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馬雲創辦的雲谷學校:用30年時間,小火慢燉做教育

2021-02-15 MOOC創業港

文章來源 | 外灘教育(TBEducation)

作者丨周瀅瀅    編輯丨Mia

  自從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重回他所熱愛的課堂,外界對他教育夢的關注就不曾停止。儘管如此,由馬雲創辦,如今辦學接近第三個年頭的雲谷學校,對大多數人來說依舊充滿著神秘感。近日,外灘君受邀訪校,並對話小學、初中部校長馮晨,切身體會到了滲透進日常教學、教師培養、家校合作的「雲谷理念」,以及谷主馬老師的教育遠見和情懷。

在卸下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職責後,馬雲變成了馬老師。


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的馬老師,一直葆有對教育的熱情,而他對教育的觀點,早已成為廣為流傳的金句——


「如果考試是唯一的KPI,教育就不會有正確的方向」;

「在社會上受歡迎的領導者、各個行業的優秀人才,未必是讀書時考97分、98分、100分的人」;

「孩子18歲之前是由家長決定的,我們要研究學校和家長的共同教育方法,而不是挑孩子」… …


馬老師的這些教育情懷,正逐步落地成為教育實踐。


由馬老師個人投資成立的馬雲公益基金會,這些年來推進的鄉村教育項目備受矚目,然而,另一場和他有關的「教育改革試驗」卻一直充滿神秘的色彩。


這就是與阿里巴巴合伙人投資創建,由馬老師擔任「谷主」的雲谷學校。


坐落於杭州西溪溼地附近,環境優美,和雲谷這個名字相得益彰。但成立三年以來,卻鮮有媒體深入報導。這不禁讓人們猜測,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校?



作為網際網路巨擘——阿里合伙人們投資創辦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從一誕生起,就引來外界很多猜測和遐想:它被傳言是一所「阿里子女學校」「貴族學校」「精英學校」... ...


隨著雲谷小學部、初中部、以及雲谷幼兒園的相繼創辦,2020年,雲谷也將迎來自己的高中部。


應雲谷學校的邀請,外灘君探訪了這所神秘的學校,對話雲谷小學部、初中部校長馮晨,親睹老師轉正,感受課堂教學,一層層地「觸摸」了這所學校的「作業系統」。



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後,外灘君發現,那些傳說中的偽標籤實在誤導眾多。真正的雲谷學校,既質樸,又「奢華「。

雲谷質樸,是因為它遵循教育本質,奉行不掐尖,不挑學生出身的教育情懷。


雲谷「奢華「,是因為它捨得下血本。不僅舍在孩子身上,用最大的耐心和尊重,成就孩子本身的特質;同樣捨得花在老師身上,用實踐和時間成就一個好老師。


  「看見」孩子,讓每個孩子成為獨特的自己 

在雲谷,每一位孩子都被親切地稱為「穀粒」。發芽早晚不是最重要的事,有自己的特質才更為可貴。


然而,成就孩子的特質,離不開「導師」。覆蓋各個年齡層的「導師制」,已經成為雲谷一大特色。


小學階段,側重的是「一群導師看見一群孩子」。每周導師大會上,導師們交流觀察到的各方面情況,對孩子有更立體的把握;


到了初中階段,導師和孩子可以進行雙選,導師的身份也更具有穩定性,亦師亦友,跟隨孩子直至初中畢業,經歷他們成長中的困惑、起伏,幫助他們復盤總結、制定成長目標。



一位「導師」,負責和四五個孩子「結對」,給予全方位的「看見」和培育,就像育苗一樣,讓孩子們最終成材。聽上去簡單,做起來不易。


初中部歷史老師丁義,擔任首屆初中生的導師,已整整3年。今年她的導生即將畢業,她滿是不舍,「這幾個孩子和我無話不談,那些不願意對父母說的話,都願意找我傾訴。」


在這過程中,她也親眼驗證了一個個孩子身上所發生的變化。

有一位學生,邏輯性很強,也很有創意,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也正是因為要求太高,所以總是覺得沒達到自己的要求。

