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這一充滿危險與勞累,血與火考驗的領域,歷來對參戰人員身心素質有很高要求。高技術戰爭,武器的毀傷力成倍增加,據有關資料顯示,核爆炸時裂變反應產生的能量,按每單位裂變材料計算將比普通炸藥產生的能量大兩千倍,而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將超過一億倍。未來的戰爭就是高技術戰爭,空前殘酷,對軍人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就很難適應高技術戰爭的需要。
軍人的心理素質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劉伯承元帥說過,說到打勝仗,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士氣,一個是打法。完成戰鬥任務,不僅要有高度的政治覺悟、過硬的軍事技術和強健的體魄,而且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打贏未來的高技術戰爭,軍人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根據以往的經驗以及未來戰爭對軍人心理素質的要求,我們認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應該包括:高昂的士氣、敏捷的智力、穩定的情緒、堅強的意志、沉著果敢的性格。
一、高昂的士氣
士氣是支持軍人戰鬥活動的精神支柱,是軍隊集體中軍人的精神面貌和戰鬥情緒,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戰爭實踐表明,在一定的物質條件下,士氣的高低對於戰爭的勝負具有決定的影響。高技術戰爭中士氣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高昂的士氣,就是當軍人接受上級命令、受領戰鬥任務後,能迅速產生積極的心理反應,準確地感知上級命令、指示的正確性,想領導所想,急領導所急,把自己的思維想像迅速集中於上級指示的範圍和方向,表現出要克服一切困難,堅決完成任務的激情,要樹立敢打必勝的信心。我們希望和平,但我們不怕戰爭。當前,要解決一部分人的「恐美症」和「恐高症」。
我們承認美國是當前頭號強國,武器先進,而且到處充當國際憲兵。其實,也不過是個紙老虎。我們在朝鮮戰場和越南戰場都已經較量過了,都是以他們失敗而告終。將來,在我們解決臺灣問題時,他們要插手,也只能是以他們的失敗而告結束。這是因為,我們是為正義而戰,不僅國內人民擁護我們,而且會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支持;而美國支持臺灣獨立是幹涉別國內政,是不得人心的,不僅世界人民反對它,美國人民也會起來反對它。現代高技術戰爭,兩軍對壘,不僅是軍力的對比,而且是人才的抗衡。抓住了人才,就等於佔領了戰場的「制高點」。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社會一切活動的主體,也是戰爭的主體。高技術武器不可能改變人在戰爭中的主導地位。這是因為,首先,武器的發展是由人來創造發明的,也必須在人的掌握下才能發揮作用,它是人的智慧和勞動的物化,沒有掌握高技術的人,就沒有高技術的兵器,人的智慧和知識始終駕馭著武器的發展;其次,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是以人為主體而進行的武器的對抗,戰爭的全過程始終都離不開人的活動,而武器只是人們從事戰爭的一種工具,是受人支配的,一旦離開了人的支配,再先進的兵器也不能成為戰鬥力。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實質上是人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的物化形態。所以,先進的武器裝備同具有一定科學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的人的結合,是現代高技術戰爭的客觀要求,是戰鬥力的重要因素;第三,主觀能動性在戰爭中對武器的反作用具有決定意義。同樣的武器裝備,在具有現代化知識頭腦的人手中,可以充分發揮其威力,而在低能者手中,則很可能是一堆廢物。大家知道,科索沃戰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用現代化武器對南聯盟轟炸了78天,並沒有使南聯盟人民屈服,相反南聯盟人民更加團結。
實踐表明,武器在戰爭中確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們絕不能忽視一個重要事實:即任何時候戰鬥的第一要素是人而不是武器,贏得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是高素質的軍事人才。抗倭名將戚繼光說過:「兵之勝負,氣也。」因此,在未來戰爭中軍隊領導者必須注意培養和激勵部隊高昂的士氣。積極開展戰場宣傳活動,激發部隊戰鬥熱情,強化軍人積極作戰心理,促使士氣迅速高漲並不斷得到鞏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軍人提高對作戰意義的認識,使軍人樹立起強烈的愛國之心,把個人的責任和國家的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進行戰爭性質教育,引導官兵明確戰爭目的;進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堅定官兵敢打必勝的信念,就能在作戰中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堅韌不撥精神。如被譽為「李海欣高地」的十五勇士,他們對祖國赤膽忠心,在保衛祖國領土的鬥爭中,同十倍的敵人浴血奮戰,毫無畏懼之心,獲得斃敵104名的戰果。事實證明,強化了軍人為祖國而戰的動機,就會產生強烈的意志力,保持高昂的士氣,戰勝敵人。
