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思想的發展過程

2020-12-13 翠笙簫

三代學人的智慧[7]

作者:孫月才

認為較好的寫法是前一種,因為柏拉圖並不是先有一個「哲學體系」才撰寫對話的,而是隨著對話中所討論的問題逐漸形成體系。

所以,一篇篇地研究對話,更能顯示柏拉圖思想的發展過程,更能將他所使用的範疇的內涵說清楚。柏拉圖的相論(Theory of Ideas)就有一個前後期的「同」異」問題。

只有通過逐篇研究,才能清楚地見出它的發展線索:從「相」和具體事物的對立,逐漸過渡到打破這種對立。亞里斯多德關於形式和質料相結合、形成一個統一世界的學說,就是柏拉圖後期相論的進步發展。

可見,這種按對話先後逐篇分析的方法是符合範疇發展的內在邏輯的。不過這裡也有一個是否普於做這類分析的問題。現代西方希臘哲學史家格思裡,雖然也採用逐篇研究對話的辦法,但如本書作者所指出,他未能將各篇之間的區別和聯繫講清楚。

這樣就難於見出柏拉圖思想的系統和他所使用的範疇的邏輯發展。

相關焦點

  • 柏拉圖的美學思想
    柏拉圖是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以哲學的概念來思考美,並讓美學成為一個思想體系的第一人。他出生雅典貴族,從小就接受哲學、數學和文藝的良好教育。青年時期非常崇拜蘇格拉底,當年蘇格拉底被雅典人處死後,他憤而離開雅典到麥加拉城漫遊,先後到過敘拉古城、埃及、西西里島考察十年,結識一些士人,而後回到雅典創辦雅典學園,專心從事教育,以期實現自己的抱負。
  • 柏拉圖的貢獻不僅僅限於戀愛觀,他的其他思想同樣著名
    一說起柏拉圖,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柏拉圖戀愛這代名詞,柏拉圖式的戀愛意為因為精神戀愛,在戀愛的過程中,我們應當更多的是進行精神的交融,而肉體往往是次要的,然而柏拉圖作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的許多觀點並不僅僅只限於愛情觀之中,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柏拉圖的一些人生思想觀點吧。
  • 西方哲學思想的真正開創者,柏拉圖的核心思想講了什麼?
    這就要回到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柏拉圖哲學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論。而理念論正是一種注重精神力量的哲學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柏拉圖的「理念論」,開啟了西方哲學世界的大門。因為在西方哲學裡,有兩個幾個基本的劃分:一個是唯心主義,一個是唯物主義。
  • 柏拉圖學帶來的思想競爭多德學派,對「矯正」柏拉圖哲學的作用
    有學者說,柏拉圖主義本來就是一個戰場,各種想要重構柏拉圖學說的理論家各顯身手,爭相掌控思想主導權。而在這種思想競爭中,大家又都面臨如何處理與其他學派思想關係的問題,因此出現了諸如安提庫斯和波希多尼這類思想家。關於安提庫斯的歷史地位,我們知道,他還是首位堅持亞里斯多德學派學說、對"矯正"柏拉圖哲學有重要作用的柏拉圖主義者。
  • 柏拉圖政治思想的根源
    說到柏拉圖,往往會讓人聯想到亞里斯多德,即使後者對哲學和自然科學影響頗深,其作《形上學》更是對其師柏拉圖的關於經驗知識和技術知識問題的駁斥,但不可否認,柏拉圖的影響更為深遠——後來統治歐洲十幾個世紀的基督教神學和哲學都受到了他的影響。
  • 教招考點 |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例題及知識點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2. 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將世界分為現象世界和理念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實的、永恆的;提出人的靈魂先於肉體存在於理念世界中,「投胎」為人時,暫時失去了對最高理念的認識和記憶,因此,教育目的在於實現個人的「靈魂轉向」。
  • 柏拉圖是希臘西方思想的偉大創始人之一
    他記載的蘇格拉底對話錄成為後人研究他們思想的主要來源,但許多內容其實記載的是柏拉圖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蘇格拉底的原意。排列圖又稱為柏拉圖,由此圖的發明者19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柏拉圖(Pareto)的名字而得名。柏拉圖最早用排列圖分析社會財富分布的狀況,他發現當時義大利80%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後來人們發現很多場合都服從這一規律,於是稱之為Pareto定律。
  • 關於柏拉圖的思想總結
    柏拉圖一生都在對政治抱有很高的熱情。他的三次西西里之行表明他已經深深捲入政治的漩渦之中。但是其在政治方向沒有好的機遇,他不得不退而著書,開始探討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的學問,並將其反映在《理想國》、《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一、柏拉圖政治學說的出發點是尋求正義國家的三個階層,即統治者、武士和生產者各自的德行應該是智慧、勇敢和節制。
  • 將唯心主義客觀化,受貴族主義影響,閃光的柏拉圖思想也有局限性