剛入學的時候,她總是退在人們視線的後面,對公開發言也有些恐懼,現場只要有兩三個人以上,她就會講話磕巴,乃至說不出話來。

「孩子真的有社交和表達障礙嗎?」在深度接觸了孩子的父母后,丁義發現,並非如此。

丁義老師

相反,孩子表達困難的根源,是因為以往被鼓勵去嘗試的機會少、得到的鼓勵少,再加上父母在親子關係中的強勢的要求,孩子在這方面缺乏自信和內驅力。

了解情況後,丁義決定推她一把,不斷鼓勵她在PBL中做小組Leader、和同學們去打小組聯賽、去各種學科的發言或演講場合……丁老師還和家長的約法三章:「無論孩子表現如何,都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更不要指責」.. …

除了每周一次的「導師時光「,和每學期固定的「1+1+1」家長圓桌會,她還和孩子、家長不定期地保持溝通。

兩年多下來,孩子的蛻變,超出想像,不僅能在公開場合演講,還遊刃有餘地做起小組leader,帶領其他孩子完成合作項目。連家長都感到震驚:沒想到,孩子非但沒有表達障礙,還是一名有潛力的演講者和領導者!


在雲谷,每一位老師都被賦予像這樣的「導師」身份,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班主任,卻和孩子有著更深的「連結」。


 成就老師,才能最終成就教育 

百花齊放的老師,才能滋養出豐富多彩的學生。老師,同樣需要被看見、被引領,也同樣值得下血本。

為了讓老師們深刻地理解雲谷文化,具備尊重、關懷和引領孩子的本領,雲谷獨創了「練習生」制度


每位入校前,教育實戰經驗不足的年輕老師都要作為「練習生」,在一位學科導師、一位育人導師,兩位「師父」的帶領下,進行為期一年的鍛鍊。

就像武俠世界裡的師徒。這一年裡,練習生要在師父的引領和支持下,探索教學和育人的奧秘,打磨自己的教育心法和招式。


外灘君恰好趕上了一場「練習生轉正」的答辯會。


要轉正的練習生們,面對校長、學科首席、課程院、學生院、教育科學研究院及HR等多個部門的代表,進行自我陳述,接受不同部門代表的提問,儼然一場「大比武「。


臺上,來自小學科學部的練習生,在總結心得時,說了一個故事。


課上有這樣一位學生,平時不太愛發言,不主動參與實驗活動,反而一個人悶悶地坐著。看上去,這是一位不夠自信、甚至有點自卑的孩子。


但是一次偶然的閒聊中,孩子說,「我可能永遠也沒法趕上XX老師寫的字」,他沒有放過這句稀鬆平常的閒聊,而是敏銳地判斷出,孩子並非自卑,恰恰相反,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很強,需要老師進行恰當的引導。


「我是一個跨界老師,以前認為,只要教好自己的學科,就夠了。經過一年的練習生鍛鍊, 我才知道,想要真正影響學生,萬萬不能只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臺下,他的師父頻頻點頭:「沒有對學生的了解,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整場演講,從教學思路到心得,條理清晰,頗有見解。外灘君本以為,也沒有必要再多討論了。誰知,當閉門會議開始(師父和練習生均離場),外灘君才發現自己想錯了。


雖然各個代表對練習生評價很高,但是對培養制度卻不斷「挑刺」。來自於阿里集團的雲谷學校顧問老師,更是十分犀利,「不能在培養過程中動態評估老師,就等於讓他們錯過了成長的好時機。」 


看見這真實的一幕,外灘君頗受震動。一方面,雲谷完全不避諱,將實際情況毫無保留地展示給我們看;另一方面,雲谷在老師身上花的時間、成本和心血,最終都會滋潤每一顆「穀粒」


經過這樣「鍛造「出來的老師,會長成什麼樣?


