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學生和老師互扇耳光的視頻火爆了網絡。
視頻裡,女老師對男生進行批評教育,男生頂撞老師,女老師被激怒,猛扇了男生一耳光。
男生也不甘示弱,立馬回手給了女老師一耳光。
一個是為人師表的老師,一個是本應謙虛尊師的學生。
結果兩個人顛覆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師生形象。
這個事件一時激起千層浪,網友評論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站在學生一邊的:打的好,無論老師或者是誰,先動手打人,被回打就是活該,父母都不允許體罰,老師就可以?她動手那一刻就應該想到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站在老師一邊的:以前的教育尊師重道,如今學生都敢打老師了,這讓以後的教育何以為繼?同為老師,我不贊成動手打學生,但是有的學生確實很欠揍,我們能怎麼辦呢?咬牙忍著唄,不然又會被大家罵啊,我師傅說的好「現在這社會,是讓老師帶著鐐銬跳舞」。
認為應客觀對待的:雙方都有過錯。老師不應該先動手打學生。這是體罰學生是不對的。可以叫家長來處理。學生也不應該打回去!這是以暴制暴!不尊重老師!
我無意辨別誰是誰非,但這個事件背後卻有兩點讓我們思考的地方。
1、有的學生為什麼不尊重老師?
2、教育學生,老師應該採用懲罰的手段嗎?
先看第一個問題,有的學生為什麼不尊重老師?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孩子幾乎都是怕老師的,再不怕父母的孩子也都對老師有些敬畏。
看看現在的孩子,膽子都很大,連老師都不怕了,不但不怕,有的還辱罵老師,惡搞老師,甚至還有的像上面那個事件一樣打老師。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研究員指出,在問題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
現在的家庭出現了很多「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捨不得打捨不得罵,老師在教育孩子時瞻前顧後、縮手縮腳。
其結果是孩子脾氣越來越大,怎麼講道理都不管用,囂張跋扈、我行我素。
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就是個典型的例子,最後他因涉嫌輪姦被判刑10年。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做過一次演講,其中有一段話說的非常好:
「我們教育的主體思路是對孩子不停地讓步,給孩子更多的快樂,給孩子更多的遊戲時間。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教育?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還必須管教、必須懲戒。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如果在全社會形成對孩子讓步的氛圍,以後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們的未來是很可怕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是接不住中國未來發展的重擔的……」
然而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家長捨不得管。
還記得最近的一個新聞嗎?
一對中國父母帶孩子去美國旅遊,因為熊孩子惡作劇,引發他父親和一位年輕人在飛機上大打出手。
這種行為實在太危險了,甚至會導致機毀人亡。
結果,熊孩子一家三口剛一下飛機,就被等在那裡的機場執法人員帶走了。
最終處理結果是:海關以故意傷害為由拒絕他們一家入境,次日凌晨安排飛機遣送回國。
熊孩子一家三口本來去旅遊,都到了人家國門,卻被拒絕了回來。
有網友說,這種父母教出來的孩子,終有一天要品嘗世界專門回饋給他的冰冷滋味。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一味以愛的名義給孩子讓步,是對孩子最大的不負責。
你捨不得嚷他一句,打他一下,瞪他一眼,沒關係,這個世界早晚會替你一巴掌一巴掌的打回去。
第二個問題,老師應該採用懲罰的手段嗎?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科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只用表揚和哄去教育孩子,期望單純用感化去教育問題學生,只是「雞湯大師們」的一廂情願。
教育必須有相應的懲戒制度,這是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
幾乎所有的美國學校都有禁閉室,學校有權將違紀學生停課、關禁閉、周六返校禁閉、開除直至送少年懲戒學校。
韓國有《大韓民國教育處罰法》,包括允許使用長度不超過100釐米、厚度不超過1釐米的戒尺打男女學生的小腿。
英國《2006年教育與督學法》規定,教師有懲罰不規矩學生的法定權利,包括:罰寫作文、周末禁閉、校長懲戒、停學。體罰包括允許打手心,每雙手不超過三次,允許鞭打男生的臀部不超過六下……
我們不提倡體罰制度,但適當的懲戒是有必要的,但要講究方式。
視頻中的為師者,批評學生無法,用以「神經」為代表的詞彙去批評學生,教育學生既沒有以情感人,更沒有以理服人。
在學生還嘴「你不是啊」」關你什麼事啊「的回擊面前,失去理智,想靠巴掌服人。
學生做錯了事情當然可以批評甚至懲戒,但不應該採取打耳光這種有辱尊嚴的方式。
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對於犯錯誤的學生進行懲戒時,設有專門的懲戒室,有專門的懲戒人員,懲戒部位、次數、力度,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儘量做到既讓學生受到懲戒,又不傷害到他的身體和尊嚴。
不傷害孩子的尊嚴,將事態控制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老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應該教給他們學習人生的道理。
家長不僅要嚴格教子,還應和老師形成統一的戰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
絕大部分老師是為了孩子好,批評是「愛之深、責之切」。
只要批評得對,家長就應該支持老師。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來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