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喝罐裝飲料後反覆發燒 專家:易拉罐的設計有汙染飲品風險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健康時報記者從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獲悉,一名反覆發燒的患者最終被確認為流行性出血熱,追溯發病原因,可能是其前兩天喝的罐裝飲料的包裝被汙染。

「罐裝飲料為了方便羅列和擺放,一般都設有一個凹槽,這個凹槽非常容易藏汙納垢,在存放及運輸的過程中,經常會有老鼠、昆蟲等爬過,這其實是非常不衛生的。」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劉安雷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另外由於飲料本身口感偏甜,更容易吸引這些生物。

 男子喝罐裝飲料後反覆發燒

深圳的一位貨車司機陳先生,忽然間出現反覆發熱、畏冷、寒戰等症狀,自行服藥多日未見好轉且病情進展迅速,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醫生診斷:流行性出血熱,而發病原因可能是其前兩天喝的罐裝飲料。

「他送到我們醫院時已經嚴重腎衰竭,尿蛋白和紅細胞指標均不正常,肝腎等多個系統、器官功能嚴重受損。」陳先生的主治醫生、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王麗告訴健康時報記者,「經過檢查,我們確定其為腎症候群出血熱,然後馬上進行針對性搶救治療,還好送醫及時,陳先生已順利出院,」

華盛頓特區的易拉罐製造商協會(CMI)主席Robert Budway指出,「對於消費者和品牌所有者來說,鋁製易拉罐最重要的特徵是口味、品牌、產品保護、性能和可持續性。鋁罐有很多優點,可以保護產品免受空氣和光線的傷害,還可以提高便攜性,非常適合當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罐裝,已經是一種流行。「易拉罐裝的椰汁,是我們最初產品的包裝形式,也是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包裝形式之一,從產品問世以來,罐裝包裝一直延續至今,主要也是因為罐裝飲料有其自身的優勢。」海南椰樹集團生產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罐裝飲料更易被汙染

健康時報記者隨機打開市面上的易拉罐發現,隨著易拉裝置的打開,原本暴露在外的部分都會直接浸入到飲品中。

對於罐裝飲料的乾淨衛生,椰樹集團生產部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只能在我們生產的各個環節儘量保障罐裝的乾淨和衛生,但是之後的運輸和售賣過程中我們也無能為力。」

記者隨機走訪了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3家超市,在其飲料櫃周圍並沒有吸管供顧客選擇,但在購買飲品後結帳時,如果提出需要吸管的需求,此3家超市均可提供。

「一般情況下,購買飲料的顧客都沒有要吸管的習慣。」3家超市的售貨員均表示。只有一家的售貨員表示,「從疫情以來,偶爾有顧客在開瓶之前會擦一下瓶口,之前一般很少看到。」

除此之外,記者注意到現如今包括可口可樂等罐裝飲品在內的罐裝飲品都將拉環改造成內嵌式的設計,這樣就增加了包裝上的一些汙染物直接進入飲品的風險。

貴州大學餘歡曾在《由可口可樂包裝變遷衍生的飲料包裝設計思考》一文中提到: 「目前市場上的易拉罐多為內嵌式的拉環設計, 這樣的設計使得拉環在揭開後依然同罐身為一體,雖然環保,但開啟後的拉環倒扣在易拉罐內, 使其與飲料直接接觸,而且易拉罐在運輸和展示營銷的過程中,有一定的機率沾染塵土,這樣容易使拉環的凹槽部分滋生細菌。」

專家提示:罐裝飲品衛生隱患難以預料

「在喝罐裝飲品的時候,我們建議拿到易拉罐之後,首先要把包裝擦洗乾淨再打開飲用,飲用時也建議用吸管,減少相關的汙染。」王麗建議,另外一些超市也要注意食品的周圍環境衛生,尤其是消鼠滅鼠。

劉安雷也表示,「其實罐裝飲品存在的衛生隱患有很多並且難以預料,除一些動物爬過之外,還會有一些自然界的細菌滋生,這也容易導致飲用者出現腹瀉、消化道的症狀甚至是流行性傳染病比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

