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今年高考作文題,我發現一個低成本培養學霸的方法

2020-09-10 白糖媽媽一起玩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文:白糖媽媽一起玩(白糖媽原創)

今年高考作文題目出來了,白糖媽把全國各地的題目看了一遍,發現現在的作文題不容易啊。

雖然十幾年前高考時,我的考分在全國只有五所高校上不了。然而我在想,如果以我們當年的水平來考今天的卷子,又會得到怎樣的成績呢?

我一直覺得時代是在進步的,我們的父輩,我們這一代,以及我們的孩子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面臨的環境,都是不斷在發展的。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止步於我們那個時代的慣性思維,而需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這一代孩子,周圍的世界更加豐富多彩,可以有更多元的方式來探索這個世界,閱讀方面的選擇也比我們當時多得多。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孩子們整個群體的知識素養都是在不斷拔高的,參加的活動、見過的世面,也都和我們當時不可同日而語。

同時,孩子們面臨的競爭是同樣激烈的。雖然高考錄取率很高,但是高中錄取率卻不高,比如廈門這邊的比率大概是50%左右。而且,足夠好的大學依然是有限的。

整體素質提高,競爭同樣激烈,後果就是,孩子想要脫穎而出,需要比當時的我們全方位的更加優秀。

以高考作文題來看,現在的孩子,需要博古通今,需要緊跟時代潮流,需要對各種活動及形式非常熟悉,還要有足夠強的思辨能力。

否則一個不小心,就會連高考作文題都看得不甚明白了。

這還是現在。等到咱們家娃高考的時候,世界更是日新月異了。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那麼,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裡,我們怎樣應對,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有足夠的競爭力呢?

每個孩子所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多的。在孩子前18年的人生閱歷當中,大部分經歷都是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

最迅速有效低成本提升孩子的閱歷、讓孩子從中去思考人生和世界的方法,就是閱讀

一個有足夠的閱讀積累的孩子,從古人和別人的故事中,千百次地嘗盡生活的滋味,也從故事中無數次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這些閱歷不僅在他遇到人生困境的時候,能夠照亮他,指引他。

在他面對看起來並不容易的考試題目的時候,也能讓他迅速提取知識庫中的相應的例子,從容應對。

所謂「手裡有糧,心裡不慌」是也。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書中當然是有智慧的,但並不是隨意閱讀,就能獲取大智慧。

在這裡舉一個白糖媽自己的反面例子。

我從小就非常喜歡看書,爸媽也非常支持和信任我,常常給我零花錢,讓我自己去書店挑書。

從小學開始,我的房間裡就有一個頂天立地的書櫃,裡面全都是我買的書。

因為喜歡閱讀,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好,作文寫得也不錯。當然整體的成績也不錯。

但是當我上大學之後,回過頭來復盤,我才發現,我在整個小學階段和中學階段,閱讀的涉獵範圍是過於狹窄的。

在我的閱讀書單裡,虛構的文學小說類的比重過高,非虛構類的雜文、傳記、科普等的比例不夠高(是讀得不夠多,不是沒有讀)。

這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中學階段的我,在閱歷和思辨能力的訓練上,是明顯不夠的。

因此中學時期,雖然作文寫得不錯,但思想犀利的議論文體,一直是我所不擅長的。

而我們班當時的一個學霸(沒錯後來考上了清北),他的閱讀範圍明顯更全面,議論文寫得犀利有風格,更重要的是,更全面的閱讀訓練,可以給他更全面的知識架構和思維方式。

我從大學之後開始調整自己的閱讀範圍,也從中獲得了更多思辨的樂趣。

因此當我開始陪著小白糖閱讀之後,我就會有意地幫她平衡放飛想像、瑰麗美好的虛構閱讀,和邏輯縝密、知識架構完整的非虛構閱讀之間的比例。

圖文並茂的優秀繪本常常讓我和小白糖一起讀得如痴如醉,心生歡喜。

或字字珠璣、或瀟灑寫意的國學和詩詞,讓我們為音韻叫好,為智慧拍手,也為文化上的歸屬感而驕傲。

同時我們也會一起讀歷史,讀傳記,讀科普書籍和雜誌。趴在一起研究汽車引擎的內部結構,討論人工智慧和火箭升空的技術。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父母是孩子閱讀上的第一個引路人,也是最重要的一個。

當我們擁有了自己的人生經驗之後,就可以更加合理地引導孩子,多方面涉獵,多角度訓練自己的思維,豐富自己的知識架構。

如此,當閱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孩子也擁有了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認知,面對更加有難度有深度的題目的時候,也能做到從容應對。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除了閱讀,我們也要多培養孩子「說」的能力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當中,就有題目要求孩子,以論壇參會代表的角度來進行發言,或者是以電視臺客串主持人的角度來進行講述。

