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不一定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主要取決父母的處理方式

2020-10-05 兔U育兒

在老一輩的觀念裡,對於夫妻,從來都是勸和不勸分的,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怕影響了孩子的健全成長。

但其實,如果離異只是因為父母雙方性格、觀念等的不同,且監護一方的家長對孩子的養育及管教方式妥當,孩子也與非監護一方的家長保持親密的聯繫和接觸,即父母離異後,仍然積極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對孩子很上心,孩子感受到的親子關係質量沒有存在很大落差,那麼父母離異對孩子的成長並不會帶來塌方式影響。

從這張家庭的社會系統模型可以看出,父母關係、孩子的行為及發展、教養方式等三者是互相聯繫、相互影響的。

這其中的【父母關係】,筆者認為指的顯然是關係質量,而非關係狀態。

雖然離異,但兩人仍然保持相對和睦的相處,且能夠對孩子進行有效而耐心的共同養育,孩子因離異而受到的負面影響就不會太大。

反之,即使還未離異,父母關係卻薄弱而勉強,兩者都無法深度投入且敏感支持孩子的成長,孩子在看似完整的家庭環境中依然會走向消極。



離異本身不是消極事件,離異之前發生的矛盾、離異過程中引發的衝突、以及離異過後的冷處理才是最糟糕的。

【離異前的矛盾-如家暴;離異中的衝突-如羞辱】

最近我在看《女傭的故事》,史蒂芬妮·蘭德的親身經歷就是一個離異家長的樣本。

史蒂芬妮在28歲懷上女兒米婭,後者在剛滿7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見識過自己爸爸傑米暴怒下,對媽媽的虐待、威脅和高聲辱罵。

離異後,傑米把家庭的所有不幸通通歸罪於史蒂芬妮,甚至不留餘力地在米婭面前詆毀史蒂芬妮,跟米婭洗腦說史蒂芬妮狠心分開他們兩父女。

傑米式做法顯然就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最表層的就是降低對一方父母的接納與好感度,尤其當孩子年紀還小,對大人們的言行理解能力弱、看待人事物的眼界不寬就更是如此。從書中米婭在自己爸爸挑事和唆使下,開始生媽媽的氣,又哭又鬧等行為可見一斑。

再深一層,傑米式做法容易讓耳濡目染下的孩子變得敏感、焦慮、抑鬱,在與人的相處互動中也容易產生敵意情緒和攻擊行為。

離婚危機期內的親子關係有一種惡性循環:孩子的痛苦情緒、問題行為與成人無效的教養方式相互激化,令所有人的生活都不愉快。——【美】戴維·謝弗《社會性與人格發展》

【離異後的冷處理-淡漠人際關係】

婚姻不過是各種人際關係中的其中一種。一生只此一人並不是生存鐵律,沒必要因離異而背上過重的情緒包袱。

當然,史蒂芬妮不只是離異,更多的是她跟傑米分開後所面臨的居無定所和謀生壓力使得她「從不出去和朋友玩,也沒有邀請他們來過,仿佛與世隔絕,世上沒有可以待的地方。」

但拋開離異後帶來的生活狼狽,離異本身不應當成為收窄人際互動的理由。

離異父母應當為孩子保證一定的社交環境,包括「穩定的人際圈」及「該拓展人際圈還得拓展人際圈」。

否則一來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誤以為父母分開了,親人們就不愛自己了,原來因父母關係而認識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不能跟自己一起玩了,自己與父母仍然在一起的孩子相比,是低人一等的。

二來如果因為自己離異了,就連帶著減少孩子與外界的互動,孩子就沒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人,無法在與年老者交往中學會尊重,與年幼者相處裡學會責任,豐富社交經驗、提高社交技能,最終導致大人間的問題,成為了影響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怎麼做

在《女傭的故事》中,史蒂芬妮最大的心態轉變來自對家庭的認識。一開始與傑米分開後,她很迫切地想要摘掉單身媽媽的頭銜,這也是為什麼她那樣倉促地住進了特拉維斯的家。在她的潛意識裡愛人、孩子在旁才是一個完整的、真正的家。但在後來,她寫道:

想要找到一個真正的家,我需要敞開心扉去熱愛自己的家。珍視已經擁有的東西,和擁有的生活,利用已獲得的空間。家是一個敞開懷抱擁抱我們的地方,一個共同體,一種共識。

當我們熱愛自己的家,家才成其為家。當我們熱愛自己的生活,生活才能是生活,而不只是謀生。離異不是生活質量高低的判斷標準。只要我們永遠保持熱愛,我們就永遠值得一切美好。

