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放開二胎的時代
雙胞胎可以說是越來越多
就連表情包都流行起了雙胞胎:
但你見過雙胞「字」麼?
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
博大精深的中華漢字:
兩個字看起來簡直一毛一樣
其實差別就在於底部的兩橫
來~仔~細~審~題~
「胄」字從「肉」,指帝王或貴族的子孫;
「冑」字從「冃」,指頭上戴的盔甲;
這個知識點,還不快拿小本本記下來?
還有這兩個字,也是誰長誰短的問題:
左邊是「汩」(gǔ),右偏旁是「曰」(yuē)
右邊是「汨」(mì),右偏旁是「日」(rì)
所以說,汩(gǔ)比較寬,汨(mì)比較長
再比如「汆」和「氽」
汆(cuān)是指把食物下水微煮
氽(tǔn)是指烹飪裡油炸的做法
「人」和「入」真的是傻傻分不清楚
來,繼續學習:
左邊的塵(chén)同「塵」,底部是「土」
右邊的麈(zhǔ),指鹿一類的動物,底部是「主」
有沒有感覺到腦闊疼
左邊的「不」(bù)最後一筆是點
右邊「不」(dǔn)最後一筆是捺
誰會關心它是一點還是一捺啊
本壞壞就這樣被你發現了呢~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
還有更兇殘的呢,比如四胞「字」:
來,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
為什麼你們要長得這麼像?
祇(qí):對地神的稱呼,「示字旁」+「氏」
祗(zhī):恭敬,「示字旁」+「氐」(dī)
衹(zhǐ):同「只」,「衣字旁」+「氏」
袛(dī):短衣,「衣字旁」+「氐」
咱們造字的時候能走點心麼?
▼
然而但是but
什麼字都沒這個字牛掰:
這也叫字?
這隨意的一豎就成了字
關鍵讀音還賊多!
「丨」 讀作「豎」(shù)時,意同「豎」
「丨」 讀作「一」(yī)時,意同「一」
更奇葩的是:
當它從上往下寫時:
「丨」 讀作「袞」(gǔn),意為上下相通
當它從下往上寫時:
「丨」 讀作tuì,意思與讀gǔn時相反。
請問,你一個漢字還想七十二變嗎?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尤其漢字,真的值得我們好好鑽研
你也認識趣味性的雙胞「字」嗎?
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