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血統的傳承,東北老菜---汆鍋底

2020-12-22 大廚輝哥

深秋的季節,人們需要食補,尤其東北地區比較寒冷,進補的需求更為強烈,東北人也多以牛羊肉為主,又喜食酸菜,汆鍋底正彌補了兩者的缺陷,有機的結合起來。汆鍋底極具東北地方特色,由東北涮火鍋的吃法演變而成,匯集了羊肉、螃蟹、幹小海鮮、東北酸菜、凍豆腐、紫菜等食材,吃這個猶如吃火鍋一樣地道美味。

氽鍋底還是有來歷的,有著特殊的淵源。東北地區有一個少數民族,叫滿族!先普及一下滿族據說是皇親國戚的民族血脈,老北京講的廂黃旗,跟滿族有著一定的關聯。滿族人口總數為1068.2萬人(2000年),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居第二位。滿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是滿族的故鄉,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逐步統一全國,從此開始了滿族貴族對全國的統治,辛亥革命之後,清廷覆亡。

滿族人口分布於全國各地,以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自治區、北京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多,其他散居於新疆、甘肅、寧夏、山東、湖北、貴州等省區及西安、成都、廣州、福州等大中城市。

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博收外來文化並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

汆鍋底始於滿族傳統火鍋在東北民間的延續,是滿族火鍋的簡化版,因為它做而成食、獨自成菜,不必像吃東北火鍋那樣準備繁瑣,卻又具備了東北冬日火鍋的獨特味道,因而流行於東北三省及北京地區一帶。

汆鍋底,字面意思比較直白的表達這道菜,汆是一種烹飪方法,入水為汆,常見的美食如汆丸子,酸菜汆白肉等。水開鍋後放入食材汆燙片刻至食材成熟的一種烹飪技法,大多汆至的食材比較容易成熟,汆燙後變色即可食用。鍋底二字即是火鍋裡的食材都可以在這裡呈現出來,除了以上的食材,肉類、海鮮、丸類、青菜、菌類都可以湊在這裡一展風採。可見汆鍋底是一種包容的飲食文化,不挑剔食材,兼容性極強,葷素皆可入鍋,有海鮮的鮮味,有羊肉的香濃,有酸菜的酸爽,有白肉的肥美,這道菜做好後酸爽可口,湯鮮味美,肉片香嫩,營養豐富,老少鹹宜。

各種食材交織在一起,互相借鑑又互相融合,相互之間味道交融,呈現出來的就是一道經典的美食。勞作之後,來一鍋汆鍋底,一家人圍坐在炕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羊肉鮮美不膩,酸菜可口軟爛入味,其樂融融的氛圍瞬間就出來了,所有的勞累辛苦,都在酒足飯飽之後化解得一乾二淨!

汆鍋底需要食材:梭子蟹一隻(或切蟹兩塊)、幹海虹10克、幹海米10克、幹海蜆子10克、海白蝦4隻、酸菜500克、紫菜2克、羊肉片300克、熟白肉片100克、凍豆腐150克、龍口粉絲100克、蒜泥20克、蔥段10克、薑片10克、枸杞子2克、香菜段2克、高湯2000克。

需要調料:鹽15克、味精5克、雞精10克、白糖10克、胡椒粉3克、料油5克、料酒5克、醬油5克、蝦油2克、香油5克、麻醬汁100克、腐乳4塊、韭菜花50克、辣椒油20克。

製作過程:將麻醬加適量清水懈開,加入醬油、腐乳、韭菜花順時針攪拌均勻,加入適量鹽、味精、雞精、白糖、蝦油、香油調味,調整到自己需要的鹹度。將龍口粉絲冷水泡半小時左右備用,酸菜洗淨切細絲。海白蝦去掉蝦槍,背部挑去蝦線洗淨備用。幹海貨全部清水清洗乾淨,凍豆腐用清水衝洗一下備用。

鍋燒熱倒入高湯,放入蔥段薑片煮開,倒入料酒,將螃蟹、幹海虹、幹海米幹、海蜆子、海白蝦、酸菜下入煮開後,下入凍豆腐、白肉、煮五分鐘左右,撇去浮沫,調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調味。紫菜撕成小塊,放入火鍋鍋底,將泡好的粉絲碼在底部。將酸菜白肉螃蟹等用漏勺撈出碼在粉絲上,將螃蟹放在一邊。鍋上火把湯燒熱,放入羊肉片汆燙至變色後撈出,碼在酸菜白肉鍋上面,將螃蟹放在最上面,將原湯燒開撇去浮沫,緩慢地倒入鍋中,撒上香菜段即可。一鍋地道的東北美味就做好了,喜歡羊肉的朋友可以多放一些,也可以邊吃邊涮,多加點高湯,這道菜就變成涮鍋子了。上桌時,配帶麻醬汁、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蒜泥上桌。

深秋的季節吃羊肉溫補,酸菜是東北人的最愛,汆鍋底也特別應景,什麼節氣該吃什麼,老祖宗早就給我們規劃得清清楚楚,你只要按照節氣時令,對應的食用適合節氣的食物,那一準兒錯不了!東北地區乃至於北京地區都能見到汆鍋底的身影,千百年來飲食文化的傳承帶著濃厚的地域特徵,繁衍生息,代代相傳,正應著那句話:民以食為天!

