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見的慢性病。調查結果顯示,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診斷標準,中國成年人總糖尿病患病率為12.8%,糖尿病患者總數約為1.298億(男性為7040萬,女性為5940萬);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35.2%。
也就是說,中國目前約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患者。在我們的身邊,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
其實,得了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控制不好血糖,使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是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確地吃飯是控制血糖的關鍵,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展。
糖尿病患者不能不吃早餐或晚餐
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都要保證,各種營養都要均衡。
有的患者感覺得了病應該少吃飯,一日三餐可以舍掉其中的一餐(早餐或者晚餐)。其實這樣的方式是不對的。
專家表示,如果糖尿病患者減少了三餐中某一餐的攝入,那麼飢餓感會累積,導致下一餐出現飯量大增的情況,反而會增加肥胖的發生概率,對控制餐後的血糖水平不利。
所以,在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方式上,首先是要每餐都吃,吃七成飽即可。還可以做到的是,在兩餐之間加餐,如吃點紅薯、紫薯、新鮮的水果等,可延緩飢餓感,減少正餐的食用量,對控制血糖有益。
糖尿病患者要拒絕肥肉、接受瘦肉、經常吃點深海魚
糖尿病患者應該避免的是大量吃肉和多吃肥肉
還有一些人在患上糖尿病之後,非常害怕自己的病情加重、誘發併發症,於是採取的做法就是不吃肉,或者是每天只吃水煮的蔬菜。
專家提醒,這種忌口的方式也是錯誤的。因為肉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人們需要吃的食物,即便對於糖尿病患者也是可以適量食用的。
只不過對於這種病情而言,應該避免的是大量吃肉。尤其是肥肉,這種肉的脂肪、熱量較高,全天如果超過75克,糖尿病患者不僅不利於控制體重,還容易在此病的基礎上並發高血脂。
吃肉的時候,糖尿病患者要學會拒絕肥肉、接受瘦肉,每周還可以吃點深海魚。深海魚肉裡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對糖尿病患者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冬天避免突發心肌梗死的危險有益。
糖尿病患者吃飯的第一口要特別注意
糖尿病患者吃飯時第一口最好先吃蔬菜
在餐桌上有肉有蔬菜,可能大多數人的做法都是先吃一口肉,但糖尿病患者更適合的做法是先吃蔬菜。綠葉菜或豆腐、菌菇類等菜品,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在糖尿病患者已經感受到飢餓的情況下,吃這樣的食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食慾、控制正餐食用的總熱量,這樣一頓飯下來更有利於穩定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