「為避免上述悲劇的發生,我們主要還是要做到防患於未然,首先是儘量減少易拉罐飲品的飲用,如果要用的話,可提前用溼巾和流動水進行衝刷,以減少其表面的菌量和毒量。」劉安雷表示,「此外商家可以在飲品包裝上進行一些飲用前提示,清晰的標明,衝刷後飲用或者用吸管引用,提高消費者的意識。」

來源:健康時報

相關焦點

  • 男子喝罐裝飲料後反覆發燒 罪魁禍首疑為老鼠
    一周前,陳先生在便利店吃了一個便當,又喝了一聽冰鎮罐裝飲料,沒過一會兒,他就開始感覺不舒服,乏力、肌肉酸痛,還伴有畏冷、寒戰、發熱等症狀。送到龍華區人民醫院後發現,陳先生得的是腎症候群出血熱(流行性出血熱),而發病原因就是可能被汙染的罐裝飲料。
  • 男子對嘴喝罐裝飲料差點沒命!背後原因令人連連作嘔
    每到這個時候來一罐冰鎮飲料喝下去,那冒著涼氣的甜水隨著喉管順滑而下,別提有多爽了!然而近日小編卻刷到這樣一則新聞,男子對嘴喝罐裝飲料險些喪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 男子對嘴喝罐裝飲料感染出血熱 深圳的陳師傅是一名貨車司機,整日舟車勞頓,個人衛生也沒有引起重視。
  • 易拉罐拉環暗藏汙染風險 網傳有人感染病毒死亡
    驗屍發現她喝的飲料受到鼠尿汙染,感染了細螺旋體病毒。那麼,現實中的易拉罐衛生狀況怎樣呢?5月16日至17日,記者走訪了歐尚、家樂福、京客隆等超市,發現目前市場上的罐裝飲料、啤酒,有兩種開啟方式,一種是拉環向外翻開,另一種是拉環向內開啟(即開啟方式為將拉環按進罐中)。兩種易拉罐的主要區別是,拉開拉環後,前者的拉環與罐體分離,而後者連為一體。
  • 喝罐裝飲料千萬別「嘴對嘴」!已有男子因此反覆高燒險喪命!這個壞...
    喝了瓶子受汙染的罐體飲料有可能危及生命!喝了一罐冰鎮飲料45歲貨車司機差點沒命深圳45歲的陳先生是一名貨車司機,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在街邊小店用餐。一周前,陳先生在便利店吃完便當,又喝了一罐冰鎮罐裝飲料。專家認為,導致陳先生發病的原因正是那罐對嘴喝下的罐裝飲料。因為沒有特殊的防護,易拉罐在運輸和存儲的過程中有可能被老鼠汙染。所以,喝易拉罐裝的飲料前,儘量不要直接對嘴喝,應當使用吸管。
  • 喝完罐裝飲料,男子高燒不斷險喪命!醫生:這個習慣趕緊改
    你喝飲料時有沒有用吸管的習慣?" 如果是一些感冒性的症狀,他會發燒過停了之後會緩解;而這個病人燒退了之後反而加重,一直出現皮下有瘀斑,特別是少尿;當時就考慮他是腎症候群出血熱,也就是流行性出血熱。"好端端的陳師傅為何要患上這種疾病呢?
  • 哪些飲料不宜多喝?罐裝飲料危害大
    原標題:哪些飲料不宜多喝?罐裝飲料危害大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市面上出現了越來越多不同的飲料。面對這些飲料,要如何選擇呢?在這裡,小編要提醒大家,有幾種飲料是不宜多喝的哦。同時,罐裝飲食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也是應該要避免的。
  • 喝完罐裝飲料,男子高燒不斷險喪命!這個壞習慣趕緊改,很多人都有
    在炎炎夏日來一罐冰鎮飲料咕嚕嚕下肚這下來涼快了許多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個習慣平時喝罐裝飲料之前首先要擦一擦、洗一洗罐口畢竟這東西是直接對著嘴的喝了一罐冰鎮飲料貨車司機差點沒了命深圳 45 歲的陳先生是一名貨車司機,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在街邊小店用餐。一周前,陳先生在便利店吃了一個便當,又喝了一罐冰鎮罐裝飲料。
