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文丨小敬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育兒無小事,吃喝拉撒睡,樣樣得操心。
挑食、偏食先不說,單說餵孩子吃飯這件事,就讓廣大家長操碎了心。於是家長們各自使出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藝」,至於會對孩子的將來帶來什麼影響,那已經不在當下考慮的範圍了。
近日,一段餵娃吃飯的視頻在網上火了,為了讓孫子多吃幾口飯,爺爺奶奶齊上陣,被網友們稱為「最大排場餵飯」。
視頻中這個小男孩,今年5歲,由於平時父母工作忙,從小由爺爺奶奶照顧。老兩口退休後,整天圍著孫子轉,把孫子照顧地非常周到,事無巨細都親自動手。
孩子的父母看到爺爺奶奶如此用心,甚至對兒子生出了一點羨慕嫉妒的情緒。
有一次,寶媽給兒子餵飯,發現兒子總是不好好吃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即使坐在寶寶椅上也不老實,餵了好幾次都不張嘴。
爺爺見狀後會心一笑,隨後拿出手機播放孫子喜歡的動畫片給他看,孫子馬上便安靜地在茶几旁邊坐了下來。奶奶趁機端過飯,用勺子一口一口地餵著孫子吃。
為了能讓孫子吃飯舒服一點,爺爺半蹲在孫子旁邊舉著手機,宛如一個人形手機支架,一臉慈祥地看著孫子吃飯。而奶奶則一直彎著腰給孫子餵飯,連坐的地方都沒有。
最為關鍵的是,寶媽看到後並沒有感覺不妥,反而誇讚爺爺奶奶用心,並用手機拍下了這一幕,上傳到網絡上與大家分享,甚至還配上了一段十分溫馨的音樂。
可網友們似乎並不買帳,紛紛評論:
網友「傳統的梅」:一定要堅持這樣餵養,沒毛病,繼續慣,不要停!
網友「又東風」:隔代帶娃真的很恐怖,寶媽真感覺這樣沒問題嗎?
網友「靜靜」:如果家裡有礦,這樣慣沒毛病;如果沒礦,最好趕緊停手。孩子的毛病就是這麼慣出來的!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對爺爺奶奶對孫子的愛,毋庸置疑是溺愛。這種愛,非但不是愛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
而現實生活中,這種隔代溺愛的行為十分常見,關鍵是家長們還不自知。
很多人都曾表示,以前對自己非常嚴厲的父母,對待孫輩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甚至連一句重話都不敢說。好好的一個孩子,硬是被慣成了家裡的「小皇帝」。
據有關調查發現,隔代溺愛的主要原因是祖輩的補償心理在作祟,因為年輕時家庭條件比較差,自己的孩子吃穿用度都得不到滿足。現在條件改善了,面對孫輩的需求自然會儘量滿足,以此來補償對兒女的虧欠。
而且,現在大多數家庭的都是一個孩子,也就是所謂的「421」家庭結構,4位老人對待一個孩子,自然會爭相溺愛,讓孫輩能跟自己更親一點。
這種爭相溺愛的結果,必然會造成孩子犯錯也捨不得打罵的局面。孩子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理能力會變得很差,甚至連獨自穿衣吃飯都成問題。
1)哀求孩子做某件事
有些孩子比較頑皮,家長拿他們沒辦法,就會出現哀求孩子的行為,比如哀求孩子吃飯、睡覺等。
其實,這種行為是不能做的,有時你越哀求孩子,孩子越不會去做,慢慢地就會把孩子慣壞。
2)大包大攬
有些家長對孩子特別疼愛,什麼事情都會替孩子包辦好,比如幫孩子穿衣、整理書包、收拾玩具等。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懶惰,不懂感恩,認為父母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
3)享有「特殊待遇」
有些家長,自己省吃儉用,卻要給予孩子最好的。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孩子享有了「特殊待遇」後,他們就會覺得家裡所有好東西都應該是自己的,父母對自己好也是應該的。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往往不懂得感恩和孝順。
4)過於袒護孩子
當孩子犯錯時,有些家長無論對錯,都以「孩子還小,他還是個孩子」為由偏袒孩子。
這種行為不僅不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會助長孩子的「囂張氣焰」,甚至會因此而誤入歧途。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朋友,你家老人有對孩子溺愛嗎?家庭中常見的4種溺愛孩子的表現,你「中招」了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