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心理訓練是打贏局部戰爭的基本準備之一
(在全國大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上的發言稿)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是戰爭中自覺能動性的物質因素,也是奪取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因為人是戰爭的主體,任何武器裝備只有通過人,才能轉化為現實的戰鬥力。無論戰爭形態如何變化,人在戰爭中的作用都不可能被其他因素代替。戰爭的較量說到底是人心和人力的較量,是人綜合素質的較量。
一、做好心理準備是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的基本準備之一
人是戰鬥力的第一要素,而人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有機結合。它包括政治因素、思想因素、技術因素、智能因素,也包括人的體能因素和心理因素。在這些因素中,人的心理因素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因為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實的能動反映,是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感、意志和氣質、能力、性格等心理現象和個性心理特徵的綜合表現。心理因素直接影響軍人在作戰中的認知、情感和意志,影響軍人的作戰動機和戰鬥行動,決定著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和智能的運用。列寧告訴我們:在任何戰爭中,勝利歸根到底是由戰場上流血的群眾的士氣決定的。士兵們確信戰爭的正義性並且意識到必須為了自己的弟兄們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會使他們鬥志昂揚並且能忍受空前的艱難困苦。
戰爭實踐表明,勇敢和必勝的信念常使戰鬥得以勝利結束。在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中,信心是力量的源泉,也是取得勝利的前提。因此,在軍事鬥爭準備的各項工作中,加強心理訓練是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的基本準備之一。
二、把心理訓練納入院校和部隊教育訓練的計劃
在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中,有了敢打必勝的信心,官兵在作戰中就會表現出高度的戰鬥積極性,從而提高心理機能,把心理活動能量激發到最好水平。反之,信心不足,就會懼敵畏戰,特別是在未來高技術戰爭中,我軍武器準備不如敵人,再不加強心理訓練打贏未來的戰爭困難更大。通過加強心理訓練,引導官兵樹立科學的比較觀,看到我短中有長、劣中有優,敵長中有短、優中有劣,由此,可以增強官兵敢打必勝的信心。
在戰爭中,各種危險、緊張、複雜的局面和困難情景,都會影響軍人的心理,尤其是高技術條件下,戰爭的突發性和殘酷性,使參戰人員的心理負擔明顯增大,心理壓力空前加重,如果沒有充分的心理訓練,官兵就不可能形成和保持認識的正確、情緒的穩定和堅強的意志,要取得勝利也是不可能的。通過加強心理訓練,可以讓官兵提前從心理上體驗高技術戰爭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危險,並掌握了適應這些考驗的方法,他們就會消除緊張和焦慮的情緒,鎮靜地應付各種外界刺激,就不會發生過度的或異常的心理反應。通過加強心理訓練,可以培養官兵良好的心理品質。
軍人時刻都要做好戰鬥準備。但是,長期和平環境使一些軍人失去了警惕性,在未來戰爭突然爆發,能否保證部隊迅速完成由平時到戰時的心理轉變,直接關係戰爭的進程和結果。加強心理訓練,使官兵事先對即將發生的或可能發生的戰鬥以及戰鬥中可能遇到的危險、傷殘、和犧牲等情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對敵人作戰特點、敵人可能使用的武器以及敵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等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和掌握,一旦有事,才能從容對待。通過加強心理訓練,可以提高官兵作好戰鬥準備的速度,為贏得戰鬥勝利創造條件。
打勝仗不僅需要軍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軍事素質和文化素質,而且需要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通過加強心理訓練可以更好地發揮官兵的戰鬥積極性。
心理訓練在在未來高技術戰爭中的重要功能,決定了我們在新時期軍事鬥爭準備過程中,必須把它列入議事日程,納入院校和部隊教育訓練計劃,首先選擇有經驗的教員,編好教材,安排一定的時間,使心理訓練真正成為軍事鬥爭準備的一項重要內容,成為院校和部隊教育訓練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的過程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心理訓練的基本內容
加強心理訓練的基本目的是培養軍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為打贏高技術戰爭作好心理準備。因此,心理訓練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官兵有效的使用各種高技術武器裝備和在高技術條件下遂行戰鬥任務所需要的心理品質;培養官兵在高度緊張的作戰環境和危險、意外等緊急關頭,保持堅強的意志和必勝信心的心理穩定性;培養官兵具有在長時間體力消耗和精神負荷的心理耐力;培養指揮員掌握和調控部隊心理、穩定部隊情緒的能力以及培養軍人集體的凝聚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