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各類文化活動 青田北山文化禮堂豐富群眾精神生活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2018-12-13 06:4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雷曉雲 通訊員 朱菲菲

張坪紅楓

越劇、音樂快板、小品……12月11日晚,青田縣北山鎮張坪村文化禮堂內好不熱鬧,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欣賞鄉鄉一臺戲暨文化走親演出。

這是張坪村文化禮堂建成後第一場演出,雖然天氣較為寒冷,但不僅有本村村民,還有不少泉山、大巖下等周邊村的村民趕來,共赴這場視聽盛宴。演員們也十分用心地為群眾帶去精彩紛呈的表演,從不同角度展現人們的幸福生活,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

據了解,張坪村是一個遷徙繁衍發展的村落,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先祖由福建省遷居至張口村,然後張坪村的先祖承十又由張口遷居至張坪村,生息繁衍至今,張坪村張氏族人已超千人,並建有一座張氏宗祠,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

文化走親

「張坪文化禮堂的前身便是張氏宗祠,由於宗祠有較大可利用空間,便將其中一部分改造成了文化禮堂,用於開展各類娛樂文化活動場所,滿足群眾不同層次文化需求,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張坪村黨支部書記張土平介紹說。

張坪村還地處浙江省重點旅遊開發項目——千峽湖生態旅遊度假區的核心地段,村內紅楓群相擁點綴,林木植被茂盛,紅楓古道百年悠長,宗祠廟宇莊嚴肅穆,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資源優勢,正在規劃發展慢生活度假村,通過將村內自然、文化等資源整合利用,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旅遊村,部分前期項目已經啟動建設,文化禮堂便是該村今年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演出現場