二、敏捷的智力
軍人的智力品質應該是順利使用武器和遂行任務所需要的良好的感知能力、清晰的記憶能力、高度的注意能力和敏捷的思維能力。具體來說,在戰爭條件下,感覺器官不因戰爭環境的影響而反應遲鈍,而是能保持高度的感受性和靈敏性,能迅速、準確地把握戰鬥空間、時間和物體的運動,並能有效地避免錯覺;能在極度緊張疲勞的情況下,保持記憶清晰、準確,能迅速從記憶中提取戰鬥所需各種知識;思維敏捷,能迅速、準確地做出判斷,為贏得勝利,靈活、創造性地解決戰鬥中的各種問題。
在高技術戰爭中,戰場情況複雜多變,戰局變化莫測,大量信息蜂擁湧而至。面對這些明暗相間、真假難辨、層次較差的信息,作戰指揮員必須綜合運用多種思維,得出正確結論,指導作戰行動。首先是經驗思維。能快速對常見的重複性問題做出模仿性的、具體性的決策。其次是理性思維。運用科學的程序和方法,按照嚴格的邏輯規則進行分析判斷,能夠比較科學的對多變量、多因素的複雜的作戰問題進行決策。再次是運用靈感思維。在長時間思考後的鬆弛中和應急狀態中,產生突發性和隨機性思維。靈感思維對提高作戰決策有重要作用,靈感的產生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又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模糊性、不完整性和不合邏輯性,因此,對靈感思維所得結果,要認真進行論證,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
三、穩定的情緒
穩定的情緒是軍人作戰中必須具備的心理品質之一。要求軍人對戰場上可能出現的影響軍人情緒的各種刺激因素,能夠善於避免和消除恐懼。初上戰場的軍人,開始多數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恐懼感。戰爭實踐告訴我們,一定要加強軍人的心理訓練。
通過訓練,把軍人的恐懼感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培養他們避免或適時消除恐懼心理的能力,能夠調節和保持良好的心境。戰爭環境瞬息萬變,作戰中困難和挫折難免,很容易引起軍人心境的變化,要防止不良心境的產生,就要善於調節和保持積極、穩定的心境。由於戰場變化無常,軍人的激情迭起,積極的激情有利於戰鬥任務的完成;消極的激情不利於戰鬥的勝利。因此,通過心理訓練,要使軍人能夠善於消除消極的激情,強化和保持積極的激情,保證戰鬥的勝利。
四、堅強的意志
意志是人的心理能動性的突出表現。堅強的意志是戰勝敵人,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堅強的意志要求指揮員以意志的力量控制決策行為的過程。主要包括戰爭初始階段的動機衝突、定下決心的選擇、貫徹決策的堅定信心和修正決心的矛盾處理。指揮員必須客觀的分析判斷新的情報、信息,善於聽取各種不同意見和建議,並善於控制自己的情感。
堅強的意志,要求軍人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情況下,始終保持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堅定沉著,勇往直前。通過訓練,也就是通過體驗戰場上可能出現的緊急、危險情況,達到使軍人能夠具有堅定沉著、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質;通過讓他們單獨警戒、值勤和孤身陷入敵人陣地、失去聯繫和支援的情況下,培養孤膽作戰堅持勝利的意志品質;通過讓他們體驗寒冷酷暑、幾天吃不上飯、喝不上水,超負荷的連續作戰,培養他們養成飲饑渴寒暑,抗疲勞的耐力,以頑強的意志戰勝強大的敵人。
五、沉著果敢的性格
性格是指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恩格斯指出:「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勇敢是軍人性格的第一要素。勇敢是軍人最可貴的品德,是震懾敵人的強大精神力量。有了勇敢,才能在戰鬥中形成一股強大突擊力、摧毀力,進攻時猛打猛衝,排山倒海;防守時以一當十,固若金湯。果斷是軍人必備的性格之一,它要求軍人行動緊張、快速、乾淨、利落,果斷的行動可以贏得戰勝敵人的主動權而那種優柔寡斷的性格可能貽誤戰機。沉著果敢的性格是軍人克敵制勝的重要心理品質。它要求通過心理訓練,使軍人養成在長時間內與敵人作鬥爭的堅強不屈、百折不撓、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性;遇到特殊情況不驚慌失措,保持堅定沉著,為爭取戰鬥勝利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能夠在堅決執行上級命令的前提下,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機動處事的主動性;在面臨危險、困難的情況下,迅速做出決斷並堅決實現決心的果斷性;在脫離集體,沒有命令的情況下,善於自信、獨立思考,在維護集體利益的前提下積極行動的自覺性;在極端特殊複雜的情況下,敢於機智運籌、靈活制勝。
綜上所述,要打贏未來的高技術戰爭,軍人必須具有高昂的士氣,敏捷的智力,穩定的情緒,頑強的意志,沉著果敢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