雲谷的寶藏老師王瑞平,是個好例子。


他是雲谷的設計思維課老師,也是小學理科融合課程核心團隊成員,因為常有出其不意、腦洞大開的實驗設計,還曾制出一個「土炸彈」,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王炸」老師。


擅長搗鼓實驗的王老師,擅長從生活中的趣味現象入手,比如,「一枚硬幣上能載幾滴水不外溢」「高空墜落的玻璃杯會倖免嗎」,變成一個個趣味十足的實驗,在課後錄製成視頻,為學生打開奇妙的科學世界,收穫了一群「小鐵粉」 


有一次,王炸老師帶著七年級學生,在DT專用教室,連續搗鼓了將近半個月。十多種有模有樣的玩具作品,就在一片火熱的敲敲打打中,誕生了。

原來,這是王老師在讓學生,用真正的「設計思維」,做起了「玩具設計師」。

每一節課,他都能從孩子的行為中,發現他們不同的解決問題思路,以及背後折射出的共性和個性。

 

比如,他發現,十幾歲的孩子們正處在創造力與自我意識增強的年紀,這個年齡段最不缺的就是點子和表達欲,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聲音更強一點,同時他們也會恐懼失敗。

因此,他會用一整套科學思考方式和發言工具,為孩子們打好地基;當孩子在「玩具設計」過程中遇到團隊合作困難時,他會帶著孩子們剝離出場景做反思,並在後續課程設計中反覆強化同理心和共情體驗。

王炸老師設計的DT課程,沒有教材,不設標準答案,也不以學到多少知識為目的,而是在學生掌握主動性的過程中,教給他們一套遇到任何問題時,都能高效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王瑞平老師和孩子們


這也是雲谷,不惜血本,想要培養的老師。


當然,在雲谷,還有一批生動、敏銳、有創造力的老師,各施所長,利用Club Time,聚集起一群感興趣的孩子。


他們是有獨特鑑賞力的文學愛好者;是從課堂走向遠方,行萬裡路的歷史愛好者;是醉心於手工、機械製造的STEAM能手;或是在藝術領域獨具匠心,擅長繪畫、書法... ...


比起一節節按部就班的課程,一批氣質各不相同的老師,更能吸引孩子,找尋自己的方向。


點擊觀看雲谷男版「小李子柒」視頻

在雲谷,有孩子對拍攝Vlog視頻感興趣,自編自導,成為雲谷「李子柒」;有孩子將童年傾注畫筆,創作出上千幅妙趣橫生的作品,集結成冊;有學生愛好賽艇,不僅在大小比賽中獲獎,為組建校園賽艇隊傾盡全力,在演講、領導力、文化學習上實現能力遷移… …


治大國,如烹小鮮。做教育,如小火慢燉。


邏輯上,一個帶網際網路基因的學校應該是追求效率的。但在教育上,雲谷卻刻意放慢了腳步。

 不掐尖,不追求升學率 

 

校長馮晨曾問馬雲,「你希望雲谷花多長時間看到成果?」當時,她自己的預測是10年。沒想到,馬雲笑著搖頭說,30年。


這個答案,也給馮晨吃了一顆定心丸。她知道,雲谷學校的創辦,絕非急功近利。

用30年的時間來小火慢燉,「小步迭代」摸索教育創新之路,才是真正懂教育。



不同於很多高門檻的「精英學校」,雲谷學校在招生上,沒有識字量、單詞量、成績表現的硬性指標,並不掐所謂的「學霸、牛娃」。


同時,外界盛傳雲谷學校是阿里系子女學校,也完全不是真實情況。在雲谷的眼中,最重要的是家長的理念。


甚至馬雲曾直接撂話,「我想告訴報名雲谷的家長,我們這兒沒有高考指揮棒和升學率,我們的孩子估計很難考國內的重點初中,也很難考重點高中。」


可是這樣,家長們能接受,能滿意嗎?


2017年,雲谷迎來了首屆初中生,兩年後的家長會上,馮晨問臺下:「再過半年,孩子就要從雲谷畢業了。兩年前你們把孩子交到我們手裡,如今孩子們的表現達到你的預期了嗎?」所有的家長舉起了手,不加思索。


「有多少家長覺得是超出了預期?」再一次,全體舉手。



馮晨感到很欣慰,在還沒有畢業生的情況下,家長的認可並非來自於「看得見」的名校錄取率,而是孩子呈現出來的狀態,他們由內而外的學習動力、可遷移的能力、素養等「看不見的東西」。


看似普通的孩子,在合適的土壤中,拔節成長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


 不求出分快,但求素養深 

在雲谷的課表上,外灘君看到一個覆蓋所有年級的小眾課程,那就是Design Thinking設計思維


儘管「設計思維」概念在中國學校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像雲谷學校這樣,將它列為基礎課程中的必修,並不多見。


馮晨校長表示,希望孩子能像設計師一樣思考問題,帶著用戶思維,去解決真實場景下的一些問題。



像這樣不能很快「見成績、出分數」的必修課, 還有很多,比如以PBL為主要教學方式的文科融合、理科融合課。


創校之初,馮晨就和雲谷初創團隊,走訪了美國很多創新學校和設計公司,去感知PBL對教育產生的影響。同時她也在反思:大熱的PBL會有什麼短板?如何保證知識的系統性?


