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大家欣賞下科研的神論文,有些科學家是被科研耽誤的喜劇演員,他們寫的論文也特別可愛。
貓教授
下面這篇是1975年發表在物理頂級雜誌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上的論文1,一共只有兩個作者,一個是人,一個是教獸。看到圖片右上角的腳印了嗎?這是貓的腳印,本尊籤名。
事情原因也是好玩,當年編輯覺得全文用了很多『We』這個詞,然而投稿時作者就一個,編輯退稿了。作者也比較懶,用打字機重新寫一遍很麻煩,當年可沒有Word一鍵替換功能,所以他就把他家的貓主子給寫上了,名字還挺長F. D. C. Willard (Felix Domesticus, Chester;家貓Chester的意思,Willard據說是貓它爸的名字)。
阿爾法/貝塔/伽馬
署名的段子還挺多。1948年,一個叫Alpha的作者和他的導師Gamow要發一篇文章2,他們想了想還差點什麼,就把Bethe加上了,然後就有了科研界著名的『阿爾法、貝塔、伽馬』論文,目前被引用549次。
企鵝拉屎
去南極科考的科學家看到企鵝大便,腦裡就在想,他們拉屎的壓力是多少,下面這篇文章3,一本正經的計算,模型畫的還挺可愛。畢導的某篇文章靈感是不是來自這個。
周二投稿
經過多次被拒稿的慘痛經歷後,後悔沒有早點看到這篇文章4,這文章統計之後發現周二投稿是最有可能發表,這篇文章還被引用了10次。信科學,發文章,記得周二投稿!
簡筆畫
大佬畫圖從來不注意格式問題,生動形象、意思表達清楚就好了。如下圖,2012年的文章5,TOC就是簡筆畫,估計編輯也沒任何脾氣。在大佬面前,論文格式和美觀什麼都不是,內容為王。
什麼都沒有的綜述
這篇綜述題目是『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hemical-free consumer products』,說的是沒有化學物質的複雜綜述6,結果就是什麼都沒有。哈哈哈,在化學家眼裡,沒有化學物質的綜述,那就是沒有,沒有啥可說的,但是發了Nature Chemistry,還被引用4次了。
3223作者
歐洲核子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實驗文章,幾十個國家合作,文章作者十幾頁(1),比正文還多,一共有3223個作者,這種文章,諾獎都愁,不好頒發給三個人啊。
Nature&Science
科研界最厲害的雜誌應該屬於下面這個,期刊名字就叫做Nature & Science,還是美國的期刊,真是會玩。
參考文獻
1.J. H. Hetherington, F. D. C. Willard, Two-, Three-, and Four-Atom Exchange Effects in bccHe3.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35, 1442-1444 (1975).
2.R. A. Alpher, H. Bethe, G. Gamow, The Origin of Chemical Elements. Physical Review 73, 803-804 (1948).
3.V. B. Meyer-Rochow, J. Gal, Pressures produced when penguins pooh?calculations on avian defaecation. Polar Biology 27, 56-58 (2003).
4.M. Ausloos, O. Nedic, A. Dekanski, Day of the week effect in paper submission/acceptance/rejection to/in/by peer review journals.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456, 197-203 (2016).
5.H. Hess, Optimal loading of molecular bonds. Nano Lett 12, 5813-5814 (2012).
6.C. C. Alexander F. G. Goldberg,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hemical-free consumer products. Nature Chemistry, (2014).
7.G. Aad et al., Charged-particle multiplicities in pp interactions at√s = 900 GeV measured with the ATLAS detector at the LHC. Physics Letters B. (2010)
文章來源:微算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