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公立大學,本身是不盈利的。所需經費的大多數都是國家財政撥款。但只要是撥款,就不可能平均分配。有的高校實力強,能拿到的錢就多,而有的學校實力一般,拿到的錢就特別少。
一般來講,985高校財政撥款要高於211高校;211高校普遍高於一般高校;偏重理科的高校要高於偏重文科的高校。不論什麼原因、不管什麼時候,大學的經費撥付都與大學的實力成正相關。下面我們來對比一下30年前的1989年我國大學財政撥款與今天2018年大學財政撥款位次的變化,看看哪些高校在我們國家眼中的地位最高。
從以上榜單中可以看出:
1、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財政撥款位居前十名,其中前七所已經破百億大關,幾乎相當於一個小國家的財政總收入,這十所高校在國家眼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2、清華大學財政撥款一直遙遙領先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第一名都是清華大學,特別是今年清華大學以269億位居榜首,甩第二名浙江大學100多億。這麼多年來,清華的經費一直都是遙遙領先。而同層次的北京大學經費則要落後一截。特別是18年經費比17年少了很多。果然,清華大學在國家的眼中地位還是高呀。當然,其中有很重要的原因還是清華大學的理工科院系比較多,各種設備,實驗都比較燒錢。
3、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財政撥款增長速度最快
中山大學財政撥款1989年位居全國高校第31位,2018年上升到第4位;同濟大學財政撥款1989年位居全國第23位,2018年上升到第5位,吉林大學從28位上升到第9位;武漢大學從33位上升到第10位;四川大學從39位上升到11位。教育經費的飆升,意味著國家對教育,科研方面的投入越來也多。還與這些大學的合併重組有很大關係。當然,學生老師們能分到的福利也越來越好。說明這些大學的排位還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4、北大財政撥款不及清華一半
這麼多年以來,清華大學的財政撥款一直都是遙遙領先。而同層次的北京大學經費則要落後一截。特別是18年經費比17年少了很多,只有125億元,還不及清華大學269億元的一半,這與北京大學的文科比清華大學的文科多有很大的關係。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退出前十名。
6、從2018年的教育部直屬大學經費預算,我們能看到,今年經費達到百億級別的大學總共有7所,比去年多了一所同濟大學。
7、高校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我們都知道,搞科研是要花錢的,錢投入的越多,越有可能出成果。而越有成果,就能得到更多的經費,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比如對清華大學來說就是這樣。而越沒錢,就越沒成果,下一年就會更沒錢。所以有很多大學就是這麼一步步衰落的。
親愛的讀者朋友,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