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老街違法搭建 南橋塘歷史文化風貌區何時還

2020-12-23 騰訊大申網

「莊行老街位於莊行南橋塘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內,老街上一些店鋪隨心所欲搭棚擴店、跨門經營;有的亂掛店招和廣告牌,當街拉客;河道邊垃圾滿坡、古橋下拉起鴨舍……這樣的景象,實在與歷史文化風貌區格格不入!」奉賢區孫先生近日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希望有關部門能管一管。

從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官方網站了解,本市現有44片歷史文化風貌區,奉賢莊行南橋塘是其中之一。風貌區沿南橋塘的南北兩岸展開,有不少作為人文景觀的、具有當地傳統特色的江南木結構建築群。不過,東街一帶的傳統建築都被改建為沿街商鋪。

南橋塘,真的如孫先生反映的那般嗎?記者近日實地進行調查。

違規店招十分突兀

7月28日10時30分,記者來到現場。南橋塘歷史文化風貌區以一新路為界,分東、西兩街。東街即當地俗稱的老街。記者由西往東進入老街,只見一、二層傳統木結構建築下,沿街底樓多成商鋪,絕大多數自搭外伸涼棚,用以支撐棚架的鋁合金長杆都深深嵌於建築外牆內。也有的店鋪自建高大的廣告牌,在一片低矮的傳統木建築群內顯得十分突兀。

本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規定,在風貌區內設置戶外廣告、招牌等設施,應符合風貌區保護規劃的要求,不得破壞建築空間環境和景觀。現有的戶外廣告、招牌等設施不符合風貌區保護規劃要求的,應限期拆除。

「老闆,快進來吃羊肉!」臨近中午,沿街餐飲店夥計紛紛走上街面拉客,聲音此起彼伏。記者隨意走進一家「老廚房私菜館」,幾張拼接的桌上擺放著白切羊肉等各種熟食、涼菜,全都無遮無蓋。記者注意到,店堂四周並沒有公示餐飲業相關證、照。除該店外,對面的「興鮮樓」同樣沒有亮證經營。

在老街,記者還看到懸掛「中醫推拿」廣告的住家。走進「天樂按摩」屋,名片顯示「高級按摩師」的男子上來就要記者做項目。牆上「價目表」上印著「中醫推拿」「刮痧」「走罐」等項目以及對應的「時間」「門市價」「會員價」等,還有諸如「具有特色治療效果」等字樣。國家《關於中醫推拿按摩等活動管理中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非醫療機構開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動,在機構名稱、經營項目名稱和項目介紹中不得使用「中醫」「醫療」「治療」及疾病名稱等醫療專門術語,不得宣傳治療作用。上述現象顯然違規。

臨河護坡亂堆垃圾

南橋塘歷史文化風貌區內,南橋塘橫越東西,巨潮港、冷涇港縱貫南北,商鋪、民居多依水而建。不過,這裡的河水與清流碧波似乎已絕緣。

記者沿老街一路往東,走上「老銀行褚涇橋」。此橋是南橋塘、巨潮港、冷涇港三河交匯處。從橋上俯瞰,河水混濁,綠中泛黃,大片的浮萍、油汙隨處可見。橋北,臨巨潮港的護坡上堆了大量垃圾、廢渣,原有綠色植被全都焦黃、枯萎。莊行暴動烈士紀念碑下的北側沿河護坡上,建築垃圾也不見清理。

風貌區最東端是橫跨南橋塘上的厙橋。一眼望去,橋上成了停車場;橋下北側橋洞內成了養鴨的棚舍:隔離網、短竹竿、木柵欄、碎磚爛瓦;河水渾濁味重。

漫步東、西兩街以及莊南路,見南橋塘內多處河段水面上均漂浮有塑膠袋等大量雜物,河水還不時冒出串串氣泡。

記者注意到,住家、商鋪臨河處都闢有與河道平行的水壩,壩內埋設納汙管道。雖然水壩頂部有綠植裝飾,可壩內的狹窄河面上,卻滿是垃圾汙垢,顯然久未清理。

廠房直接「坐落」河堤

本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規定,在風貌區保護範圍內建設,除確需建造的建築附屬設施外,不得新建、擴建。

記者在風貌區最東端的厙橋上憑欄四望。朝西看,老街臨河民居時有侵奪河道建房。厙橋東南側,一排紅色外牆的五金加工廠房直接「坐落」於南橋塘河堤上,長度達100米左右。河堤近水面處,還安設了多個口徑在40釐米左右的洩水孔,排水混濁。該廠房東面,灰白色磚牆、天藍色彩鋼板與紅色外牆呈現明顯的新舊差異。而在靠近厙橋路一側的廠區大門口,正在搭建腳手架,有工人稱還要擴建。

