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很多企業家尤其是傳統行業企業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市場沒有以前好做了,企業盈利越來越難了。對企業的未來感到迷惘,因迷惘而焦慮,因焦慮而恐懼。事實上對於傳統企業而言要面臨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準備。
第一場戰爭就是「新常態下的企業轉型之戰」:近年來,經濟增速放緩、人口紅利和政策紅利逐漸消失、這直接導致了企業經營收入的下降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企業利潤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以往靠「天」吃飯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轉型正成為這場變革的主題。
上個月我受邀參加在瀋陽舉行的2015年綠公司年會,大大小小十幾場論壇中,80%以上都在談企業轉型與網際網路+,期間王健林董事長親自主講的「萬達的第四次轉型」。任何一個企業想要持續的發展都必須具備兩種基本的能力——
首先要具備持續生存的能力。順應外部市場的變化而變,萬達集團的第二次轉型,2000年萬達從住宅地產向商業地產轉型,商業模式從地產買賣轉向地產經營,為萬達集團在今天的霸主地位提供了持續經營的動力。
其次要具備企業內部的創變能力。企業內部要打破自身的局限,對核心競爭力進行升級與變革以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在萬達轉型向商業地產的過程中,企業內部對精細化管理、成本管控系統進行多次變革與創新。這種能力的提升,對萬達集團商業模式的成功轉型起到了重要的支撐。
第二場戰爭就是「網際網路時代對商業模式的顛覆之戰」:移動網際網路、人機智能、大數據、雲計算、3D列印的發展,正在衝擊和顛覆傳統經濟的商業模式,每天都在發生的變化似乎讓人措手不及。有專門的公司調查過,如果有100家傳統行業企業,有10家企業已經應用了「網際網路+」並已經實踐落地;有80家企業認為網際網路對未來商業模式的變革非常重要,但不知道該如何實踐落地?有10家企業對網際網路的挑戰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網際網路對傳統企業的挑戰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首先,網際網路的挑戰來自於企業對新技術的應用。
IBM公司在2012對全球64個國家,1700多位CEO進行了訪談,調查未來幾年影響企
業競爭力的關鍵外部因素是什麼?訪談結果表明,技術要素排在第一位。新技術的崛起將是企業外部競爭面臨的最大挑戰。
我是「正和島」的會員,在島親企業中就有兩家實踐網際網路+轉型成功的企業,一個是青島的紅領集團,一個是廣州的尚品宅配。所謂「北紅領、南尚品」都是正和島企業學習的榜樣。正和島就像企業成長加速器,帶領企業家互聯互通走在創新的前沿,5月底我們還要走進深圳騰訊總部,參加騰訊高管主講的3天實戰課程。
正和島島親企業「紅領集團」在十幾年前是一個傳統的「矮小丑」的B2B服裝代理製造商,每天生產80套男裝;如今紅領成功實踐的C2M模式也就是以消費者為核心,通過數據互聯,驅動工廠智能製造的模式,每天生產2000-3000件定製服裝,解決了工業規模生產與個性化定製間水火不相容的世紀難題。去年在服裝行業一片倒閉潮中,紅領集團卻一枝獨秀,銷售額和利潤都增長150%上。
「尚品宅配」也是正和島上的一個明星企業。傳統家居企業的經營方式是,廠家生產什麼樣的家具,消費者就只能買什麼樣的。而尚品宅配顛覆性的解決方案,讓客戶在網際網路平臺上,與專業設計師互動,從玄關、廚房,到客廳、臥室等全屋家具完全個性化定製;並整合數據化信息平臺,從原料、生產、配送全面數據智能化管理。成為中國數碼家居C2B個性化規模定製模式的家居企業,連續3年保持100%的複合增長。
我們公司的第四代產品移動營銷新模式「行銷寶4.0」利用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幫助企業在線上新增30%意向客戶;對客戶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到了實時在線提醒;銷售、服務現場遠程可視化管理;幫助企業用大數據做精準營銷。同時我們採用SAAS雲架構平臺,企業無需硬體投入和人員投入,遠程可以下載安裝。這種技術的應用對企業的購買成本和使用成本比第三代產品降低了60%以上。
其次,網際網路的挑戰來自於企業家的網際網路思維
「沒有傳統的行業,只有傳統的思維」。未來的商業世界將是一個虛實結合的世界,是一個以網際網路進行連接,數據主導的世界。傳統企業+網際網路,最大的挑戰是企業家本人的思維方式。在過去很多成功的經驗和實踐會令企業家保持慣有的思維定式以及不願意放棄基於信息不對稱帶來的既得利益。難就難在60、70後的網際網路難民如何擁有90後網際網路原住民的思維方式?
