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落實這一重要要求,必須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近年來,經開區聚焦政務服務領域「一門一網一次」改革,全省率先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3.5小時辦結,招招務實、精準把脈,持續優化提升區域營商環境,不斷服務區域經濟追趕超越。
申報材料再「精簡」,提供全流程「保姆式」審批
經開區結合辦理事項相對集中的機構優勢,通過建立《窗口受理》、《分類流轉》、《信息推送》等運行管理制度,創建「一站式」服務、「一窗式」受理、「一章式」審批模式,對省、市、區三級重點建設項目、重大民生保障項目等,主動對接相關職能部門,靈活運用容缺預受理、提前預審批、並聯審批、聯合踏勘等工作機制,提供上門「送審批」服務,為企業提供全流程「保姆式」審批服務,有效促進重大項目建設。此外進一步合併、簡化申報材料,形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工作流程圖》,對事項辦事要素進行標準化梳理,推行「容缺+承諾」的「快」審批服務模式。截至目前,經開區累計辦理各類涉企服務事項2500餘件,較之前材料、環節、辦理時限均壓縮三分之一以上。
政務服務「網際網路+」,構建15分鐘政務服務圈
為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程度,經開區結合涇渭新城企業群眾辦事需求,高標準、高規格建成二級實體政務服務體系——涇渭新城政務服務分中心,為涇渭新城企事業單位及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辦事服務,據悉,中心實現分廳與區本級大廳業務無縫銜接,可提供企業開辦、行政審批、便民服務等3個方面312項政務服務,實現70%的社區居民辦事不出「15分鐘政務服務圈」。截至目前,分中心日接待辦事群眾超過800人次,日辦件量達40餘件,被評為西安市「15分鐘政務服務圈」示範政務服務驛站。按照「應上盡上」的原則,今年以來,經開區加快事項網上錄入,實現424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諮詢、辦理,事項上線率達92%。
65個「一件事」套餐,企業開辦實現「零跑腿」
為聚焦群眾辦事創業的「堵點」「痛點」,經開區圍繞貫徹落實市行政審批局關於《「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服務指導意見》要求,結合區域發展實際,探索優化再造登記流程,實現數據共享,進一步整合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政務服務協同能力,全面實行「一次申報、一窗受理、一次辦結」服務模式,截至目前,共梳理推出「我要開乾洗店」等65個「一件事」套餐,將企業開辦全過程涉及的工商登記、刻制公章、銀行開戶、申領發票打包整合作為「一件事」,全流程壓縮為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申領發票3個環節,對3個環節事項進行標準化、數位化梳理,實現部門之間材料有前置交叉全面實現數據共享,將企業開辦原有需要19項材料,整合壓縮為5項,提供免費印章刻制,全省首個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一件事」3.5小時辦結。
區區通辦、項目幫代辦,在經開辦事「不用費心費神」
按照事項要素統一、全流程辦理標準化為原則,經開區積極主動對接兄弟區縣、開發區,攜手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推出167項政務服務事項「三區通辦」,攜手未央區推出146項政務服務事項「區區通辦」,29項審批服務事項進駐區本級政務服務中心「區區聯辦」;攜手西安高新區(自貿試驗區西安高新功能區)、滻灞生態區(自貿試驗區西安滻灞功能區)及國際港務區(自貿試驗區西安國際港務功能區)聯合推出258項政務事項「四區通辦」。此外,經開區以「一站兩口三全」項目服務機制為綱領,為入區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積極協調解決項目在建設中遇到的各類困難和問題,持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共為122個重點建設項目提供幫辦服務,目前已辦結 29個項目,126個事項,協調解決問題20個。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