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師資格證筆試時間:10月31日,綜合素質考試時間:上午9點-11點
卷面總分150分,報告分總分120分,報告分≥70分及格
考試內容:職業理念、職業道德、法律法規、文化素養、基本能力
考試題型:單選29*2=58分、材料分析3*14=42分、寫作50分
考試題型:單選、材料分析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即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審美素質和勞動素質等。因此,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素質教育不僅適用於基礎教育,而且適用於高等教育,還適用於社會教育和終身教育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也是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所在
1.縱向:幼兒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教育
2.橫向:涉及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等各類教育
3.總體: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1.宏觀:國家政策保障
2.中觀:新課程改革的推進
3.微觀:學校具體改革措施
1.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單選)
2.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觀(單選、材料分析)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強調在教育中使每個人都得到發展。材料中老師,體現了老師能夠面向全體學生。
(2)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不能只看重某一科的學習成績。材料中,老師,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發展學生的個性。材料中,教師,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展。
(4)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要求老師能夠支持學生的新想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材料中,老師,體現了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5)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觀要求教學從「以教育者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要求老師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材料中,老師,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6)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觀要求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要求老師能夠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材料中,老師,體現了老師「授人以漁」。
(7)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觀要求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要求老師能夠看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材料中,老師,這些都是注重教學過程的體現。
(8)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觀要求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要求老師能夠關注到學生的情感需要和人格養成,材料中,老師,體現了老師對學生情緒情感和人格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