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討論了「人為什麼要賺錢」,這一期我們來詳解一下「怎麼賺錢」,傳統意義上的生意其實簡單點來說就是「買賣」,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產生價差賺到利潤,但是現在我們放眼望去都會發現大佬們都不這麼玩了,那大佬們都在玩什麼?怎麼玩呢?
這個其實就要從銷售和營銷說起了,傳統意義上的生意買賣都屬於銷售這個層次,銷售的本質是要有「產品」,也就是說你要想生意做得大做得好那麼必須要有好的產品,不僅如此,你沒有配套的產品服務與售賣手段都不能做大做好,所以對於銷售而言最基本的有這幾個要求:好的產品、好的地段、好的服務、好的售後等等。
所以傳統的銷售生意是一個產品成本高、門面成本高、維護代價高、人工成本高等等等等,在傳統生意這麼艱難的情況下才孕育了「營銷」這個體系,營銷的本質就直接跳脫了「產品」本身的束縛了,那麼什麼是營銷、營銷是通過什麼方式賺錢的呢?
我們這樣解釋營銷,一個手藝人做了一個碗,他請了一個銷售員幫他賣,來了一個營銷顧問說我讓你的碗賣價更高銷量更好,你給我提成就行。
手藝人就是傳統的手工生產業、幫他賣碗的就是銷售行業、幫他出銷售方案和提供更好的銷售技巧的就是營銷業。
以前做買賣的有一句名言叫做「酒好不怕巷子深」,但是現在不管多好的產品你沒有正確和有公眾影響力的營銷手段你再好的「酒」也會沒人買。
我的家族從商歷史有近50年,前40年基本上都是靠所謂的「口碑」,但是在08年以後沒有好的「營銷策略」就直接面臨倒閉。
其實股票和保險類業務都是較為純粹的「營銷」,打敗傳統經濟的不是網際網路和某寶,而是營銷策略的直接幹預,從產品到平臺的變革就是營銷策略的轉折,大家都知道某寶和阿里巴巴不生產任何產品,大家也知道滴滴沒有一臺屬於本身的運營車輛,他們既不是生產者也不是銷售者(每個店的客服都是老闆本身),他們只是純粹的營銷者。
我把現在的生意模式定義為「聯和銷售」模式,怎麼說呢?其實就是處於這個節點的生意必須集合一切你能用上的銷售手段、藉助你能運用的一切營銷案例來實現你的賺錢目的,線上線下、會員、充值、免費、微商、抖音等等手段和模式都一起上。
我的實體店長期在做和某寶店同步或者更優惠的活動,並且在朋友圈和抖音都定期的更新產品和服務,而且還在發動一切可以利用的「人際關係」做點公裝,這就是生意的本質,做為一個商人你必須心理始終有一句話「我是在跟自己打工,做得多賺得多」
本文為《奇偉趣說》原創,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點讚支持,小編會持續努力且免費的為大家詳解各種商業案例和生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