於是雲谷形成今天的課程樣態:既保留分科學習,也要開設固定的文科融合、理科融合課,進行項目制學習探索。專業的圖書館課程,則提供項目學習過程中必要的信息素養支撐。



未來,雲谷希望探索出一種蜂窩狀的課程結構:

課程成為一個個相對獨立、又互相銜接的模塊,由各門基礎課程進行蜂窩狀的延伸和連接。比如,數學/科學與技術這個大類下面,設置有數學、科學、機器人、STEAM、科學英語等。


而學生處於「蜂窩」的核心,根據不同學生的需要,組合不同的模塊。


從理念到課程實踐,雲谷的追求簡單說,就是一件事:走出雲谷的孩子,各有各的特質。


這個認知來自馬雲。「未來的社會,就是一個看人的特質的社會」,與眾不同的特質,發自內心的追求,才是一個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說起對雲谷的定位,校長馮晨表示,雲谷從一開始就不是外界所傳言的「國際學校」,也不走所謂的「精英路線」,而是一所土生土長的中國學校,希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孩子。


不過,馮晨卻很認可,這所學校的「網際網路基因」


創校之初,雲谷就將「科技」二字,寫進了學校畫像:通過科技的力量,讓優質教育惠及更多孩子。


雲谷小學和初中部所在的「過渡校園」


還未探校,一位在雲谷待過的年輕老師,就向外灘君透露:因為阿里技術團隊的加持,雲谷的大數據和科技平臺十分強大。


來到雲谷小學和初中部,這個過渡校園中,從外面看較為普通,似乎並無所謂的「科技感」。兜了一圈下來,才發現,雲谷的「科技密碼」,藏在看不到的地方。


首先,整個學校似乎可以濃縮在一部手機上


點開釘釘上的雲谷主頁,師生就可以看到智能排課;

老師可以在線布置作業、提交作業,分析出錯原因;

「雲谷課堂」則會記錄師生教學互動中的點點滴滴。


幼兒園孩子佩戴的手環,可以採集體溫、午睡狀況、運動情況、區域逗留時間等,通過數據算法幫助老師更全面地「看見兒童」。


學期末,學生還會拿到一份「成長畫像」:呈現出孩子這一年裡的時間分配;有哪些高光時刻;在不同學科學習上的潛能,以及老師對孩子的描述性評價。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畫像都是獨特的

馮晨表示,「藉助數據分析系統,老師發現學生在學習上出了什麼問題,思考如何在教學上給予支持,怎樣幫助學生利用好碎片時間。」


探校過程中,外灘君兩次走進雲谷課堂,發現幾乎有一半學生桌上都放著一臺ipad。


整節課下來,雖然沒有發現孩子們開小差的情況,但是,如何保證,電子產品能在低齡孩子學習中,起到正向效果?而不是偷偷打遊戲,聊微信? 


這一擔心,在校長馮晨看來,卻是多慮了。


在科技時代,教育如何利用好科技,而不為科技所束縛?關鍵是,始終將『人』放在第一位,所有的科技、數據,都是為『看見人』而服務。


雲谷從小學一年級開始,ipad等電子設備,就是課堂的協助工具。


雲谷小學課堂

比如,學生在課堂上會閱讀不同內容的閱讀和學習資料;鼓勵學生通過照片、音頻等形式,及時分享、上傳自己的想法;老師利用課後時間,對學生進行反饋,加強溝通交流,彌補傳統課堂上難以顧及每一位學生的情況。


為了教會孩子正確使用ipad,老師會和學生共同商定電子產品使用公約,明確課堂上該如何使用,哪些行為是予以支持的。孩子們從小開始,就知道如何遵守這些規定,如何管理自我。