「我們不僅希望在更多群眾文化基礎較好、人口相對集中、硬體設施較完備、創建積極性較高的村建設文化禮堂,實現文化禮堂建設全覆蓋,更希望禮堂能夠真正發揮『建管用育』作用,成為村莊建設的一大亮點,成為當地群眾吸收優秀文化資源的有效途徑,滿足村裡群眾對美好生活需求」北山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氣開放不忘農耕文明,創業天下情系美麗張坪」,鄉村文化是鄉村旅遊發展的靈魂,這座集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建築不僅承載了張氏族人一段段歷史記憶,今後也會記錄這裡人們更多辛勤勞作,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建設美麗家園,實現鄉村振興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面面俱到」的文化禮堂
    送生吃月子面,壽宴吃長壽麵,接待吃待客面,嫁娶吃喜麵條……談到台州的飲食文化,麵食可謂佔據了半壁江山。不同於北方麵食的粗獷豪邁,台州這座江南水鄉的柔情也融入在細長的米麵中。2017年,下浦鄭村文化禮堂建成,充分發掘、保護和傳承了黃巖米麵文化的需要,讓米麵文化不止局限於解決溫飽,更成為了一種精神財富。走進文化禮堂,濃濃的米麵文化氣息撲面,進門的大廳陳列著最傳統的石搗臼、石磨、木製拗面機,還原了傳統家庭小作坊的場景。
  • 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設 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因素。「十三五」以來,我市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建設美麗鄉鎮提供文化滋養和精神支撐,充盈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各鄉鎮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加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提升居民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南智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建成開放,也為舞蹈愛好者們提供了排練場地和表演舞臺。廣場舞愛好者王靈坡正帶領姐妹們排練舞蹈,他們著裝統一,精神飽滿,抒情的音樂配著飄逸的舞步,秋日的陽光灑在地上,讓整個場館充滿文藝氣息。
  • 省級「最美文化禮堂人」、五星級文化禮堂揭曉 義烏2人5禮堂上榜
    聯平村依託農村文化禮堂為文化平臺,還新開闢了黨建紅色文化館、南棗非遺館、民情驛站、家風家訓、書法室、閱覽室、文娛活動室、村民活動室等功能專區,組建11支文體隊伍,主題鮮明、各具特色。通過寓莊於諧、寓教於樂「接地氣」的文化浸潤活動,將文明之風播進人民群眾的心田。能夠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並使之成為傳遞正能量、弘揚傳統文化精華的重要平臺。
  • 蕪湖文化惠民助力創城 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其精神生活不斷豐富。  為加強全鎮各村(居)群眾的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文化、保護和傳承本土文化、促進文化繁榮發展、促進地區和諧發展、推進美好鄉村建設、豐富群眾精神生活,許鎮鎮政府在抓投入重保障、抓素質強隊伍、抓陣地夯基礎、創載體激活力等方面狠下功夫,組織發動群眾廣泛參與,真正把文化融入百姓的生活,使全鎮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活力倍增,廣大居民身心康樂、幸福感增強。
  • 浙江玉環:文化禮堂為鄉村賦能
    豐富群眾精神文明生活文化大舞臺、文化講堂、紅色閱覽室、民情茶館……在玉環,農村文化禮堂完備的硬體設施,支撐起了以「千場宣講活動進禮堂」「千場文體活動進禮堂」「千場志願服務進禮堂」「千場文明禮儀進禮堂」為主要內容的「四千工程」,這些極具普惠性的公共文化服務為該市農村文化禮堂健康有序運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 曉天鎮村級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豐富廣大群眾文化生活
    曉天鎮村級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豐富廣大群眾文化生活 安徽網六安消息
  • 「面面俱到」的文化禮堂
    2017年,下浦鄭村文化禮堂建成,充分發掘、保護和傳承了黃巖米麵文化的需要,讓米麵文化不止局限於解決溫飽,更成為了一種精神財富。走進文化禮堂,濃濃的米麵文化氣息撲面,進門的大廳陳列著最傳統的石搗臼、石磨、木製拗面機,還原了傳統家庭小作坊的場景。
  • 東屏街道各文化禮堂開展「情暖冬至」系列活動
    東屏街道各文化禮堂開展「情暖冬至」系列活動 2020年12月21日 11:15:15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12月18日,東屏街道各文化禮堂開展「情暖冬至」系列活動,為轄區群眾送去關愛與歡樂。 製作燈籠  洞頭網訊(通訊員 許思慧)12月18日,東屏街道各文化禮堂開展「情暖冬至」系列活動,為轄區群眾送去關愛與歡樂。
  • 寧波做好「建管用」文章 著力推進特色文化禮堂建設
