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8篇CNS主刊論文的博士畢業生,為何去西湖大學做博士後?

2020-12-17 高校網大秀

四年時間8篇CNS主刊論文

隨著2019年各大高校畢業典禮落下帷幕,清華大學特獎博士研究生白蕊作為研究生代表發表了畢業感言,這位創造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生記錄的研究生並沒有選擇出國深造或進入國內高校任職,反而去了新建的西湖大學做博士後。面對大量延期的研究生,白蕊不僅花費四年時間提前完成碩博連讀,而且還在四年的時間內發表了8篇CNS主刊論文,就像很多網友說的一樣,這樣優秀的博士畢業生可以在很多高校直聘教授,然而白蕊去一所新建的西湖大學,卻只能做博士後。在生物蛋白結構領域,白蕊雖然表現的非常的優秀,但是相對其他學科,白蕊的導師施一公是目前發表CNS主刊論文最多的華人科學家。因此在高標準的要求下,作為西湖大學首任校長,僅給出自己愛徒博士後的崗位。

海外終身教授組團的高校

西湖大學作為新成立的高校,目前主要以培養博士研究生為主,就像施一公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的那樣:「西湖大學的成立,就是為了國家的強大和科技的振興,為了國家培養頂尖科研人才。」西湖大學辦學高起點、小而精,施一公和許田教授都曾經是海外前十大高校的終身教授,都是世界科研界的大牛,從首批西湖大學全球的人才招募來看,甚至拒絕了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因為不滿足西湖大學最近五年內的科研考核,說明了西湖大學對師資人才的高要求,只選對的,不圖虛名,只希望西湖大學聚集一批具有科研創新和前沿科學人才的團隊,爭取把西湖大學做成真正類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全校學生不到2000人),小而精的高校模式。

西湖大學是施一公青年時的夢想

曾幾何時,清華大學最優秀的畢業生都會選擇海外深造,當年的施一公為了學習科研知識,在美國勤工儉學,甚至差點喪命。因此施一公在青年的時候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未來,中國的青年學生可以不需要遠渡重洋就可以學習到最頂尖的知識,因此名成功就後,施一公放棄了美國名校終身教授的職位,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已經把清華大學的生命科學院帶入世界頂級科研機構,因此作為清華大學的特獎畢業生白蕊,不需要遠渡重洋深造,在西湖大學就可以完成繼續的學習,因為生物蛋白結構領域,中國已經做到頂尖,施一公已經完成了自己青年時的夢想!

