中享用孤獨,這種自相矛盾的孤獨正是海子的死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