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貌雙全!94年姑娘被聘「雙一流」高校副教授,她是怎麼做到的?

2021-02-18 募格學術


本文來源:華中大光電研究生、湖南大學官網、知乎、量子位、募格學術此前報導

26歲,相信不少科研人在這個年紀都在埋頭做實驗、熬夜肝論文,為自己的畢業和工作做規劃。
但你能相信有一位博士研究生,26歲已經成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了嗎?近日,小募就在湖南大學的官網上發現了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巨浪。

湖南大學的擬聘公示一出,這位年輕副教授就因為過人的學術成績和超高的顏值引發了眾多科研人的熱烈討論。仔細看她的學習經歷,這位李老師17歲就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又直博繼續在華科深造,用9年完成了學業。2020年6月博士畢業,同年7月就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可謂是妥妥的學霸、巨浪啊!

李晟曼的研究專注於納米材料生長、微納電子器件的加工製備、新原理器件製備與測試以及電路設計與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2019年參加國際微電子器件大會(IEDM)並作口頭報告,獲得臺積電公司的關注。

李晟曼的學術成果

26歲博士畢業就在「雙一流」高校擔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關鍵是她的顏值還超高,明明可以靠顏值,人家偏偏靠才華。那麼這樣一位優秀的姑娘在讀博期間有著怎樣精彩的科研經歷呢?李晟曼是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2015級博士研究生,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師從吳燕慶教授,獲國家獎學金,社會活動積極分子,知行獎學金等榮譽。博士研究生階段,李晟曼主要做的是基於銦錫氧化物的薄膜電晶體研究,在導師吳燕慶教授的指導下,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IF=38.663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篇,微電子器件領域頂級會議IEDM上發表會議論文一篇。

此外,李晟曼還多次在如美國物理學會等頂尖的學術會議上作口頭報告,均表現不凡。這與她平日裡的刻苦認真不無關係。據知乎網友及李晟曼的本科同學留言,李晟曼一貫勤奮認真,經常做實驗做到半夜。而其導師吳燕慶也是十分嚴格,對學生所發文章期刊有明確的等級的要求。

正是這樣日日夜夜量的積累,加速了李晟曼的科研成果質的飛躍。博士期間,她在光電集成與納米製造領域共發表10餘篇SCI論文,上文中提到的以一作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的學術論文更是精心打磨了三年之久,李晟曼將這一過程戲稱為「哪吒出世」,可見一篇優秀的、富有價值的學術論文的得來實為不易。

談起博士生涯,李晟曼把博士前四年的自己比作龜兔賽跑裡面的烏龜,一步一步慢慢地在自己的賽道上前進著。當同時進組的同學在二年級或者三年級都有文章出來時,她還在重複一個又一個失敗的實驗。畢業的壓力和實驗失敗的挫敗感接踵而至,李晟曼安慰自己說:我這些失敗的實驗就算是為其他科研者過河摸過的硌腳的石頭了,無論如何也是有貢獻意義的。也是這樣一種樂觀的心態支持著她度過求學生涯的每一天。由於項目的需求,她需要在西三超淨間和國家光電實驗室做微納工藝,在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做測試仿真,實驗區間橫跨整個華科校園,每天在來回穿梭的距離超過20裡,直到博士畢業她都將一直奔波下去,也是這樣幾年的磨礪和訓練,她熟稔半導體工藝和測試的每一個環節,可獨立操作儀器多達10餘臺,幾乎包攬全線。終於在博士最後一年,幾年下來的積累和沉澱為她帶來了《Nature Materials》的青睞,後續實驗成果的不斷豐富和拓展又帶來了IEDM的捷報。正如導師吳燕慶老師評價的那樣:李晟曼人如其名,果然是慢工出細活。要想順利完成博士學業,除了樂觀的心態,良好的體能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做實驗時,李晟曼的態度一絲不苟,極度專注。科研之餘,她熱愛生活,積極參加活動,是一名運動健將。她一直堅信:唯有強健的體魄能讓自己在工作和學習當中遊刃有餘。作為實驗室的大師姐,她認真組織並參加實驗室每周三次的環喻家湖夜跑活動5km左右的運動距離不僅鍛鍊了每個人的耐力,也促進了實驗室同學之間的交流,並形成一股向上的力量默默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規律健康的運動也幫助李晟曼得了不少榮譽,包括2015-2016年馬鞍山冬季5km長跑的冠軍,凱默杯羽毛球團體賽冠軍,光電學院黨支部羽毛球賽亞軍等。作為一名科研人員,她的科研生命會因此得到源源不斷的活力。不可否認,李晟曼的確學術成果紮實眾多,是一位優秀的博士畢業生。其「光速」般的攀登過程讓許多同齡的碩博生很是羨慕。

