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歐洲新冠疫情的蔓延,醫護人員們艱難的抗疫之路受到關注。26歲的義大利裔住院實習醫生蘿塞拉(化名)從3月23日開始,在巴黎一家負責接收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醫院工作。本網從3月30日開始,陸續登載她寫下的數篇「抗疫日記」,記錄了她在這場「戰爭」中的真實感受。現繼續刊發她最新一篇「抗疫日記」,內容如下:
日記十二:「醫生,請你幫我離開吧」(法國《快報》周刊網站4月28日文章)
4月27日
最後一口氣是什麼?就是生與死之間的一個符號。今天早上我來到診室時,TT.先生——就是我昨天還滿懷深情談到的那位病人——正在慢慢地遠離生命……永遠地。周六還很平靜,周日出現了些情況,但到周一就成了一場風暴。TT.先生此前已戰勝了新冠病毒,而且心肌功能不足也已痊癒,然而在病情緩解兩天後,卻因藥物併發症離開了人世。
他在呼吸系統被感染時出現了肺栓塞症狀,因此接受了抗凝血處置以避免血管內形成新的凝塊。然而血液背叛了他:儘管血液循環比較通暢且沒有形成新的血栓,卻因為流速太快未能阻止內出血。
TT.先生周六晚上開始抱怨說肚子疼,而後一切發生得很快:值班醫護人員進行了檢查,第一次沒發現什麼異樣,只是需要監護;第二次檢查則發現腰肌有血腫,並且隨著血液不斷流經這裡在變大。
TT.先生被緊急送去放射科,在那裡我平常很崇拜的一位優秀醫生止住了出血,但是僅僅這樣還不行。TT.先生自身的血量太少,血流動力不足。給他輸了三次血以促使血液循環恢復及血壓回升。一切都試過,真沒辦法了——他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生命的終結。
幾天前我還很高興。當時我還相信,儘管留給TT.先生的時間不多了,但是那一天還不會很快到來。今天,我為當初曾這樣想感到抓狂,我好像給出了一個致命的預言,老人的意外離世似乎是我的錯。我很清楚,這種想法可能是我逃避痛苦的一種方式,但是我沒的選。
當TT.先生看到我時,他笑了笑並央求說:「醫生,請你幫我離開吧,用最快的方式,也請你陪著我。」我回答說我不能加速他的死亡,但是我會儘量減輕他的痛苦,而且我也會待在他身邊。TT.先生幾分鐘後就走了,那時他的手就握在我手裡。
【來源:參考消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