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1975年的江宇虹,是昔日上海高考的文科狀元。18歲時留學海外,先後獲得英國伯明罕市場學碩士學位、英國劍橋管理學博士學位。26歲回國之後,江宇虹擔任戴爾中華大區的高管。33歲時,她在上海開辦了自己的「雲計算」服務公司。
辦公司兩年之後,江宇虹突然厭倦了現代都市白領生活。為了給自己的兒子提供綠色蔬菜,她決定轉型「種田」。江宇虹的媽媽得知消息後,一度十分生氣。認為她對農業種植一竅不通。選擇「種田」,既浪費了劍橋大學的學歷,也辜負了自己這麼多年來對她的期望。
可是,隨著江宇虹的農莊生意日漸紅火,媽媽也接受了她的選擇。其實江宇虹從前學到的東西,並沒有白費,她用自己在劍橋學到的知識管理農場。如今,江宇虹經營的「阿卡農莊」年收入早已破億。世界500強企業也找她合作。
一、從企業高管、IT公司老闆到「農婦」
江宇虹出生在上海一個高知家庭,母親是上海有名的醫生,父親則是一位飛機師,她本人則是昔日上海市的文科女狀元。
九十年代初,江宇虹到英國留學取得劍橋博士學位。八年後回國,當上了戴爾中華大區的高管。當了七年的高級白領外加兩年的老闆後,江宇虹看到寫字樓裡面走出來的人,每天都愁眉苦臉,感覺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2010年,江宇虹懷上了兒子「大蘋果」,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吃最健康的食物,可是市面上的蔬菜水果都不能讓她放心。於是,她在北京五環外的荒郊租種了20畝地,開始自己種植番茄、黃瓜、茄子等蔬菜,又養了一些小動物。
後來,她的小農場裡種的東西多了,自己忙不過來,就叫公司的員工幫忙。然後,大家分食地裡產出的農作物。日子一久,她就萌生了「搞一個農業大項目」的想法。
一開始江宇虹的母親非常反對,因為江宇虹連韭菜跟麥苗都分不清。假如去「種田」,她前面三十幾年所學都白白浪費掉了。可是家裡人拗不過她,只有隨著她的興趣來。但是做著做著,江宇虹就從中發現了一個商機。
2011年,江宇虹的「阿卡控股」公司成立。她事先租來五百畝農田,然後把它分租給北京一些高檔企業和商戶。任何企業都可以和她籤訂一份協議,然後得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農莊。企業挑選需要種植的蔬菜,江宇虹的公司來負責耕種和管理,再收佣金。
江宇虹的管理學知識和IT從業經驗幫了她一個大忙,她利用智能大腦來管理經營她的農莊。面向的顧客,是北京的中高檔企業。這些企業員工收入高,福利待遇好,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質。他們公司的食堂需要「綠色蔬菜」,於是就成了江宇虹的大客戶。
這些客戶中,就包括像甲骨文這樣的世界500強大公司。
二、關於「學以致用」的一些思考
早在三年以前,江宇虹的「阿卡控股」年收入已經破億元。今天,我們在網絡上去翻看她的成長經歷。鑑於她所取得的成績,大家完全不會質疑她當初的選擇。現在,我們應當思考另一個問題:是不是上了名校,畢業後就一定不能當保安,賣豬肉或者是當農民?
許多國內的網友認為:一個人拿了名校的高學歷,就應該坐辦公室當白領,或者跑到實驗室裡去做研究,否則就是「浪費教育資源」。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他誤會了「學校教育」本身。
一個人的求學經歷,並不必然決定他將來在社會上所處的位置。陸遊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本給我們提供理論知識,學會了理論,沒有實踐能力,在現實社會中寸步難行,我們應該學會把書本知識靈活用到社會實踐中去。
從前葉聖陶在《文心》中教學生們寫作,他告訴大家,學習作文不一定在語言課上,在美術課、數學課甚至是化學課上都可以學習寫作。因為知識是相通的,江宇虹的成功就說明了這一點。
江宇虹最初韭菜和麥苗都分不清,可是她能利用自己9年TI從業經驗,以及從前在劍橋習得的管理學知識去經營農場。學以致用,不是學哪個專業就在哪個行業就職,而是活學活用,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用到生活和事業的方方面面去。
前些年網上爆紅的北大學生賣豬肉事件,也是一個相當好的例證。陸步軒因為賣豬肉,被認為「丟盡北大學生的臉」,可是讀書替他增長了閱歷與見識,給他以強大的內心世界。間接幫助他走出了困境。他和朋友開辦殺豬廠,出書介紹自己的成功經營,最後成為億萬富翁,反過來捐款給母校。
比之江宇虹取得的成績,陸步軒更加不容易,因為二者的家庭背景天差地別。講到這裡,我又想起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一件真人真事。公元555年,南梁王朝被西魏攻陷。西魏大將進入皇宮的時候,看到梁元帝正在燒書。大將問他為什麼燒書,梁元帝回答說:讀了這麼多書,還是要亡國。
看起來梁元帝是在抱怨「讀書無用」,他為什麼要這樣想呢?那就是因為他不懂得,書本知識並不能直接給人帶來任何收益,名校的學歷亦然。
讀書讓人明智,可是拿到博士學位,只能證明你書讀到了一定程度,並不說明你的智慧得到了真正的開發。你的成績究竟如何呢,還是要到將來,靠社會實踐檢閱。
結語
從戴爾高管、企業老闆到現代農場主,江宇虹完成了她自身漂亮的轉型。乍看覺得劍橋博士去「種田」有點不可思議,其實最近幾年,這樣的人已經出現了很多很多,早已不稀奇。
只要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今天的中國學生和家長們,應該多睜開眼睛看世界。儘早打破對一切職業的偏見,鼓勵畢業生們勇闖世界,大膽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