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學校召開本科教學改革與創新工作會,圍繞「凝心聚力、改革創新,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養的能力和質量」主題,全面探討、謀劃我校本科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校領導、校教學委員會委員、校教學督導組成員,全體中層幹部、各系正副主任以及師生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孫國輝副校長主持。會議邀請廈門大學特聘廈大校委員會副主任、廈大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鄔大光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教育評價中心執行主任周光禮教授作專題報告。
校黨委書記何秀超在講話中指出,本科教育是大學教育之本,是中財大發展的根本和未來,圍繞本科教學改革與創新開展討論,明確方向、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對未來建設一流本科教育意義深遠。何書記充分肯定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取得的成績,對面臨的挑戰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他指出,在技術變革、產業變革、社會變革引發「時代之變」、高等教育由大眾化向普及化過渡的大背景下,學校發展同時面臨著「能否克服激烈競爭帶來的種種壓力」「能否有效應對現實情況的變化」「教學改革創新能否破除路徑依賴」「能否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等嚴峻挑戰。
針對下一階段工作,何秀超書記指出,全面推進本科教學高質量發展,要抓好8方面工作:一是要認真總結髮展經驗,激發本科教學的內生動力。要以本科教學工作會為契機,在全校範圍組織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認真梳理歷史,系統總結經驗,科學分析形勢,為教育教學改革繪藍圖、立旗幟、指方向、聚共識。
二是要牢記立德樹人使命,開創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三進」工作,引導師生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
三是要優化專業結構布局,紮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要按照分類發展、特色發展的思路,推進專業綜合改革,及時優化調整專業結構布局,推動傳統學科專業進行更新升級。
四是要夯實本科培養基礎,構建一流人才培養體系。要重構培養方案,推進通專融合、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學科專業交叉融合、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構建厚基礎、重個性、精專業的一流人才培養體系。
五是要切實提升課程質量,強化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要樹立課程建設新理念,探索課程建設新措施,制定課程管理新規範,打造一批內容充實、難度遞進、體系合理的課程或課程群。
六是要大力加強實踐教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要開展成建制、系統化、長周期、專題式的實習實踐,切實提升學生對實際問題的理解能力與解決能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七是要因時而變因時而新,創新教育方式方法變革。要鼓勵教師結合現代教育技術發展,開展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改革。
八是要大力改革評價體系,建好質量保障長效機制。要改革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評價體系,構建由多元主體與多樣指標有效結合的多維綜合評價體系,形成「動態監測、定期評估、督導複查」三位一體質量監督機制。
何書記強調,一流本科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全體中財大人要凝聚共識、紮實改革,攻堅克難、久久為功,讓課程優起來、教師強起來、學生忙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儘快形成中財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人才培養體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撐。
廈門大學鄔大光教授以「做好本科教育的思考」為題作專題報告。鄔教授分享了他在廈門大學推進本科人才培養改革的實踐經驗,剖析了本科教育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並結合兩位院士成材之路,回答了如何做好本科教育的問題。鄔教授指出高等教育發展必須要重視本科教育,重視本科教育需要做到三點:一是要從理念落實到行動,二是做出新的制度安排,三是建立「底線標準」。
中國人民大學周光禮教授以「教育評價改革與一流本科教育」為題作專題報告。周教授從一流本科教育建設實踐出發,介紹了一流本科教育的經驗特徵和現行大學質量評價體系,從深化新時代大學教育評價改革、完善大學治理體系的角度,就如何進一步推動一流本科建設提出卓有見地的觀點。
專題報告後,與會師生分為四個小組,就我校一流本科教育建設展開熱烈討論,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建議。
來源:教務處
編輯: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