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
〖教學流程〗
通過上節課鹽類水解過程的分析總結水解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 通過練習區別水解方程式和電離方程式 → 科學探究2和思考與交流2得出影響鹽類水解平衡的因素 → 教學評價。
(分析)根據上節課鹽類水解過程的分析寫出Na2CO3和NaHCO3水解的方程式。總結水解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板書〗5.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①鹽類水解是可逆反應,反應方程式中一般要寫「
」號。格式:
鹽的弱離子+ H2O
弱酸(弱鹼)+ OH―(H+)
②一般鹽類水解的程度很小,通常不生成沉澱或氣體,故在書寫水解方程式時一般不標「↑」或「↓」。
③多元弱酸根陰離子水解方程式應分步寫(第一步為主),而多元弱鹼陽離子水解方程式應一步寫到底。
④弱酸根離子和弱鹼陽離子混合時,水解趨於完全,用「═」且加「↑」或「↓」。
(練習)下列各式中屬於正確的水解反應離子方程式的是( B )
A. S2― + 2H2O
H2S + 2OH―
B. NH4+ + H2O
NH3·H2O + H+
C. CH3COOH + H2O
CH3COO― + H3O+
D. CH3COOH + OH―
CH3COO― + H2O
(總結)水解方程式和電離方程式的區別:兩者都有水的參與,去H+的反應為電離,結合H+的反應為水解。
如,HS― + H2O
S2― + H3O+ 電離HS― + H2O
H2S + OH― 水解。
(討論)從科學探究1可知,Na2CO3鹼性比CH3COONa強,為什麼呢?
〖板書〗三、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1.內因:離子結合H+或OH-的能力——酸鹼越弱越水解。(溶液的酸性或鹼性越強)
〖科學探究2〗
1. Fe3+ + 3H2O
Fe(OH)3 + 3H+
2.另行設計表格進行探究
影響條件
實驗操作
現象或H+濃度
平衡移動方向
解釋或結論
鹽的濃度
加入FeCl3晶體
H+濃度增大
右
增大Fe3+濃度
加水稀釋
H+濃度減小
右
促進水解
溫 度
升 溫
H+濃度增大
右
吸 熱
溶液酸鹼性
加鹽酸
H+濃度增大
左
增大H+濃度
加NaHCO3
H+濃度減小
右
減小H+濃度
3.結論:
①Fe3+的水解是一個可逆過程;
②水解平衡也是一個動態平衡;
③Fe3+的水解屬於吸熱反應;
④改變平衡的條件(如溫度、濃度等),水解平衡就會發生移動;
⑤當加入的物質能與溶液中的離子結合成很難電離的弱電解質,Fe3+的水解程度就可能趨向完全。
〖思考與交流2
〗
1.是中和反應的逆反應;
2.以NH4Cl的水解為例。
①加入少量NH4Cl晶體;
②加水稀釋;
③滴加少量NaOH溶液;
④滴加少量濃氨水;
⑤滴加少量鹽酸;
⑥加入少量鋅粒;
⑦加入少量Na2CO3粉末;
⑧加熱。
〖板書〗
2.外因:
①溫度:升高溫度促進水解;
②濃度:加水稀釋促進水解;
③溶液的酸鹼性:外加酸、鹼、鹽。
(教學評價)1.在純鹼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變紅。若在該溶液中再滴入過量的BaCl2溶液,觀察到的現象是。其原因是(以離子方程式和簡要文字說明)。
2.濃度為0.1 mol·L-1下列幾種溶液:①NaHSO4;②CH3COOH;③Na2CO3;④NaHCO3;⑤CH3COONa;⑥NH4Cl,pH由小到大順序為 ①②⑥⑤④③ 。
3.(2019·洛陽月考)在一定條件下,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H2O
HCO3(-)+OH-平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稀釋溶液,()()()3(2-)增大
B.通入CO2,溶液pH減小
C.升高溫度,平衡常數增大
D.加入NaOH固體,()()3(2-)減小
【課堂小結】影響水解平衡的因素可從化學平衡的角度去理解。如加入FeCl3晶體,平衡右移,但水解程度卻減小。
【作業設計】P59 1 2 6 8
【教學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