記者又來到南橋塘上的人行橋上,見南側護岸上也「栽種」了不少房子。由於樹蔭遮擋,橋上看似9間,橋下數至少20間。「小房子」全部緊貼河道,有磚砌有板搭,上覆石棉瓦,房頂部全都有電線與鄰近的多層樓房串聯。記者被告知,上述房子都系樓房內居民自搭,或停放電瓶車,或堆放雜物,多在3、4平方米左右。記者在其中一處敞開大門、隔有布幔的「庫房」前,看到裡面是個「縫紉車間」,私接亂拉的電線下,充斥半人高的各類紡織品。

風貌區內,一面是任意搭建的各類違法建築,一面是文物保護工作的粗糙。西街南橋塘上的八字橋系三跨平梁石橋,屬奉賢區文物保護點。古樸的花崗巖橋面卻配裝銀白色油漆塗刷的鐵欄杆,並不般配。南橋堍雖然豎有「奉賢區不可移動文物」的石刻,卻無該橋任何文字說明介紹,類似情形同樣存在於東街的油車橋(毓秀橋)。

「魚米莊行鬧六時」,這是數百年前人們對奉賢莊行水美魚肥、有花有米的讚美。莊行不僅擁有南橋塘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還是全國重點鎮、本市九個新農村建設試點鎮之一,並於去年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保護歷史文化風貌不只是鋪一條「老」街石板路,再搭幾間「古色古香」的木門板商鋪,必須清新商業文化氣息,疏浚歲月沉澱的河道,讓水清、岸綠、天藍,喚起人們無盡的鄉愁。

動動手指,隨時查詢交通違法!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騰訊大申網官方微信!

歡迎關注騰訊大申網微信(微信號:dashenw)

  • 新粉絲回復【新人】可參與搶樓,有機會贏取QQ公仔!
  • 1.回復關鍵字「真愛」,可以獲取粉絲卡,有機會贏取能刷地鐵卡搶微信紅包的智能手錶哦 !
  • 2.你也可添加大申君私人微信號「dashenwzb」,各種聊天群等你進哦!