    柏拉圖超前與神秘的倫理思想學說除了客觀唯心主義思想之外,今天令我們最為熟知的當是柏拉圖式的愛情思想觀了。這也被今天人們稱為"柏拉圖式的愛情"。那麼何為"柏拉圖式的愛情"呢?在柏拉圖眼裡,兩個相愛的人應該彼此保持著單純而又簡單的心,而不是充滿了物質利益需求的愛情。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柏拉圖的教育思想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柏拉圖的教育思想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教育學萌芽之柏拉圖
    教育學在萌芽時期的發展我們可以從中國和西方兩個方面來了解,其中西方所涉及到的人物包括古希臘三哲以及古羅馬的昆體良,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第二個人——柏拉圖。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著有《理想國》、《法律篇》等,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有大量著作流傳下來的人。1.
  • 羅素對柏拉圖極權思想的批判和對民主制的肯定,發人深思!
    這樣說有兩個原因:第一,亞里斯多德本人就是柏拉圖的產兒;第二,基督教的神學和哲學,至少直迄十三世紀為止,始終更其是柏拉圖式的而非亞里斯多德式的。因此在一部哲學思想史裡就有必要對於柏拉圖,以及在較少的程度上對於亞里斯多德,處理得要比他們的任何一個先行者或後繼者都更為詳盡。
  • 柏拉圖的三喻剖析
    即使在千百年後的今天,柏拉圖的優秀教育思想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像是「柏拉圖三喻」就是其中一例。「柏拉圖三喻」分別是洞喻、日喻和線喻。柏拉圖持有非常嚴格的知識概念。他不接受直接得來的知識,也沒有關於將感性世界的真實信念作為知識的思想。只有「理念」和「理智」屬於知識範疇,「猜想」、「信念」只屬於「意見」。而意見只屬於知識與無知的中間狀態,如果要從無知到知識就必須要學習。日喻、線喻和洞喻之間是一種深化聯繫發展的關係。
  • 柏拉圖到底哪裡厲害了,他不為人知的事情
    在西方文化史、思想史上柏拉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他極端貶抑的現代英國哲學家波普爾也認為:「人們可以說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圖的,或者是反柏拉圖的可是在任何時候都不是非柏拉圖的。」柏拉圖深深愛戴自己的老師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因莫須有的罪名被判處死刑後,柏拉圖離開了雅典這塊使他傷透心的地方。他在各地週遊,十年後才回到闊別已久的雅典。他在雅典西北部購置了帶花園的住宅在那裡居住並創辦了哲學學校。這就是柏拉圖學園。除了兩次又去西西里島外,柏拉圖一直在學園中過著平靜、儉樸、家庭式的生活。
  • 洞穴理論的解讀:從「洞穴喻」看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
    就柏拉圖的政治哲學而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把握了其作品中的比喻,也就把握了柏拉圖思想的精髓。本文試圖以從柏拉圖的「洞穴喻」的解讀出發,對其在《理想國》中提出的哲學王思想進行重新檢討,以期挖掘柏拉圖這一思想某些更深層次的內容。本文試圖說明的是:柏拉圖的政治哲學在本質上是反政治的,他試圖以哲學的權威代替古典希臘時代的公共政治生活,這是柏拉圖哲學王思想之精義。
  • 柏拉圖在笑
    比如,他認為在他所處的時代之前,存在一個「克羅諾斯時代」,即人類的黃金時代,這個時代結束,才進入到了他自己所置身的時代。這是一個失去往日輝煌、日益衰敗的時代,在柏拉圖看來,人類的所有苦難都淵源於這個時代的衰敗。柏拉圖相信通過人為的或者超人的努力,可以阻止住一切變化,通過對歷史進程的幹預製止住衰敗。
  • 品讀《柏拉圖》,了解一位哲人的思想和他的老師蘇格拉底
    在西方文明中,柏拉圖是躋身影響力最大的六位思想家之一。對於《柏拉圖選集》初級讀者不要試圖抱著了解整個柏拉圖世界的心態,甚至都不要去嘗試。下面小編介紹的只不過能讓我們對柏拉圖和他的老師蘇格拉底有所了解。在作為一個富裕的雅典人,柏拉圖用自己的一生見證了雅典共和國的興衰榮辱。而柏拉圖的人生第一要事就是結識了蘇格拉底。再加上柏拉圖擁有多方面的才能和興趣,而蘇格拉底則是引導他成為終生的思想者以及多個領域的智者。一系列的「對話錄」就是柏拉圖一生思考的結晶。
  • 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
    你想逃脫感官的世界,去探索永恆的思想?還是對體驗自然界事物的變化,而充滿興趣?你是個理想主義者還是經驗主義者?或者說,你是個柏拉圖主義者還是亞里斯多德主義者呢?思索這些問題之前,你肯定充滿了疑惑。別著急,我們先一起回到公元前300多年的古希臘。在了解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之前,我們要從蘇格拉底說起。
  • 哲學史:亞里斯多德拒絕了柏拉圖的一些觀點,並對柏拉圖進行批評
    由於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希臘思想達到了其頂峰。他的著作,帶給邏輯學、心理學、自然史、物理學、形上學和倫理學的研究以新的深度與深刻性。亞里斯多德是馬其頓國王的御醫尼科馬庫斯的兒子。大約在公元前367年,亞里斯多德進入柏拉圖的雅典學園,直留在那裡直到公元前347年柏拉圖逝世。
  •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理想國
    阿弗烈·諾夫·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義正辭嚴地宣稱,對西方哲學特徵最穩妥的描述便是,它不過是對柏拉圖的一系列註腳。沒有哪一個哲學問題是在柏拉圖的文集中找不到相關論述的。因此,要對如此龐大而全面的思想體系進行特徵描述絕非易事。不過,柏拉圖的許多作品都是圍繞其對於理想形式的概念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