像這樣的發言和講述,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跟孩子來進行模擬。

即時發表觀點,不僅鍛鍊口才,更是對思路分析能力的有效練習。

而對於更小的孩子來說,其實進行過家家遊戲和角色扮演遊戲,就是非常好的鍛鍊表達能力、創造能力、思維能力的途徑。

高考是十年寒窗苦讀的終點,但它只是孩子走入社會的起點。

我們談讓孩子平衡多方面的閱讀,讓孩子練習說的能力,讓孩子從別人的故事當中去獲取人生的智慧,讓孩子鍛鍊思辨能力,擁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力……

這些不僅僅是讓孩子在面對高考的時候,更有資本,可以從容應對。

更是讓孩子在今後的人生當中,擁有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擁有人生的智慧,擁有各種場合表達的能力,擁有獨立自主的思考習慣,擁有自處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講,為高考而努力,其實也就是在為今後的人生更加精彩而努力。

我是白糖媽,我會繼續和大家分享我在育兒和生活當中的思考和觀點。給文章點個「在看」,育兒之旅,我們一路同行。

文:白糖媽媽一起玩(白糖媽原創)

相關焦點

  • 你們等的2017作文題出爐了!水土不服,就服高考作文題
    cos夾角定義 輔助線畫好求面積明顯今年高考題你能看懂的也只有作文題了!!!妥妥被玩壞的節奏儼然引發了一場全國段子手命題作文是不是莫名期待今年的福建作文題呢?那麼,你高考那年的作文題又是啥還記得你是怎麼寫的嗎?小明幫你找到了過去40年的高考作文題快來找找你那一年的青春記憶↓同時,祝願今年的考生們取得好成績
  • 從今年高考語文作文題談談孩子作文核心能力的培養
    來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題Ⅲ卷的對「我」的思考;有的偏重歷史文化性的認知,如新高考Ⅱ卷,要求介紹一個地名;有的緊貼疫情時事,如天津卷、新高考Ⅰ卷,要談疫情之下的新時代倒是或社會價值觀;如果可以任選,我會選擇全國Ⅱ卷的「世界青年與社會發展論壇」演講稿。
  • 今年高考作文題現安徽名人
    7月7日上午,隨著第一門語文考試的結束,2020年安徽高考作文題目也火熱出爐。今年的作文是一段材料作文,大概意思是春秋時期,齊桓公重用管仲和鮑叔的歷史故事,請考生對歷史上的三個人物作出評價,考生自選角度。有的考生從「人才培養」的立意點出發做文章,有的考生認為題目不難,並無意料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省今年高考語文用的是全國Ⅰ卷,而作文題中涉及到的人物竟然有兩位都是安徽名人。
  • 今年西藏高考作文題「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2019年高考拉開大幕每年大家最關注的的就是高考作文題了今年也不例外今天一大早網友們就開始在線等高考作文題了有網友表示,畢竟數學英語等早忘光了,只能談論作文了……據了解,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一共8套,其中包括全國卷三套,及五個自主命題省份的試題。
  • 今年高考,最出乎網友意料之外的作文題是...
    一年一度的高考中,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總是最受關注。
  • 高考倒計時17天,看學霸如何部署最後一戰!
    浙江學霸龍麒伊(2014年省文科狀元)關於最後階段的備考,龍麒伊向大家透露了一個小秘密:大家以為學霸們高考就不緊張了嗎?其實在開考前候場時,學霸們也是緊張到不行,「好多人都說連早飯也吃不下,有些人吃了早飯還感到不適,吐掉了。」所以考前有些緊張,再正常不過了。
  • 清華今年最小博士17歲:我發現學霸都有這3個好習慣
    再過幾天,各大高校就要迎來2019級研究生新同學,據悉,今年清華新生年齡跨度40歲以上,最小的碩士年僅18歲,最小的博士年僅17歲。看了這個數據,網友紛紛評價: 這個年齡我才上大學,給00後丟臉了……我和別人的18歲不止差了一點,兩點。學霸,在我們眼裡總是神一樣的存在。
  • 高考作文題遭吐槽「看不懂」 專家:應試教育作祟
    各地樣式各異、角度新奇的作文題再度成為輿論焦點,一些題目迅速因為「不知所云」、「晦澀難懂」走紅網絡。專家表示,近年來高考材料作文題目頻遭吐槽,其實多源於應試教育思維作祟。今年高考語文科目,部分省市仍然延續自主命題,全國統一命題的試卷分為新課標一卷和新課標二卷。因此,今年全國31個省份的高考作文題目共有16個。
  • 今年高考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為什麼受好評?
    這只是我舉的一個例子,考生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閱讀、關注點,結合歷史、時事發揮自己的理解。這裡面包含著哲學觀、人生觀、世界觀等,可以寫得搖曳多姿。 我看了很多年的高考作文,這一屆的水平確實很高。以前有些被認為不太好的作文命題,是面向學生的,考驗的是學生掌握了哪些套路。
  • 今年高考作文題裡,到底藏了什麼文章?為什麼受好評?
    這只是我舉的一個例子,考生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平時的閱讀、關注點,結合歷史、時事發揮自己的理解。這裡面包含著哲學觀、人生觀、世界觀等,可以寫得搖曳多姿。我看了很多年的高考作文,這一屆的水平確實很高。以前有些被認為不太好的作文命題,是面向學生的,考驗的是學生掌握了哪些套路。而今年的很多作文命題,其議題是面向現代人的,考驗的是年輕人的整體智識和世界觀,它是一次對成人如何認識世界的選拔考驗。