相關焦點

  • 奉賢區老街違法搭建多 南橋塘歷史文化風貌區何時還「風貌」
    原標題:南橋塘歷史文化風貌區何時還「風貌」  「莊行老街位於莊行南橋塘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內,老街上一些店鋪隨心所欲搭棚擴店、跨門經營;有的亂掛店招和廣告牌,當街拉客;河道邊垃圾滿坡、古橋下拉起鴨舍……這樣的景象,實在與歷史文化風貌區格格不入!」奉賢區孫先生近日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希望有關部門能管一管。  從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官方網站了解,本市現有44片歷史文化風貌區,奉賢莊行南橋塘是其中之一。
  • 打造美麗街區(二十二)| 喚醒老街記憶!奉賢這兩條街區大變樣!
    打造美麗街區(二十二)| 喚醒老街記憶!奉賢這兩條街區大變樣!改造後的美麗景象吧~為了提高奉賢莊行鎮一新路街區居民的生活水準,在全面保護南橋塘歷史風貌的前提下,莊行鎮針對一新路(南亭公路-莊北路)和老街東西街兩條道路開展了「美麗街區」建設。
  • 奉賢十大「最美街區」最新出爐!看看你家附近有沒有?
    百路千巷 美麗蝶變 今年4月起,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指揮部辦公室、區文明辦牽頭,區婦聯、區經委、區教育局、區農業農村委、區水務局、區文旅局、區綠化市容局、區房管局、區城管執法局等共同開展2019年度「文明之城 美在奉賢」十大最美系列創評活動,打造一批最美亮點景觀
  • 奉賢| 拿什麼拯救你,故鄉的老街?
    最近,奉賢區房管局對青村、奉城和莊行的老街進行了老街舊房改造,本著對奉賢本地歷史文化的尊重,區房管局聯動地方鎮政府在改善老街居民居住環境的同時,堅持「修舊如舊」原則,儘量還原保持老街本來風貌。 歷史文化本身是不可觸摸的,它需要飛蛾撲火般鑽到一個和它匹配的物質載體裡真實存在,老街是蘊藏奉賢歷史文化的重要實體載體之一。
  • 奉賢博物館開館在即 內景提前探秘
    肩負傳承與弘揚文化使命的奉賢博物館,在與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團隊的合作下煥發著活力與生機。目前,館內公共空間已準備好迎接觀眾見賢思齊」將展出奉賢區歷史文化陳列,通過建制沿革、經濟發展、社會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讓觀眾了解奉賢4000多年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 上海形成了12個歷史文化風貌區 歷史文化風貌區的另一種質感
    近代,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生長的上海,演化為幾重空間,形成了中心城區的12個歷史文化風貌區。如果以航拍影像建立模型的方式,還原這些具有魅力的歷史文化風貌區,是否能挖掘出它們的另一種質感?不同風格景觀融合法國哲學家保羅·利科曾說,一座城市在同一個空間中會遭遇不同的時代,我們可以在這座城市中看到一段沉澱在趣味和文化形態中的歷史,這既是一座可以被觀看的城市,也是一座可以被閱讀的城市。上海,就是這樣一座城市。這些風貌區,可以看到不同時代留下的景觀。如南京西路風貌區內,有建於20世紀30年代的華業公寓,西班牙城堡風格,在當時是這片街區最高的建築。
  • 奉賢這條六百年歷史的老街即將轉型 上海最冷一天發布「最冷」項目...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李一能)昨天下午,奉賢在上海展覽中心發布其最新特色產業空間「冷江雨巷」,數百家意向企業現場觀摩並進行了入駐合作諮詢。據介紹,奉賢區莊行鎮有一條百裏運河和一條六百餘年的老街,「冷江雨巷」項目名稱由此得來。
  • 十大不為人知的奉賢拍照聖地 小清新也挺容易
    奉浦(四季)生態園位於奉賢南橋的東北角(航南公路和環城東路處的韓誼路上)。多少市區的小夥伴來到這裡,瞬間感覺到奉賢南橋人們的幸福!這裡真的有夠大,分為多個區域,有中式古典雅苑,還有歐陸風情~ 最愛伊斯蘭園,很大很宏偉,荷蘭園,英格蘭園,法蘭西園也不錯,來拍婚紗照的新人絡繹不絕,絕對是個不錯的外景出片勝地!  申隆生態園
  • 奉賢南橋1路、南橋2路等5條公交線路調整走向
    2016年9月12日首班車起南橋2路更名為奉賢2路並調整走向調整後起訖站為:(註:藍色字體站點為下行站點)南橋4路更名為奉賢4路並調整走向調整後的走向是2016年9月13日首班車起南橋1路更名為奉賢1路並調整走向調整後起訖站為:
  • 聽說奉賢青溪老街改造遭遇瓶頸,快來看看他們想到了什麼好主意!
    同時對青溪老街建設提出了建議:一要樹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圍繞人民群眾關注的領域打造人民群眾喜愛的老街;二要把握青溪老街作為奉賢的青溪和「賢文化」源頭的高站位,讓青溪老街「秀」出來、「洋」起來,成為文人雅士嚮往的一片淨土;三要有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文化振興的定力、在規劃中穩步推進的定力,要投入、保護和傳承文化遺存資源,讓它們成為青村文化寶庫中一筆珍貴財富。
  • 聽說奉賢區青村鎮青溪老街改造遇瓶頸看看他們想了什麼好主意