  • 易拉罐表面或被排洩物汙染,司機喝後引發腎衰竭
    據財經網報導,近日深圳的一位司機就遇到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他在小賣部買了一瓶罐裝飲料,喝了之後出現嘔吐、發燒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該司機感染上了流行性出血熱。這是一種與老鼠密切相關的疾病,老鼠的大小便等都會導致該疾病發生,因此,醫生推測,喝的罐裝飲料表面可能是被老鼠的排洩物給汙染了,幸好在醫生的救治下,患者已經順利出院。
  • 喝完罐裝飲料,一男子高燒不斷險喪命!這個壞習慣趕緊改,很多人都有
    暴雨過後的泉州天氣又將開始變得悶熱來一罐冰鎮飲料咕嚕嚕下肚這下來涼快了許多~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個習慣平時喝罐裝飲料之前首先要擦一擦喝了一罐冰鎮飲料貨車司機差點沒了命深圳45歲的陳先生是一名貨車司機,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在街邊小店用餐。一周前,陳先生在便利店吃了一個便當,又喝了一罐冰鎮罐裝飲料。沒過一會兒,他就開始感覺不舒服,乏力、肌肉酸痛,還伴有畏冷、寒戰、發熱等症狀。
  • 易拉罐存在細菌不衛生 喝前應用水衝洗罐體
    部分受試樣品用紙擦(左)和用水洗後經過培養發現了細菌易拉罐直接對嘴喝不衛生建議:喝前先用水洗罐體炎熱夏季裡,飲料尤其是罐裝飲料是許多人的最愛。但近日一條「喝易拉罐一定要用吸管」的微博,讓人們對飲料外包裝的衛生情況不免擔心起來。
  • 易拉罐直接對嘴喝不衛生 建議:喝前先用水洗罐體
    這條微博說,一女子喝易拉罐飲料後因感染細螺旋體病而死亡。儘管不少醫學專家都對此進行過解讀,表示這是一則謠言,但飲料外包裝的衛生狀況還是引起不少人的注意。飲料外包裝尤其是與人口直接接觸部位的衛生狀況到底如何?本期《生活實驗室》特地進行了取樣驗證。我們知道,易拉罐在運輸和上架售賣的過程中,肯定會有這樣或是那樣的細菌附著在罐體上。
  • 喝完一罐飲料,男子感染病毒反覆高燒,嚴重腎衰竭!有這個習慣的趕緊改
    深圳的陳師傅是一名貨車司機平時經常在外用餐個人衛生也沒有很好重視幾天前他來到便利店吃了一個盒飯還喝了一瓶冰鎮罐裝飲料結果……「如果是一些感冒性的症狀,他會發燒過停了之後會緩解;而這個病人燒退了之後反而加重,一直出現皮下有瘀斑,特別是少尿;當時就考慮他是腎症候群出血熱,也就是流行性出血熱。」
  • 闢謠|美女喝鼠尿啤酒後喪命,罐裝飲料不能對瓶喝,真的嗎?
    「緊急擴散,人人都要看,人人都要轉,一瓶飲料足以讓人致命。一位美女周一喝了兩瓶啤酒,周二被緊急送進了醫院,周三便離開了這個世界。驗屍結果她死於Leptospirosis(細螺旋體病,又譯為鉤端螺旋體病)。」最近這樣一條微信在朋友圈中傳開。
  • 喝完這種飲料,男子高燒不斷險喪命!這個壞習慣趕緊改……
    你喝飲料時有沒有用吸管的習慣?如果沒有的話那你可要當心「惹禍上身」了↓↓↓深圳45歲的陳先生是一名貨車司機,由於工作原因經常在街邊小店用餐。一周前,陳先生在便利店吃了一個便當,又喝了一罐冰鎮罐裝飲料。專家認為,導致陳先生發病的原因正是那罐對嘴喝下的罐裝飲料。因為沒有特殊的防護,所以易拉罐在運輸和存儲的過程中有可能被老鼠汙染。