相關焦點

  • 科研明星們的新稱謂叫「沈飛黨」,博士8篇cns主刊論文的白蕊!
    《CELL》發表重磅文章,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成功捕獲解析RNA剪接過程的團隊,發表這篇論文的學生是顏寧的兩位師妹,一位是白蕊一位是萬蕊雪,顏寧和自己粉絲分享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白蕊,這名本科畢業於武漢大學,在清華碩博連讀4年時間內就發表了8篇CNS主刊論文,榮獲了清華大學特獎,較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的學生提前一年半畢業,並在2018年入選中國科協2018年未來女科學家計劃,這個獎項白蕊的兩位師姐顏寧和萬蕊雪都曾獲得過
  • 復旦大學物理學院5名青年教授發表CNS主刊論文
    中國高校大革新 2000年開啟的人才政策在2000年國家開啟科技興國的大方針下,針對高端科研人才出臺了很多優惠的政策,尤其是面向海外優秀的青年高端科研人才,中國逐步從人才輸送過變為人才引進國,越來越多的優秀科研新秀們走進中國的高校科研機構,甚至不乏很多老外面孔,如果用一項數據來表徵中國高校的進步,那麼就用CNS高端主刊論文數量來說明
  • 西湖大學為國內高校立標杆,想評終身副教授,看在領域的重要性!
    2019年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白蕊南下西湖大學做博士後,直接令國內科研圈感到震驚,畢竟白蕊屬於手握篇CNS主刊論文的優勢博士畢業生,白蕊作為武漢大學優秀的本科推免研究生,僅僅在清華大學花費四年的時間就提前一年獲得博士學位,並且發表8篇CNS主刊論文。
  • 2019中科大迎來開門紅,潘建偉發表CNS主刊論文,尖端學科顯實力
    在<science>發表主刊論文 中科大迎來開門紅2019年1月18日,世界頂級科技期刊《science》刊登發表了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院士研究團隊的涉及高端物理真凝聚態的學術論文,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迎來開門紅,在2018年中科大60周年校慶的時候,潘建偉院士也同樣用CNS主刊論文為中科大獻禮,挽救了2018年中科大在CNS主刊論文上的頹勢,相比2018年復旦大學、浙江大學頻頻發力CNS主刊論文,就連華僑大學和太原理工大學都創歷史記錄的發表了CNS主刊論文,而華東五校中中科大和南京大學卻表現不佳,作為理科強校的中科大和南京大學在2018年發表了大量的CNS大子刊論文,但是在主刊論文上卻遲遲不見蹤影
  • 最難就業季,博士畢業出國變難,國內高校50萬年薪挽留優秀博士後
    ,就連南京大學都需要求助校友來幫忙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然而對於大部分名校的博士畢業生來說,其實就業並不是難題,主要是如何獲得更好的職業規劃,相對於海外博士後機會,很少有博士畢業生會願意留在國內做博士後,畢竟海外經歷不僅會為自己未來就業創造優勢條件,而且比留在國內更容易出成果。
  • 十年磨一劍,基礎科研的不易,浙江大學連續發表多篇SCI頂刊論文
    基礎科研的重大突破在科技部不唯SCI論文的大潮流下,2020年3月5日,浙江大學再次在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ature》發表論文,這是2020年浙江大學收穫的第五篇頂級NS主刊論文,一月份兩篇《Science》,2月份一篇《nature》一篇《
  • 在武漢大學成長,在清華大學開花,清華科研之花白蕊的故事
    ,本碩博期間萬蕊雪發表了6篇CNS主刊論文,而她的師妹白蕊更厲害,還沒有博士畢業就在2018年入選中國科協2018年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正常的碩博連讀需要5.5~8年的時間,而白蕊僅用了4年時間就可以提前畢業,並且獲得清華大學特等獎,四年的研究生時間內完成了8篇CNS主刊論文,並且提前得到西湖大學博士後的職位,未來將是新建的西湖大學優秀的青年教授!
  • 她是施一公高徒、顏寧小師妹,憑藉8篇CNS斬獲世界級重獎
    西湖大學博士後、清華大學博士白蕊,師從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也是美國科學院院士顏寧的小師妹,長期從事利用結構生物學研究,因為挑戰世界級難題剪接體獲得「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全球僅15人獲此殊榮。白蕊曾是清華園裡的特等獎學金級別的學霸,僅博士階段就發表了8篇CNS。這裡有幾組她博士在讀期間創造的記錄: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於《科學》期刊(影響因子:41.037),3篇發表於《細胞》期刊(影響因子:36.216),引用次數600餘次。
  • 百萬年薪不代表就業質量,26歲985高校博導才是名校畢業生的追求
    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缺10%的基礎研究人員,30%技術研究人員,60%的新興產業工人,如果連華科這麼好的學校的學生都沒有勇氣做自己,那麼讀書還有什麼意義?」其實在華科教授眼中,這類高薪的天才畢業生並不代表就業高質量,而另外一名華科畢業生其實更值得宣傳。
  • 學術論文發表|cns期刊是什麼?
    kittyxier(我的朋友圈經常分享職稱、論文以及各省市相關政策及常識)       cns期刊是什麼?可能很多國內作者對這個國際期刊不是深了解,可能對著這個cns是屬於什麼類型也不清楚,這其實對於我們在國際期刊上論文發表論文是不利的,cns其實就一個英文的縮寫,其實這是三個刊物字母的的首字母,全名是:cell nature science,cns則是國際最高的《細胞》《自然》和《科學》的一個學術雜誌,cns並不是一大類期刊,而是說的這三個刊物。