在過去,所謂的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大部分是針對客戶一廂情願的灌輸與圍剿。複雜的中間渠道導致廠商無法與客戶進行連接、讓客戶參與互動,獲取客戶對產品的建議。廠商的資源配置很難做到以客戶的「真需求」為中心。
我舉個例子,上個月世界五百強企業久保田(上海)公司的管理團隊來我們公司洽談移動銷售管理業務的合作。期間談到了在線銷售培訓的問題。傳統的方式是把培訓講師的課程錄製成視頻發布到網上,讓銷售人員在線學習考試。我給他們的建議是首先作為培訓講師要轉換思維,從一名老師轉換為優秀的社群組織者。在我們的「行銷寶」中能實時看到全國每個銷售員的銷售數據。針對某款產品把銷售業績最好的前五名銷售員篩選出來,把他們聘為「兼職講師」。然後讓全國幾百名銷售人員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例如某銷售員某款產品賣的不好,就想學習別人賣的好是怎麼做的?他可以在線上選擇適合自己的「兼職講師」,超過10個銷售員選擇同一個「兼職講師」,組織者就可以把它們拉進一個專門的群裡,約定時間讓「兼職講師」在線上與學員互動開講。這樣的培訓效果更貼近於銷售人員的真實需求和實戰聚焦。同時培訓後把銷售人員都連接成了好朋友,他們平時能互動更多有價值的資訊。
最後,網際網路的挑戰就是企業家的網際網路價值觀
李嘉誠經營房地產的金科玉律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原因是什麼呢?好地段的人流量大,人流量大就增加了交流的機會,增加了交流的機會就增加了更多的商業機會。PC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解決了空間軸的轉換。人們可以在電腦上以光速向世界各個角落傳遞信息、互動交流、開展商業活動。地段為王的時代演變為流量為王的時代。所以,收集流量、分發流量成為PC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邏輯。當移動網際網路將「隨時在線」變為現實後,解決了時間軸的轉換。比如我現在出差最糾結的就是帶不帶筆記本電腦。不帶吧,擔心會影響工作。帶上吧,經常又原封不動的帶回來。出差移動中利用碎片時間在手機上幾乎處理了所有的工作。再比如在座的各位如果仔細算一算我們每天花在使用微信上的時間大概是多少?現在平均每人每天使用微信60分鐘。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利用移動終端可以隨時隨地的在線連接。我們從分發流量的商業邏輯進入到分發時間的商業邏輯。
所以對於網際網路的認識不僅僅是一門技術和工具,因為它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時空觀,重構後的商業形態將釋放巨大的商業機會。
在開放、連接、交互的網際網路世界,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也是一個以「我」為中心,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世界。固有的價值觀、隨著90後這些網際網路原住民的成長,也正在被打破。網際網路最大的魅力就是「合而不同」,如果大家堅持一樣的觀點,同樣的行為方式反而背離了網際網路的進化精神;網際網路最大的智慧是包容,就是因為它沒有界限和標準,所以能碰撞出更多的智慧火花。我們今天的論壇也是一個開放的論壇、也是一個多角度觀點碰撞的論壇。
最後我想說,作為企業家,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的變化,以更開放的心態擁抱網際網路;作為企業家,我們應該以利他的初心大膽的實踐網際網路帶給我們的機會,做到有效的「虛實結合」,以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根本,守正出奇,實踐網際網路+、成為這場戰爭的贏家。
囉嗦了這麼多,接下來把寶貴的時間留給最重要的人。本次論壇我們有幸邀請到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老師、商界領袖吳一堅主席等十一位大咖嘉賓做精彩主題演講,希望本次論壇能為大家帶來更多的收穫。
我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