班級裡貼著如何使用電子產品的約定


在科技賦能教育的同時,雲谷不單單強調孩子被「看見」,更追求的是,每個孩子最終都能「看得見自己」,配有自我驅動的「馬達」。

探校結束前,外灘君恰巧觀摩了一幕雲谷特有的「天台宣言」,這是每位初一學生都要經歷的成長儀式。


今年的「天台宣言」在操場上舉行。兩個班級的幾十位學生「對陣」在操場兩端,每位學生需要扯著嗓子,大聲說出自己這一年的成長目標,直至對面的同學也能聽到。


處在青澀的年紀,很多孩子一開始還很害羞,漸漸的,在導師和同學的鼓勵下,操場上開始飄蕩一陣陣擲地有聲的喊話:


「我最想被看見的閃光點,是團結合作與領導力」

「我最想培養的好習慣,是擁有自主學習的策略和方法」

……

這些心願和目標,與其說是講給別人聽的,更不如說,是通過這樣一場儀式,告訴自己。 


除此以外,每個孩子的目標和計劃,還會被細化成一個個具體明確的行動路徑,張貼出來,由學生自行對照實施。


每位學生都有一份「穀粒成長計劃」

探訪接近尾聲,馮晨校長回憶起和馬雲的那場對話。


當馬雲對雲谷給出的預期是三十年,辦成一所能夠將雲谷經驗惠及更多人的學校時,她卻忍不住想說,「我真的覺得十年就可以做到。」




外灘教育(ID:TBEducation)中國K12國際教育領先媒體,並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優質在線課程。

MOOC創業港作為教育科技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由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和華夏桃李聯合打造運營,旨在打造國際視野下的連結全球勢能、跨國創新創業的教育孵化器,從而為中國教育科技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引進國際先進教育產品和服務,以及促進跨國教育創新創業人才、資源互補,創造引領國際國內風向的教育科技孵化載體。

