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讀書時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孩子可以在學校裡積累大量的知識,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塑造出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個時期對於人生的影響非常重大,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時期。
而幼兒園的階段,則是學校教育的前提,它能讓孩子提早適應集體生活,學習一些簡單的知識。那麼,把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銜接工作做好,讓孩子順利的過渡到系統規律的學習狀態中,減少孩子的不安和忐忑,幫助他們融入校園的集體生活,才能在學習階段快人一步,日後取得更好的成績。
理性對待,正視幼兒園和小學的差異。
小雪馬上要升入小學了,小雪媽媽焦慮的每天睡不著覺,頭髮大把大把的掉。她諮詢了很多鄰居和朋友,不知道是該讓孩子按照戶口去公立學校,還是去收費昂貴的私立學校。每天憂心著入學考試的題目小雪能不能掌握,也同樣擔心小雪能不能適應學校生活,和老師同學相處愉快。
相對而言,小雪爸爸就要淡定的多,他認為一切順其自然就好,這種滿不在乎的態度,讓小雪媽媽十分不滿,再看看還不懂事,每天只知道玩耍的小雪,小雪媽媽覺得自己不被理解,更加苦惱了。
那麼幼兒園和小學有什麼區別呢,家長需要如此焦慮嗎?
1、客觀環境的變化。
孩子在幼兒園時期,身處的環境是五顏六色的,幼兒園為了吸引孩子的興趣,大量運用了卡通形象和鮮豔的色彩,裝修的非常溫暖明豔。而在小學中,一切都是統一簡單的,桌椅板凳都是中規中矩,操場上也只有一些簡單的體育設施,這些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難免有些不習慣。
2、師生關係的區別。
幼兒園的老師,不僅僅負責孩子的學習,也要操心孩子的飲食和身體,孩子和老師朝夕相處,就像親人一樣。但是到了小學,每門課程的老師都是不同的,一個老師也不僅僅教一個班級。大多數老師都是上完課就離開,不能像幼兒園老師一樣事無巨細的照顧孩子,這就要求孩子更加獨立,能夠自己應對學校生活。
3、學習方式的改變。
幼兒園時期,孩子的學習任務並不太多,主要是在日常活動中學習一些基本知識,注重的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而在小學中,老師的教學方式是在課堂上進行系統規律的教學,每節課的時間和學習內容都是固定不變的,不會因為一個孩子的不適應而放緩課程。
沉穩有序,不要進入幼小銜接的誤區。
現在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但是因為沒有經驗或者太過心急,往往容易進入一些誤區,反而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1、幼小銜接的準備時間。
許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幼兒園大班,才開始注重這個問題,然而短短的一年時間並不會起到太大的效果。家長應該在孩子剛剛進入幼兒園,甚至更早一些,就開始著手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社交能力,為今後的入學打下基礎。
2、幼小銜接的準備方向。
幼小銜接絕不僅僅是擇校這麼簡單,很多家長本末倒置的更關心孩子的學校師資,甚至是一些物質上的準備。但是事實上,真正應該花費精力的準備方向,應該是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成年人進入新的環境尚且會感到恐懼,更何況是小孩子。疏導幼兒的心理,讓孩子不要對入學產生排斥才是家長真正應該注意的問題。
3、把一切託付給學校,過於看重成績。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的努力。想要自己的孩子在同齡人中成為佼佼者,絕對不能一切都依靠學校,作為家長,也要時刻關注孩子在生活上和學習上是否有不適應的地方。
《廣州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狀況調查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在收集的一千多份調查報告中,當今學生的心理狀態堪憂,主要就是來源於家長一味追求高分,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所以,家長務必理性看待孩子的分數,不要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狀態。
科學理智,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
1、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
家長應該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比如有意識地讓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自己做出選擇。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適當培養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這樣在學校中,才能更好的適應集體生活,走出獨立的第一步。
2、引導孩子進入良性社交。
孩子進入小學後,和幼兒園的環境完全不同,社交關係也發生了轉變。此時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進入良性社交,比如邀請同學來家裡玩耍,在友情出現矛盾的時候及時引導疏通,而不是只讓孩子和成績好的同學交往,或者是對班幹部言聽計從。
3、教育孩子遵守規則。
學校是一個規則至上的地方,孩子必須學會遵守規則。要讓他們明白,學校就是學習的地方,不能老師說注意聽講,而孩子還在走神,上課鈴聲響了,而孩子還在操場玩耍。此時家長可以藉助一些動畫片,讓孩子明白在學校必須聽老師的話,幫助老師樹立在孩子心中的權威形象。
4、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家長應該提前培養孩子養成自學的習慣,幫助孩子進行課前預習,學會自主學習。孩子年紀小,禁不住動畫片和手機遊戲的誘惑,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從正面多多引導,而不是一味的提出禁止。
幼小銜接的時期,是學前教育和正規教育之間,起到起承轉合作用的重要部分,家長一定要注意這個時期孩子的心理變化,幫助孩子更順利的融入學校生活。每個人在進入新環境的時候都會有些忐忑,對於幼兒來說,這種忐忑會變得更加容易引起嚴重的後果,家長應該慎重對待。
關於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和應對方法,各位寶媽還有什麼寶貴的經驗呢,歡迎分享出來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