1.入職985高校一般需要海外深造和博士後經歷,但她均無。2.一畢業就直接聘為副教授,是真才實學還是另有貓膩?

針對這兩點質疑,我們不妨從李晟曼的個人簡歷和湖南大學招聘要求找找答案。

從其簡歷來看,李晟曼所有的學習經歷都是在國內,是眾多碩博生所說的那種「土博士」,並無任何鍍金成分。表面上看似乎不具備獲聘985高校副教授的資格,但小募從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發布的教師招聘要求來看,學校並未在海外深造經歷這一要求上設限,僅僅說擁有者優先而已。重要的是,學校強調申請者須有較大的學術發展潛力和較強創新能力。

湖南大學看重申請者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成果,並未將是否留洋鍍金作為硬性門檻。

而李晟曼個人的學術成績是非常可觀的,她在博士期間就手握10餘篇SCI,還以一作在國際頂尖期刊 Nature Materials 上發表學術論文IF值高達38.663

這項研究挑戰了超低功耗電子器件面臨的性能、工藝等方面的難題,基於厚度為4nm的超薄氧化銦錫(ITO)溝道,以及等效物理厚度(EOT)0.8nm的高質量、鑭摻雜的二氧化鉿(HfLaO)電介質,創造了短溝道有源電晶體。在將器件溝長從30μm縮小至40nm的情況下,依然保持高器件性能,綜合表現遠超之前基於二維材料和其他金屬氧化物器件。

這足以證明她個人的實力,而湖南大學聘用她也絕非破格錄取,肯定是看重她自身的科研潛力和能力。這樣看來,李晟曼獲聘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是完全符合該校教師招聘要求的。

據悉,李晟曼絕非是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僅有的90後副教授,同她一樣獲聘的90後還有好幾位。這也能看出湖南大學對優秀人才的愛惜和重用。不只是湖南大學,現在許多高校都對優秀人才十分渴求。90後擔任高校博導、副教授之類的新聞並不少見。先前我們就報導過電子科技大學26歲就擔任高校博導的夏娟,她和李晟曼一樣,都是在26歲就職高校,研究的領域均為材料。

夏娟,26歲,電子科技大學「百人計劃」入選者,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本科畢業於四川大學,博士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得2017年度中國優秀自費留學生獎、2018年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女科學家獎,2019年入選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近四年在ACS Nano, Nano Letters, Nature, Advanced Materials 等重要國際期刊和會議上合作發表文章11篇,均被SCI檢索,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7篇。

這光鮮的背後隱藏著無數個她們為實驗數據和科研成果刻苦拼搏的日夜。能夠順利入職高校,也是對她們科研能力和成果的一種肯定。

李晟曼所就職的湖南大學就於2020年推出兩種引才計劃。對於引進的優秀青年人才,不僅提供編制,還可申報學校特設「嶽麓學者計劃」中的領軍崗、特聘崗、晨星崗等崗位,享受特殊崗位津貼。



