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換新裝」,市場價翻3倍,農民:吃不起但自家菜園種的起

2021-01-15 三農新知

【註:本文由〖三農新知〗作者獨家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

花椰菜「換新裝」,市場價翻3倍,農民:吃不起但自家菜園種的起

花椰菜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蔬菜,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喜歡吃,對於女性來說,多吃花椰菜還能美容養顏,特別是減肥的時候,吃花椰菜是最適宜的,市場上常見的花椰菜都是白色或青色,但是現在花椰菜研製出了新品種,對於這種新品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呢?

新品種的花椰菜可以說是「換新裝」穿上了「五彩衣」,色彩紛呈,出了原本的青色,白色,還多了紫色,黃色,橙色,擺放在貨架上也是異常扎眼。

新型的花椰菜是國外引進的品種,它的彩色並不是添加色素導致的,而是通過非轉基因雜交培育出來的,這種雜交培育出的花椰菜不僅對人體沒有危害,營養價值還比普通的花椰菜高。

新型花椰菜的胡蘿蔔素是普通蔬菜的10倍,原本市場是只是賣幾塊錢的花椰菜,因為換上新裝,現在的市場價已經翻了3倍,很多人表示,新型的花椰菜雖然好看營養價值也高,但是現在實在是吃不起了。

花椰菜的價值是提高了,可對於農戶而言,新型的花椰菜生長快,抗病性強,適應性廣,產量也高,對於想要種植新型花椰菜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雖說市場上的花椰菜價格貴,但是自己家的菜園種一些也未嘗不可。

