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在適應職場?不如說公司和管理者要適應90後

2020-10-19 可馨職隅

    網絡上有位管理者向網友提問:「現在有些90、00後在工作方面受點氣就要辭職,什麼東西讓他們辭職如此有底氣?」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認為提問者要先自我審視,是否對90後、00後存在偏見?

    其實,在一些人眼裡,90後和00後是任性、自我的一代,他們在意個人感受,追求個性,不輕易妥協。但我認為如果用統一的評價作為這類人群的定義,那就是偏見。

    回到問題,說90後、00後受點氣就要辭職,我認為主要有以下4種原因:

    一、提問者的偏見

    把問題聚焦到90、00後,其實說明提問者對於這群人的認知有偏見。不知道你是否有深入了解過這些人真正的離職原因呢?是因為受了一點氣就辭職,還是因為她們有其他的原因沒有告知?

    其實不管哪一年代的從業者,都有可能因為受氣而辭職,馬雲不是說過員工離職的兩大原因:一是錢少,二是心受委屈。

    心受委屈其實就是受氣了,那麼90後、00後因為這個原因離職不是很正常嗎?

    當然,每個人在意的重點不同,受委屈的點也不相同。對於90後、00後而言,受委屈的地方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1、才能不被賞識。

    2、沒有更大的空間,缺少機會。

    3、與領導有距離感,難以被認同。

    搞清楚他們受氣的原因,也許問題也就解開了。



    二、越年輕,離職成本越低,試錯機會越多

    人才市場上很多崗位的年齡都要求在35歲以下,90後、00後的年齡集中在20-30歲之間,這個年齡段本來就是職場跳槽的主要人群。因為年輕,他們有更多的試錯機會。

    其次,因為年輕,許多人還沒成家,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及家庭開支都是比較低的,他們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

    第三,比起上一代人,他們擁有更良好的家庭條件。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收入相比35-55歲的人的家庭來說,更加優越。



    三、渠道的多樣化造就更多的可能

    誰說工作就是唯一的收入來源呢?身邊有幾位90後,沒有工作,但是年收入不低於20萬。

    即便不工作,現代年輕人獲得收入的方式也越來越多起來。拍視頻、做直播、賣貨、分享好物等等,都是可以變現,帶來收入的。

    在他們的生活交際圈裡,有許多70、80後不曾聽過,甚至想都不敢想的賺錢方式。

    互聯資訊時代,要找一份工作也變得更加方便,網絡上有各種各樣找工作的方式,只要你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找到你想要找的工作。

    有的公司還不需要你到公司裡工作,遠程辦公就可以解決收入問題。


    如果任何事情都有管理者在旁邊指手畫腳,處處掣肘,那麼對90後員工的創新精神是極大的壓抑。如果他們真的需要幫助時,管理者再進行指導,甚至允許犯錯,都不要在他們沒有向你求助或者同意的情況下橫加指責。——達克效應

    公司將會有越來越多的90後員工進入公司,如果都用老一套的管理方式,不能接受90後的靈活性,那麼就很難培養公司未來的中堅力量。因此,管理方式不改變,公司難有大發展。