專注網際網路教育行業的孵化器

累計孵化教育創業項目及企業150+

累計獲得天使輪、A輪、B輪融資項目及企業40+

累計獲得融資額度2億+

累計舉辦教育創業活動近500

超過百位創業導師服務過300多個教育創業項目

歡迎優秀網際網路教育初創團隊項目入駐MOOC創業港

掃碼申請入駐或將項目BP提交至mooc@z-mtb.com

育孵長將第一時間反饋審核結果

相關焦點

  • 馬雲創辦的雲谷學校:用30年時間,小火慢燉做教育
    自從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並返回自己喜歡的教室以來,外界對於他的教育夢想的關注從未停止.儘管如此,由於馬雲創辦的雲谷學校已經接近三年了,對大多數人來說仍然充滿著神秘感。最近,外灘應邀參觀了這所學校,並與中小學校長馮晨進行了交談.他經歷了「雲谷思想",這一思想滲透到日常教學,師資培訓和家校合作中,以及馬雲的教育視野和感受. .
  • 雲谷學校「小火慢燉做教育」,馬雲:讓孩子「看見」自己
    在中國,還真的有這樣一所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15年制的學校,那就是阿里合伙人投資創建,以馬云為谷主的雲谷學校。」不挑孩子,不追名校,小火慢燉做教育所以,治大國如烹小鮮,做教育不能心急,需用小火慢燉,方能製得美味。
  • 視野|揭秘馬雲創辦的雲谷學校:不保證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你能接受嗎?
    「孩子18歲之前是由家長決定的,我們要研究學校和家長的共同教育方法,而不是挑孩子。」由馬雲個人投資成立的馬雲公益基金會,這些年來推進的鄉村教育項目備受矚目,然而,另一場和他有關的「教育改革試驗」卻一直充滿神秘的色彩。這就是與阿里巴巴合伙人投資創建,由馬老師擔任「谷主」的雲谷學校。
  • 馬雲創辦的雲谷學校,校長分享揭開神秘面紗
    ,不少人知道她是馬雲創辦的。視頻:馬雲的雲谷學校,原來長這樣2020年8月17日-18日,新教育研究院、新教育基金會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新教育智慧校長雲論壇」在線上舉行,該論壇以「新教育、新管理」為主題,全國三千餘名校長、教師參加了此次雲論壇,問對教育作為協辦單位,深度參與了此次活動
  • 馬雲老師創辦的雲谷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雲谷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回看初心,當初選擇參與創建雲谷,簡單說,就是帶著「使命」來、為了「理想」來。當初馬老師(馬雲)提出說要辦一所面向未來的學校,為中國教育的改革做一些努力和嘗試,這也是我一直想去嘗試的事情。
  • 阿里合伙人投資13億元創辦雲谷國際學校,馬雲擔任「谷主」
    多知網2月15日消息,今日,阿里巴巴合伙人出資創辦的雲谷學校揭開面紗。雲谷學校官網顯示,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委員會主席馬雲擔任「谷主」。  (圖片來自於雲谷網站)  雲谷學校是一所15年制(幼兒園到高中)的國際學校,該校包括幼兒園18個班,小學60個班,初中30個班,高中30個班,能滿足3000人同時就學。馬雲稱其為「浙江第一」,「全國唯一」。
  • 揭秘雲谷,馬雲究竟想辦一所什麼樣的學校?
    我們先從一個節點來看,2018年9月10日,馬雲宣布,將在一年後,阿里成立20周年之際,卸任董事局主席,回歸教育事業,「重回課堂」。這一天,是中國的教師節,也是馬雲的生日。或許,也是馬雲在教育上的「新生」。正如他所說,這不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而是「一個時代的開始」,將把更多的時間和財力都花在教育上,「我喜歡教育」,「做我熱愛的事情會讓我無比興奮和幸福」。
  • 馬雲創辦雲谷學校,今年開學演講太精彩了!
    2017年,馬雲創辦了雲谷學校。昨天是雲谷學校的開學典禮,馬雲走進雲谷學校,給雲谷家長們上了開學的第一課。「一般開學第一課給孩子上,我認為我們應該給家長上。在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馬雲談到了為什麼創辦雲谷學校,怎麼辦雲谷學校,要培養什麼樣的孩子,應該成為怎樣的家長。
  • 2020年雲谷學校開學第一課,馬雲來了
    雲谷學校,由阿里巴巴合伙人投資創建,由「馬雲」馬老師擔任雲谷學校「谷主」。坐落於杭州西溪溼地附近,環境優美,是一所15年制的非營利性國際化學校,和雲谷這個名字相得益彰,其使命是致力於讓每一位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學部。
  • 馬雲創辦雲谷學校,學費一年近10萬,宣稱非貴族學校,果然不差錢
    馬雲,中國的風雲人物,創辦的淘寶更方便萬千大眾,同時令很多人發家致富。被世人稱為「馬爸爸」。馬雲有一個經典言論就是「我對錢沒有興趣」。馬雲還一直以老師自居,不過馬老師現在要變成馬校長了。去年,馬雲和其合伙人創辦的雲谷學校開工建設,學校杭州西湖區。總投資12.8億。建成的學校是15年一貫制學校。從幼兒園,小學,初中一直到高中。小學招生不限戶口,不限學區,中學則面對的是小學優秀畢業生。
  • 馬雲要改變中國教育!聯合阿里合伙人創辦15年學制私立學校