對於市場上的新型花椰菜,不知道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了解呢?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留言分享。如果覺得小編寫的不錯,歡迎點讚或是轉發哦!每一個點讚評論轉發都是對小編工作的肯定!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福鼎人餐桌上的花椰菜大都產自這裡喲
    每天上午八點,本地商販王孝慶就守在菜園集中片旁收貨、備貨。一筐筐土生土長的花椰菜集中收購,通過一輛輛貨車發往更廣闊的市場。 「我今年主要是種了臺灣慶農65天和90天,一般上午採收,下午給未採收的花椰菜包上葉子,以防霜凍影響花椰菜的外觀。」60多歲的王傳笑樂呵呵地掂量著手中剛採收的花椰菜說:「今年價格不錯,現在一般每斤2.2元—2.4元左右,一畝地收成很不錯。」 田間菜園,菜農在採收花椰菜
  • 半年才能養到3斤,市場價百元一隻,2020年值得農民養殖嗎?
    2019年的時候,要說什麼肉類食品是大家都吃不起的,豬肉必定會上榜。豬肉原本是大眾肉類食品,價格親民,一般十來元就夠幾個人吃飽,然而在2019年,豬肉卻坐上了火箭,價格一路飆升,最高的時候達到了40多元一斤,讓很多老百姓大呼吃不起豬肉。
  • 給菜花穿上「新衣裳」,收益翻3倍,20元一斤,一年高達收益60萬
    給菜花穿上「新衣裳」,收益翻3倍,20元一斤,一年高達收益60萬農民都有著豐富的種植農作物的經驗,見過的蔬菜、糧食種類也很多,比如紅色的辣椒、黃色的南瓜、紫色的茄子、綠色的黃瓜,可是如果有一天告訴你說南瓜是白色的,茄子是黃色的,你會是什麼感覺
  • 曾被誤以為是轉基因,如今市場價20元一斤,農民種植有前景嗎?
    導讀:曾被誤以為是轉基因,如今市場價20元一斤,農民種植有前景嗎?這幾年的種植業的市場競爭比較大,不管是蔬菜種植,還是水果種植,亦或是藥材種植均是如此,而那些大眾品種的作物,如白菜、胡蘿蔔、砂糖桔、蘋果等作物,種植的農民朋友更是多,這就導致了這些農產品在這幾年的價格年年下跌,就說蘋果吧,在2019年的時候,部分品種蘋果的產地價都跌到了5、6毛一斤,這讓不少農民朋友很難受,於是乎不少農民朋友做出改變,嘗試種植一些新型的蔬菜和水果
  • 買不起愛馬仕,還吃不起...
    買不起愛馬仕,還吃不起「愛馬仕」嗎?一片黃澄澄中,今年還出現了一個「紅美人」,有人稱它是「橘子界的愛馬仕」,因為市場價每斤30元左右;有人稱它是「可以吸的維C」,因為它肉質細膩入口即化,甚至可以用吸管吸著吃。
  • 看日本大廚處理巨型蛤蜊,市場價達到了一百多美金,網友:吃不起
    看日本大廚處理巨型蛤蜊,市場價達到了一百多美金,網友:吃不起日本就是一個靠海國家,當地人就是對海鮮非常執著的了,去到日本當地你就可以看到很多的海鮮市場,在裡面可以見到的海鮮可以說是琳琅滿目,很多海鮮的個頭都是要比在國內見到的還是要大得多
  • 老太聽信民間偏方治咳嗽 自家菜園種罌粟被警告
    被拔除的罌粟。   六合區瓜埠一位老漢因長期咳嗽,他的老伴為了節省醫藥費竟輕信民間偏方,在自家的菜園裡種植罌粟,打算用罌粟湯給丈夫治病。派出所民警及時發現後將罌粟剷除。   前不久,六合公安分局瓜埠派出所民警在處理轄區一起鄰裡糾紛時,發現當事一方在自家的菜園裡除了種植辣椒、芹菜,還混雜有未成熟的毒品原植物罌粟,共計幾十株。
  • 彩色花椰菜的「前世今生」(圖)
    【中國農業網Agronet蔬菜全知道】彩色花椰菜作為普通花椰菜的一個變種。包括紫球花椰菜、黃球花椰菜、淡綠球花椰菜等。
  • 買不起愛馬仕,還吃不起「愛馬仕」嗎?
    買不起愛馬仕,還吃不起「愛馬仕」嗎?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學習強國、今日頭條、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中國新聞網、央視頻、鳳凰新聞、新華網、農民日報、中國藍新聞、浙江新聞、浙江日報、浙江之聲、錢江晚報、寧波日報、寧波晚報、甬派APP、寧聚APP等30多家中央、省市級媒體爭相報導
  • 花椰菜「爛花」咋回事?都是軟腐病惹的禍,重管理、輕用藥可解決
    一位來自山東省濰坊市的粉絲給農學博士留言說,自家種的五畝花椰菜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爛花」現象,卻沒找到原因,詢問我是怎麼回事。通過這位農戶朋友的描述,農學博士斷定他種的花椰菜患了軟腐病,所以導致了花菜腐爛,如果不及時治療,減產的可能性極大。