  • 一瓶飲料下肚,男子高燒不斷險喪命!這個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高溫+梅雨又悶又熱來罐冰鎮飲料那冒著涼氣的冷飲隨著喉管順滑而下咕嚕咕嚕~ 啊~太爽了叭可萬一喝了瓶子受汙染的罐體飲料一周前,陳先生在便利店吃完便當,又喝了一罐冰鎮罐裝飲料。可沒過多久,他就開始感覺不舒服,乏力、肌肉酸痛,還伴有畏冷、寒戰、發熱等症狀。剛開始發熱時,並沒有引起陳先生的重視,他以為只是普通的發熱,便在家自行服用退燒藥。不久體溫就降到了正常值,但幾個小時後又開始發熱,其他症狀也不見緩解。
  • 控糖成飲品行業新趨勢 專家提醒:無糖飲料仍有健康風險
    隨著消費者健康需求凸顯,傳統飲料由於高含糖量增加肥胖、齲齒、三高等風險而飽受詬病,減糖或無糖飲品成為時下流行。但監管部門抽檢無糖飲品發現,產品與標稱「無糖」並不相符,無糖飲料是否真的無糖?也備受關注。新快報記者在便利店購買多款無糖飲料發現,其配料及營養成分確實0糖,但部分產品並非0卡,也有其他碳水化合物成分;在口味上,多數無糖的茶飲、氣泡水沒有甜味,而無糖的碳酸飲料和部分果味茶飲仍有甜味,總體感覺比含糖飲品更為清爽;價格上與同品牌同規格含糖飲料相比售價差距不大。
  • 喝完一罐飲料,男子感染病毒反覆高燒,嚴重腎衰竭!這個習慣趕緊改
    你喝飲料時有沒有用吸管的習慣?如果沒有的話那你可要當心「惹禍上身」了。醫生介紹導致陳師傅發病的很可能就是那瓶罐裝飲料因為沒有特殊防護所以易拉罐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有可能被老鼠汙染據陳師傅介紹經過治療陳師傅於6月8日康復出院這種事並不是第一次發生2018年6月,南京市第一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1例因飲罐裝飲料後出現發熱的外賣小哥,他自訴入院前飲用冰鎮飲料後,出現畏寒、 寒戰、發熱,無腹瀉,不咳嗽,入院前6小時無尿。
  • 罐裝可樂與瓶裝可樂,哪一個更好喝?從科學上來說是這樣的!
    再加上近幾年的時間裡,可樂的營銷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多,比如在可樂的飲料瓶上刻字,向自己喜歡的人表白,但是有很多人在喝可樂的過程中卻表示為什麼感覺罐裝的可樂比瓶裝的可樂會更好喝一些呢?這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難道在更換了容器之後,可樂就會發生改變嗎?我們知道可樂是碳酸飲料的一種,碳酸飲料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氣體的飲料。
  • 冬飲熱賣超 70℃最好別喝 乳酸菌飲料不宜加熱喝
    原標題:冬飲熱賣超 70℃最好別喝 乳酸菌飲料不宜加熱喝   傳統意義上,冬天是飲料行業的銷售淡季,但近日記者從一些社區便利店了解到,以溫暖、加熱為賣點的瓶裝飲料,在這個季節掀起了一個購買小高潮——很多便利店從降溫開始就增設了飲料加熱暖箱,客人進店後大多會選擇奶茶、巧克力衝飲、咖啡等加熱暖飲
  • 中考體育生喝飲料「加油」(組圖)
    :青少年不宜多喝咖啡因含量高飲料  「中考體育你喝『紅牛』了嗎?」昨天,在北京四中舉行的西城中考體育考試現場,手持易拉罐裝紅牛飲料進場的考生隨處可見。一名考生向記者透露,他們班估計80%的學生考前喝過「紅牛」。現場目擊上跑道前爭喝紅牛飲料  「快把『紅牛』給我,我再喝一口。」昨天上午,即將參加800米長跑的西城161中一考生對看臺上的同伴說。喝完「紅牛」後,這名考生信心十足地走向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