夏娟所在的電子科技大學也推出【百人計劃】,受聘者可直接按教授職務聘任。



同樣推出【百人計劃】的高校不在少數,而湖北省、廣西省等省更是出臺了本省關於百人計劃的總體實施辦法。廣東工業大學對於引進的人才可給予最高100萬元的年薪協議工資。



而重慶大學在其實施辦法中提到重要的一點:受聘者在預聘期滿之後,可以申請終身教授。


眾多高校都求賢若渴,所以在面對一些學術基礎紮實的青年人才時,會把一些過去常談的硬性門檻軟性化,這就給更多優秀的碩博人才施展的平臺與機會。


但是高校的招聘要求各不相同,一些頂尖的院校還是以海外經歷和博士後經歷來卡面試者。


要想去更好的平臺工作,碩博生們還須提高自身能力,手握優秀的學術成果才是王道!

由於微信平臺算法改版,公號內容將不再以時間排序展示,如果大家想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推送,強烈建議星標我們和給我們多點點【在看】。星標具體步驟為:(2)點擊右上角的小點點,在彈出頁面點擊「設為星標」,就可以啦。
感謝支持,比心


分享點讚加在看,來個【一鍵三連】吧

相關焦點

  • 才貌雙全,年輕有為!94年的她已是「雙一流」高校博士生導師
    近日,小編在湖南大學公布新教師聘任名單中注意到一位94年出生的姑娘,同樣是26歲,已經在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擔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020年7月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截圖來源:湖南大學官網26歲博士畢業就在「雙一流」高校擔任副教授
  • 華科博士女神刷屏:26歲任「雙一流」高校博導
    歡迎關注公眾號「考研考博早知道」獲取更多考研考博最新資訊近日,又有網友發現了一位才貌雙全,用實力演繹集智慧與美麗與一身的華科博士小姐姐,這在滿眼遍是格子衫理工男的華科乃至整個博士圈,顯得更加的耀眼奪目,也一改大眾對「女博士」的傳統印象與認知:李晟曼——一位94年的小姐姐,26
  • 華為百萬年薪博士、湖大26歲副教授都畢業於這所雙一流
    博士生姚婷,同樣於入選華為2020年「天才少年」項目,年薪拿到156萬。94年出生,今年才26歲的李晟曼被聘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而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研究生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這所高校有什麼獨門秘訣能培養這麼多高水平學生?
  • 華為百萬年薪博士、湖大26歲副教授都畢業於這所雙一流!
    博士生姚婷,同樣於入選華為2020年「天才少年」項目,年薪拿到156萬。 94年出生,今年才26歲的李晟曼被聘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而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研究生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
  • 26歲姑娘任「雙一流」副教授!曾一作發Nature子刊
    今天要說的是一位26歲就當上雙一流高校副教授的姑娘,17歲考上華中科技大學,26歲直博畢業,畢業後立刻入職湖南大學,成為了一名副教授,她也在自己的求學生涯中經歷過挫敗感,但樂觀的心態促使她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方向,她就是李晟曼。
  • 才貌雙全!94年出生的工學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記者8月8日查詢發現,湖南大學官網近日更新教師信息顯示,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已經出任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湖南大學官網 圖李晟曼的官方簡歷顯示,她2015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
  • 這所高校79名教師取得準聘長聘教職!為何聘用製備受「青睞」
    準聘長聘教職包括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三個層級。教授為長聘崗位,副教授可為長聘崗位,也可為準聘崗位,助理教授為準聘崗位。 此次北京協和醫學院聘任教授、長聘副教授、準聘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等4類教職,涉及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藥學、生物醫學工程和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6個一級學科。
  • 湖北這所「雙一流」高校,15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認定!
    華中師範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師範大學、首批列入"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國家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是國家培養中、高等學校師資和其他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 26歲女博士獲聘副教授引熱議 才華無需給年齡讓路
    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今年6月剛畢業,就獲聘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消息一出便引發網友熱議,有人發問,李晟曼只有26歲,且沒有海外經歷,怎麼就可以直接獲聘副教授職稱?關注90後女博士獲聘湖大副教授近日,湖南大學官網更新教師信息,出生於1994年的工學博士李晟曼出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 26歲女博士獲聘「985」副教授,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破格」