  • 【百家視線】從高考作文命題看我國語文培養目標缺失
    從高考作文命題看我國語文培養目標缺失  本以為此類矛盾在高考作文改革初期存在是由於經驗匱乏所致,但是連續十年,其如揮之不去的幽靈,直到今年,許多省份的高考作文命題仍然未能免俗,不過程度和水平存在差異罷了。寧夏卷和海南卷同題:從關鳥於籠中到放飛小鳥的故事,再加上「放生活動」的邀請,環保主題的硬性封閉昭然若揭,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偽開放性命題。當然,這樣粗糙的封閉性是很罕見的,另一種封閉性則是以優雅的語言掩蓋著的。
  • 我搜索了今年三十位高考狀元的資料,得出五個結論
    找到好書,另外就是閱讀的方法,高考狀元讀書往往不是匆匆翻一下,他們能夠找到書中的重要部分,並細細閱讀,有時候還要寫下自己的心得,通過這種方式,把書中的知識進行鞏固。河南省理科狀元李昊同學就介紹:高考的輸出看平時的知識儲備。然後就是閱讀,多讀書就是重點,讀書多,更容易把握閱讀題的中心思想。讀書多語感就好,對作文也有很大幫助,尖子生最後拼的往往是語文。
  • 抗疫入今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
    寫作題是語文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一道題是「微寫作」,三選一,以考查小篇幅寫作和片段寫作為主。今年三道微寫作題目內容分別為:對名著閱讀認識的議論;介紹自己的一項生活技能;抒發對疫情期間快遞小哥的讚揚之情。「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快遞小哥寫一首小詩或抒情性文字這一題目,直接取材自今年重大事件。」
  • 從2020年高考作文題看未來命題的方向
    高考作文多年來備受關注的主要原因,不是由於語文是第一個考試的科目,而是高考作文容易被大眾理解,很容易成為社會的談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全國四個地區新高考,加上上海和浙江,全國有6個地區已經進入了新高考;同時通過全國卷高考作文題,可以大致分析出大致未來方向。第一,高考作文字數要求呈現遞減的趨勢。高考作文題的字數一直沒有什麼變化,因為幾十年來,高考作文都是要求不少於800字。
  • 翻遍今年高考狀元們的成功經驗,發現了他們的一個共同秘密
    每年高考出分季,亦是「頂級學霸」集中亮相的時候。他們的高分令人豔羨,他們的成功經驗更是備受關注。細查今年高考狀元們的「高分秘籍」,不難發現他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閱讀廣泛。自2017年一系列語文改革、高考改革政策頒布以來,高考語文難度加大,閱讀理解和作文題量大幅上升。
  • 資訊分享丨萬萬沒想到,今年高考作文題竟是這樣的?
    全國卷、各省命題試卷作文題一經公布,立刻引起老師、家長、教育機構和專家的廣泛關注。暫且不對各地作文題的難易進行評判,單從考察的能力上來看,今年高考作文出現了一個顯著的變化,那就是對考生語言交際應用能力的考察。
  • 看了今年的高考成績,我有一個「反主流」的觀點...
    高考的政策、題型、側重點每年都不同,但有意思的是,通過高考產出的學霸類型都越來越穩定:都不是那些只會死讀書的「高分機器」,而往往博覽群書、眼界開闊、注重分析和思考——也就是說,如今的學霸都是一群綜合素質很高的「牛娃」。 關於這些尖子生的報導,各大媒體都是。
  • 今年高考作文如何拉分?要「大題小做」用真情打動人
    杭城重高名師拿出壓箱底絕活不建議執著於當下熱點 頻繁引用易讓閱卷人審美疲勞距離今年高考還剩3天,浙江考生要面對的考試科目其實只剩3門:語文、數學和外語。自從浙江省實施新高考,就出現了一個新現象:低段位拼選考,高段位拼數學,語文決定巔峰。近兩年高考的頂尖高手,都是憑藉語文高分突圍而出。換句話說,得語文者得天下。
  • 他是「低成本」培養出來的學霸,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高考692分
    教育圈裡一直流傳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曾引起老師們的質疑,但卻說明了一點問題: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教育孩子的方法很重要。至於,能不能把所有孩子教育好,那就另當別論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位4年學完8年課程,14歲參加高考就取得692分的學霸,他的名字叫肖宇鶴,是一名來自北京的男孩。我們看看從他的教育成長經歷中,是否能感悟到什麼?
  • 高考學霸是基因自帶還是後天培養?聽聽高考學霸們的小學老師咋說
    家長們在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的家長社群裡表示,「希望記者能夠採訪一些高分考生的小學老師,了解一下這些孩子小學時期的學習狀態,給自己的孩子培養提供方向參考……」於是,記者輾轉聯繫上八位成都高分考生的小學老師,一起看看在小學老師們的記憶中,高考學霸們小學時候的學習狀態是啥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