    )】2月16日報導2月16日消息,阿里巴巴合伙人出資創辦的15年制私立學校已經上線,官網名稱為「雲谷學校」。雲谷官網圖片雲谷學校官網顯示,由阿里巴巴合伙人委員會主席馬雲擔任「谷主」。雲谷學校是一所15年制(幼兒園到高中)的國際學校,該校包括幼兒園18個班,小學60個班,初中30個班,高中30個班,能滿足3000人同時就學。為了能夠多方面關注孩子的成長,雲谷學校為學生設計了多種成長支持模式,除班級制外,還創設了導師制、學院制和走班制,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性學習。除此之外,雲谷還通過開設社會與服務、傳統文化、研學旅行等模塊來豐富學生的校內外生活。
  • 揭秘馬雲創辦的雲谷學校:最優秀的孩子,從不考100分
    >這些聽起來「不同尋常」的教育情懷,不是空話大話,正在一步步地在一所學校實現,這所學校就是雲谷學校。總投資12.8億,遠超扎克伯格投資的Altschool;2017年開始,每年學費9.7萬;阿里高管子女的學校……從誕生之初,雲谷就脫不開「貴族學校」的外界定義。
  • 創辦雲谷學校,開學第一課馬雲挑戰基礎教育改革
    我聽後竟是熱血沸騰,被雲谷學校的校訓「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深深打動,更看到了未來孩子教育的新希望!雲谷學校是由馬雲擔任校長,阿里巴巴合伙人出資創建的,15年制「非營利性」國際化學校,分為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學部,師生配比達1:5,最終學生預計滿員為3000人左右,教育使命是致力於讓每一位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 馬雲創辦的"雲谷",招生方式有多牛?傳統教育方式將逐漸被推翻
    &34;說到教育,你的第一想法是什麼?如果,作為家長的你,第一想法就是上學、學習成績,那麼,這其實是一件可悲的事情。馬雲創辦的&34;,招生方式有多牛?不知道大家是否關注過,馬雲創辦了一所學校,叫做雲谷。因為是馬雲創造的,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覺得,這就是一所貴族學校,是解決阿里員工孩子上學問題的學校。而後,馬雲的解釋,顛覆了開心果媽媽的想像。
  • 馬雲創辦的「雲谷學校」年學費高達十萬,和普通學校有什麼不同?
    馬雲絕對是中國最大的富豪,他除了創造的淘寶、阿里以外,現在也開始涉及教育領域,已經投資12.8億開辦了一所學校「雲谷學校」,而且在創辦之初就表示不會把雲谷學校辦成貴族學校,可以從幼兒園讀到高中,一個孩子每年的學費9.6萬,這所「非貴族學校」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 馬雲的雲谷學校還好嗎?
    很多人都知道,阿里巴巴的當家人:馬雲,原本是教育出身。馬雲的心中一直有個「教師夢、教育夢。」早在2008年10月31日,阿里巴巴就和杭州師範大學合作共建杭州師範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馬雲出任董事長。而為了更好的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在辭去阿里巴巴CEO之後的第4個年頭,由馬雲及其合伙人投資創辦的民辦學校——「雲谷學校」正式落戶杭州。據了解,雲谷學校的投資金額超過扎克伯格參投的Altschool,總投資達到12.8億元。
  • 馬雲開辦15年制度私立學校「雲谷」,大公司如何改造教育資源?
    雲谷學校是馬雲和阿里合伙人共同出資創建的一所「15年制私立學校」,共分為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四個學部。雲谷學校的官網上顯赫位置掛著馬雲《谷主寄語》,他表示,希望雲谷學校成為中國的教育發展和改革做一點努力和嘗試。「我們立足中國、著眼全球,探索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 教育篇1——馬雲與他的雲谷學校
    雲谷學校鳥瞰圖馬雲曾多次在公眾場合表次自己最喜歡最想做的工作就是教師。「我覺得有一天很快會回去當老師,回去做教育,這是我最驕傲的事情,我覺得比做阿里巴巴的CEO做得更好。」雲谷學校的LOGO說明無論是他高考參加了3次,數學考1分等等,關於馬雲的各種故事,你們都聽說了
  • 馬雲和阿里合伙人創辦的雲谷學校落址三墩雙橋 建設方案正在規劃局...
    記者 嶽雁 製圖 高薇 從9月5日到14日,《杭州雲谷學校項目建設工程方案》在杭州規劃局官方網站上進行公示了。這意味著馬雲和阿里合伙人創辦的「雲谷學校」,已經離大眾越來越近。 雲谷學校公示建設方案 從幼兒園到高中一共138個班 根據公示方案,杭州雲谷學校,是一所15年制的國際學校,包括18班幼兒園、60班小學、30班初中和30班高中。總投資約12.8億元。 位置就在西湖區的三墩雙橋板塊,具體為雲濤南路東側,蘇嘉路、荊大路、雲創路包圍之中,總用地面積達到1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到近17萬平方米。
  • 馬雲來雲谷學校開家長會,上了這樣的「開學第一課」
    家長們對今天的家長會很期待,因為要來一位特別的老師——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他也是雲谷學校的「谷主」。今天,是「谷主」馬雲第一次給家長們開「家長會」。雲谷學校是馬雲和阿里其他合伙人投資創辦的民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