    區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邵惠娟充分肯定了青村鎮黨委、政府在打造以青溪老街為引領的「一街一園一圈」上下足了功夫,包含規劃引領、基礎設施夯實、文化遺存挖掘等方面。同時對青溪老街建設提出了建議:一要樹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圍繞人民群眾關注的領域打造人民群眾喜愛的老街;二要把握青溪老街作為奉賢的青溪和「賢文化」源頭的高站位,讓青溪老街「秀」出來、「洋」起來,成為文人雅士嚮往的一片淨土;三要有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文化振興的定力、在規劃中穩步推進的定力,要投入、保護和傳承文化遺存資源,讓它們成為青村文化寶庫中一筆珍貴財富。
  • 留存江南小鎮風味西興老街要保護成特色歷史街區
    錢江南岸離休博園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有名的老街,名為西興老街。在這裡休閒你可以體味一下清末民初江南水鄉小鎮特色。市規劃局昨天透露,市政府已正式批覆《杭州市西興老街歷史街區保護規劃》。  西興老街規劃範圍東起規劃西陵路,西至鐵陵關路,南起規劃青年路,北至古塘路(以道路中心線為界),面積為0.2422平方公裡。
  • 「小眼」看政協感受協商文化,奉賢政協開啟與00後跨齡邂逅
    區政協秘書長蔣仁軍一句聲情並茂又和藹可親的開場白,開啟了一場政協機關與00後的「跨齡」邂逅。在這裡相逢的,有區政協辦公室、委員工作室主任、相關副主任及團區委、區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有高中、初中學生代表。來自兩個不同領域、年齡段的群體,在政協相會,拉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小眼」看政協,感受協商文化——奉賢區政協開展「學生走進政協」活動暨「明日委員」小小議政會的序幕。
  • 南岸老街明年重現開埠和抗戰重慶風貌
    為讓它們恢復活力,南岸區政府日前表示,今年將全面啟動慈雲寺—米市街—龍門浩歷史文化街區一期工程建設,力爭明年10月初現成效。 「我們希望通過歷史文化街區的打造,展現重慶自1891年開埠以來至抗戰時期的城市風貌。」南濱路管委會副主任徐勝表示。
  • 湖南長沙銅官老街或建成歷史文化街區
    網絡配圖12月12日,繼太平街與潮宗街歷史文化街區後,位於長沙北部的銅官老街,可能成為長沙市第三個歷史文化街區。12日,《長沙市銅官老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在長沙市規劃局官網批前公示,根據規劃,街區內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風貌特色等將得到保護,銅官老街將成為一個宜居、宜賞、宜遊和宜商的歷史文化街區。本次規劃範圍北至梅銅路、南至陶城路、西至湘江路、東至雲母山山體邊界,總用地面積56.16公頃,其中核心保護區面積為6.42公頃,建築控制地帶面積約25公頃。
  • 漫步阡陌小巷重拾古韻 "60後"五年繪就"上海百歲老街圖"-老街,喻曉...
    「那時,兒子曾經問過我,老爸,人家走遍世界,你何時也能走遍世界?」喻曉想,這輩子走遍世界可能性很小,但足遍上海應該沒問題。  喻曉從市中心的豫園老街、閔行七寶老街開始,逐漸向郊縣輻射,從開始時坐公交車、邁開兩條腿走,到後來坐長途車、朋友開車送,他摸索著去尋找原生態的上海。喻曉把大把大把的雙休日、公休日都用在了他的這一愛好上。
  • 軌交延伸、百座公園、美妝「矽谷」……奉賢的未來棒棒噠
    把九棵樹藝術未來中心作為打造城市功能、城市名片的一個重要抓手,還把它作為一個文化產業集聚地,旁邊還有一批文化產業在這邊。建設計劃分為「一期工程下穿隧道工程」「二期將新增S4南橋出入口匝道」,修建好之後,周圍市民以後從奉賢新城與奉浦街道出行更加方便了
  • 廣東梅州修復整治民國老街 恢復古城風貌
    廣東梅州修復整治民國老街 恢復古城風貌   中新網梅州3月14日電(唐林珍 羅娟娟 廖曉)記者14日從廣東梅州市有關部門獲悉,梅州城區一江兩岸景觀提升二期工程正式啟動,對梅江北岸民國老街凌風東路建築物及相關配套設施進行修復和整治,恢復古城風貌。
  • 奉賢博物館新館今日開館 雍正故宮文物大展免費開放
    經過幾輪上奏批覆,最終,雍正批准了奉賢等縣建縣。  此外,在雍正三年到十三年期間,雍正大力推進的海塘建設也在此期間完成。「奉賢臨海而建,周邊有長長的海岸線,在唐代、宋代、明代時期,政府為了抵禦海潮,就反反覆覆建了土塘、柴塘,往往一次大潮來了就被衝走了。」張雪松說:「雍正皇帝意識到這個問題非常嚴峻,就決心花大力氣修海塘,下諭旨表示修築海塘要一勞永逸,不計成本。」
  • 老王生煎、華慄王、王中王雞骨醬面…奉賢南橋的老味道回來了,人氣...
    最近,奉賢南橋鎮解放西路上的老王生煎又開門迎客了,不少老食客們紛紛前來,點上幾兩生煎,有的現場堂吃,有的帶回家跟家人一起分享。 老王生煎開了25年了,很多奉賢小夥伴都是吃著這口生煎長大的。兩個月沒開門,老王生煎的老闆和食客們「久別重逢」,還要聊聊家常。其實,像老王生煎這樣的美食店都已經開門迎客,在奉賢南橋的美食店前,聚集了不少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