    同時,組建鎮村文化志願者服務團隊,帶動村民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定期表彰文化活動先進團隊和先進個人,不斷提升文化禮堂建設管理水平。 >>>更多要統籌協調、有序推進,正確處理好進度和質量、主導和主體、聯動與互動的關係,真正把文化禮堂建設成農民群眾生產上得利、生活上受惠、精神上獲益的民心工程。
  • 浙江書展火熱進行中,寧波農村文化禮堂的閱讀活動也豐富極了
    賞詩書文韻,品書香禮堂,第六屆浙江書展正在寧波舉行,整座城市進入到了「閱讀時間」。在寧波的不少農村文化禮堂,這幾天也開展起了各式閱讀活動,親子繪本閱讀、悅讀分享會、讀書會……作為配套浙江書展的活動,村民們在充滿書香的文化禮堂體驗閱讀帶來的濃濃樂趣。
  • 119座文化禮堂 讓永嘉鄉村精神氣質發生了質的提升
    自2016年新年伊起,永嘉縣農村文化體育建設從提升年邁入深化年活動,在2674平方公裡熱土,119座以弘揚優秀文化、傳播文明新風為主的農村文化禮堂及其568個鄉村文體俱樂部,日益迸發出朝氣和活力,農民的視野、思想境界和鄉村精神氣質,也隨之發生了質的提升。
  • 集美廣場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生活
    這種廣場文化活動,在政府投入極少的情況下,極大地豐富了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也給周邊商家帶來了人氣,被很多人稱為「集美模式」。在集美區,文化陣地的大手筆投入也讓人羨慕,重大的文化體育設施布局合理,打造成了「1公裡文化圈」,老百姓走出家門1公裡,就能感受到清新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 僑浙好地方(6)|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
    今天,推出第六篇:《僑浙好地方|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世界青田人的精神殿堂青田華僑歷史博物館是全國建設最早的縣級華僑歷史博物館,其前身為青田華僑歷史陳列館,於1993年9月落成。
  • 走進浙江平陽縣蕭江鎮顯橋村 文化禮堂 心靈家園
    然而,就是這個集體經濟薄弱的村莊,近年來卻做出了一件令四周村民吃驚的事情:籌資上百萬元,建起1700多平方米的文化禮堂。 「不為填飽肚子,只為充實心靈。」 一年多來,顯橋村文化禮堂為村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吸引了眾多群眾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成為深受村民喜愛的文化陣地和精神家園。
  • 樂清文化禮堂「走出去」 聯盟走親做公益功能更全
    通訊員 鄭偉 攝合作聯盟、文化走親、公益眾籌……日前,樂清市委宣傳部組織部分鄉鎮(街道)宣傳委員、志願者來到文成,開展文化禮堂「走出去」交流活動。這標誌著樂清文化禮堂「走出去」戰略正式實施。近年來,樂清高度重視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緊緊圍繞「文化地標、精神家園」的定位,秉持「好好建、好好管、好好用」的理念,積極探索農村文化禮堂長效機制建設,推出文化禮堂OAO線上線下互動模式、文化禮堂聯盟、文化禮堂共享圈等樂清特色品牌。
  • 台州黃巖這個村的文化禮堂,用米麵開拓精神家園
    2017年,下浦鄭村文化禮堂建成,充分發掘、保護和傳承了黃巖米麵文化的需要,讓米麵文化不止局限於解決溫飽,更成為了一種精神財富。走進文化禮堂,濃濃的米麵文化氣息撲面,進門的大廳陳列著最傳統的石搗臼、石磨、木製拗面機,還原了傳統家庭小作坊的場景。走上二樓,靈動的模型將一系列制面過程刻畫得栩栩如生,浸泡、淹沒、濾水……「文化禮堂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設施齊全,承辦活動豐富。」
  • 文化禮堂派發「暑期活動大禮包」,幫孩子們打開不一樣的暑假
    」點課的形式,為社區的孩子們準備了一系列的「假日學校」活動,不斷豐富未成年人的課餘文化生活。,在村文化禮堂開展了一系列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活動。藉助文化禮堂,上畔村舉辦民國畫展覽、開蒙禮儀、節慶日越劇表演等各類展覽、文藝活動,使「春泥」讀書班得到了很好的延展。
  • 【求真|第1期】雷文多:強「四氣」 提「四力」 把文化禮堂建設成為...
    市民宣講團通過傳統文化禮事日和「周日活動日」等形式,確定固定學習教育時間,實行「點單制」,定期向群眾傳達黨和政府政策方針、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播文明的生活方式。根據群眾對理論政策知識的需求,組織編寫圖文並茂的理論政策通俗讀物,陳列在文化禮堂,方便群眾取閱。
  • 從白天到黑夜,暑期的文化禮堂有點「忙」
    而如今,他們終於不用愁了,在家門口的文化禮堂就能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安全、有意義的暑假。如果說白天的文化禮堂是孩子們的學習遊樂主場,那麼夜幕降臨,這裡又成了成年人文化體育活動的舞臺。一場場「文化下鄉」活動不僅點亮了鄉村的夏夜,也照亮了村民們的精神世界。文化禮堂,精神家園。
  • 全省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公布,常山4家上榜
    草坪村文化禮堂位於村莊中心地段,設有「常山阿姨」培訓基地、文化廣場、文化長廊、室外舞臺等。太極隊、舞蹈隊、銅管樂隊、喝彩隊等各種文體隊伍不斷壯大,培訓、演出活動豐富多彩,每天來文化禮堂活動的村民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