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位管理者向網友提問:「現在有些90、00後在工作方面受點氣就要辭職,什麼東西讓他們辭職如此有底氣?」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認為提問者要先自我審視,是否對90後、00後存在偏見?
其實,在一些人眼裡,90後和00後是任性、自我的一代,他們在意個人感受,追求個性,不輕易妥協。但我認為如果用統一的評價作為這類人群的定義,那就是偏見。
回到問題,說90後、00後受點氣就要辭職,我認為主要有以下4種原因:
把問題聚焦到90、00後,其實說明提問者對於這群人的認知有偏見。不知道你是否有深入了解過這些人真正的離職原因呢?是因為受了一點氣就辭職,還是因為她們有其他的原因沒有告知?
其實不管哪一年代的從業者,都有可能因為受氣而辭職,馬雲不是說過員工離職的兩大原因:一是錢少,二是心受委屈。
心受委屈其實就是受氣了,那麼90後、00後因為這個原因離職不是很正常嗎?
當然,每個人在意的重點不同,受委屈的點也不相同。對於90後、00後而言,受委屈的地方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1、才能不被賞識。
2、沒有更大的空間,缺少機會。
3、與領導有距離感,難以被認同。
搞清楚他們受氣的原因,也許問題也就解開了。
人才市場上很多崗位的年齡都要求在35歲以下,90後、00後的年齡集中在20-3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本來就是職場跳槽的主要人群。因為年輕,他們有更多的試錯機會。
其次,因為年輕,許多人還沒成家,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及家庭開支都是比較低的,他們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
第三,比起上一代人,他們擁有更良好的家庭條件。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收入相比35-55歲的人的家庭來說,更加優越。
誰說工作就是唯一的收入來源呢?身邊有幾位90後,沒有工作,但是年收入不低於20萬。
即便不工作,現代年輕人獲得收入的方式也越來越多起來。拍視頻、做直播、賣貨、分享好物等等,都是可以變現,帶來收入的。
在他們的生活交際圈裡,有許多70、80後不曾聽過,甚至想都不敢想的賺錢方式。
互聯資訊時代,要找一份工作也變得更加方便,網絡上有各種各樣找工作的方式,只要你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找到你想要找的工作。
有的公司還不需要你到公司裡工作,遠程辦公就可以解決收入問題。
如果任何事情都有管理者在旁邊指手畫腳,處處掣肘,那麼對90後員工的創新精神是極大的壓抑。如果他們真的需要幫助時,管理者再進行指導,甚至允許犯錯,都不要在他們沒有向你求助或者同意的情況下橫加指責。——達克效應
公司將會有越來越多的90後員工進入公司,如果都用老一套的管理方式,不能接受90後的靈活性,那麼就很難培養公司未來的中堅力量。因此,管理方式不改變,公司難有大發展。
作為管理者,尤其是資歷較深的管理者,要給予年輕職場人更多的包容心和試錯機會,不可過於刻板,教條主義。
與其說90後在適應職場,不如說公司和管理要適應90後!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