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開啟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以來,高新區主動對標先進地區,積極探索工作新機制,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努力把營商環境打造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品牌」。
一、當好貼心服務「店小二」
高新區堅持把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減輕負擔作為檢驗優化營商環境成效的「硬指標」,全力打造利企便民的服務新高地。
高新區對標青島高新區,制定《稀土高新區佔地類工業項目服務流程再造實施方案》,變「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建立起從項目落地、建設竣工到培育壯大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閉環」。深化「拿地即開工」改革,將圖審時限壓縮至7個工作日,施工許可壓縮至2個工作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壓縮至3個工作日,做到籤約次日掛地、開工即拿證。制定《領導幹部包聯服務重點民營企業專項行動方案》等,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將區內326家重點企業劃分為6個網格,發放「服務企業聯繫卡」,累計收集企業訴求問題42個,目前辦結30個。開闢「綠色通道」,對經濟社會發展有特殊貢獻的企業、科研機構和企業家提供項目審批、生產經營、子女入學等全方位服務。
二、為企業提供便捷服務
高新區發力打造高效、便捷、貼心的政務服務,全鏈條優化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流程,讓群眾感受便捷服務。
持續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推進市一體化在線政務平臺建設應用,完成編制發布事項477個,網上可辦率100%。推行「碼上辦」,區本級242個事項掃碼辦理率90%以上。推行全程無紙電子化登記,企業開辦全流程時間壓縮到0.5個工作日,全區「不見面辦理」各類市場主體營業執照1528件。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一窗式」綜合受理改革穩步推開,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實現「一網一門一次」。實施政務服務代辦幫辦,梳理代辦幫辦事項清單215項,無償為企業及群眾提供代辦幫辦服務。
三、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升級
高新區不斷轉變政府職能,從「管理者」變身「服務者」,將「坐等」變為「上門」,將力量下沉一線,及時化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痛點、堵點」。
積極開展銀企對接,為企業授信2.8億元。在自治區率先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改革,幫助英思特、金蒙匯磁等企業獲得專利質押融資3740萬元。設立20億元特色產業投資基金,推動創新鏈、資金鍊、產業鏈銜接。推動50戶工業企業進場自治區電力多邊交易平臺,累計節約電費3億元。為1200餘戶企業減免社保費5000餘萬元。
高新區繼續打造創新創業發展環境,吸引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聚集。組織69家企業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自治區級研發中心。持續開展「海外博士包頭行」系列招才引智活動,累計吸引391名海歸來包創業,留學人員領創辦企業375家。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完成時。高新區將緊盯「全國一流」、對標「全國最優」,努力將營商環境打造成為稀土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金字招牌」。
【來源:稀土高新區管委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