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1 08:0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晨 施佳琦 市委報導組 杜倩倩
中秋佳節臨近,東陽市城東街道李宅社區人流如織。自9月14日啟動首屆中秋花燈節以來,每天趕來賞燈的遊客絡繹不絕,在花燈的映照下,「振興古鎮」的願景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李宅距離東陽城區10公裡,總面積6平方公裡,歷史文化悠久,至今仍保存著明清古建築群。去年,城東街道成為小城鎮綜合整治省級樣板,李宅正是美麗城鎮建設的重點區域。「李宅農業經濟底子薄弱、工業經濟及第三產業發展也無明顯優勢,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迎來了發展機遇。」城東街道黨工委書記徐育陽說。街道在前期依託街長制、河長制等管理機制開展專項整治,基本實現集鎮區「乾淨、整齊、有序、美麗」的總體目標後,以文化底蘊為主,圍繞李宅社區的古建築群和「荷花燈」品牌進行產業植入,將花燈元素、古建元素融入整治提升中,轉文化優勢為發展優勢,著力打造「花燈小鎮」。
「元宵到李宅賞燈,是東陽人的老傳統。」李宅社區黨總支書記李長春告訴記者,「李宅荷花燈製作技藝」被列為金華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燈展期間,龐大的客流量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就連廣場上的燒餅店,一晚營業額都能超過5000元以上。
走進李宅古民居建築群,原汁原味的古韻撲面而來。秉承「修舊如舊」的原則,李宅完成了李宅宗祠、集慶堂、花臺門、尚書坊、庚樓、十臺等建築的整體修繕,其中集慶堂的修復處處彰顯喜慶花燈元素,為百姓舉辦傳統中式婚禮提供了絕佳場地。近年來,李宅已累計投資8000萬元,完成了古民居古道修復5300餘平方米;古民居立面改造提升11000餘平方米。並圍繞荷花燈、古村落主題,加快推進前山路、新建街、迎賓路等主幹道立面統一改造工程和古民居核心保護區整體風貌提升。
今年7月,為促進「荷花燈」品牌的市場化運作,李宅社區還成立了全省首個花燈公司,將以往偏向於自娛自樂的花燈活動升級為公司化運營模式,由社區集體經濟合作社完全控股,所有社員都成為股東。今年的中秋花燈節由李宅社區主辦、該公司承辦,有兩百多位工匠參與製作,為期一個月共展出70多組形態萬千的大型花燈。通過「走出去」承接花燈展、與知名景區合作打造夜遊景點等方式,李宅目前已增收1300萬元。「社員手裡的股份將會大幅增值, 視情況會進行分紅。」李長春說。
如今,城東街道已完成「一區一帶一小鎮」的發展定位布局,將以李宅「花燈小鎮」為龍頭,帶動東陽江沿線全域化旅遊產業全面發展。同時,「花燈小鎮」正在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進行對接,致力於傳統花燈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