    作為管理者,尤其是資歷較深的管理者,要給予年輕職場人更多的包容心和試錯機會,不可過於刻板,教條主義。

    與其說90後在適應職場,不如說公司和管理要適應90後!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都說90後不好管,00後步入職場難道好管理嗎?可能是管理者的問題
    曾幾何時,70後的管理者說80後不好管,當90後初入職場時,80後總是有個疑問,90後怎麼管?如今,00後已陸續進入職場,如果再不好管的話,那應該是是管理者或者企業自身的問題。「擺架子」在職場中,其實是管理人員最忌諱的事情。當然,在這裡並不是說非要和員工走得太近,經常和員工套近乎,動不動哥們兒長哥們短的管理者並不會得到下屬的欽佩,但是每天繃著臉的領導更是得不到員工的喜歡甚至是認可。
  • 百度貼吧發布《90、95後職場私密調查》
    為職場「新鮮人」的他們擁有著怎樣的職業觀?被外界貼上各種「自我」、「任性」等標籤的90後、95後,能適應嚴苛的職場環境麼?在大多數人看來,伴隨網際網路長大的90後、95後,是缺乏現實社會互動、個性自我而又張揚的一代。他們能否在初入職場時迅速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也成為了大眾對「職場新人們」的關注重點。
  • 職場新人難上位 90%畢業生出現適應不良(圖)
    而來自心理諮詢中心的一份統計也顯示,在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人群中,出現社會適應不良症狀的比例高達90%。  職場如戰場!因此,新人們在踏上工作崗位後,要能夠根據現實的環境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和目標,這是樹立穩定心態的前提。  「沒有一家公司是完美無缺的。」胡慎之說。「如果你剛來就抓住它的缺點不放,那你的心態也不會好,自然而然,工作也就很難出成績。」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自然有它的道理,我們不能僅盯著它不合理的一面而忽視了它合理的一面。
  • 應該如何評價90後在職場中的表現?
    作為一個90後剛出來的工作兩年的人來說,如今的90後在職場中應該了解和做到的:首先,從職場規劃角度,無論90後還是80後,都需要學習和經驗積累,這就要求部門主管或經理,有必要對下屬員工,即使是白紙進行一系列的培訓和學習,教他們掌握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其次,作為90後,當今也都25歲左右,他們這代人跟
  • 職場來了95後 難以適應現實的「硬著陸」
    「近半選擇不就業,整天想著當網紅」、「寧肯吃土創業,絕不委身打工」……在95後忙著吐槽入職焦慮的同時,就業江湖上也流傳著諸多95後的各種「傳說」。隨著95後紛紛踏入職場,他們與80後有什麼不一樣的就業觀、職場觀?「95後可以稱為有主見、不盲從的理想主義者,不會將就著尋找職位,但現實的『硬著陸』讓很多人難以適應。」
  • 大學畢業生如何快速適應職場工作
    在這裡,點閱在線職聊堂的老師送給新入職場的大學生朋友們一句話:一切從改變自己開始。接下來,職聊堂的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大學生如何快速適應職場工作」。踏入職場後,一切都變了,沒有人對你另眼相看,沒有人對你讚不絕口,除非你工作足夠出色。這是,要從心裡接收這種落差,學會適應,以一顆空杯的心態面對新環境。第二個方面:學會角色轉變。踏入社會後,你不再是父母庇護下的小鳥,大樹底下的幼苗,你是一個「社會人」,要擯棄自身「驕嬌」之氣,「放下身段」,沉下心、定住神,腳踏實地從基層做起。
  • 當90後實習生遇上90後leader
    同是90後,但因為多了兩年職場的打磨,如今在公司裡做了leader的90後們,到底是怎樣的一群人?接下來我將從一個90後實習生的視角出發,讓大家看看我是如何度過與90後leader們的一天的。事情沒做好,一定會被lisa刨根問底找原因;但是事情一過,沒有人會再提起,大家又朝著下一個任務前進~只能說,和90後leader一起工作,被懟是常態。他們直截了當的性格,能懟到你心服口服。
  • 90後上班了 說說初入職場那些事
    大學畢業後選擇考研還是找工作,如何面試,新入職後第一天該以什麼面貌進入公司?90後,代表著1990年後出生的一群人,他們出生的時代是中國改革開放初見成效的時代,在新時代和信息科技的飛快發展下,導致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他們逐漸走出象牙塔,踏入社會,或為了生計或為了夢想而奮鬥著,他們是中國新一代的接班人,社會上對這一群人褒貶不一,但無可厚非的是,他們在社會上的價值慢慢得到認可。
  • 為什麼公司留不住90後?
    還是社會對待90後的姿勢不對了?>談論過這個離職問題,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不適應公司的企業文化,薪資待遇不滿意、工作內容和預期不符、和同事或者上司相處不來、加班多、沒發展前景等等原因。但是,90後就不同了,90後的員工,入職的年限都比較少,對於工作的需求,不僅僅是穩定的收入,更多的是發展空間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言不合就離職,也是因為他們這個群體的生活壓力小,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下,辭職對於90