在《女傭的故事》最後,史蒂芬妮意識到當一個人在苦難和貧困的惡性循環中陷得太深太久,就很難再找到重新爬起來的軌道。她鼓起勇氣,前往她心心念念的米蘇拉,在蒙大拿大學攻讀英語與創意寫作的學士學位。她帶著米婭去爬了森蒂納爾山,原本以為米婭走到半途就得哭喊著要抱抱,結果米婭卻是一路滿心歡喜地迸發,並且最終登頂。

落日的餘暉將米婭的皮膚染成深橘色。她有幾次回過頭來,自信地看著我。「我們做到了。」她的眼睛似乎在說。不僅是指我們登上了山頂,更是在說我們找到了更好的生活。

父母的勇氣是會傳遞的。是的,史蒂芬妮雖然離異了,但在她開始為了美好生活而奮力翻轉自己的命運時,米婭無論是生活環境,抑或是精神生活都會得到新的拓展及豐滿,這種思想上的滋養才是送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全文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父母離異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影響,家長應該如何彌補?
    當父母離異後,一般都要重組家庭,即使是選擇單身,但對於家長來說,要給孩子重新創造一個新的成長環境。並且要適合孩子身心成長的環境,是很不容易的。特別是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千萬別給孩子灌輸一些負面的信息:&34;、&34;。這些話會誤導孩子。父母只有一個,讓孩子擁有一顆平常心,告訴孩子,即使爸爸媽媽不在一起生活了,仍是愛孩子的,讓孩子心裡充滿著愛。
  • 父母離異對孩子是好是壞?心理學家:主要看父母的離婚方式
    婚後生活過得不好,很多人都會考慮是否要離婚,但是大多數人也只是想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孩子,怕父母離婚給孩子帶來傷害。那麼父母離婚到底對孩子是好是壞呢?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兩種家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快樂,心理也更健康。一種是家庭生活幸福、父母沒有離異的家庭。一種是家庭矛盾激烈,但父母已經離異的家庭。
  • 父母的不冷靜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現在大多數的家長都有一個這樣的通病,只要是家長自己覺得好的事情才算是好的,即使孩子說的再好的事情家長也不會認為很好;有些家長做的事情讓孩子無法認同時,明確的告訴家長自己的看法後就會受到家長直面嚴厲的批評,家長在不冷靜的狀態下表達出很多無法挽回的語言,一個小小的問題在父母跟孩子之間就能產生很大的矛盾。
  • 父母離婚,孩子一定不幸福嗎?
    而席瑞站的「堅持」方用一個離婚孩子的親身經歷述說了離異家庭所給他帶來的真實傷害和影響。在孩子面臨選擇的時候,無疑是最痛苦的。對於父母來說,孩子高考結束,意味著「終於可以不用為了孩子勉強撐下去了」。因為他們認為離婚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成績。
  • 離異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在所難免,有離異後對孩子造成二次三次更大傷害的,也有離異後重組家庭孩子家長幸福的,但是不多。畢竟兩個大人同時有那麼高覺悟的不多!今天我們來重新盤點一下離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應該怎麼做會好一點。
  • 父母離異,如何讓孩子不因此自卑?
    很多人都知道,父母離婚容易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容易自卑、缺少安全感、學習成績下降,未來婚戀關係也容易出現問題。甚至有研究得出離異家庭子女生病、吸毒、犯罪率都高於非離異家庭的結論。但大家並不一定知道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哪些因素在發揮作用。
  • 離異家庭的孩子,一定心理變態麼?
    1最近有個小男孩和我哭訴說:自己在相親市場上很不受歡迎,而原因,僅僅是因為自己的父母離異了。他很委屈地表示:父母離異,子女就一定變態麼?我不覺得這是真理。但我不否認現在買豬看圈是主流。原生家庭不夠好的孩子,在婚戀上,就是吃虧。
  • 孩子將來是「大高個」還是「矮個子」,主要取決這幾點,很關鍵
    導讀:孩子將來是「大高個」還是「矮個子」,主要取決這幾點,很關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將來是「大高個」還是「矮個子」,主要取決這幾點,很關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離婚,孩子還有可能幸福嗎?父母如何處理,會影響孩子的婚姻
    離婚對孩子而言是痛苦的,但是痛苦延續多久,取決於父母如何處理最近,演員賈乃亮和李小璐合體陪伴孩子的事情登上熱搜,很多人都在猜測他們是不是經歷過那些風波之後,決定要複合。在我看來,父母復婚不復婚已經不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但是他們這樣的做法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卻是大有益處的。
  • 離異家庭的孩子,性格一定會有缺陷嗎?如今甜馨的狀態讓人欣慰
