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爛腳患者的血糖已經穩定了,病情為什麼還不好?

2020-12-22 騰訊網

糖尿病爛腳這個併發症它涉及到的不僅僅是患者血糖的原因,它還涉及到了患者下肢動脈血管閉塞、周圍神經病變及創面感染問題,所以在整體治療上他就需要一個MDT多學科聯合診療中心來完成。並不是血糖控制住了病情就會好轉了,而是在對患者進行血糖的基礎上還需要做其他的治療。

根據商丘五院足病科多年的臨床經驗得知,為糖尿病爛腳患者控制血糖是最基礎的治療,並且這也使每一位內分泌科醫生都能做到的基礎診療。

下面就為患者簡單的介紹下糖尿病爛腳治療基本思路:

一:清創;把糖尿病足潰瘍創面上存在的失活組織,清理掉,需要切開引流的就切開引流,從而減少潰瘍創面的負荷,再結合中醫中藥來進行外敷,使得藥效可以直達病灶;

第二:控制感染;糖尿病足潰瘍常規的靜脈輸液只能控制炎症的上行,並不能控制創面的局部感染,所以控制感染需要整體與局部的治療結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也就是上面我們提到的局部清創及用藥環節。這樣整體與局部的相互結合治療而使得感染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與發展。

第三:改善微循環;通過改善下肢周圍血管微循環、營養神經、提高機體組織供血,增加血氧飽和度,促進神經修復及毛細血管再生,建立側支循環。也是通過整體與局部的治療,由於下肢動脈血管閉塞,就採取對下肢動脈血管閉塞處進行穴位注射這樣藥效的濃度就會直達病灶,再結合局部中醫中藥油的人工按摩來促進血液循環,效果會更好。

第四:營養創面;根據患者創面類型的不同,而擇藥,來改善創面的微循環,增強毛細血管的再生能力,促進創面肉芽組織的快速生長。

第五:去腐生肌;去腐生肌愈皮「靶位」給藥,使創面的病理性體液不斷引出,生理性體液不斷更新,使皮膚再生,創面癒合。

以上這五個治療環節,其中又蘊含了中醫與西醫的相互結合治療,整體與局部的相互結合治療,從根本上解決了它所存在的下肢動脈血管閉塞、感染、神經病變等問題,使得糖尿病爛腳保守不截肢康復。

