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孩子的童言無忌會給大人們帶來很多歡樂,但尷尬甚至膽寒的時候也很多。
比如我娃三歲的時候,我要給他揉肚子,就囑咐他說「仰躺著」,他不服氣「我偏要牛躺著」,逗得我哈哈大笑。不少大人們聚會時,就喜歡逗小孩,其實也是在享受孩子的童言無忌帶來的樂趣。
但有時候,孩子純真的話語帶給大人的可不是樂趣,而是恐懼了。
前兩天我加班坐車回家,因為已經快十點,趕上的是末班車,車上乘客寥寥無幾。這時候前座一個小孩仰起臉,充滿好奇地大聲問媽媽「媽媽,他們為什麼沒有脖子啊?」
正在刷手機的我聽到這話,汗毛都豎起來了。雖然自己不是驚悚片愛好者,可是深夜公交外加小孩子開天眼的傳說,還是讓我不寒而慄,身上迅速出了層冷汗。我甚至連瞅後面乘客的勇氣都沒有了。
不過那位媽媽倒是不慌不忙,只聽她笑語盈盈地解釋「因為是畫的簡筆畫,只要看起來像人就行了,不需要畫脖子呀」。我納悶, 抬頭一看,原來公交車的正上方是幾個「老幼病殘孕專座」的宣傳畫,上面幾個小人兒或坐或站,都是圓頭圓身子,可不就是沒脖子。真是虛驚一場。
只是一幅畫而已,孩子為何要大驚小怪,說他們沒有脖子呢?這跟幼兒的認知發展有關。
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發展有以下特徵:
想像力:無意想像和再造想像佔主要地位
老一輩人常說小孩開天眼,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朦朦朧朧中總有一層神秘色彩。現實中也有不少小孩會說自己看到了過世的姥姥姥爺等等,讓人心中一凜。實際上這跟孩子的想像力發展水平有關。
學齡前孩子的無意想像和再造想像佔主要地位。什麼是無意想像和再造想像呢?其實是指孩子常常分不清想像和現實的區別,總把兩者混為一談。
記得我家娃三四歲時特別喜歡恐龍,有段時間總說他進了一個山洞,裡面全是恐龍,各種恐龍都有。一開始我以為他做了跟恐龍有關的夢,後來才知道,他不過是把想像當成事實說出來了。
因此,當成人聽到孩子說了什麼匪夷所思的話之外,不必驚訝,那很可能只是他的想像。而如果孩子信誓旦旦地說自己做了某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家長也不必斥責孩子在說謊,因為他是無意的。
文章開頭的小孩子,會奇怪公交車上畫的小人沒有脖子,就是再造想像的一種。她把圖畫當成真的了。
注意力:無意注意佔主導,有意注意剛形成
除了想像力之外,學齡前孩子的注意力也很值得一說。很多家長抱怨自家孩子玩的時候很專注,可一看書或者學習就不行,十分鐘都撐不住,那還真是冤枉他們了。
人的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兩種。有意注意是指學習等需要調用大腦進行主動注意的能力,比如學習一篇詩詞或者看書。而無意注意則是被動注意,不需要大腦特別集中就能輕鬆完成,比如看動畫或者玩手機遊戲。
學齡前兒童有意注意剛形成,無意注意則佔據主導。孩子每次能在學習時保持十到二十分鐘的注意力就已經很不錯,但玩遊戲因為不需要大腦費力,就能玩很久,這跟孩子的心理髮育進程有關,家長可千萬別因此責怪他。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多大了,專注力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