  • 國網康保縣供電公司:「小菜園」種出「大菜籃」
    原標題:國網康保縣供電公司:「小菜園」種出「大菜籃」   秋收時節曬豐收,正是一年最美時。
  • 高山「花椰菜原薤白」輪作模式優化,農民高產的重要途徑
    高山夏秋花椰菜、薤白聞名省內外,深受當人們的喜愛,高山花椰菜是屏南縣的農業支柱產業,隨著國家對農業的大力扶持和先進栽培技術在生產上的應用,高山蔬菜生產水平和規模走在全省前列,在茬口調整、品種選擇和技術創新上取得新進展。但是由於長年種植花椰菜,土壤連作障礙嚴重,近年來屏南縣高山花椰菜種植面積銳減、規模化生產下降、品質下滑等問題凸顯。
  • 立秋前後,農民自家種冬儲大白菜,比市場上買的還貴,咋還種?
    立秋前後,正是邯鄲一帶農民自家菜園種冬儲大白菜最佳季節,回村歇歇老農早就不再自家菜園種大白菜了。因為自家菜園種一個畦子大白菜,需要挖地上底肥,平整菜畦,撒播白菜種子,摘苗定苗。這最惱人的就是大白菜上的菜青蟲和小菜蛾,如果不打農藥,保證把白菜幼苗就吃光吃淨連個根都不剩。
  • 花椰菜西蘭花竟有700個新品種
    摘要:田間700個花椰菜和西蘭花新品種集中展示;有花椰菜播種、移栽、採收等全程機械化展示;有家庭菜園展示溫州名特優地方蔬菜品種……溫商網訊(記者 劉娜筱)田間700個花椰菜和西蘭花新品種集中展示;有花椰菜播種、移栽、採收等全程機械化展示;有家庭菜園展示溫州名特優地方蔬菜品種
  • 大衣哥到自家菜園,親自為粉絲摘菜,網友:我喜歡那個手提籃!
    大衣哥朱之文是家喻戶曉的農民歌手,成名後的大衣哥留在山東農村老家居住,也經常有網友分享大衣哥在家的視頻或照片,大衣哥除了在外忙演出,在家還會下地幹活,還有大衣哥的大菜園子,很多種農村小菜樣樣都有。有網友曬出大衣哥到自家菜園,親自為來自北京的粉絲摘菜吃,之前大衣哥家裡的菜還沒長大,大衣哥為菜施肥澆水,到了夏天菜全長熟了,有黃瓜,有豆角,有青椒……博主邊錄視頻邊說,大衣哥自己種的綠色食品,給這位北京的姐姐。大衣哥非常的熱情好客,一點沒有偶像包袱,大衣哥提著小籃子,邊摘邊問還需要什麼。
  •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第三集:新莊換「新裝」
    理論達人講解脫貧攻堅 | 第三集:新莊換「新裝」王元明不會忘記三年前的那個早春——剛剛圓滿完成第一任駐村任務,就接到了趕赴新莊村擔任第一書記的通知。在村幹部的示範引領下,村民們開始學著種植青貯玉米,養起了西門塔爾優質肉牛。全村糧飼比由9:1調整到1:9,肉牛存欄量三年間翻了四倍多。
  • 城市沒有多大空間也能種出菜園的,一起來看看花友的一米菜園
    下面要給大家介紹在小空間裡面養出一個小菜園,下面這些菜園的創意很奇特,有點像升高花床,這是用一些架子搭設出格子狀的小菜園,人們把它叫做一米菜園。一米菜園的創意主要就是為了適應城市裡面空間小的環境,在露臺、院子,甚至小陽臺上都能種出小菜園。栽培的土壤都是使用一些調配好的肥土,對清除雜草和病蟲害都是非常容易的,養護蔬菜也不太難。
  • 具有抗癌功能的花椰菜,胡蘿蔔素是白菜的8倍,vc是白菜的4倍
    具有抗癌功能的花椰菜,胡蘿蔔素是白菜的8倍,vc是白菜的4倍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特別不愛吃的蔬菜,我小時候特別不愛吃花菜,就是我們說的菜花和花椰菜,當時我就感覺菜花吃到嘴裡硬邦邦的沒什麼味道,吃起來不好吃,但是我小時候我媽經常追在我屁股後邊餵我吃花菜
  • 花椰菜有蚜蟲來怎麼辦?只要學會這些,輕鬆解決
    花椰菜也叫做花菜,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是人們特別喜歡食用的十字花科菜,我家裡的菜園也種植了很多,它喜歡生長在溼潤的土壤環境,當水分供應不足光照不好,環境乾燥的時候就會抑制花椰菜的生長,土壤不好、缺少微量元素的時候,就會產生病害和蟲害。
  • 農村生活和農家小菜園裡的大眾蔬菜,黃瓜
    這些年國家已經不需要農民再交公糧了,那時候可不行,交公糧是按人口來的,好像是每人大約每年要交200 多斤,反正我們家每年都要交一千五六百斤公糧。那時候家家上交公糧後,小麥還有不夠吃的情況,好多家庭都要用小麥換一些粗糧來吃,例如玉米、高粱或地瓜幹,這樣才不會餓肚子,才能吃飽。所以那時候,農村幾乎是沒有菜園子的。現在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家收穫的糧食也基本都吃不了,都要賣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