相關焦點

  • 饞死人的滿族人家關於豬肉各種的吃法
    那滿族呢?不用說是豬肉。滿族一半的味道,是在豬肉裡蘊藏的。滿族人的日子,翻滾在濃稠的鍋子裡,滋養在鮮美的白肉血腸裡,深藏在五花八門的鍋包肉秘方裡。上天給了滿族白山黑水這塊土地上最善意,最慷慨的賜予。豬的全身都是寶不同部位的豬肉有不同的滋味在滿族人家,豬的身上處處都是寶,皮可做靰鞡、肉可做食、血可灌腸、油可炒菜。
  • 東北老菜,經典家常菜「八大燉」,都是東北味,你吃過幾道?
    本期導讀:東北老菜,經典家常菜「八大燉」,都是東北味,你吃過幾道?「給東北人一口鐵鍋,能燉遍世界」,東北人對燉菜,情有獨鍾,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很多經營東北鐵鍋燉的餐館,東北燉菜最能體現東北的特色飲食文化,粗獷豪放,量大菜碼足,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東北的冬季,天寒地凍,最適合吃燉菜了。
  • 吉林市好吃的特色美食:滿族八大碗、松花湖魚宴……地道東北味兒
    下面一起來看看吉林市好吃的特色美食有哪些,滿族八大碗、松花湖魚宴……地道的東北味兒,你吃過哪些。一、滿族八大碗滿族八大碗,滿族同胞的特有菜種,年、節、慶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請,是滿族八大碗為滿漢全席之一下八珍。
  • 淺析東北地區滿族文化的演變
    ,遼寧 撫順 113001)   摘 要: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滿族是繼回族之後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尤其是東北地區。滿族有很多自己獨有的歷史文化,除了本民族文化之外,由於歷史原因,很多滿族居民吸收了漢族的文化,從而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滿族新文化,本文主要整理滿族文化的演變過程以及主要內容。   關鍵詞:滿族文化;東北地區;演變   1 滿族概況   滿族,以前叫做滿洲族,屬於55個少數民族之一。
  • 一道地地道道的東北滿族名菜「白肉酸菜血腸」
    還記得這首膾炙人口的東北網絡歌曲「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裡面的一句臺詞嗎?這個裡面的酸菜就是東北滿族人的傳統特色菜餚「白肉酸菜血腸」。雖然是起源於東北的滿族人,但是現在普遍為各族人民所喜愛。是城鄉居民殺年豬之後,宴請親友的一道主菜。其全稱應該是「酸菜燉白肉血腸」。
  • 直擊東北邊境滿族村,品嘗滿族八大碗,聽說一般人都沒吃過
    說到東北人,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除了熱情豪爽,還非常實在好客,一般家裡來了客人,總是好酒好肉的招待著,前不久過年的時候,有幸跟家人一起去到東北遠方親戚家那是一個位於中國邊境的東北農村,因為在這裡生活的人大多都是滿族人,所以村子的名字也非常具有滿族特色
  • 東北大廚做「溜肉段」,不焯水不汆水,多加這一步,肉香嫩入味
    嘿,各位大吃貨們,歡迎來到吃貨集結地——吃貨百科學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東北大廚做溜肉段的方法和技巧,喜歡的話記得點一下關注哦!各位吃貨朋友們都知道,雖然中華美食包含了八大菜系,但除了八大菜系以外,還有很多好吃的地方菜,比如令很多吃貨沉迷的東北菜就是如此,而東北菜中最經典的菜品,除了鍋包肉以外,還有非常好吃的溜肉段。有一首非常有趣的東北吃貨進行曲中,有一句歌詞特別有意思:「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想吃溜肉段」。
  • 菜鍋底的陳年老垢難以清除?用這2招,菜鍋煥然一新
    菜鍋是廚房必備的工具,我們每天炒菜都離不開菜鍋,積年累月下來,菜鍋底部必然會出現一層又黑又髒的垢汙,當我們在炒菜洗鍋的時候,看到這厚厚的黑垢,想必食慾也會隨之受到一定的影響,那我們怎樣去清除鍋底的黑垢了,只需要用這2招,必然讓黑垢去無蹤,菜鍋恢復如新。
  • 大和族自認血統純正,專家說:你們祖先來自中國,與滿族血緣親近
    日本是一個很注重血統傳承的國家,正如他們的天皇一樣,從神武天皇起,他們的天皇血統傳承從來沒有中斷過,所以被稱為「萬世一系」。同樣,對於日本的主體民族大和族來說,他們也自稱是世界上血統最為純粹的一個民族,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 東北70-80年代流行的老菜,現在都慢慢消失了,很多年輕人沒吃過
