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直
編輯/小棉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孩子的父母和長輩都會非常寵愛他,但是過度的疼愛對於孩子卻不是什麼好事。
王女士在與自己的丈夫結婚之後,沒過幾年就生下了一個兒子,因為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孩子的爺爺奶奶都非常喜歡這個小孫子。王女士在生完孩子之後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單位,她的丈夫也很忙,所以兩個人平時並沒有時間照顧孩子。
孩子的爺爺奶奶在知道了這一點之後就主動提出在日常生活中照顧孩子。老人平時非常的寵愛孩子,可以說到了溺愛的程度。有一次王女士在家休息,吃飯的時候發現讓孩子吃飯非常的困難,需要爺爺奶奶跟在身後餵他。
最近孩子的爺爺奶奶找到了一種更好的為孩子的方法,那就是有爺爺拿著手機蹲在桌子邊給孩子看動畫片,而奶奶則要彎著腰站在旁邊餵孩子吃飯,有了動畫片的吸引孩子就能乖乖坐在桌子邊吃飯了。
王女士看到之後覺得這樣大排場的餵飯氣笑了,於是就用手機拍攝下來發到了網上。許多網友看了之後都表示這樣溺愛孩子會給的性格造成影響,不應該繼續這樣;有的直接說到:繼續慣著,看娃廢不廢。
家長寵愛自己的孩子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也要注意不要過度,否則的話就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1、讓孩子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
很多家長寵愛孩子的表現就是替孩子完成所有的事情,這樣的孩子在被家長過度的溺愛之後,甚至都不會自己穿衣服和洗臉刷牙,連吃飯都需要家長餵才行。家長無論什麼事都替孩子完成,會耽誤孩子培養獨立自主的性格和自理能力。
當孩子年紀比較小的時候,生活中需要家長頻繁的幫忙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上了小學甚至上了初中還是這樣,那就說明孩子的生活能力出現了嚴重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一旦出現就很難解決,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
2、讓孩子變得自私
家長對孩子過度的溺愛,會讓孩子覺得周圍的人都應該以自己為主,應該順著自己的意思來,這種想法是非常自私的。一旦孩子把這種想法帶入到自己平時和同齡人的相處中去,就很難交上朋友,甚至會因此而被人孤立欺負。
3、讓孩子不懂禮貌
有些父母因為太過溺愛自己的孩子,所以即便孩子做出了不尊重長輩的行為,父母也沒有及時的制止孩子,告訴孩子這樣不好。剛出現了這種情況,孩子很容易就會養成不尊重長輩的性格。
如果不能及時阻止孩子沒禮貌的行為舉止,孩子就意識不到這樣做其實是不對的,那麼除了跟自己家裡的長輩相處時孩子會變得粗魯無禮,跟其他年紀比較大的陌生人相處時,孩子同樣也會招人討厭。
4、讓孩子變得懦弱
當家長過度溺愛孩子時,往往不願讓孩子自己面對困難,這樣就導致了孩子的性格非常的懦弱,害怕困難與失敗。家長剝奪孩子獨自面對困境的機會,就相當於是奪走了孩子經受鍛鍊取得成長的機會,沒有這個機會孩子永遠也不可能成長為堅強的人。
很多家長都清楚,過度的溺愛自己的孩子其實對孩子一點也好處也沒有,反而會產生許多不良的影響。聰明的家長應該學會控制好自己對孩子的寵愛程度的,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教育孩子,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讓可愛的孩子成長為有用的人。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