相關焦點

  • 糖尿病患者,足部有4個跡象,或是「糖尿病足」前兆,警惕爛腳
    糖尿病患者平時若是不注意血糖控制,那麼就很有可能使得足部的血管跟神經發生病變,導致足部異常,出現爛腳的現象。一般在糖尿病人出現爛腳前,足部是會有以下的前兆的,下面來了解一下吧。1、皮膚乾裂患有糖尿病的人,因體內過高的血糖,很容易導致下肢的神經病變,使得足部出現很大的問題。
  • 糖尿病出現爛腳是為什麼,很嚴重嗎?|糖尿病足|神經病變|糖尿病|...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的併發症,患者由於長期受到高血糖的慢性損害,很容易引起下肢動脈血管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使患者下肢的感覺能力減弱或消失,往往出現爛腳時很難察覺,導致足部感染或壞死,嚴重的還可能會截肢。那麼糖尿病人出現爛腳是怎麼一回事呢?糖尿病足一般分為三種類型,神經型、缺血型和神經缺血型,而臨床上神經缺血型較為常見。
  • 糖尿病會「爛腳」?為什麼會出現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中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根據有關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足截肢患者的死亡率高達22%。為什麼血糖高會導致糖尿病足?糖尿病主要影響全身的大小血管,如果出現大血管阻塞以及神經病變,可導致機體對外界的傷害不敏感,更容易發生感染。同時,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血糖高,是很好的「細菌培養基」。因此,糖尿病患者發生感染後很容易出現潰瘍和壞疽等病變。
  • 糖尿病患者早上如何運動?謹記2點,或有助血糖穩定
    很多糖尿病患者身體出現了併發症,跟出現糖尿病之後不重視血糖控制有關,長時間讓血糖升高、明顯波動都有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進而導致併發症出現,身體受到的傷害也會比較明顯。因此,平時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正確的做法來讓糖尿病保持病情穩定狀態。
  • 怎麼預防糖尿病爛腳 糖尿病足飲食調理方法
    糖尿病患者經常會出現全身發腫,還有爛腳的現象發生,爛腳在醫學上也被稱為是糖尿病足,引起因素也是非常的複雜,那麼怎麼預防糖尿病爛腳?糖尿病足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什麼?糖尿病足的飲食調理措施是什麼?一起來看看關於糖尿病爛腳的相關情況吧!
  • 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爛腳的原因會有哪些?
    糖尿病爛腳是糖尿病其中的一種併發症之一,它的出現不僅僅會給患者帶去心理與生活上的負擔,還會給患者的經濟帶來一定的負擔,它的危害還是蠻大的。 造成糖尿病患者出現爛腳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和以下三種因素有關:
  • 糖尿病患者應該怎樣吃才能控制好血糖?
    在我們的身邊,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其實,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好血糖,使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是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確地吃飯是控制血糖的關鍵,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展。
  • 糖尿病腳爛了怎麼辦?幾個步驟有效改善爛腳現象!
    糖尿病爛腳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它是患者下肢血管和周圍神經的病變以及感染三種主要因素和合而成,出現在足部的一種潰爛、壞疽的表現。糖尿病爛腳如果不及時控制其發展,那麼它給患者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它病情發展的非常快,如果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那麼繼續發展下去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其他器官的功能作用。
  • 糖尿病腳爛塗什麼藥膏好?
    糖尿病引起的腳爛、潰瘍不癒合,如果是單一的塗抹哪種藥物就能治好的話,那麼糖尿病爛腳這個併發症也就不會那麼讓那麼多的患者遭受久治不癒合、越治越嚴重、甚至面臨被醫生建議截肢的局面了。
  • 降血糖最好的5個方法,糖尿病患者注意了!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並沒有辦法可以治癒,只能靠日常綜合治療來穩定病情,對於糖尿病友來說,最為有效的降血糖的方法,就是遵循五駕馬車,達到綜合調理的目的。
  • 糖尿病患者夜間腳疼怎麼辦?中醫說應該這樣緩解
    雖說患了糖尿病不一定100%並發糖尿病足,但是糖尿病足的發病率會隨著糖尿病病史的延長而明顯增加的,據調查,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的患者發病率高達90%,是糖尿病患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避免糖尿病足,就要了解其早期症狀,那樣才能規避風險。
  • 糖尿病患者血糖居高不下如何應對?
    糖尿病人的血糖長期升高,容易出現腎小球微血管病變,患者的蛋白排洩、濾過異常,嚴重可引發腎衰竭、尿毒症。但沒有一個糖尿病人不想控制好血糖,後半生被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困擾,甚至落得透析的下場,無處脫身,連累家庭。
  • 糖尿病病情輕重,如何評估?
    老劉是2型糖尿病患者,他覺得這個病對自己的身體並沒有造成什麼直接影響,不影響日常生活,因此從來沒有重視過這個病。直到幾年之後,他發現自己出現了蛋白尿,才知道自己已經出現了糖尿病腎病。
  • 藥補不如食補,多吃這4種富鉻美食,對糖尿病患者穩定血糖有好處
    現如今,我國患上二型糖尿病的人群越來越多,而他們也都在找可以穩定血糖的辦法。在醫學上,會用到相關的藥物以及胰島素。但也有的人建議是「藥補不如食補」。在吃降糖藥的同時,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通過食補的方式來穩定血糖。
  • 糖尿病患者,儘量少吃6種食物,管不好嘴,血糖可能會升高
    導語:糖尿病患者能控制好飲食,就已經是治療的成功開始。很多食物裡都含有大量的糖分,人們進食之後,這些糖分會讓體內血糖升高,從而加重病情,不利於糖尿病的治療。一、糖尿病患者,儘量少吃6種食物,管不好嘴,血糖可能會升高 1、含糖的碳酸飲料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有喝碳酸飲料的習慣,雖然飲料很好喝,但是它的糖分含量非常高,一瓶300毫升的碳酸飲料等於40克碳水化合物
  • 糖尿病患者,用胰島素對病情到底是好還是壞?醫生仔細做出分析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的,但是在糖尿病接受治療時,人們比較容易接受的是服用藥物治療,而對於用胰島素降血糖卻受到很多人的排斥。一些患者還表示自己不願意接受注射胰島素治療,因為這意味著病情發展非常嚴重,而且一旦接受胰島素治療就離不開了。
  • 血糖高,多觀察自己的腳,若是沒有這4個症狀,或血糖還比較穩定
    一、血糖高,多觀察自己的腳,若是沒有這4個症狀,或血糖還比較穩定1、腳部傷口不易癒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傷到皮膚,普通人的皮膚小傷口往往簡單處理下就可以了,但對糖尿病人來說就不同了2、四隻酸痛,麻木糖尿病患者出現腳麻現象是糖尿病併發症神經病變的表現。是因為長期高血糖刺激,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自我感覺四肢酸痛,麻木。如果出現了這個症狀,建議多多關注血糖值,並及時就醫檢查。
  • 糖尿病不能吃水果?這3种放心吃,或許還能穩定血糖
    慢性疾病的種類比較多,而糖尿病就是常見的一種,在糖尿病出現之後患者比較明顯的特徵就是血糖升高,而血糖不受控制的時候許多不良症狀會找上門來。因此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維持血糖穩定,同時還要講究飲食的正確,才能防止血糖過高帶來明顯的身體傷害。
  • 糖尿病患者,經常吃3種水果,多做2件事,或許能幫助穩定血糖
    導語: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然而現在我國有將近4億人口患有糖尿病,都知道糖尿病是不能吃糖分的,而且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吃了會升高人體的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很少吃水果,但是有這樣3種水果是可以常吃的,或許對控制血糖有幫助。
  • 不得不知道的引起糖尿病爛腳的原因!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想知道引起糖尿病爛腳的原因都有哪些,這樣自己也能在日常做好預防。根據總結,大部分患者病因下列情況比較多:1、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病變。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是全身大血管病變的一部分,主要病理改變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壁中層鈣化,內膜纖維增生,致使血管腔狹窄,嚴重的患者會出現閉塞,下肢及足部供血不足,甚至出現肢端遠端壞死。2、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變及微循環障礙。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變、血脂高血粘度增高、微血流紊亂等因素致糖尿病微循環障礙,此為糖尿病足的病因病理基礎之一,也是糖尿病足預後的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