  • 90後成新一代職場生力軍(圖)
    新京報 插圖/許英劍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的一項80/90後職場生態調查顯示,40.5%的80—84年出生的人已經開始進入公司的核心崗位。與此同時,90後也開始成為新一代的職場生力軍。  90後入職後表現出哪些新特徵?遭遇職場代溝時,該如何應對?企業在管理上應採取怎樣的應對措施呢?
  • 90後大學畢業生普遍心氣高
    費滬生/攝影42%畢業生初涉職場有落差陳莉在大學學習的是會計專業,畢業後經家人介紹進入了農業銀行擔任櫃員。在工作上,陳莉上手很快,然而銀行櫃員的工作卻遠不如想像中美好。「有些顧客素質不高,莫名其妙地挨罵是常事兒。以前覺得銀行櫃員服務態度差、愛擺臉色,現在當了櫃員,發現自己倒是經常被擺臉色了。」
  • 明知故問 | 90後、95後們討厭什麼樣的上司?
    針對這個問題,前瞻經濟學人諮詢了一位在獵頭公司工作的90後,先來聽聽他作為90後和獵頭公司一員,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這是老闆和我leader沒想到的。最後想說,所謂的90後、95後真的不怕吃苦,他們反感的是勾心鬥角、不公平的工作環境,我接觸的的很多90後候選人也表達過類似的感受。其中有幾個網際網路的程式設計師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問他們:你們公司沒錢了,我這邊的機會都是BAT系的好公司,你咋不心動呢?
  • 90後,不要你管,要你幫
    1、好管的員工千篇一律,優秀的人才各有各的奇葩擁有著佛系、喪、燃、創業、斜槓、小確幸、多元、開放等等標籤的90後,正在成為職場主力。在雞湯、毒雞湯和反雞湯,洗腦、反洗腦的「運動」中成長,90後就是一個矛盾共同體,也成了管理者眼中的老大難。
  • 英特爾攜大街網發布《90後職場滿意度調查報告》
    作為伴隨著電腦以及網際網路環境成長起來的一代,90後呈現出與前幾代較為明顯的差異,他們個性鮮明、富於創造力、不迷信權威,但似乎更難管理。隨著越來越多的90後進入職場並成為企業的生力軍,如何激發90後新生代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已經成為企業管理和人力資源方面的主要研究課題之一。
  • 90後員工不好管?那是因為你沒有讀懂這三點
    進入21世紀的20年代,突然發現那些"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們"已然成為了職場的主力軍。隨著更多90後走入職場,對他們的管理成了現代職場管理的新問題。之所以說他們是"孫悟空",是因為他們在性格和思想上並不容易被80、70後管理者所理解。
  • 職場代際差異確實存在 但90後並不是你們想像的那樣
    90年代初出生的人開始「奔三」,而95後開始進入社會。作為青年人中最年輕的一撥,90後被大家吐槽著吐槽著居然也被稱要步入「中年危機」了。他們正在成為職場中的重要力量,是每一個有長遠發展意識的僱主都需要重視的一個員工群體。但當所有人都說90後不走尋常路、難以討好的時候,你真的知道90後是怎麼想的嗎?對於職場和職業,他們看中什麼,無所謂什麼?
  • 姚明「走進」校招:VIPABC助力90後職場開跑
    據悉,VIPABC還將於11月26日,在上海師範大學(總部)舉辦宣講會,招募90後精英畢業生。 他說「選擇VIPABC,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遠見的事。因為我們都相信在線教育將會重新定義未來學習!期待大家,和我一起見證在線教育的美好未來!歡迎大家和我一起加入VIPABC!」
  • 90後大學畢業生頻繁跳槽 一年換三份工作
    投出去幾十份簡歷,終於收到了建築公司的面試通知,經過幾輪篩選他通過了公司的面試。要籤約時他考慮了好幾天,最後還是在家人的說服下和單位籤訂了三方協議。在上班前,他感覺自己的性格不適合這種束縛性強、比較穩定的工作,於是他就開始與單位協商辭職的事。由於單位有明確的規定,要想辭職,必須提前三個月提出離職申請。所以他要等到9月份,才能把辭職手續真正辦好。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90後辭職?網友:全公司37人,有30是親戚
    90後由於多是獨子,加上生活環境相對好一些本質上是單純一些。而70後是從窮苦中生存下來的,80後也是人精多一些,所以單純點的90後很難適應複雜的工作環境。這並不一定是件壞事,畢竟單純點人越多世界也能少點兇險。
  • 90後職場不服從是不對,新人就該空杯心態
    最近2020年因為疫情,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很多人通不過實習期,職場新人該怎麼通過試用期呢?Flayv和Jora同時入職外貿行業,Flayv90年外貿業務員,工作4-6年經驗豐富,而Jora只是剛剛在接觸這個行業的95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