    #26歲女博士獲聘副教授#近日,「985」高校湖南大學官網公布,出生於1994年的博士李晟曼任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讚譽者認為湖南大學打破常規,給真正有才之人應有的待遇;質疑者認為李晟曼今年6月份才博士畢業,8月份就直接任副教授,資歷不夠,這種情況在「211」高校都少見,更別說「985」高校。其實,這並非輿論首次關注「90後」學者。
  • 2020年莒南縣「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引進公告
    為進一步優化事業單位人才隊伍結構,助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根據省、市吸引集聚優秀高校畢業生來魯創新創業有關政策,經研究,決定引進一批「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到莒南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引進計劃(一)引進數量莒南縣縣直事業單位合併引進30名。
  • 陝西最好的大學,實力雄厚,都是「雙一流」高校
    這5所大學都是「雙一流」大學,除了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之外,其他都是985高校,實力雄厚,深受考生學子的青睞,此外5所都是全國百強高校。、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2100餘人和院士31名,還有國家級教學團隊。
  • 2020年平邑縣「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引進公告
    為進一步優化事業單位人才隊伍結構,助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根據省、市吸引集聚優秀高校畢業生來魯創新創業文件要求,經研究,決定引進一批「雙一流」高校畢業生來平邑就業。(二)引進範圍1、派遣期內(2018年、2019年、2020年畢業)未就業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見附件1,含校區,不含分校)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一流學科(見附件2,含校區,不含分校)所含專業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2、在山東省外就業的「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見附件1,含校區,不含分校)或「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見附件2
  • 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網友:這是別人的26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6歲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 網友:這是別人的26歲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副教授都是白髮鬢鬢的長者形象。然而近日湖南大學一位26歲的90後女博士李晟曼被聘為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熱議。
  • 三所高校都是211、雙一流高校,都簡稱「西大」,哪所名至實歸?
    西南大學西南大學,簡稱「西大」,主體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坐落於縉雲山麓、嘉陵江畔,「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位列國家「211工程」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教育部6所部屬免費師範高校之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農業部與重慶市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 科學網—高校推行長聘制度的戰略和風險
    在美國,新任大學教師入職之後有六年左右的考察期,一般被稱為預聘期。其間,由學校提供一定的支持,保證新任大學教師有一定獨立啟動科研的條件,在考察期結束之後,通過考核的新任教師即進入長聘序列,享有無固定期限的聘任合同。 長聘教授制度主要有五個基本特點。首先,長聘制度與高級職務晉升或聘任直接掛鈎。
  • 2020年沂南縣「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引進公告
    為進一步優化事業單位人才隊伍結構,助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根據省、市吸引集聚優秀高校畢業生來魯創新創業有關政策,經研究,決定引進一批「雙一流」高校畢業生來沂南縣就業。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引進計劃(一)引進崗位及數量沂南縣縣直事業單位合併引進30名。
  • 協和醫學院「準聘長聘」,重塑教研體系
    引育並舉,引導高端人才潛心向學  準聘長聘制度於20世紀四十年代發端於美國。該制度是指通過一定試用期考核(此階段即為準聘),遴選出符合要求的教職人員,對其進行長期聘任,並給予較優厚的教學科研資源、較充分的經濟保障和較高學術自由度的高校教職聘任制度。
  • 「雙一流」高校之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校徽2017年,南京郵電大學正式入選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作為一所非211高校,此次入選「雙一流」高校對南京郵電大學來說意義非凡,這讓南京郵電大學有了「國家隊」大學的榮譽。
  • 陝西最好的5所大學,實力雄厚,都是「雙一流」高校
    這5所大學都是「雙一流」大學,除了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之外,其他都是985高校,實力雄厚,深受考生學子的青睞,此外5所都是全國百強高校。、「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九所高校、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