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很多考生都認為綜合素質會更加容易,而通過大數據的分析發現,似乎更多考生在綜合素質上很難通過,這可能與綜合素質考察的內容較為豐富有關,綜合素質有職業理念、職業道德、法律法規、文化素養和寫作五個模塊,內容很多,但卻很有規律,只要抓準重難點,就可以做到高效備考,例如在案例分析題中經常會有一道題與教育觀相關,今天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把這道題的分數拿到。
一、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的內涵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二、新課程改革
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
1.新課改下的學生觀
(1)學生是發展的人
第一,學生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
第二,學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
第三,學生是處於發展過程中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第一,學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
第三,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第一,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
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第三,學生是責權的主體。
2.新課改下的教師觀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係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
3.教師觀念行為方面的轉變:
第一,在對待師生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
第二,在對待教學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
第三,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要積極投身於新課程的教研工作,積極參與校本教研,做「研究型」「專家型」「學者型」教師;
第四,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合作。
4.新課改下的教學觀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鼓勵學生參與教學;
創設智力操作活動;
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並加強訓練。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學習過程;
指導學生了解學科特徵,掌握學科研究方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結論和過程的關係:教學相長;
提倡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的意義;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以學科為本位的教學理念的局限:重認知輕情感,重教書輕育人;
關注人的教學理念的表現: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下面選取2018年下半年的一道考題作為例題,供大家學習
1.劉老師師範學院畢業後,在一所鄉村小學開始了她的教師生涯。三十年來,她一直堅守在鄉村學校教學的第一線。為了尋找孩子們觀察的野花,劉老師在河岸、田埂精心識別、挑選;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情感,在家人熟睡的時候,她一個人在廚房裡反覆朗讀課文;大雪過後,她又會興致勃勃地帶孩子們去找臘梅,去看望蒼翠的「松樹公公」,讓孩子們更好地感受自然。劉老師堅持每天早起,坐在校園旁的荷花池畔背唐詩、宋詞、背郭沫若、艾青、海子、普希金、泰戈爾等中外名家的詩篇,用優美的詩篇來陶冶自己的情操,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優秀詩篇,有厚厚的幾本,她還如饑似渴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閱讀許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寫教學日誌,並不斷改進自身教學實踐。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教師觀的角度,評析劉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參考答案】
材料中劉老師的做法是合理的,符合新課改下的教師觀要求,值得其他老師借鑑。
(1)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材料中,劉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自然,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情感,想辦法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親自帶領學生們實踐體會,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成長。
(2)教師要終身學習,不斷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材料中,老師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各方面的知識視野與修養,在此基礎上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
(3)教師要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材料中劉老師,通過廢寢忘食的鑽研課程和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來研究如何完善自己的課程,更好地讓學生理解,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在對待教學上,為學生提供幫助。在材料中,劉老師沒有單純的教教材,而是給學生創造親身體驗、親自實踐的機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和指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教 師要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材料中,劉老師並沒有單純的教教材,而是對課程進行 因地制宜的優化,更好的被學生接受,是現有課程從有到優,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因此,作為老師,應該像劉老師一樣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從學生實際出發,促進學生全面 健康的發展,做到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