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9月11日訊(通訊員 石豔芝)近日,老鄭被老伴拉著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的,想讓老鄭做腸鏡篩查。而老鄭覺得自己平時腸胃沒啥大毛病,沒有必要來做腸鏡,但是拗不過老伴,來到了長沙東大肛腸醫院。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消化科主任餘仁貴看到滿臉不樂意的老鄭,於是幫老鄭上了一堂關於腸鏡的健康講堂。餘仁貴表示,腸鏡檢查之所以越來越被人重視,是因為近些年各種慢性病都開始爆發,特別是癌症病發率持續增長。普通的體檢項目都是血常規、胸片、尿常規等方式,對於三高疾病、腎臟疾病等,篩查出的機率較大。但是想要篩查內臟器官的惡變卻存在困難,特別是腸惡變篩查。
由於腸惡變是發生在腸道內部的惡變,早期患者不僅沒有典型的症狀表現。早期的腸惡變很可能就是黏膜的病灶變化,如果不通過專業針對腸惡變的檢查項目,很難發現並確診腸惡變。眾多檢查項目中,一種方式是不可錯過檢查腸惡變的手段,它就是——腸鏡。
腸鏡篩查腸惡變的敏感性很高,而且對於腸道內發生的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都能做到早期發現。據臨床數據表明,腸道息肉恰恰就是誘發腸惡變的一大因素,特別是腺瘤性息肉惡變率更高。通過腸鏡篩查,就能發現息肉和可疑病灶,並順便取組織進行活檢,將腸惡變扼殺在萌芽中。
餘仁貴提醒,這五類人群,要注意做腸鏡檢查:
1、40歲以上的人
腸惡變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但在所有腸惡變患者中,發病年齡主要還是集中在了40歲以上的人群中,越是隨著年齡增長,惡變的可能性也就會越大。在超過40歲之後,應按照醫生建議定期進行腸鏡篩查。
2、有症狀的人
近期經常有無故便血、腹痛、大便形狀變化等,應進行腸鏡檢查。特別是有無痛性便血的患者,這種情況出現往往就是腸道疾病的表現,除了腸惡變之外,還有可能是息肉、克羅恩病、潰瘍性腸炎等腸道疾病。
3、有腸道疾病的人群
患有腸道疾病的人,即便是經過了科學治療,也需定期複查。特別是在治療後症狀沒有緩解,甚至出現了嚴重腹痛、便血的患者。
4、做過息肉、癌症手術的人
息肉和癌腫切除之後,並不代表患者可以高枕無憂了。事實上,兩種疾病都是可能復發的種類,患者需按照醫生建議安排複查時間。多次複查都沒有復發跡象後,可適當延長複查之間的間隔。
5、有家族史的人
大腸惡變在臨床上表現出了家族聚集傾向,而且可誘發大腸惡變的腺瘤性息肉,也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所以,只要是有家族史,就應提高對腸惡變的警惕性。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提醒,如果符合腸鏡檢查的條件,建議儘快前往專業的肛腸醫院進行腸鏡檢查。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