  • 她清華大學博士提前畢業,4年8篇CNS論文,當年卻差點退學
    然而,有這樣一位小姑娘,她是清華大學的博士,她跟別人不一樣,博士提前了一年半就畢業了,讓人佩服不已,她就是白蕊。 學生物很枯燥,需要天天泡在實驗室裡做各種實驗,採集各種數據,小小年紀的白蕊絲毫不怕這種苦,經常沒日沒夜地扎在實驗室裡,她的研究方向是剪接體結構與機理,這是一個困擾生物學界的世界性難題。
  •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海外疫情嚴重,讓國內高校的博士學位受寵!
    ,可以不需要遠渡重洋就可以在國內獲得最好的高等教育,2019年清華大學特獎畢業生白蕊,作為施一公院士的學生,僅僅花費四年就提前一年完成碩博連讀,並且發表8篇CNS主刊論文,畢業後再次選擇留在國內,獲得西湖大學博士後的職位,繼續學習和工作。
  • 她是別人家的孩子:清華博士提前畢業,4年8篇CNS,卻差點退學!
    但卻有位女生不僅順利考入清華大學博士,還提前一年半就畢業了,讓人不得不佩服,這個人就是白蕊。大家都知道學生物是需要耐心的,因為你不僅需要每天在實驗室做各種實驗,還需要採集各種數據,日復一日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但年輕的白蕊完全不怕這種苦。而她也在施一公院士的指導下,開始研究剪接體結構與機理這個世界性難題!
  • 讀博4年8篇CNS,27歲獲世界大獎,她剛剛又發Science
    白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西湖大學博士後,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博士生獎學金師從施一公教授,博士期間的課題是利用結構生物學的手段來探究RNA剪接的分子機理。攻讀博士期間,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於《科學》期刊(影響因子:41.037),3篇發表於《細胞》期刊(影響因子:36.216),引用次數600餘次。
  • 吉林大學博士後:她以一作發表SCI論文50篇,入選「未來女科學家」
    日前,在第十五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上,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在站博士後王麗麗入選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成為吉林大學此計劃首位入選者。據悉,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於2015年由中國科協設立,每年評選5名處於博士及博士後階段的女性科研人員,是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的「後備軍」。
  • 讀博4年8篇CNS,27歲獲世界大獎的白蕊,剛剛又發Science……
    白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西湖大學博士後,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博士生獎學金2017和2018年度獲得者。師從施一公教授,博士期間的課題是利用結構生物學的手段來探究RNA剪接的分子機理。攻讀博士期間,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8篇,其中5篇發表於《科學》期刊(影響因子:41.037),3篇發表於《細胞》期刊(影響因子:36.216),引用次數600餘次。2018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入選由中國科協評選的2018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全國5人名單,並獲得國家獎學金兩次、「未來學者」獎學金等殊榮。
  • 博士帶著8篇SCI論文來應聘
    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8篇SCI論文,兩篇EI論文;項目路演現場獲得千萬投資協議……上個周末,在2019年江蘇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高層次人才·創投資本·創新項目「四對接」的活動現場,記者圍觀了一次高水準的人才展示。
  • 2016-2019年中國大學CNS論文排行榜,中國農業大學居第16位
    論文通訊作者是高福院士和李向東教授,中國農業大學馬文強、中科院李世華、中國農業大學馬槊乾和賈力娜4位博士生是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Science》2019年8月16日,《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大學田豐教授課題組的研究長文"Teosinte ligule allele narrows plant architecture and enhances high-density maize yields"。
  • 西湖大學微納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實驗室招聘博士後、助理研究員和副...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西湖大學微納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實驗室,是以西湖大學理學院王懷民博士(智能生物材料實驗室)和西湖大學工學院文燎勇博士(多功能納米結構器件實驗室)領銜的聯合團隊,本著不斷創新