    以前的老東北菜,現在很多菜在飯店裡已經吃不到了,東北70-80年代流行的菜餚,因為種種原因,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者做法的繁瑣,現在都慢慢消失了,淡出了生活的餐桌,很多菜餚現在的年輕人沒吃過,下面一起看看都有哪些菜餚,你都吃過嗎?
  • 主廚王剛:努力保留東北老菜的味道
    網易旅遊《美食公開課》欄目本期走進遼寧大廈,專訪遼菜主廚王剛師傅,聽他講述自己的從廚之路,遼菜的精髓,以及一直以來為保留傳統東北老菜所做的努力。王剛:還得從原材料入手,比如東北的魚,吉林每年冬天打上來活魚味道鮮美。要想吃地道的美食,就把那個活魚空運過來,當時就加工,從打魚到上桌不超過幾個小時,那肯定味道、品質不一樣,但可能價格比較難讓人接受。但是真正的美食家肯定還是會講究鮮活的原材料。!【大廚面對面:保留東北老菜的味道】
  • 做一鍋熱騰騰的東北亂燉
    ,吃著暖和,舒坦,一家人坐在炕上,老少爺們兒一人盛上一碗,配上兩個蘸醬菜,即使吃的時間稍長一點兒,嘮嘮嗑,菜仍然溫暖有餘。當年,滿族先人過著遊牧生活,一口大鐵鍋馱在馬背上,每到宿營,連葷帶素扔到一個鍋裡,慢慢地形成了特色。
  • 東北人:這5道東北菜那麼好吃,為啥南方人都不懂欣賞?
    東北菜裡最原汁原味的菜就是蘸醬菜了,搭配菜醬蘸著吃,很美味。 想品嘗純正東北風味嗎?小水蘿蔔、東北旱黃瓜、生菜加上炸醬……請記住:醬是靈魂!哇,很美味哦!這股清流伴隨了我一整個春節!作為東北人蘸醬菜還是不能少的!菜蘸著醬看著就下飯!感覺老香了!特別帶勁那種!
  • 這家烏拉滿族火鍋不正宗?作為遊客,這是吉林旅行最享受的一餐
    原來有一個地方叫烏拉街滿族鎮,是滿族主要發祥地之一,距吉林市北30公裡。研究了才知,「鳳吉園烏拉滿族鍋子加工技藝」,作為烏拉滿族火鍋的正宗和代表,還評為吉林市非遺。鳳吉園賈家火鍋店,始創於清光緒年間,至今已一百四十餘年,是烏拉街現存唯一百年歷史的老字號飯店。
  • 滿族年俗味,吉林這家烏拉火鍋憑啥上央視?
    富察氏祖居長白山訥音河畔,世代以漁獵為生,清朝時富察家族有五代九人出任打牲烏拉總管,正是第三任總管富察滿達爾漢用火鍋孝敬康熙,自此開啟了富察氏烏拉滿族火鍋的先河,也奠定了吉林烏拉火鍋飲食的顯赫地位。
  • 舌尖上的回憶:滿族美食
    滿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周秦時的肅慎及後來的挹婁、勿吉、女真都是滿族的祖先。滿族先民長期生活在東北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賦予他們豐富的食物來源並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習慣。
  • 淺談民俗文化:滿族點心蘇子葉餑餑和薩其馬
    蘇子葉餑餑、薩其馬這些小吃,又是怎麼在滿族流行開來的?蘇子葉餑餑在滿族盛行起來的民間傳說故事。在滿族人的黏食中,蘇子葉餑餑又叫「黏耗子」。民間傳說,從前有一戶滿族人家,夫妻兩口人。丈夫退伍回家後,總嫌家裡的飯不好吃,也不願意下地幹活。他媳婦忙完屋裡忙屋外,非常勞累,但是,對於丈夫的懶惰卻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毫無辦法。
  • 蘸醬菜,東北狠人的飲食崇拜
    前幾天看了一篇《東北蘸醬菜到底有多野》,有感而發,領大家深入東北社會,感受一下東北狠人的飲食崇拜。正如貧瘠文化多出嚴肅文學,硬核東北也從來不缺少硬菜,但在真正的無情朋克看來,什麼鍋包肉地三鮮小雞燉蘑菇過於溫和,扒蒜老妹和燒烤也逐漸走向世俗化,一點都不顛覆。
  • 滿族來自哪裡?滿族的族源來歷略考,滿族的確是女真人
    在烏蘇里江以東,一直到大海,有一大片土地,這就是清末被俄羅斯割讓的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與黑龍江以北的40萬平方公裡土地合稱「外東北」,這裡有廟街,海參崴,伯力等大家較為熟悉的地名,外東北之於清朝就如同東普魯士之於德國,都是發祥地,但是都不在現在的版圖內,都被割讓給俄羅斯了。
  • 滿族女星美女輩出男星卻很醜,佟大為是滿族最帥關曉彤滿族最醜!
    吳京是烏拉那拉氏,老婆謝楠也有滿族血統。郎朗是滿族鈕祜祿氏,這個家族專出皇后,沒錯,就是甄嬛那個家族。佟大為是佟佳氏,滿族人才輩出但男性長相卻堪憂,佟大為這種顏值在娛樂圈排不上號的男星在滿族男性裡都是第一名。看厭了滿族男星的低顏值,來看一下滿族美女的盛世美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