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漫畫謝瑤
易拉罐拉環暗藏汙染風險 飲料瓶口衛生亟待國家標準規範
半數飲料用內翻式拉環
近日,網絡流傳一婦女喝了罐飲料,被送進醫院,離開了人世。驗屍發現她喝的飲料受到鼠尿汙染,感染了細螺旋體病毒。那麼,現實中的易拉罐衛生狀況怎樣呢?
5月16日至17日,記者走訪了歐尚、家樂福、京客隆等超市,發現目前市場上的罐裝飲料、啤酒,有兩種開啟方式,一種是拉環向外翻開,另一種是拉環向內開啟(即開啟方式為將拉環按進罐中)。兩種易拉罐的主要區別是,拉開拉環後,前者的拉環與罐體分離,而後者連為一體。
在常營地區的一家超市,記者看到,在飲料區有專門的一排貨架擺放各種易拉罐包裝的飲料,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可口可樂、零度可樂、健怡可樂、雪碧、芬達等,百事可樂公司旗下的百事可樂、七喜全部都採用的是內翻式拉環,此外,王老吉涼茶、旺仔牛奶、燕京啤酒等飲品也都使用內翻式拉環。記者用手在各種易拉罐瓶口輕輕抹了一下,手指上就沾染了一層薄薄的灰塵。
董金獅告訴記者,目前在易拉罐包裝的飲料行業裡,內翻式拉環和外拉式拉環大概佔比各佔一半,不過,內翻式拉環有日益增多的趨勢。「如果你仔細觀察,其實內翻式拉環和外拉式拉環有很大不同,除了外觀形狀不同外,兩者拉開後瓶口也不盡相同,內翻式拉環的瓶口面積更大,讓人感覺暢飲無阻,也更能促進銷售,所以內翻式拉環也更受企業歡迎。」
夏季是各種飲料、啤酒的暢銷季,然而,近期,有關於飲料、啤酒包裝易拉罐內翻式拉環可能滋生細菌或將廢除的消息,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會長董金獅表示,向裡翻起的易拉環可能會影響飲料的衛生狀況,新的易拉罐標準有望出臺。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內翻式易拉罐存在衛生問題外,外翻式易拉罐、利樂包等其他飲料的包裝衛生同樣堪憂。
拉環向內向外都易汙染
不過,這種頗受企業歡迎的包裝形式,對於消費者來說,卻可能是極大的安全隱患。
董金獅告訴記者,易拉罐的誕生從環保意義上是進步,「但從衛生角度來說,我覺得反而是一個退步。」
據他介紹,易拉罐拉環由「外」改「內」大約在10年前,最初企業是出於環保考慮,防止消費者亂扔易拉環。後來一些企業考慮到向外拉影響「一飲而盡」的暢快感而跟風,進而忽略了衛生問題。
對於很多人來說,口渴的時候,拉開一瓶易拉罐飲料,仰頭一飲而盡,是最平常的做法。不過,董金獅表示,這種飲用方式並不衛生。因為易拉罐罐口長時間暴露在外界,所以沾染滋生細菌病毒源的可能性很大。而且,這種情況並不僅僅出現在內翻式拉環的易拉罐上,外拉式的易拉罐同樣如此。
董金獅表示,近年來,由於外包裝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多,這促使包括國際包裝協會在內的相關部門認真考慮並論證。「我們做過實驗,從未開封的整箱裡取易拉罐送檢,檢測結果合格;但從超市、冰箱等裸露環境中取得的易拉罐去送檢,就會有一些指標出現問題。」
他告訴記者,絕大多數易拉罐都是整體暴露在外面的,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極易被灰塵和微生物等汙染,拉環處更是容易藏匿髒物,不易清理,這就可能因沾染了致病菌和病毒而感染人體。另外,暴露的過程中,難免有蒼蠅等昆蟲落在上面,也很難避免老鼠等與罐體接觸,而老鼠本身就可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等多種疾病,其排洩物中也存在致病菌,如果真的汙染了罐口,人不加清潔就嘴對嘴喝飲料,就會引發疾病,甚至造成致命後果。
除了拉環可能帶來問題外,易拉罐罐體上用彩色油墨印刷的字體、圖案也可能帶來安全衛生隱患。油墨中含有膠料、顏料和溶劑等,這些都是不可食用的物質,但卻容易汙染罐口,從而進入人的口中,長久以往,對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覷。
另外,他提醒,製造易拉罐的鋁箔中含有鋁,如果盛裝的是酸性飲料,比如橙汁、碳酸飲料等,罐體中的鋁很可能會緩慢溶解進飲料中,人長期或大量攝入鋁,會影響骨骼和消化系統的健康,孕婦攝入過多鋁,會影響胚胎的發育,兒童則會影響智力發育,老年人則有導致痴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