    離異後的賈乃亮時不時的陪伴甜馨打球,看上去十分的和諧,不知道他們故事的還以為是沒有離異的溫馨家庭呢。其實這已經足夠說明,李小璐和賈乃亮都是特別的愛自己的女兒甜馨,不會因為離異後,讓孩子覺得家庭氛圍突然出現大變,而是讓孩子在接受的範圍內慢慢地去適應,很重視處理方式和引導方式。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那些離異家庭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由於離異家庭環境所影響,許多孩子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缺少父母雙方的關愛,他們在社會生活中往往會顯得格格不入,他們缺少關愛,缺乏安全感,很容易做出異於常人的行為,所以現在「問題少年」也日漸增多,而其中離異家庭的孩子所佔比例遠遠高於普通家庭。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 喪偶式育兒:爸爸長期缺席孩子的成長,會給孩子帶來3個負面影響
    ,會給孩子帶來3個負面影響1.缺乏陽剛之氣小明是一個非常內向的孩子,周末的時候也很少出門找其他小朋友玩耍,而是待在家裡陪伴自己的媽媽。其實這就是由於小明的爸爸因為工作常年不在家造成的,導致小明受到媽媽的影響太大,性格也慢慢的變得女性化。
  • 孩子的負面情緒不是洪水猛獸,父母的處理方式才是
    孩子負面情緒不是問題,父母處理方式才是!身為父母,我們無法保證孩子在學校時時快樂,所以高情商父母,在孩子遇到問題,有負面情緒,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嘗試。第1點:學會全神貫注的傾聽。不少家長會說,我每次都認真傾聽,也說理解他,給他解決方案,可和孩子根本聽不進去。
  • 隨意給孩子亂貼標籤,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父母要避免這種行為
    正是因為父母的亂貼標籤,導致孩子內心出現了不良的心理暗示,而不幸的是往往這些標籤給孩子帶來的都是負面影響,因為負面標籤大於一切,對孩子來說起不到激勵作用,反而產生了更多的逆反心理,有時候還會讓孩子學的對號入座。
  • 父母離異對孩子影響有多大?3個小方法,教你把孩子傷害降到最低
    其實這三種情緒在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但離異家庭的孩子卻會將某種情緒放大,直到極端。這是因為在他們生活中有某一部分缺失,因此他們的內心希望這一部分得到補充,因此才會有情緒的極端化。一、父母離異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
  • 孩子總是被嘲笑?父母如何處理,才能減少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聽到這些話後,沐沐從一個開朗愛笑的小女孩,變成了一個鬱鬱寡歡的「小大人」,特別重視自己的體重,並且開始節食減肥,朋友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又不知道如何勸阻。相信這不僅是沐沐媽媽一個人的困擾,而是很多父母的擔憂,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和嘲笑,找老師無果,找家長也不能解決,那父母知道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嘲笑嗎?
  • 負面情緒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要加強重視,及時幫助孩子緩解
    文/遠方媽媽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教育當中的很多傳統觀念也需要進行改變,只有這樣才能夠給孩子帶來更好的教育,也才能夠讓孩子更加聽話,。果我們不進行改變不僅不能夠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反而會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這種情況對於他們的一生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 詳解離婚這件事,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一位離婚爸爸我們要知道,離婚後孩子們也處在重建過程當中,有很多研究調查了父母離異對孩子的影響。有些說,父母離異會給孩子留下終生的傷痕,有些說孩子事實上可以因此受益,無論哪種偏向,都發現那些自我調整做得好的人,做起父母來也要好一些,他們孩子的表現進一步證實了這一結論一一父母調整得好,孩子往往也就調整得好。
  • 父母嚴重不睦影響孩子成長 法院中止探望權
    ,因在探望子女的活動中,多次發生爭執、扭打,激化矛盾發展到多次報警的行為,已嚴重影響了子女的健康成長。法官指出,因探望權的糾紛,已對雙方之女確實造成了不良的心理負面影響。何時恢復探望,應待雙方冷靜反省後才能得以準許。  李毅和張慧結婚後,於2001年生育一女。由於雙方性格不和,加之日常瑣事之擾,致感情日趨淡薄,終於2006年提出離婚。經民政部門登記,達成自願離婚協議書,協議除了雙方之女隨母親張慧生活外,對財產也作了分割。
  • 孩子咬指甲、眨眼睛,父母也別當是小事,背後「隱藏」著負面影響
    一旦孩子有不滿情緒,自然而然就會開始通過細小行為表達,一部分心理學家也曾研究認為:當孩子啃咬手指時,一定是他們內心有負面情緒無法消解,無法發洩。 長時間如此,孩子其實是較為壓抑、敏感、痛苦的,他們甚至擔心自己行為不當會帶來影響。 加之父母的期待較為明顯,孩子處於這樣的狀況之下就越來越緊繃,當情緒無法消解時,自然就會形成一些壞習慣,比如啃咬手指、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